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中班认识动物的教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5 10:16:24
文档

中班认识动物的教案

中班认识动物的教案【篇一:中班科学:动物找家】中班科学活动:动物找家设计意图:《幼儿园课程》指出,要“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动物找家是主题《可爱的动物》中的一节科学活动。而中班幼儿对科学活动有了一定的经验,因此在设计这个教案时,我把操作活动与情景活动进行整合,以情景贯穿活动。以客人做客、陪客人游戏、帮客人找家的情境,让幼儿始终处于操作游戏的环境中。幼儿在相应的环境中通过感知、操作等活动,与物体相互作用,使幼儿全身心地投入活动,从而获得大量的科学经验
推荐度:
导读中班认识动物的教案【篇一:中班科学:动物找家】中班科学活动:动物找家设计意图:《幼儿园课程》指出,要“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动物找家是主题《可爱的动物》中的一节科学活动。而中班幼儿对科学活动有了一定的经验,因此在设计这个教案时,我把操作活动与情景活动进行整合,以情景贯穿活动。以客人做客、陪客人游戏、帮客人找家的情境,让幼儿始终处于操作游戏的环境中。幼儿在相应的环境中通过感知、操作等活动,与物体相互作用,使幼儿全身心地投入活动,从而获得大量的科学经验
中班认识动物的教案

【篇一:中班科学:动物找家】

 中班科学活动:动物找家

 设计意图:《幼儿园课程》指出,要“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 。动物找家是主题《可爱的动物》中的一节科学活动。而中班幼儿对科学活动有了一定的经验,因此在设计这个教案时,我把操作活动与情景活动进行整合,以情景贯穿活动。以客人做客、陪客人游戏、帮客人找家的情境,让幼儿始终处于操作游戏的环境中。幼儿在相应的环境中通过感知、操作等活动,与物体相互作用,使幼儿全身心地投入活动,从而获得大量的科学经验。

 教学目标:

 1.会依据动物的居住地和生活习性为动物找家。

 2.能够积极思考,大胆讲述,参与给小动物找家的活动。

 3.初步感知动物是大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保护它们。

 教学准备:

 1.ppt课件。

 2.操作材料:动物找家(4份)。

 3.游戏胸饰若干、背景图4副。

 活动过程:

 一、演示课件,通过动物图片来引发幼儿兴趣。

 1.出示动物图片,认识动物。

 今天有小动物要来做客,我们看看是谁呀?它们喜欢干什么?它们生活在哪里?我们一起和它们跳舞做游戏吧。

 2.引出活动主题,为小动物找家。

 师:玩了一会,小动物们累了,想回家了,请小朋友来把它们送回家,好吗?(出示背景图)

 师:小鱼的家在哪?你怎么知道小鱼的家在小河里?好朋友们都走了,只剩下小蜗牛,小朋友,小蜗牛的家在哪里呢?

 二、操作归类:帮动物找家。

 1.介绍操作方法。

 师:小动物们都回家了,好高兴呀,老师请来了一些其他的小动物,它们是谁呀?我们也给它们找找家吧? (每组三张背景图,请小朋友把小动物的图片贴在背景图上。)

 2.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3.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的摆放理由。

问:你怎么知道小鱼的家在水里?

 小结:每个小动物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性,他们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保护它们生活的地方。

 三、趣味游戏活动:动物找家。

 1.教师讲述游戏方法。

 师:请你拿一张动物图片,你拿的是什么动物,那你就代表了那只动物。 师:请你们随音乐在中间活动,可以做你们所代表的动物的动作。音乐停止时,要快速地回到“家里”,看谁的动作快而准确。

 2.带领幼儿进行游戏。

 3.游戏第二次,教师扮演“大灰狼”,加大游戏的难度的趣味性。

 四、结束活动

 师:生活中还有许多小动物也有自己的家,请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

【篇二:小班语言可爱的小动物教案】

盘县第二幼儿园“达标课”活动教案

 (2015年11月6日)

 盘县第二幼儿园“达标课”活动

 --《可爱的小动物》说课稿

 盘县第二幼儿园蒋  娟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小班的语言领域的活动《可爱的小动物》,下面我将分:说活动设计意图、说教法学法、说活动过程来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设计意图:

 小班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儿歌是幼儿十分喜爱的语言形式,语句简短,节奏感强;小班的幼儿又特别喜欢小动物,其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十分喜欢模仿小动物的动作、叫声,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小动物情境游戏,使幼儿体验共同游戏的快乐,并能同大家一起表现自己,通过发展语言能力增强自我表现能力。在温馨、亲切的游戏活动中,减少师生距离,发展幼儿语言能力,以便于幼儿更能自主表现、自由发挥,从而达到增强自信心的目的。

