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法理学》单选题(含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5 18:38:09
文档

《法理学》单选题(含答案)

《法理学》单选题1.按照法的历史传统和法的外部特征对法进行的分类,法学上被称为(D)。A、法学体系B、法律体系C、法律制度D、法系2.柏拉图把社会分为三种人,不包括以下哪一种(D)A、高高在上的国王B、武士和大臣C、平民百姓D、罪犯3.毕达哥拉斯是古希腊的什么学家(C)A、法学家B、社会学家C、哲学家D、历史学家4.“城门立木”讲的是谁的故事(B)A、韩非子B、商鞅C、孔子D、墨子5.《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出现在我国哪一朝代(A)(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6.“德主刑辅”是哪一家的思想
推荐度:
导读《法理学》单选题1.按照法的历史传统和法的外部特征对法进行的分类,法学上被称为(D)。A、法学体系B、法律体系C、法律制度D、法系2.柏拉图把社会分为三种人,不包括以下哪一种(D)A、高高在上的国王B、武士和大臣C、平民百姓D、罪犯3.毕达哥拉斯是古希腊的什么学家(C)A、法学家B、社会学家C、哲学家D、历史学家4.“城门立木”讲的是谁的故事(B)A、韩非子B、商鞅C、孔子D、墨子5.《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出现在我国哪一朝代(A)(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6.“德主刑辅”是哪一家的思想
《法理学》单选题

1.按照法的历史传统和法的外部特征对法进行的分类,法学上被称为( D )。

  A、法学体系    B、法律体系    C、法律制度    D、法系

2.柏拉图把社会分为三种人,不包括以下哪一种( D )

  A、高高在上的国王    B、武士和大臣    C、平民百姓    D、罪犯

3.毕达哥拉斯是古希腊的什么学家( C )

  A、法学家    B、社会学家    C、哲学家    D、历史学家

4.“城门立木”讲的是谁的故事( B )

  A、韩非子    B、商鞅    C、孔子    D、墨子

5.《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出现在我国哪一朝代( A )

(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6.“德主刑辅”是哪一家的思想( D )

  A、法家    B、墨家    C、道家    D、儒家

7.邓析是哪一领域的鼻祖( B )

  A、法官    B、律师    C、检察官    D、法律援助机构

8.法的历史类型更替的条件是( D )。

  A、生产力的发展    B、阶级斗争激化    C、社会    D、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

9.法的历史类型更替的途径是( B )。

  A、朝代的变更    B、社会    C、生产力的发展    D、法的自我调整

10.法的效力来自( C )。

A、制订他的物质制约性    B、自然法则

C、制订它的合法程序和国家强制力    D、民族的精神

11.法理学的实证主义方不包括( D )。

  A、历史文献的方法    B、调查的方法    C、试验的方法    D、哲学的方法

12.法理学方的哲学方法中最基础的是( A )

  A、唯物辩证法    B、历史辩证法    C、经济分析理论    D、哲学实证主义

13.法律条文中的“但书”条款主要涉及的方面是( C )

  A、体系    B、内容    C、逻辑    D、历史

14.法适用的对象是一般的人或事而不是特定的人或事。它是反复适用的而不是仅适用一次的。这表明法具有( B )。

  A、规范性    B、概括性    C、连续性    D、稳定性

.

15.法学的规范研究方法指的是研究法律的( A )

  A、内在逻辑    B、法律条文    C、法律体系    D、法律框架

16.法学的研究对象不包括( C )

  A、法    B、法的现象    C、逻辑推理    D、与法相关的问题

17.法学上通常所说的法的渊源是指( D )。

  A、历史渊源    B、理论渊源    C、形式渊源    D、效力渊源

18.法学又称法律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 C )。

  A、社会现象    B、自然现象    C、法律现象    D、综合现象

19.“法治”的概念最早是由谁提出的( B )

