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关于推动鲁甸工业园区跨越发展的思考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5 18:53:33
文档

关于推动鲁甸工业园区跨越发展的思考

关于推动鲁甸工业园区跨越发展的思考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增长,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有效途径。工业园区有利于资源高效配置、集中治理污染、以最小的投入实现最大的产出;有利于调整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发展;有利于共享公品和服务,实现公共资源使用效率最大化;有利于创新投融资机制,打造招商引资平台。结合鲁甸工业园区实际,我就推动园区经济跨越发展提出了一些粗浅的认识和看法。一、鲁甸县情及园区概况鲁甸位于云南省东北部,东北与昭通市所在地
推荐度:
导读关于推动鲁甸工业园区跨越发展的思考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增长,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有效途径。工业园区有利于资源高效配置、集中治理污染、以最小的投入实现最大的产出;有利于调整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发展;有利于共享公品和服务,实现公共资源使用效率最大化;有利于创新投融资机制,打造招商引资平台。结合鲁甸工业园区实际,我就推动园区经济跨越发展提出了一些粗浅的认识和看法。一、鲁甸县情及园区概况鲁甸位于云南省东北部,东北与昭通市所在地
关于推动鲁甸工业园区跨越发展的思考

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增长,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有效途径。工业园区有利于资源高效配置、集中治理污染、以最小的投入实现最大的产出;有利于调整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发展;有利于共享公品和服务,实现公共资源使用效率最大化;有利于创新投融资机制,打造招商引资平台。结合鲁甸工业园区实际,我就推动园区经济跨越发展提出了一些粗浅的认识和看法。

一、鲁甸县情及园区概况

鲁甸位于云南省东北部,东北与昭通市所在地昭阳区接界,东南与贵州省威宁县毗邻,南部和西部与会泽、巧家两县隔牛栏江相望,是国家规划的“攀西——六盘水经济开发区”腹心地带。全县国土面积14平方公里,辖10镇2乡,2012年末有人口43.8万人。县所在地距省会昆明市310公里、距昭通机场和火车站25公里,昆水公路和213国道穿越县境,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地理优势。

鲁甸工业园区创建于2003年7月,2004年3月被昭通市确定为市级重点工业园区。于2009年12月正式挂牌成立鲁甸工业园区管委会,2012年3月被云南省评审认定为省级重点工业园区。调规修编后,园区规划面积由原来的17.33平方公里扩大到45.66平方公里,其中文屏工业片区规划面积为4平方公里,以农特产品精深加工为主导产业;茨院工业片区规划面积为8.17平方公里,以矿冶建材、装备制造为主导产业,桃源工业片区规划面积为33.49平方公里,以重化工为主导产业。布局以县城为轴心,形成“一园三区、两翼齐飞”之势。

二、园区发展现状

近年来,在县委、县的坚强领导下,鲁甸工业园区管委会紧紧围绕工业跨越发展“三年倍增计划”和“工业强县”战略,牢固树立“工业发展快则经济发展快,工业经济兴则全县经济兴”的理念,抢抓机遇,奋力苦干,园区已逐步形成鲁甸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对外开放的先行区、工业发展的密集区、城市建设的新城区和全县工业经济的主要增长极。

(一)克难奋进,经济实力显著提升。2012年末,园区内38户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7.6亿元,比2008年的11.6亿元增长224.1%,年平均增长44.8%;实现工业增加值13.3亿元,比2008年的5.2亿元增长155.8%,年平均增长31.2%;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2亿元,比2008年的11.2亿元增长80.4%,年平均增长16.1%;分别占全县的83.1%、77.6%、88.9%。实现利税2.5亿元,比2008年的1.2亿元增长108.3%,年平均增长21.7%。2013年开局良好,1—7月,园区内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8.6亿元,增加值6亿元,分别增长38.8%、 35.8%。

(二)抢抓机遇,基础设施全面加强。按照、省“工业向园区集聚,工业园区向山地布局”的战略部署,抓住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云南桥头堡战略、低丘缓坡土地开发综合利用试点县等有利时机,坚持向荒坡、荒山要空间,求发展。在茨院乡集中收储低丘缓坡土地3000亩建设工业上山示范园;筹集资金6000万元,组建了云南汇工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负责园区内土地一级开发;协调配合做好中国·昭通天麻产业园区规划编制相关资料收集工作;多方争取投入资金1530万元,建成标准厂房20221平方米;争取资金1400万元,完成工业园区综合办公大楼建设,并设置了政务服务大厅,对工业企业实行“一条龙”服务和“一站式”审批;通过整合交通、水利等相关项目的实施,园区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三)创新举措,招商引资成绩斐然。始终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发展战略,以园区为载体,以项目为依托,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实行“一个重大项目、一名责任人、一套工作班子、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把县级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分成10个招商组,要求每年必须完成不低于6亿元的招商引资任务;充分利用区位优、服务优、环境优等条件,积极引导优势特色产业企业向园区集中。如宏盛铁塔、万隆化工、帆通管桩、同鑫桐油加工、亿城建材等一批批科技含量高、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产出效益好的企业纷纷入驻园区。2013年1—7月,园区新签约项目14个,其中上亿元项目4个,协议引资31.84亿元,在建项目和新签约项目到位资金共10.55亿元,同比增长43.2%,其中省外到位资金6.95亿元。