 为此,我制定了活动目标:1、教会幼儿正确地说出小动物的名称,准确地发出“叽、嘎、汪、喵、喔”等音,并能协调的模仿小动物动作。

 2、提高幼儿参与集体游戏的积极性,并要求它们做到在集体面前说话响亮。

 3、教幼儿学会倾听教师讲解游戏要求和规则,掌握游戏方法,遵守游戏规则。为了使活动能更好地开展,我作了充分的准备:课件(ppt); 小鸟、小鸭、小猫、小狗、大公鸡头饰与幼儿人数相等。 汽车挂件1个,汽车方向盘1个。

 说教法学法:

 《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因此,活动中我精选了以下教法:情境法,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幼儿在游戏中进行学习。提问法,结合课件引导幼儿有目的、仔细观察,让幼儿将生活经验和所见联系,解决难点。讲解法,让幼儿学会辨认整点。

  说活动过程

 以上是我对《可爱的小动物》这一活动的设计思路及粗浅认识,我想一节好的语言活动课,应该培养幼儿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我会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在新的教育理念熏陶下,不断探索,不断成长。其中不当之处,还请各位老师指正。谢谢!

【篇三:福建省幼儿园小班可爱的小动物主题教案】

 小动物聚会

 活动目标:

 1.愿意用完整句向同伴介绍自己喜欢的动物。

 2.能够用肢体语言表达对动物的喜爱。

 3.巩固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的物体。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幼儿每人带一种自己最喜欢的动物玩具或动物图片、照片来园。

 活动过程:

 一、参加联欢会。

 1.以组织幼儿参加“动物联欢会”的形式引人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

 2.引导幼儿带着自己的动物玩具或动物图片、照片参加“动物联欢会”。

 二、介绍小动物。

 1.出示小兔图片,向大家介绍:我最喜欢的小动物是小兔。

 2.鼓励幼儿用完整句“我最喜欢的小动物是xx”介绍自己带来的小动物的名称。

 小结:今天我们带来了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每位小朋友喜欢的小动物都不一样,有的小朋友喜欢小兔,有的小朋友喜欢小狗,有的小朋友喜欢小乌龟这些小动物都很可爱。

 三、和动物交朋友。

 1.引导幼儿对自己的小动物说一句“悄悄话”,并用肢体语言表达对动物的喜爱,如抱抱小动物、亲亲小动物等。

 2.提醒幼儿带着自己的小动物寻找其他小朋友的小动物做朋友,引导幼儿向同伴相互介绍自己带来的小动物的名称、外形特征。

 3.鼓励幼儿与同伴学一学自己带来的小动物的叫声和走路的姿态。

 四、送动物回家。

 1.出示教育挂图,引导幼儿说出图片中动物的名称。

 2.鼓励幼儿将自己带来的小动物摆放在相应的图片下方,布置成“小动物展览会”。如:小鸡玩具或照片摆放在教育挂图小鸡图片下方,挂图中没有的动物分类摆放在边上。

 3.引导幼儿操作《数数小动物》,教师给予指导。

 活动延伸

 1.引导幼儿利用“小动物展览会”玩“动物园”的角色游戏,丰富幼)l对动物的认识。

 2.语言区提供《认识动物》的教育挂图,供幼儿观察讲述。

 3.操作区提供各种小动物的拼图,让幼儿操作。

  可爱的小兔

 活动目标:

 1.观察、了解小兔的外形特征。

 2.尝试模仿小兔跳。

 3.体会亲近小动物的乐趣。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1)小兔一只, 小白兔、小灰兔、小黑兔图片各一张,青菜、胡萝卜若干

 (2)音乐《小兔跳》,播放器。

 活动指导

 一、认识小兔。

 1.以有个“小客人”要来班级做客为话题,引导幼儿猜猜:眼睛红红的、耳朵长长、尾 巴

短短、长着三瓣嘴的小动物是什么?

 2.出示小白兔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小兔的外形特征,并借助看一看、摸一摸等方式进一步感知小兔的眼睛、耳朵、皮毛和尾巴,了解小兔的外形特征。

 3.提问:小兔子是什么样子的?小兔子的毛都是白色的吗?

 4.依次出示小灰兔、小黑兔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感知各种兔子的基本特征。

 小结:兔子是一种温顺的动物,它们都有长长的耳朵和短短的尾巴和三瓣嘴,兔子身上的皮毛不全是自色的,还有灰色和黑色的。

 二、喂喂小兔。

 1.提问:小兔子最喜欢吃什么?

 2.鼓励幼儿选择青菜、胡萝卜等给小兔子喂食,看看小兔子爱吃什么?吃东西时嘴巴是怎样动的?

