
1.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体及周围环境 相互关系 的科学。
2.澳大利亚生态学家Andrewartha把生态学定义为研究有机体的分布和 多度 的科学。
3.各种对生物起作用的环境要素称为 生态因子 。
4.地表总辐射量决定于 光照强度 和日照时间。
5.地表总辐射量决定于光照强度和 日照时间 。
6.影响叶绿素合成的主要因素是 光 。
7.一般植物在黑暗中不能合成叶绿素但能合成 胡萝卜素 。
8.动物的繁殖、冬眠、迁徙和换羽是对日照长短的规律性变化的反应,称为 光周期现象 。
9.阿伦规律表明,寒冷地区内温动物身体的突出部分,如四肢、尾巴和外耳有 变小变短 的趋势。
10.时间异温性使动物产生日麻痹和 季节性麻痹 。
11.在地图上将一年中同一时间上有相同平均温度的地方连接起来的线叫 等温线 。
12.物种存在的基本单位是 种群 。
13.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 种群 。
14.常用的总数量调查法有样方法和 标记重捕法 。
15.性比、年龄结构、种群增长率为 次级 种群参数。
16.不更换培养液培养酵母,其种群增长曲线显示为 S 型。
17.种群内所有个体基因的总和构成种群的 基因库 。
18.种群中不同基因所占的比例称为 基因频率 。
19.遗传漂变的强度决定于 种群 的大小。
20. 种群 大小的倒数可以作为遗传漂变强度的指标。
21.具有快速发育、小型成体、后代数量多、高的繁殖能量和短的世代周期特征的生物在生殖对策上为 r-选择 者。
22.具有发育慢、成体大、后代数量少、长的世代周期特征的生物在生殖对策上为 k-选择 者。
23.褐色雏蝗的卵只有在4℃以下90天后才能继续发育,这种现象称为 滞育 。
24.缺乏竞争者时,物种会扩张其 生态位 ,这称为竞争释放。
25.竞争产生的生态位收缩会导致某些物种 形态性状 发生改变。
26.捕食者-猎物关系的协同进化中常会见到一种重要倾向,即“ 负 ”倾向于减弱。
27.在放牧系统中,食草动物的采食活动在一定范围内能刺激植物 净生产力 的提高。
28.植物通常会提高整个植物体的 防御性化学物质 水平来增加对多种病原体的抵抗力。
29.对群落结构和群落环境有明显控制作用的植物称为 优势种 。
30.多度是对植物群落中物种 个体数目 多少的一种估测指标。
31.样地内某一种植物的个体数占全部植物种个体数的百分比称为 相对密度 。
32.物种多样性可分为 物种 、 遗传 、 生态系统 三个层次。
33.物种多样性具有 丰富度 、 均匀度 两种涵义。
34.香农-威纳指数用来描述种的个体出现的紊乱和 不确定性 。
35.物种多样性在空间上呈现出随 纬度 、 海拔 、 水体深度 而变化的趋势。
36.同一类生活型中,包括了在 分类 上地位不同的许多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