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环境经济学主要概念汇总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5 18:53:26
文档

环境经济学主要概念汇总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一般生活事务的学问。研究环境规律与经济规律的相互作用,找出贯穿环境经济学的几大原理。边际收益递减(diminishingmarginalreturns)人们消费某种物品的边际收益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而减少。市场失灵(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的三个原因:1、外部性2、市场势力3、价格的缺陷.外部性:一个人的活动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市场势力:一个经济活动者(或经济活动者的一个小集团)对市场价格有显著影响的能力。价格的缺陷:价格不能确保公平地分配经济结果。国内生产总(Gros
推荐度:
导读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一般生活事务的学问。研究环境规律与经济规律的相互作用,找出贯穿环境经济学的几大原理。边际收益递减(diminishingmarginalreturns)人们消费某种物品的边际收益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而减少。市场失灵(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的三个原因:1、外部性2、市场势力3、价格的缺陷.外部性:一个人的活动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市场势力:一个经济活动者(或经济活动者的一个小集团)对市场价格有显著影响的能力。价格的缺陷:价格不能确保公平地分配经济结果。国内生产总(Gros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一般生活事务的学问。

研究环境规律与经济规律的相互作用,找出贯穿环境经济学的几大原理。

边际收益递减(diminishing marginal returns)人们消费某种物品的边际收益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而减少。

市场失灵(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的三个原因: 1、外部性2、市场势力3、价格的缺陷.

外部性: 一个人的活动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

市场势力: 一个经济活动者(或经济活动者的一个小集团)对市场价格有显著影响的能力。

价格的缺陷:价格不能确保公平地分配经济结果。

 国内生产总(Gross Domestic Product) 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与劳务的市环境: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因素的综合体。场价值。

环境外部性:        经济活动产生的环境成本(或收益) 却并没有在市场价格中体现出来,因此,某些产品和服务的价格被低估(或高估)。 

市场:某种物品或劳务的一群买者与卖者。

需求量:买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一种物品量。价格,收入,相关物品的价格,偏好, 预期

正常物品:其他条件相同时,收入增加引起需求量增加的物品。

低档物品:其他条件相同时,收入增加引起需求量减少的物品。

替代品:一种物品价格上升引起另一种物品需求增加的两种物品。

互补品:一种物品价格上升引起另一种物品需求减少的两种物品。

供给量:卖者愿意而且能够出售的一种物品量 .      价格,投入,价格,技术,预期

分析均衡变动的三个步骤

1、确定该事件是移动供给曲线还是需求曲 线(或者两种都移动)。2、确定曲线移动的方向3、用供求图说明这种移动如何改变均衡。

福利经济学的基本工具——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 -----衡量买者参与市场的收益

支付意愿:买者愿意为某种物品支付的最高量。

使市场总剩余最大化的资源配置,称之为有效率的配置 

平等:指分割经济蛋糕的公平程度,在福利经济学里,它指福利在社会成员中分配的公平性。

弹 性:需求量或供给量对其决定因素中的某一种变动的反应程度的衡量。

总收益:一种物品买者支付的量和卖者得到的量,用该物品的价格乘以销售量来计算。

外部性可分为有利的和不利的两种。有利的称为正外部性,或称为外

部经济性;不利的称为负外部性,或称为外部不经济性

 外部经济性是指个体的经济活动使其他社会成员无需付出代价而从中得到好处的现象

外部不经济性是指个体的经济活动使其他社会成员遭受损失而未得到补偿的现象

存在正外部性时:社会收益高于个人收益       存在负外部性时:社会成本高于个人成本

   社会成本=私人成本-外部成本

 这使我们想起了经济学的一个原理: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的确,虽然每个人都是出于利己的想法去决策,但一旦形成了可自由交易的市场。成千上万的利己决策却由“看不见的手”即价格所指引,形成使所有人福利最大的满意结果。市场态与公共态的物品之所以能得以较好地有序开发和利用,正是因为它们都已分别进入了各自适合的市场(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市场、垄断竞争市场或者国家垄断市场),形成了可持续的供给与可持续的需求。

目前,我国环境资源利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市场化程度低,在其优化配置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激励,使其自我约束机制难以形成,无疑助长了环境资源无消费的欲望,成为环境资源难以实现可持续利用的根本原因,因此,可以根据不同环境资源的自身属性、消费特点,借鉴其他市场态特品与公共态物品的市场运作方式,通过宏观制建立起适宜的市场机制,培育环境资源市场,调整环境资源的市场化切入与运行进程,使之逐步融入主流经济以实现其可持续运营。