  A、亚历山大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苏格拉底

`

20.冯玉军老师形容哪家的思想为“没有什么特殊的,但是让世界充满爱”( A )

  A、墨家    B、法家    C、儒家    D、道家

21.腹诽罪出现在我国什么时代( B )

  A、秦始皇时期    B、武则天时期    C、乾隆时期    D、时期

22.皋陶是什么时代的人物( B )

  A、夏朝    B、尧舜时期    C、隋朝    D、北魏

23.关于法律主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动物在我国是法律主体。    B、企业法人在我国不都是法律主体。

C、我国法律主体有三种。    D、我国法律主体有四种。

24.国家的根本属性是( D )。

|

  A、经济性    B、政治性    C、性    D、阶级性

25.汉朝废除肉刑的根本原因是( D )

A、缇萦上书        B、汉朝皇帝以德治国

C、汉朝吸取前朝教训    D、生产力水平有限

26.后现代的基本理解应该是( A )

  A、打破模式化    B、突破审美极限    C、个人感官为主    D、抽象为主

27.离开城邦非神即兽是谁的名言( C )

  A、柏拉图    B、苏格拉底    C、亚里士多德    D、席勒

28.利玛窦是来中国传是什么教派( D )

  A、教    B、佛教    C、道教    D、天主教

>

29.马克思认为世界的本质是( D )。

  A、水    B、气    C、原子    D、物质

30.“密如凝脂,繁似秋荼”是形容那个朝代的法律的( A )

  A、秦朝    B、汉朝    C、明朝    D、唐朝

31.清末民初我国立法改革主要学习的国家是( D )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日本

32.肉刑是在哪个皇帝是被废除的( C )

  A、汉武帝    B、汉景帝    C、汉文帝    D、汉高祖

33.社会调整的最早形式是( A )。

  A、个别性调整    B、规范性调整    C、集中调整    D、习惯性调整

·

34.社会学科不包括( D )。

  A、经济学    B、法学    C、统计学    D、材料学

35.社会主义法产生的前提条件是( A )。

  A、无产阶级夺取政权    B、阶级斗争激化    C、摧毁旧法体系    D、人民参加立法

36.社会主义法和社会主义道德的区别在于( B )。

  A、反映意志不同    B、思想基础不同    C、目的作用不同    D、制订和实施的方式不同

37.“神判”在我国古代用来解决什么问题( A )

A、决定谁是罪犯        B、决定谁来担任某个官职

C、用来占卜        D、用来确定立法

38.首次将法律铸在鼎上的人是( C )。

*

  A、夏桀    B、商纣    C、子产    D、商鞅

39.首个将法律铸在刑鼎之上的国家是( D )

  A、秦国    B、陈国    C、梁国    D、郑国

40.属于立法活动的是( C )。

  A、法律汇编    B、法律清理    C、法律编纂    D、法律统计

41.司法机关依法行使职权,这项原则的含义之一是不受( B )。

A、权力机关的干涉        B、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C、上级司法机关的干涉    D、政党、社会团体和个人的监督

42.“松江知府明日来”体现的是一种什么思想( A )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43.诉讼成本效益分析主要是哪个学科的研究方向( D )

  A、法理学    B、经济学    C、法社会学    D、法经济学

44.提请伤害的诉讼案件诉讼期为( C )。

  A、三个月    B、六个月    C、12个月    D、18个月

45.“缇萦上书”导致哪位皇帝废除肉刑( B )

  A、汉武帝    B、汉文帝    C、汉献帝    D、汉高祖

46.“天军”指的是哪种类型( D )

  A、陆军    B、空军    C、海军    D、外层空间

47.问卷调查属于法理学哪一种方( C )

