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胜兵
许老师的这节数学课大胆地让学生尝试着按自己认为的标准分一分,而且在学生分好的基础上,提出质疑,既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又使学生对这几种形状的物体的外观有了初步的认识。
请小朋友从桌子上拿出长方体来。小组同学请先看看长方体长什么样?像老师这样摸一摸,有什么感觉?
像摸起来平平的,感觉滑滑的地方我们把它叫做长方体的面,大家一起来数数长方体一共有几个面?
这6个面的大小一样吗?
不一样,有的大,有的小,那以后 我们看到长长方方的,平平的6个面的物体就是长方体。
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平平的面,怎么区分它们呢?
对呀,长方体和正方体最明显的地方在哪呢?
长方体 6个面不一样大,有的大,有的小,正方体6个面一样大。
请各小组的同学把自已桌子上的圆柱和球看一看,摸一摸,把看到的摸到的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
圆柱的身子直直的,圆溜溜的,上下一样粗,上下两有平平的圆形的面。
以上教学环节的设计,我想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多种形式,富于变化的练习设计,教者运用了适合小学生心理特征的游戏法,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思,“比”中做。
采用多种形式的评价,注重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比较恰当的艺术性的评价,再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对某几种物体的认识能由具体物品缓缓前进,逐步抽象为数学上的几何图形,重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比较注重学生的体验、探索。整节课创设了较多的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的机会,让学生体验到了“做”中学,“乐”中学,“玩”中学的乐趣。
比较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去发现数学。在放手发动学生进行大胆尝试,发散学生思维,评价方式等方面如能进一步拓展,教学效果将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