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的精神支柱历来是我军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凝聚军心、克服困难、战胜敌人的重要保证。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军之所以能够经受住各种考验,出色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各项任务,很重要的是全军广大官兵始终坚定军人的精神支柱。但是,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窗口”越开越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生观、价值观的相互碰撞越来越激烈,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急剧变化,在破除旧思想、确立新观念的同时,一些外来的和传统腐朽思想观念开始在社会上滋生漫延,侵蚀着人们的精神世界,使得一些人淡化了理想,动摇了信念,精神颓废空虚,出现了“精神危机”。 这种“危机”也不同程度地冲击着我们军营,影响着我们部分官兵。因此,新形式下进一步强化军人的精神支柱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和紧迫性。
一、军人精神支柱的时代内涵
1936年,美国作家曾经到延安采访,他看到住着简陋的窑洞,周恩来睡的是土炕,朱德穿的是用缴获的降落伞改制的背心……从这些小事情上,发现中国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有着一种独特的精神力量,他把这种力量叫做“东方魔力”,而我们则叫它“延安精神”。这就是我们军人的一种强大的精神支柱。我军就是靠着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以及后来的好八连精神、上甘岭精神、雷锋精神和抗洪精神,得以保持强大的凝聚力、战斗力和良好的声誉。使得我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在条件异常艰苦、恶劣,斗争异常残酷、激烈的情况下,用小米加步去抗衡敌人的飞机大炮,用双腿去和敌人的汽车轮子赛跑,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打败了800万,打败了装备精良的美国佬,撑起了一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人民,撑起了社会主义的新中国。
在改革开放不断推向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时代又赋予了我们军人的精神支柱以新的内涵。军人的精神支柱有哪些内涵呢?全军政工会议明确提出,当代军人的支柱主要是坚定的理想信念,自觉的牺牲奉献精神。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我军精神支柱的核心。作为军人,必须做到政治合格,任何时候都要坚定马列主义、思想和理论,坚信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坚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崇高的主义理想,坚信中国党的领导。自觉的牺牲奉献精神,是我军精神支柱的本质特征。作为军人,必须牢记神圣职责,任何时候都要把党和人民祖国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都要大力发扬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都要始终保持不为强敌所屈、不为金钱所动、不为名利所惑的气节。我理解就是同志提出的“五种精神”,即:和拼命精神,严守纪律和自我牺牲精神,大公无私和先人后己精神,压倒一切敌人、压倒一切困难的精神,坚持乐观主义、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就是所倡导的“字创业精神”,即:思想、实事求是,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艰苦奋斗、知难而进,学习外国、自强不息,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同心同德、顾全大局,勤俭节约、清正廉洁,励精图治、无私奉献。这就是新时期我们军人的精神支柱。正是这种精神支柱,使得我军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科技大练兵的热潮,取得了丰硕成果;使得我们战胜了百年不遇的洪水,赢得了抗洪抢险的伟大胜利。
军营并非是一方净土。社会上的各种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文化也冲击着我们军营,侵蚀着我们军人的精神世界,使得我们一部分同志的精神支柱发生了倾斜。
二、精神支柱倾斜的表现及危害
我们有的同志理论信念动摇,不相信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的前途信心不足。有的同志知道“主义是军人的远大理想信念,是我们的崇高信仰和强大精神动力”,但只是挂在嘴边,不愿把它当作自己的人生实践为之而努力奋斗。理想信念不够坚定,当遇到工厂倒闭、职工如下岗、个别等问题时,就怀疑,就消沉,只见乌云,不见太阳,导致理想信念发生动摇,对主义失去了信心,对改革失去了信心,对社会主义失去了信心;有的同志知道“当兵是我们的光荣义务,爱军习武是我们的神圣职责”,但是却只抱着个人的目的,要么是为了学技术,要么是为了考军校,要么是为了穿一回军装镀镀金,回去好安排工作,他们认为习武无用、练兵无为、小兵无大为,一旦现实与自己的目的不相符,就会失去精神动力,服役不安心,习武不用心,工作不专心,学习不上心,整日就是一个字──“混”;有的同志知道“军人的价值,就在于牺牲奉献、在于正确对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在于正确看待金钱”,而联系到自己却不甘心牺牲奉献,凡事以个人为中心,凡事以个人得失为准绳,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只看个人的损失大,看不到集体损失会更大,奉行实用主义,追求名利和享乐,甚至是拉关系、走后门;还有的同志知道“军人向来都是与苦为伴的,前进的道路上必然会有困难和挫折”,但是怕苦怕累思想严重,吃不得苦,耐不得劳,想收获,却不愿付出,困难面前,知难而退,挫折面前,一蹶不振,一挫即折,缺少以苦为乐、知难而进、愈挫愈勇、愈挫愈坚的精神,等等。
