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自己面对青春期的初潮现象时,我的家长、老师往往是闭而不谈的。让自己在心理上没有做好这方面的准备,当面对突如其来的生理现象我不知所措,焦虑不安。母亲从没和我讨论这些问题导致了孩子的无知,无知导致了恐惧。这些情绪的产生和家长、教师自身对待性的态度有着极大的关联。我当时希望母亲能给予我温暖的生理卫生健康指导。我仅有的一些生理卫生知识也是在课本上了解的。老师在生物课堂上关于这节知识没有开口讲课,而是让我们自己看书,别说是讨论。让我觉得希望自己身体的发育越慢越好,其实此时的青春期发育是再正常不过的。但我有着是恐惧,担心它来时不知如何是好。我记得有一次来月经时,痛得我在床上打滚,妈妈也没问,没教我如何减轻这个痛,我也不敢和她说。当时我的态度并不是现在有的孩子那种期待,只有不安与难过。老师不引导,家长也根本没和孩子谈这个话题,让这样的孩子在面对自己性的成熟时,肯定会焦虑不安。要在平时生活中无形的给予适当的正常的生理教育,只有孩子觉得是美好的东西时,孩子才会接受它。这就提醒我们的家长、教师,在开展青春期教育的时候,自身对待这些问题需要有成熟健康的认识,需要以坦诚自然的态度,给孩子积极的正面的引导,提供孩子科学的知识,帮助他们战胜无知减少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让孩子接受自己的成长,悦纳自己的成长。
您是(或将)如何对待青春期的学生和自己的孩子?
我认为,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要在平时生活中无形的给予适当的正常的生理教育。抓好学生青春期的各方面教育,是每个家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学生青春期教育包含了思想道德教育、学科学习教育、生活生理教育。家庭青春期教育是学生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学生青春期教育的第一任教师。学生青春期的教育是每个家长应尽的义务和职责。家长能够在孩子幼小的时候开始就要时刻关注孩子心理和生理成长,作好正确合理的引导,这样才能使孩子在成长的路上一片阳光,而不是彷徨不安,早恋、少年犯罪、花季的年龄就堕胎……这些都不是家长和老师希望的。作为老师在心理学、卫生与健康等课程都要贯穿心理和生理知识甚至是性知识(对高年级的同学,他们已处在发育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