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20新冠病毒全员培训练习答案整理整理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5 18:49:46
文档

2020新冠病毒全员培训练习答案整理整理

1.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重症病例优先采集:A:上呼吸道标本B:下呼吸道标本C:尿标本D:全血标本E:血清标本2.新型冠状病毒采集的血液标本应尽量釆集发病后()内的急性期抗凝血:A:3天B:5天C:7天D:10天E:14天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用于病毒分离和核酸检测的标本24小时内无法检测的标本则应置于()或以下保存:A:-30℃·B:-40℃C:-50℃D:-60℃E:-70℃4.新型冠状病毒血清标本可在4℃存放:A:3天B:5天C:7天D:10天E:14天5.新型冠状病毒毒株或其他潜在感染性生物
推荐度:
导读1.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重症病例优先采集:A:上呼吸道标本B:下呼吸道标本C:尿标本D:全血标本E:血清标本2.新型冠状病毒采集的血液标本应尽量釆集发病后()内的急性期抗凝血:A:3天B:5天C:7天D:10天E:14天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用于病毒分离和核酸检测的标本24小时内无法检测的标本则应置于()或以下保存:A:-30℃·B:-40℃C:-50℃D:-60℃E:-70℃4.新型冠状病毒血清标本可在4℃存放:A:3天B:5天C:7天D:10天E:14天5.新型冠状病毒毒株或其他潜在感染性生物
1.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重症病例优先采集:

 

A:上呼吸道标本 

B:下呼吸道标本 

C:尿标本 

D:全血标本 

E:血清标本 

2.新型冠状病毒采集的血液标本应尽量釆集发病后()内的急性期抗凝血:

 

A:3天 

B:5天 

C:7天 

D:10天 

E:14天 

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用于病毒分离和核酸检测的标本24小时内无法检测的标本则应置于()或以下保存:

 

A:-30℃ 

·

B:-40℃ 

C:-50℃ 

D:-60℃ 

E:-70℃ 

4.新型冠状病毒血清标本可在4℃存放:

 

A:3天 

B:5天 

C:7天 

D:10天 

E:14天 

5.新型冠状病毒毒株或其他潜在感染性生物材料的运输包装分类属于:

 

A:A类 

B:B类 

C:C类 

D:D类 

E:E类 

1.新型冠状病毒属于

 

A:α属 

B:β属 

C:γ属 

D:δ属 

E:以上都不是 

2.下列哪种消毒剂不能有效灭活病毒

 

A:乙醚 

B:75%乙醇 

C:氯己定 

D:过氧乙酸 

E:氯仿 

3.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标本的包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本采集后在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生物安全柜内分装 

B:所有标本应放在大小适合的带螺旋盖内有垫圈、 耐冷冻的样本采集管里, 拧紧 

C:容器外注明样本编号、 种类、姓名及采样日期 

D:将密闭后的标本放入大小合适的塑料袋内密封, 每袋装一份标本 

E:以上都正确 

4.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标本保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能在24小时内检测的标本可置于4℃保存 

B:24小时内无法检测的标本则应置于-70℃或以下保存 

C:血清可在4℃存放3天,-20℃以下可长期保存 

D:应设立专库或专柜单独保存标本 

E:标本运送期间可反复冻融 

5.2019新型冠状病毒毒株或其他潜在感染性生物材料的运输包装对应的联合国编号为

 

A:UN2814 

B:UN1602 

C:UN3373 

D:UN9284 

E:UN1605 

1.设计有缓冲间的实验室是

 

A:BSL-1实验室 

B:普通型BSL-2实验室 

C:加强型BSL-2实验室 

D:所有级别的实验室 

2.BSL-3实验室辅助工作区应至少包括

 

A:监控室、清洁衣物更换间和淋浴间 

B:监控室、清洁衣物更换间和防护服更换间 

C:监控室、清洁衣物更换间和缓冲间 

D:监控室、防护服更换间和缓冲间 

3.工作人员应穿着配有生命支持系统的正压防护服的实验室是

 