        消费就是在市场中购买自己需要的商品。消费是指利用社会产品来满足人们各种需要的过程。环境经济学所研究的消费行为是指市场中物品的需求方——消费者的行为:他们想要什么,如何决定最终买些什么。

效用——个人从他消费的商品组合中得到的消费收益

无差异曲线的四个特征: 1. 消费者对较高无差异曲线的偏好大于对较低无差异曲线的偏好。

 2. 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3. 无差异曲线不可能相交。4. 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

替代效应: 先征税,后补偿,只是消除了收入效应,而价格变动对消费影响的另一个效应——替代效应仍然使得小瓶饮料的消费量下降了。

我国城市水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水资源配置机制的不合理,建立合理的配置机制的关键在于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价格形成机制。 城市自来水具有自然和社会两种基本属性。城市自来水具有稀缺性、公益性、消费的外部性和生产的自然垄断性等不同于一般商品的属性,决定了城市自来水价格形成机制的特殊性。 城市自来水价格可以分解为四个部分即,水资源价格、水利工程供水价格、城市自来水供水服务价格和环境价格(污水处理费)。相对于水利工程供水价格和城市供水服务价格,经济学界在水资源价格和污水处理费问题上存在较大的分歧,主要有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观点和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固定成本(fixed costs)     可变成本(variable costs)  固定成本+可变成本=总成本

总成本曲线(成本-产量)越来越陡峭,正对应着生产函数曲线(产量-投入) 越来越平缓。

沉没成本: 价格低于企业平均总成本时,企业处于亏损状态,看来应当退出市场。但问题在于, 企业面临着一种无法摆脱的成本—— 

MC曲线就是供给曲线

需求曲线边际收益曲线,其利润最大化产量下的价格为与边际成本的交点,在长

期均衡中,边际成本与需求曲线相交于平均总成本最低处。其价格与边际成本

相等。

画图则可轻易得知:这里的平均总成本就是指最低平均总成本。

因为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总成本曲线相交于其最低点,只要价格高于最低平均总成本,它就必然高于利润最大化产量下对应的平均总成本;反之,如果价格低于最低平均总成本,它就必然低于利润最大化产量下对应的平均总成本。

长期市场供给曲线必然是价格等于最低平均总成本时的水平线,任何>或<这一价格都会引起进入或退出行为而改变总供给。在有自由进入与退出的市场上,只有一种价格与零利润一致,——最低平均总成本。如果竞争企业获得零利润,为什么他们还需在经营?

收益最大化,

从图示可知中,虽然从企业的角度来说,企业希望一直生产到其边际利润MR为零(边际减污成本MCC为零, 排污量最大)为止;而从受污染损害者的角度来说,则希望排污量为零(边际外部成本MSC为零),但是两者不可兼得。当企业排放量由Q2降至QE时,边际收益MR<边际外部成本MSC,减少排放量可提高社会总收益;当企业排放量由Q1升至QE时,边际收益MR >边际外部成本MSC,增加排放量可提高社会总收益;从整个社会的角度进行综合考虑,为了取得最大收益,我们应当选择QE。

成本最小化,

从图示可知中,虽然从企业的角度来说,企业希望一直生产到其边际利润MR为零(边际减污成本MCC为零, 排污量最大)为止;而从受污染损害者的角度来说,则希望排污量为零(边际外部成本MSC为零),但是两者不可兼得。当企业排放量由Q2降至QE时, 边际外部成本MSC>边际减污成本MCC,减少排放量可提高社会总收益;当企业排放量由Q1升至QE时,边际减污成本MCC>边际外部成本MSC,增加排放量可提高社会总收益;从整个社会的角度进行综合考虑,为了取得最大收益,我们应当选择QE。

成本最小化,收益最大化,利润最大化

从图示可知,虽然从企业的角度来说,企业希望一直生产到其边际利润MR为零(边际减污成本MCC为零, 排污量最大)为止;而从受污染损害者的角度来说,则希望排污量为零(边际外部成本MSC为零),但是两者不可兼得。从整个社会的角度进行综合考虑,为了取得最大收益,我们应当选择QE。

转让排污许可证: 这个方法把标准制度下的某些优点和收费制度下的成本优点结合了起来了。一方面,管理这一制度的机构决定总的许可证数目,从而决定了总的排污量,这就像标准制度所做的那样;另一方面,许可证的可销售性使得污染的减少以最低成本实现,这又像收费制度所做的那样。 

一个行业是否是自然垄断的,取决于平均成本最小化 产量规模与市场规模的相对  大小。当在相关范围存在规模经济时,就产生了自然垄 断。

垄断企业没有接近的竞争者,所以可以影响其产品的市场价格,是价格制定者

价格歧视   以不同价格向不同顾客或在不同市场上出售同一种物品的经营作法。   垄断代价:

