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10.14
本试卷,150分。考试时长12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
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权力国家权利启示征文启事B.厉害利害攸关常年常年累月C.处事立身处世暴发爆发战争D.事物事务繁忙修养修养生息
2.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哺(pǔ)育对峙(zhì) 面面相觑(qù)B.模(mú)样歼(qiān)灭广袤(mào)无垠C.场(cháng)院拓(tuò)片一暴(pù)十寒D.答(dā)应症(zhēng)结惝(tǎng)恍迷离
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自刭 陷阱 脖颈 杀一儆百 美好憧憬B.梦魇 俨然 衍变 奄奄一息 偃旗息鼓C.缔造 孝悌 谛听 瓜熟蒂落 递交申请D.椒兰 跌跤 暗礁 一代天骄 骁勇善战
4.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现实中,有许多人身居要职,却胸无城府,思想顽固僵化,不思改革,甚至阻挠改革。B.有的人生前尽量为自己树碑立传,文过饰非,很少像秋白同志这样坦荡无私,光明磊落,求全责备自己。C.每日上班无事可做,月月工资照拿不误,常使他有尸位素餐之感,心中颇不安宁。D.外援和主教练在出场费和转会费等问题上意见不合,终于琴瑟失调,不得不分手。
5.下列词语中书写正确无误的一组是A. 气势凶凶声名狼藉肆无忌惮疲惫不堪B.斑驳陆离脑羞成怒胜券在握蔚然大观C. 并行不悖陈词滥调题纲挈领推心置腹D.所向披靡摧枯拉朽瑕瑜互见众目睽睽
6.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以前没有看过卓别林的喜剧,今天看了,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所有的烦恼都涣然冰释。B、在纪念抗美援朝战争五十周年之际,邱少云的英雄事迹在神州大地上重新引起轩然大波。C、2000年10月30日,“副总统”大放厥词,抛出“海洋立国论”,公然与分子沆瀣一气,走到了一起。D、《家庭现场急救》软件用了近500幅插图、动画及AVI小电影,演示了各种自救与互救的方法,让您身临其境,体会在关键时刻如何妙手回春。
7.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深邃两全齐美休戚相关隔阂B、白皙荒芜人烟猝不及防缱绻C、气韵朋比为奸枉口拨舌端详D、遴选供认不讳投笔从戎商榷
8.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若是有人因为列宁说托尔斯泰“一方面,是一个天才的艺术家”“另一方面,是一个发狂地笃信的地主”;若是有人因为恩格斯说巴尔扎克“在政治上是一个正统派”,同时又在艺术上取得“现实主义最伟大的胜利”,就认为;就认为,那是天大的误解与曲解。A.艺术和思想可以分割作家的世界观和他的艺术内容无关B.艺术和思想不可以分割作家的世界观和他的艺术内容无关C.艺术和思想可以分割作家的世界观和他的艺术内容相关D.艺术和思想不可以分割作家的世界观和他的艺术内容相关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9.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将可作小说的材料缩成速写,决不将速写材料拉成小说。②财政部称,中国每年必须花费几十亿来日益严重的大气污染。③我国的婚姻法规定,夫妻之间有相互的义务。④只要全体师生共同努力,西华一高完全有希望有实力为国家级示范高中。A.与其遏制抚养进升B.宁可遏制扶养晋升C.与其遏止扶养进升D.宁可遏止抚养晋升
10. 下列各句中注点的虚词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A.死抠语法只能胶柱鼓瑟,是学不好文言的,因为语言的根本规律是“约定俗成”。B.他不仅知道我喜欢涂涂抹抹,而且知道我涂抹得很糟,连皴檫点染是怎么回事也不明白。C.有明一代的诗词颇有可观,其实明末遗民诗量悲歌慷慨之作绝不让于宋元。D.愤激而不刻露,深切而不艰涩,出经入史而无“掉书袋”之嫌,张中行先生的晚年之文可谓“绚烂之极归于平淡”。
11. 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1)他_________不决地伫立着,缓缓回顾四周的房屋和院中的景物。(2)他们学习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决心统筹安排,因地制宜,_________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3)为了躲避敌人的搜捕,她_________成一个阔太太。A.迟疑逐渐化装B.迟疑逐渐化妆C.犹豫逐步化装D.犹豫逐步化妆
12.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炽热不啻鞭笞摧山坼地B.蹊跷祈求稽首杞人忧天C.毗邻譬如荫庇可与媲美D.嗜好谥号弑君有恃无恐
13.下列词语中相同的字读音全不同的一组是:A.疟子疟疾牲畜畜生 B.殷切殷红伺机伺候C.监督监生供给给予 D.逮捕逮住勒令勒马
1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对不起,这件事我可办不成,你知道,我是丫环带钥匙呀!还是等我们领导回来再说吧。B.这里天气的恶劣是出了名的,这不,刚才还是一片晴空,现在竟飘起了沸沸扬扬的大雪。C.这些歹徒居然在局附近抢劫,真是和尚打伞——无法无天。D.他这个人可真是鸡肠小肚,别人提一点意见,他都记在心里,总要找个机会给人穿小鞋。
三、解答题共5小题,共20分。
15. (本小题满分4分)
东吴为要回荆州,宴请关羽,准备“就筵闯杀之”,关羽单刀赴会,全身而退。请具体说说关羽是如何脱身的?
16. (本小题满分4分)
简述曹操杀吕伯奢的经过。
17. (本小题满分4分)
简述尤三姐的性格和殉情经历。
18. (本小题满分4分)
《红楼梦》中有些人物形象的姓名借助谐音特点表示了作者的某些暗示,试举例两例说明。
19. (本小题满分4分)
请举出剧中主人公哈姆莱特的两句经典台词,并作简要赏析。
20. 作文题共1小题,共60分。
(本小题满分60分)
请看下面的作文材料:曹植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广为人知,郭沫若曾仿拟曹诗写成《反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熟萁已灰。熟者席上珍,灰作田上肥。不为同根生,缘何甘自毁?”曹植用“豆与萁”来比喻手足相残,郭沫若则认为,若站在豆的一面,“可以感到萁的煎迫未免过火”,但若若站在萁的一面,“又是富于牺牲精神的表现”。
请根据以上材料,联系生活实际,引出一个合适的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只要认真阅读所给材料,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语句进行分析,就能化难为易了。材料中曹植的《七步诗》“广为人知”,便点出了是一种传统的认识法。而郭沫若的《反七步诗》“若站在豆的一面”和“若站在萁的一面”等语句,则运用了逆向思维,说明看问题应从不同的角度入手,角度不同,答案也会不同。这样一分析,就不难确定出所给材料的主要意思:1、对待事物可有不同的看法。2、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答案也会不同。3、不能用传统的眼光看待问题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