  A、比较法    B、文献法    C、实证主义方法    D、哲学方法

#

48.下列不属于法产生的共同规律的表述是( C )。

A、由个别性调整逐步发展为规范性调整

B、由习惯演变为习惯法,再发展为成文法

C、由公法为主发展成为公法、私法并重

D、由法律、道德和宗教规范混合为一体到逐渐分化

49.下列法律文件中,属于非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是( D )。

  A、    B、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C、证券法    D、调解书

50.下列方法中不属于实证科学方法的是( A )。

  A、访谈法    B、观察法    C、实验法    D、比较法

51.下列关于法理学描述错误的是( C )。

/

A、是一种法学艺术        B、是一种法学思维形式

C、单纯指定义、特点等    D、以上都不对

52.“夏有乱政,而作禹刑”这里禹刑”指的是什么刑罚( C )

  A、车裂    B、凌迟    C、斩刑    D、分尸

53.现代法律的终极目标是( A )。

A、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B、政治民主

C、经济繁荣        D、军事强大

54.规定“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这条规定属于( C )。

  A、命令性法律规则    B、禁止性法律规则    C、授权性法律规则    D、义务性法律规则

55.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中没有以下哪种权利( C )

&

  A、言论自由权    B、宗教信仰自由权    C、知情权    D、劳动权

56.小王因打架斗殴,受到劳动教养的惩罚,这种惩罚属于( B )。

  A、刑事制裁    B、行政制裁    C、行政处分    D、纪律处分

57.“獬豸”指的是( C )

  A、法典名称    B、古代城市名称    C、神兽名称    D、古代官职名称

58.徐立根教授在我国哪个大学任教( D )

  A、清华大学    B、中国大学    C、北京大学    D、中国人民大学

59.一般来讲,国家的象征是( C )。

  A、领土    B、军事机构    C、国家行政管理当局    D、

60.一般认为,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中指明权利义务的部分是( A )。

  A、行为模式    B、法律后果    C、使用条件    D、法律制裁

61.以下哪个不是法理学中主要涉及的内容( D )

A、法律的基本概念        B、法律的价值和追求

C、修身养性,培养法律思维    D、为部门法提供原则

62.以下哪个国家不是法系国家( C )

  A、德国    B、日本    C、中国    D、荷兰

63.有些国家认为,最后使用的法源是( D )。

  A、法律    B、法治    C、法制    D、法理

.在柏拉图《理想国》中,与国王相匹配的金属是( D )

  A、白银    B、货币    C、青铜    D、黄金

65.在法律规范的人身效力上,我国采取( D )。

A、属人主义原则

B、属地主义原则

C、保护主义原则

D、属地主义为基础,属人主义、保护主义为补充的折衷主义原则

66.在法律规范的溯及既往效力上,我国主要采取了( B )。

  A、从旧原则    B、从新原则    C、从轻原则    D、从重原则

67.在我国,有权制定( D )。

  A、法律    B、部门法规    C、地方性法规    D、行规

68.在我国古代,有过的情形,董仲舒以孔子所作的鲁国的编年史《春秋》经义附会法律规定定罪判刑,这表明( D )。

A、法律学说具有法律效力,是法的正式渊源

B、法律学说纯属个人观点毫无用处

C、《春秋》是当时的成文法典

D、法律学说在当时具有类似于法律的效力,其作用相当巨大

69.《竹刑》的作者是( A )

  A、邓析    B、李悝    C、韩非子    D、墨子

文档

《法理学》单选题(含答案)

《法理学》单选题1.按照法的历史传统和法的外部特征对法进行的分类,法学上被称为(D)。A、法学体系B、法律体系C、法律制度D、法系2.柏拉图把社会分为三种人,不包括以下哪一种(D)A、高高在上的国王B、武士和大臣C、平民百姓D、罪犯3.毕达哥拉斯是古希腊的什么学家(C)A、法学家B、社会学家C、哲学家D、历史学家4.“城门立木”讲的是谁的故事(B)A、韩非子B、商鞅C、孔子D、墨子5.《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出现在我国哪一朝代(A)(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6.“德主刑辅”是哪一家的思想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