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学习目标:
1、认识“试、验、证”等10年生字。会写“论、试、验”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无论、试验、纸袋”等20年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
3、理解课文内容,经历探究蜜蜂辨别方向能力的试验过程,激发学生动手探究自然奥秘的兴趣。
二、预习指导
1、从书上或网上查找有关蜜蜂的相关资料。
2、自制生字卡片。
3、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
三、预习检测
1、形近字
缓( ) 踩( ) 累( ) 肢( ) 阔( )
暖( ) 彩( ) 紫( ) 枝( ) 闷( )
3、近义词
黑暗( ) 慢慢( ) 逐渐( ) 3、反义词
上升( ) 轻( ) 清( ) 黑暗( )
四、自主合作探究(展示提升)
1、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把自己从书上或网上查到的资料与大家交流分享。
3、交流识记生字的不同方法。出示自制生字卡片,小组内指名读、开火车读等方式检查生字新词的认读情况。
4、小组合作学习:仔细研究一下作者为做试验做了哪些准备工作?并画出相关的词语或句子。
五、拓展延伸
课后了解动物是凭借什么来辨别方向,认识路线的呢?
二次备课
《14、蜜蜂 》导学案(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
1、激发学生动手探究自然奥秘的兴趣。
2、理解内容,经历探究蜜蜂辨别方向能力的试验过程。
3、通过资料,进一步了解有关蜜蜂的知识。
二、预习指导
1、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
2、读熟课文,细读第三、四、五自然段。
3、在文中画出“我”做试验的过程。
三、预习检测
1、朗读课文
四、自主合作探究(展示提升)
1、说说作者做了一项什么试验,是怎么做的。要求不漏述试验的重要内容。
2、作者做了一项什么试验,是怎样试验的?
3、蜜蜂是如何找到回家的路的,这说明了什么?
4、假如回家的蜜蜂只有那两只,能不能说蜜蜂有辩论方向的能力?
5、作者从试验中得出了什么结论,是怎么得出的?
五、拓展延伸.
1讨论交流:看了法布尔做的这个试验,你想送他什么词呢?
(勤动手、善思考、细观察)
2.语言积累:选择喜欢的句子抄下来,并试着背一背。
3.阅读《昆虫记》:如果你想知道更多的关于昆虫的秘密,可以看一看《昆虫记》
二次备课
教学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