(四)强化统筹,支柱产业优势凸显。没有重大项目,发展就没载体,竞争就没实力。目前,园区规模以上企业共13户,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11户,产值3000万元以上企业2户。以昊龙、理世、云香、宏盛铁塔等为代表的重点企业逐步发展壮大。60万吨水泥厂、5万吨电炉锌厂、10万吨锌焙烧制酸厂、年产1.2亿条编织袋厂、鑫辉农特产品加工、20万吨电石等一大批项目相继建成投产;红石岩、黑石河、天花板、黄角树电站建成运营;乐红选厂、火德红选厂、八宝银矿、昆华化工、理世公司和云香食品等企业技改扩建,生产能力大幅度提升;20万吨氢钙项目已建设完工并进行了带料试车,待生产许可证等手续办理完成即可投入生产,昊龙自备电厂已建设完工;陡滩口电站已开工建设。通过近年来的扶持发展,以矿冶、重化工、能源、建筑建材、农特产品精深加工业和装备制造业为主体的产业集群已经形成。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近年来,鲁甸工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园区承接产业转移、加速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的能力得到提升,工业对县域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日益凸显,但与发展较快的园区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仍有许多问题和困难亟待破解。

(一)资金短缺,园区开发建设压力大。我县工业园区开发建设模式仍然单一,园区建设资金不外乎投入、上级支持和银行贷款,缺乏市场化运作的投入机制,加之融资渠道不畅,直接导致一些重点工业项目因资金短缺未能如期开工建设、按期投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园区工业经济的持续发展。

(二)工业用地困难,发展空间受阻。受用地指标,长期以来,我县工业的发展用地只能在全县建设用地的有限指标中进行调剂,致使园区招商引进的好项目因用地指标而无法在合同期内落户工业园区。

(三)基础设施滞后,配套功能不完善。园区建设没有专项资金,不具备“三通一平”的基础,在招商引资方面相对被动,客商选址后再协调土地难度大,既影响项目的落户率,又增加了企业的建设周期;园区道路、供水、供电、污水处理及标准化厂房建设等配套设施虽然有所改善,但仍然无法满足新型工业化进程的需要。

(四)园区产业规模小,特色不明显。我县工业园区起步建设晚,工业经济总量小。入园企业虽然达39户,但由于产业类型多,产业链条短,大部分企业没有形成配套发展的循环经济链,企业多以单兵作战为主,所以企业间相互带动作用不明显,产业特色不突出。

(五)机制不健全,运行不通畅。随着园区经济的不断发展,园区管理机制已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同时,由于项目建设过程中涉及职能部门较多,各种审批手续办理较为复杂,虽然成立了国土、环保、安监等分局,但由于各部门没有执法主体资格,协调配合难度大,一定程度上影响项目落地及发展。

四、对推动鲁甸工业园区跨越发展的五点建议

实现鲁甸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核心在工业、重点在工业、难点也在工业。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紧紧围绕、市工业经济“三年倍增、八年翻三番”目标和“产业建设年”的安排部署,以“一园三片区”为载体,以招商引资为重点,以产业为依托,以龙头企业为带动,力争到2015年,园区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00亿元以上,增加值35亿元以上,努力把鲁甸工业园区打造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最具特色的新型工业化基地和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极。

(一)狠抓基础建设,着力夯实园区发展后劲。发展工业园区,首当其冲的任务就是改善基础条件,整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工业经济配置最充分的发展要素,为承接产业转移打造最优的发展环境。一是抓好园区发展规划。要结合云南省“工业上山”发展思路,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管理”的要求,围绕“一个中心”,打好“两大战役”,着力“四个突出”。围绕“一个中心”,即以县城为轴心,打好“两大战役”,即主攻项目、决战园区;突破“三大瓶颈”资金、基础设施、征地;着力“四个突出”,即突出抓重点骨干企业产能、重大项目的组织实施、优势产业的集约化发展、重大招商引资项目的落户。充分发挥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和资源集中利用效应,进一步将工业园区规划面积增加到40平方公里,力争把鲁甸工业园区建设成为“工业上山”的示范园、精品园;二是抓好项目储备。抓住西部大开发、桥头堡建设等有利时机,积极向上级要资金、要项目,争取更多的项目尽快进入国家、省、市项目规划的盘子;三是安排专项基金,每年收储不低于1000亩的工业用地,由园区管委会组织建设一定比例的标准化厂房,切实改善园区工业投资环境,构建良好招商引资平台;四是加快推进排污、道路交通、供水、供电、工业废物综合利用等配套设施建设。重点抓好进入桃源片区的主干道改造及供水管网建设,抓好茨院片区的供电、标准化厂房等基础建设,切实做到“五通一平”,甚至“九通一平”,努力把茨院工业片区打造成为鲁甸对外招商引资的一张名片;五是优化服务质量。本着硬件不足软件补的原则,积极加大园区项目服务力度。以“亲商、爱商、富商”的服务理念,坚持对工业企业实行“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审批和“一卡制”办结,把困难留给,把实惠让给企业,真正做到一切为了企业,一切服务企业。