管理松懈:由于企业缺乏竞争压力而导致的低效率。研究与开发的缩减  垄断企业可能更愿意坐享其现有的利润,而不是积极推动技术进步。

寻 租:垄断企业获得的利润称为垄断租金,则其通过寻求或维持在行业内的垄断地位来寻求或维持其租金的活动即称为寻租。

寡头: 只有几个提供相似或相同产品的卖者的市 场结构。寡头的关键特征是合作与利已之间的冲突。

卡特尔:   寡头者串谋在一起以一致方式行事的集团。——像一家垄断企业一样。

相互作用的经济主体在假定所有其他主体所选战略为既定的情况下选择自己最优战略的状态。---------------纳 什 均 衡

GNP (Gross National Product国民生产总值   指一国居民创造的价值,包括他们从国外获得的收入,减去支付给国外的同类报酬。

  区别:   GDP是从地理概念上讲一国范围内的总产出,而GNP则是从产权的归属上讲一个国家 所创造的总产出。

    GDP是市场上物品与劳务的数量与价格乘积的总和。而经济学家所要比较的是不同年份总产出数量的变化,这就需要去除价格的影响,因此实际GDP这个指标常常被使用。

      环境生产力是生产力的一种,是指在人类下,环境提供物品和服务的能力。 

可持续的发展观

    经济发展不简单等于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只是纯粹的生产增长,而发展的不仅包括数量的增长,还有经济结构优化和制度革新;经济增长不是发展的唯一目标,发展更关注生活质量的提高;经济发展不单纯看重当前的增长,而要考虑长远发展的需要。 

Ppm  产品的加工和生产方法

环境壁垒是指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人类健康而直接或间接采取的甚至禁止贸易的措施,是世界各国为保护本国生态环境和公众健康而制定

的各种环境保护措施、法规标准等,是对进出口贸易产生影响的一种非关税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其主要内容有环境标准、直接进口、绿色包装、生产加工技术标准和绿色补贴等,是最容易被贸易保护主义者利用的贸易保护新措施

环境壁垒是指在国际贸易领域,一些国家凭借其科技优势,以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为借口,通过立法或制订严格的强制性技术法规,对国外商品进行准入的贸易壁垒。 

环 境 经 济 手 段   根据手段的作用方式 ,通过影响经济当事人的成本和收益,引导他们做出有利于环境决策的手段。 

 环境经济就是通过改变环境物品的配置状态以及外部性的内在化,以达到环境资源高效配置的手段。 

状态转换原理——  属于共有态的环境资源需要通过引导最大限度地进入市场态或公共态   向市场态转换   向公共态转换   物品使用

产权不是指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是由于物的存在及其关于它的使用所引起的人们之间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产权的本质是规定人与人之间行为关系的准则。

在产权明确的情况下,当各方能够无成本地讨价还价并对大家都有利时,无论产权如何界定,最终结果都将是有效率的。这一结论就称作科斯定理。 

科斯定理的条件是谈判成本为零。而在现实社会中,谈判、协商不会没有成本,这就是我们通常所称的交易费用。 

    谈判本身得花费一定时间,谈判中提出的证据要花精力去收集,而谈判所达成的协定得动员人力物力去监督执行。

        排他性:技术上可以将没有为之付费的消费者排除在物品的受益范围之外,只有那些愿意为之付费的消费者才能享受其效用。 

        非排他性:是指不能将没有为之付费的消费者排除在物品的受益范围之外。

        竞争性:一个消费者对物品的消费会减少任何其它消费者对它的消费。 

        非竞争性:一个消费者对某种物品的消费并不排斥和妨碍其他消费者对该种物品的消费,也不会降低其他消费者消费的数量或者质量;还体现在增加一个消费者的边际供给成本为零 。

可分割性:物品可以被分割成许多可以买卖的单位,只有付费的人才能享受其效用。

不可分割性:一些物品向整个社会共同提供,具有共同受益或者联合消费的特点,其效用为所有成员所共享,而产权则不可能分割成若干部分并分配给任何个人。

文档

环境经济学主要概念汇总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一般生活事务的学问。研究环境规律与经济规律的相互作用,找出贯穿环境经济学的几大原理。边际收益递减(diminishingmarginalreturns)人们消费某种物品的边际收益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而减少。市场失灵(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的三个原因:1、外部性2、市场势力3、价格的缺陷.外部性:一个人的活动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市场势力:一个经济活动者(或经济活动者的一个小集团)对市场价格有显著影响的能力。价格的缺陷:价格不能确保公平地分配经济结果。国内生产总(Gros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