A:普通型BSL-2实验室 

B:加强型BSL-2实验室 

C:BSL-3实验室 

D:BSL-4实验室 

4.以下不符合实验室设计原则和基本要求的是

 

A:实验室的走廊和通道应不妨碍人员和物品通过 

B:应设计紧急撤离路线,紧急出口处应有明显的标识 

C:房间的门根据需要安装门锁,门锁应便于外部快速打开进入实验室 

D:应有专门设计以确保存储、转运、收集、处理和处置危险物料的安全 

5.在以下关于BSL-1实验室设备设施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实验室应有足够的空间和台柜等摆放实验室设备和物品 

B:在实验室的工作区内有暂私人物品的设施,个人服装与实验室工作服分开放置即可 

C:进食、饮水和休息的场所应设在实验室的工作区外 

D:实验室应设洗手池,水龙头开关宜为非手动式,宜设置在靠近出口处 

1.以下哪些是疫情流行期间感染控制的关键措施

 

A:正确佩戴口罩 

B:严格执行手卫生 

C:加强自然通风,保护清洁区 

D:以上都对 

2.以下哪个区域作为清洁区,应该重点保护

 

A:值班室 

B:护士站 

C:走廊 

D:病房 

3.安全柜出现异常的情况包括

 

A:气流从窗口出来了 

B:压力异常系统有提示 

C:强大噪声 

D:ABC 

4.N95口罩戴几小时后更换

 

A:1 

B:2 

C:3 

D:4 

5.需要在在生物安全柜内的操作

 

A:开帽 

B:涂片 

C:计数充池 

D:ABC 

1.属于实验室分级中二级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一般情况下对人、动物或者 环境不构成严重危害 

B:对人体、动植物或环境危害较低 

C:比较容易直接 或者间接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微生物 

D:于操作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非常严重疾病的微生物 

2.实验室设计原则说法错误的是

 

A:操作方便是实验室设计的首要原则 

B:选址、设计符合国家建设规划 

C:保证对辐射等危险源的防护水平 

D:考虑生物安全实验室在消毒、 清洁、防滑、防渗漏、防积尘等方面特殊要求 

3.BSL-1 实验室要求包括

 

A:足够的空间 

B:设置的休息区 

C:地面应 防滑 

D:以上都是 

4.BSL-1实验室台(桌)柜和座椅的要求错误的是

 

A:应稳固和坚固 

B:实木为主 

C:边角应圆滑 

D:台面应防水 

5.BSL-1实验室应配备适用的应急器材包括

 

A:消防器材 

B:意外事故处理器材 

C:、急救器材 

D:以上都是 

6.加强型 BSL-2 实验室应包含

 

A:缓冲间 

B:核心工作间 

C:置准备间和洗消间(必要时) 

D:以上都是 

1.禁止入内的标识适用于以下哪些场所

 

A:引起职业病危害的场所 

B:涉险区域周边 

C:能够产生生物危害物质设备故障时 

D:以上都是 

E:指定整数精 

2.禁止携带首饰、金属物或手表适用于以下哪个场所

 

A:实验室入口 

B:消防器材存放处 

C:变电设备机房附近 

D:紧急喷淋装置附近 

E:指定整数精 

3.禁止存放食不适用于

 

A:实验室区域 

B:变电设备机房附近 

C:污染源入口 

D:手术室 

E:指定整数精 

4.易产生液体及气溶胶的操作不包括

 

A:匀浆 

B:超声 

C:冻干 

D:离心 

5.具有以下那种可能情况时,工作人员必须戴防护手套

 

A:易感染 

B:腐蚀 

C:冰冻 

D:以上都是 

1.实验室生物安全第一负责人是

 

A:单位法人 

B:实验室负责人 

C:实验室管理人 

D:实验室生物安全员 

2.下列关于实验室工作人员基本要求的描述,错误的是

 