(二)创新投融资体系,着力增强园区发展能力。要逐步探索建立园区“市场化”的运作路子,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建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多元化投入体系,切实改变园区投资主体单一、基础建设由包揽的格局;要逐步建立健全、银行、企业联席会议制度,切实加强与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小额信贷公司的联系,争取长期支持,努力拓展其他商业银行融资渠道,争取更多的信贷资金投入园区发展;要积极争取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协调财政、国土、环保、林业等部门为园区争取对口资金和项目支持;要把园区独特的区位优势、丰富的资源优势和廉价的劳动力优势转化成为经济优势,走出一条具有鲁甸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三)强化招商引资,着力提升园区产业集聚效应。招商引资是推动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动新型工业化进程的重要手段;是推动全县科学和谐跨越发展的强大动力。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以项目建设为切入点,是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必然选择。一是要充分发挥鲁甸能源、矿产、生物等资源优势,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战略,积极鼓励和支持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两头在外”、甚至“三头在外”的知名企业落户鲁甸工业园区。二是认真贯彻落实云南、云南省《关于推动工业跨越发展的决定》文件精神,加快研究出台并用足用活支持工业经济发展的财政、税收、土地使用等招商引资优惠,力求在财政、土地使用、税费缴纳和企业用电等方面给予投资者最大优惠,从而吸引更多的外来企业入园发展;三是要加快建立物流供应、科技研发和信息等公共平台,最大限度地满足园区发展的需要,切实增强园区吸引力,提升园区竞争力,为招商引资创造优越条件。

(四)培育优势产业,着力打造特色产业园区。鲁甸工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依托县内独特的区位优势、丰富的资源优势和富足的劳动力优势,充分发挥现有龙头企业的规模、品牌效应,加快培育和壮大矿电冶炼、重化工、能源、建筑建材和农特产品精深加工产业。一是坚定不移地走矿电结合之路,着力发展矿冶业。不断加大铅、锌、银、镁、铜、硅、铁、铝土等有色金属的勘探与开发力度,大力发展有色金属的精深加工业,延伸产业链,着力把鲁甸建设成为全省有色金属冶炼加工基地之一;二是加快发展重化工产业。在昆华化工有限公司年产8万吨硫酸、20万吨过磷酸钙以及万隆化工年产10万吨锌焙烧制酸的基础上,重点发展60万吨电石、20万吨硫铁矿制硫酸、20万吨重钙、20万吨磷酸氢钙等精深加工产业;三是培育壮大农特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重点培育马铃薯深加工、肉制品精加工,核桃仁、辣椒、青花椒、大蒜等精深加工产业,努力把文屏工业片区打造成为昭通市重要的农特产品精深加工集散基地,力争到“十二五”末,农特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实现产值8亿元,增加值3.5亿元;四是继续发展水电产业。依托丰富的水能资源,大力发展能源产业,加快推进罗家坪电站、陡滩口电站、凉风台电站等牛栏江梯级电站的开发建设;五是改造提升建材产业。在巩固发展昊龙公司60万吨水泥厂等企业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结构,培育新的支柱产业,使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和生产能力更上一个新台阶;六是以“两头在外”产业为重点,积极发展加工制造业。充分利用现有劳动力资源和交通便捷的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外来企业投资建厂,贴牌生产,将鲁甸建成昭通市加工制造业的集散地。

(五)完善管理,着力优化园区服务效能。一是要进一步理顺和创新园区管理,逐步健全完善“小机构、大服务”的行政模式,促进园区管委会全面履行经济职责和行政职责,形成“完善、职能完备、决策自主、工作”的格局;二是要建立统一工作协调机制。充分借鉴经济发达地区的园区管理经验,完善机构的隶属关系,理顺园区与各方面的的关系,确保机构运行顺畅;三是要明确目标,责任到人。尽快研究制定加快园区发展的考核及管理办法,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工业园区是承接产业转移、加速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是实现鲁甸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主战场;是时代发展的主旋律。我们要充分认识加快园区建设的重要意义,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为推动鲁甸工业经济跨越发展而努力奋斗。

文档

关于推动鲁甸工业园区跨越发展的思考

关于推动鲁甸工业园区跨越发展的思考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增长,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有效途径。工业园区有利于资源高效配置、集中治理污染、以最小的投入实现最大的产出;有利于调整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发展;有利于共享公品和服务,实现公共资源使用效率最大化;有利于创新投融资机制,打造招商引资平台。结合鲁甸工业园区实际,我就推动园区经济跨越发展提出了一些粗浅的认识和看法。一、鲁甸县情及园区概况鲁甸位于云南省东北部,东北与昭通市所在地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