 小结:小兔子最爱吃胡萝卜、青菜等食物,小兔子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关心爱护小兔子。

 三、学学小兔。

 1.引导幼儿观察:小兔子是怎么走路的?

 2.提出大家都来模仿小兔蹦跳走路的建议,引导幼儿边学念儿歌“小兔小兔真可爱,长长耳朵竖起来,短短尾巴摇摇摆,蹦蹦跳跳真可爱”,边做相应的蹦跳动作。

 3.播放《小兔跳》音乐,引导幼儿学习“小兔跳”。

 动作说明:

 两脚自然开立,屈膝微蹲,同时两臂屈肘举在胸前,手心向前,模仿兔子状。

 ①一②小节:面向左前方跳一次,再向右前方跳一次。

 ③一④小节:动作同①一②小节。

 ⑤小节:面向正前方,原地屈膝两下,同时左手叉腰,右手放头上(手心向前),竖起手指向前挥动招两下。

 ⑥小节:动作同⑤小节,左右手动作交换。

 ⑦一⑧小节:两臂屈肘举在胸前,向前连跳三次。

 活动延伸:

 1.将小兔子饲养在自然角中,让幼儿喂养一段时间,激发幼儿爱小动物的情感。

 2.欣赏故事《小兔乖乖》,并指导幼儿进行故事表演。

 3.请家长阅读亲子手册《小兔挂饰》,与幼儿一起做做、说说。

  小狗汪汪

 活动目标:

 1.对折纸活动感兴趣。

 2.喜欢哼唱歌曲,熟悉歌曲旋律。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1)每组各种彩色正方形纸若干张;油画棒数盒。(2)已折成的小狗样品若干。

 (3)音乐《哈巴狗》,播放器。

  活动指导

 一、神秘的脚印。

出示教育挂图《小狗汪汪》,以神秘口吻请幼儿猜测:这是谁的脚印?

 二、学习折小狗。

 1.引导幼儿认真观察范例,说出折纸小狗头的主要特征(三角形、耳朵弯下来等)。

 2.引导幼儿折纸,重点学习对角折法,提醒幼儿折三角时要角对角、边对边、抹平,折好后要涂上小狗的眼睛。

 3.教师巡回指导,幼儿完成后请个别幼儿向大家展示自己的作品。

 三、哼唱歌曲。

 1.启发幼儿说说与学学小狗的叫声。

 2.教师播放《哈巴狗》音乐,示范用“汪汪”声哼唱歌曲。

 3.鼓励幼儿学用“汪汪”声哼唱歌曲,熟悉歌曲旋律。

 活动延伸

 组织幼儿学唱歌曲《哈巴狗》。

  鱼儿游呀游

 活动目标

 1.认识鱼的外形特征和习性。

 2.尝试随音乐旋律做动作,体验模仿鱼儿游的乐趣。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1)自然角饲养金鱼、泥鳅、娜鱼等。(2)每桌提供一盆鱼及少量饲料、面包屑等。(3)螃蟹、虾、螺、贝等的图片。

 活动指导

 一、观察小鱼。

 2.启发幼儿思考:鱼儿喜欢吃什么?

 3.指导幼儿取少量饲料、面包屑喂鱼,观察鱼儿吃食的情形。

 二、鱼儿的秘密。

 1.提问:鱼儿住在哪里?它们喜欢吃什么?它们是怎样游来游去的?

 小结:鱼儿住在水里,它们喜欢吃水里的一些浮游生物、小虫子,也喜欢吃面包屑和饲料。鱼游来游去的时候,尾巴会一摇一摆地摆动。

 2.组织幼儿讨论:鱼儿有朋友吗?有哪些朋友?

 3.出示螃蟹、虾、螺、贝等动物图片,帮助幼儿了解小鱼的朋友。

 三、鱼儿游游游。

 1.教师朗诵儿歌《鱼儿游》,鼓励幼儿随着音乐自由模仿鱼儿游的各种动态。

 2.提醒幼儿小心地将鱼缸送到饲养角中喂养,提出继续观察鱼儿生活的要求。

 活动延伸

 1.教室一角或走廊的墙面上布置池塘或小溪的背景图,让幼儿在背景图上绘画或撕贴小鱼、小虾、螺或水草等,让幼儿进一步了解水里动物的生活习惯。

 2.组织幼儿玩音乐游戏“捉鱼”。

 小乌龟

 活动目标:

 1.了解乌龟的外形特征。

 3.2.尝试表现乌龟的动作。

 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乌龟若干。

 一、实物激趣。

 1.出示乌龟,引起幼儿兴趣。

 2.将手中的乌龟放在地板上爬行,引导幼儿观察。

 二、观察乌龟。

 1.在与乌龟近距离的接触中,重点引导幼儿观察乌龟的外形特征与爬行方式,鼓励幼儿尝试用手指轻轻碰碰小乌龟的头,看看它所做出的反应。

 2.启发幼儿用语言描述看到的乌龟,引导幼儿学说“伸”“缩”“慢慢地”等词语。

 小结:乌龟有四条短短的腿,它的头可以伸缩,有一条小小的尾巴,还有硬硬的龟壳。当乌龟遇到危险的时候就会把头缩进龟壳里,等安全后再把头伸出来活动。

 三、模仿游戏。

 1.提出游戏建议:教师和小朋友分别扮演龟妈妈和龟宝宝,大家一起来玩乌龟外出游玩的游戏。

 2.引导幼儿随音乐节奏慢慢地爬行,提醒幼儿手膝着地、动作协调,不时地做一些伸缩脖子、翘翘屁股等动作;增强游戏的趣味性。

 3.游戏玩法:幼儿随音乐模仿乌龟爬,当听到“敌人来了”的口令时,应赶紧将头和脚都收缩起来,安静不动,等听到“敌人走了”的口令时,才可伸出头、脚继续爬行。

 4.游戏反复进行,根据幼儿动作的敏捷性、协调性调整游戏的速度。

 活动延伸:

 1.美工区提供纸碗、瓶盖、图画纸、彩纸、水彩颜料、棉签、核桃壳、橡皮泥、纸碟、塑料碗,已裁剪好的乌龟四肢、尾巴和头等,让幼儿制作乌龟。

 2.请家长阅读亲子手册《龟兔赛跑》,与幼儿一起做做、玩玩。

 3.在自然角饲养小乌龟,提醒幼儿隔几天给乌龟喂一次食,并启发幼儿观察乌龟喜欢吃什么。

 4.组织幼儿进行“乌龟走迷宫”小实验。

  鸡码妈和鸡宝宝

  活动目标

 1.知道母鸡会下蛋、孵小鸡。

 2.巩固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的物体。

 3.体验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的快乐。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1)母鸡下蛋的视频,小鸡破壳而出的视频或图片。(2)小鸡图卡若干,大点数卡两套。(3)分别画有1条虫、2条虫、3条虫的卡片若干。

 活动指导

 一、鸡妈妈下蛋。

 1.模拟母鸡下蛋的声音,引导幼儿自由交流:这是谁在叫?鸡妈妈在做什么呢?

 2.组织幼儿观看母鸡下蛋的视频,指导幼儿手口一致地点数出鸡妈妈下了几个蛋。

 3.引导幼儿操作《点数鸡蛋》,教师巡回指导。

 二、帮助找小鸡。

 1.幼儿观看小鸡破壳而出的视频或图片。

 3.组织幼儿到贴有小鸡图卡的草丛中与同伴一起玩“找小鸡”的游戏,并交代游戏规则。

 4.幼儿分享交流:我找到了x只小鸡。我在图卡上贴上了x个圆点。

 三、捉小虫喂鸡。

 1.将小虫的图卡随意洒落在地上,引导幼儿玩游戏“捉小虫”。

 2.幼儿动手捉“草地上”的小虫,鼓励幼儿说出自己捉到了几条虫。

 3.引导幼儿将捉到的小虫送给鸡宝宝吃,要求一只小鸡吃一条小虫,两条小虫的卡给两只小鸡吃。

  猜猜它是谁?

 活动目标

 1.巩固对常见动物的认识。

 2. 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1)“奇妙的口袋”一个,内装有鱼、乌龟、兔、鸡、鸭等图卡 。(2)各种动物的拼图若干。

 活动指导

 一、看一看、猜一猜。

 1.教师模仿某一动物的动作,引导幼儿根据动作猜一猜是哪种动物。

 2.出示“奇妙的口袋”(口袋里放有鱼、乌龟、兔、鸡、鸭等动物的图卡),请幼儿轮流从袋子里抽出一张图卡,并说出图片上动物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引导其他幼儿猜一猜是什么动物。

文档

中班认识动物的教案

中班认识动物的教案【篇一:中班科学:动物找家】中班科学活动:动物找家设计意图:《幼儿园课程》指出,要“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动物找家是主题《可爱的动物》中的一节科学活动。而中班幼儿对科学活动有了一定的经验,因此在设计这个教案时,我把操作活动与情景活动进行整合,以情景贯穿活动。以客人做客、陪客人游戏、帮客人找家的情境,让幼儿始终处于操作游戏的环境中。幼儿在相应的环境中通过感知、操作等活动,与物体相互作用,使幼儿全身心地投入活动,从而获得大量的科学经验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