精神支柱发生了倾斜,那么无论是对来说,还是对我们个人来说,都是极为有害无益的。
对的建设来说,如果没有强大的精神支柱,当兵不安心、从军不习武、习武不求精,就不会有战斗力,就谈不上“打赢”;没有正确的价值观,人人都追名逐利、贪图享乐,只讲金钱、讲索取而不讲奉献,利益、利益被个人利益所排挤,纯洁的同志关系被庸俗的互利关系所代替,那么就会丢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会丧失人民的性质,就不会有抗洪中的万众一心,就不会有战场上的冲锋陷阵。
对个人的成长进步来说,一旦支撑着我们的精神支柱发生倾斜,就会危害我们的成长进步:没有坚定的信念,就会在前进的途中偏离人生的航向;没有爱军习武的信念,就不会立足军营,尽好义务,干出成绩;不能正确对待艰苦与挫折,就会知难而退,一事无成;不能正确看待个人利益,就会使你唯利是图,掉进个人主义的陷阱,甚至是摔得头破血流。新中国第一大案大家都听说过,山、张子善,他们没有被敌人的弹,却在和平环境中丧失了理想信念,倒在了人民的口之下;某部战士刘某,由于受“酒绿灯红”的影响,追求腐朽生活方式,丧失了理想信念,失去了军人健康向上的追求,从私自外出寻欢作乐,到盗窃作案,最后发展为抢车杀人,被依法判处了死刑。
三、铸强精神支柱,无愧军旅人生
是一个特殊的执行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对社会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而我们每个人又都有成长进步的愿望,所以,作为的一分子,我们必须要铸强精神支柱,使自己在短暂的军旅生活中无悔无憾。
第一,树立远大理想,坚定主义信念。古人尚有“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的远大理想,我们新时期军人更应该如此。要把主义作为自己终身奋斗的目标,坚定主义信念,向雷锋同志学习,以崇高的远大的主义理想信念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要看到乌云决不会遮住太阳,正视改革中的矛盾,正视社会上的不正常现象。这样,才能荡涤头脑中的不良思想,净化自己精神世界,建起抵御不良思想的堤坝,校正自己人生的坐标,从而迸发出无穷的精神动力。
第二、爱军尚武,爱岗敬业。一个炼钢工人如果不热爱自己的炼钢事业,不愿意从事炼钢工作,那么他就不能提高自己的炼钢技术,也就炼不出好钢。对于我们军人来说也是如此。如果缺少这种爱军尚武的精神支柱,即使物质条件再优越,武器装备再先进,也会因为官兵各自为己、离心离德而成为毫无战斗力的乌合之众。而缺少这种在“爱军”基础上所形成的尚武、精武精神,并由这种精神转化而成的军事技能,就无法赢得战争的胜利。试想,如果我们只抱着个人目的,不爱军、不尚武、不精武,那就会持打不死敌人、操炮打不中目标、配发给你先进的武器装备不会使用,即使满怀壮志豪情,也会终因缺少本领而有辱使命,愧对军旅人生。所以,我们就要爱军、尚武、精武,立足本职岗位,爱岗敬业,苦练精兵,尤其是在全军掀起科技大练兵热潮的今天,要积极地投身其中,全身心地爱军习武,这样才是合格的军人,才能取得进步,才会有永不枯竭的精神动力。警侦连的班长简复员,我们大家都熟悉,他入伍前就向往生活,决心参军习武。入伍后更是如此。正是他的这种爱军、尚武精神,使得他入伍后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立足本职,爱岗敬业,刻苦训练,精益求精,被师评为优秀四会教练员,当了班长,也正是他的这种精神,使得他后来入了党,荣立了三等功,最后提干。
第三,勇于牺牲,甘于奉献。80年代,一些地方青年曾经问一位在老山前线负伤的伤员,说奥运会金牌获得者的奖金是一万元,你们为国家打仗负伤,奖金是多少钱?伤员是这样回答的:我们没有想过奖金问题,如果为了钱,别说一万元,就是黄金铺路,我们也不会去冲锋陷阵!这就是我们军人,就是我们具有强大精神支柱的军人!只有这种正视金钱、勇于牺牲、甘于奉献,才能具有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才能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安宁,不惜付出热血和生命,才能作出的这铿锵有力的回答!在和平的今天,我们更要这样,更要正视金钱,甘于奉献,要摆正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利益的关系,自觉服从大局。试想,如果我们每个人都为了钱,都以个人利益为重,那么是不是训练一天、出一次操、跑一次长跑都要给一定的报酬呢?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还是人民的吗?还会有战斗力吗?
第四,要正视艰苦,善待挫折。军营环境艰苦、任务艰苦、生活艰苦,这是军内外的共识。人们常说,战士是艰苦的代名词,军人是人世间付出最多、牺牲最大的职业。但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军人的形象,也正是由艰难困苦串起来的珍珠项链。只有正视艰苦,以苦为乐,以苦为荣,才能使自己具有强大的精神动力,在困难面前支撑自己去奋勇拼搏。相反,怕苦怕累,就会丧失斗志,失去前进的动力。此外,还要善待挫折。人不可能不犯错误,人生道路总会有坎坷,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不能正视挫折,不能正确对待挫折,就会一蹶不振,消极颓废。要铸强精神支柱,就必须正视挫折,善待挫折,挫折面前不低头。只有这样,才能无愧于军旅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