A:实验室应配备足够的人力资源 

B:应熟悉生物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 

C:先经过岗位专业培训,能胜任所承担的工作,生物安全培训可酌情延后 

D:有适合的教育背景、工作经历 

3.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应当承担的实验室生物安全职责不包括

 

A:负责本单位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建立生物安全管理体系 

B:决定并授权人员进入实验室 

C:定期召开生物安全管理会议,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相关的重大事项做出决策 

D:批准和发布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文件 

4.关于实验室生物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每五年必须参加一次市级生物安全培训 

B:全面负责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 

C:负责实验项目计划、方案和操作规程的审查 

D:决定并授权人员进入实验室 

5.关于实验室生物安全负责人的职责描述中,包括

 

A:监督所有活动的职责和权力 

B:制定、维持、监督实验室安全计划的责任, 

C:阻止不安全行为或活动 

D:以上均包含 

1.下列关于选择防护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高效过滤防护材料,结构紧密,有效阻隔液体和颗粒物 

B:透气,透湿,防静电,穿着舒适 

C:前胸及颈部采用拉链设计,方便穿脱,提供高水平防护 

D:腰部、踝关节采用弹性带收口设计,防护服的服帖性 

E:针织袖口设计,穿着更舒适 

2.口罩的更换频率为

 

A:每小时更换1次 

B:每2-4小时更换1次 

C:每4-6小时更换1次 

D:每8-10小时更换1次 

E:每天更换1次 

3.医用防护口罩的过滤效率等级为

 

A:1级 

B:2级 

C:3级 

D:4级 

E:5级 

4.整体防护穿戴顺序正确的是

 

A:戴医用防护口罩→戴一次性手套→穿上防护服→拉上防护服拉链,密封胶条→戴防护头罩并贴上魔术贴→调整头罩穿戴位置→穿防护腿套 

B:戴医用防护口罩→穿上防护服→拉上防护服拉链,密封胶条→戴防护头罩并贴上魔术贴→调整头罩穿戴位置→穿防护腿套→戴一次性手套 

C:戴一次性手套→戴医用防护口罩→穿上防护服→拉上防护服拉链,密封胶条→戴防护头罩并贴上魔术贴→调整头罩穿戴位置→穿防护腿套 

D:戴一次性手套→戴医用防护口罩→戴防护头罩并贴上魔术贴→调整头罩穿戴位置→穿上防护服→拉上防护服拉链,密封胶条→穿防护腿套 

E:戴一次性手套→戴防护头罩并贴上魔术贴→调整头罩穿戴位置→穿上防护服→拉上防护服拉链,密封胶条→穿防护腿套→戴医用防护口罩 

5.整体防护脱摘顺序正确的是

 

A:脱下防护腿套→脱下外层手套→取下防护头罩→脱下防护服→脱下防护口罩→脱下里层手套 

B:脱下防护腿套→脱下外层手套→脱下防护口罩→取下防护头罩→脱下防护服→脱下里层手套 

C:脱下外层手套→脱下防护腿套→取下防护头罩→脱下防护服→脱下防护口罩→脱下里层手套 

D:脱下防护口罩→脱下外层手套→脱下防护腿套→取下防护头罩→脱下防护服→脱下里层手套 

E:脱下防护口罩→脱下外层手套→脱下防护腿套→脱下防护服→取下防护头罩→脱下里层手套 

1.实验室获得性感染发生的主要内部原因不包括

 

A:试验动物 

B:微生物培养物 

C:处理不当的生物废物 

D:工作人员易感 

2.实验室获得性感染病原体不包括

 

A:病毒 

B:细菌 

C:真菌 

D:昆虫 

3.实验室获得性感染病原通常来源于

 

A:感染的人或动物的标本 

B:污染的仪器设备 

C:空调系统送风 

D:医疗废弃物 

4.造成实验室获得性感染的各类已知原因中最常见的是

 

A:人员操作失误造成 

B:仪器设备故障 

C:经皮肤感染 

D: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 

5.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感染后对个体或者群体的危害程度,病原微生物共分为

 

A:两类病原微生物 

B:三类病原微生物 

C:四类病原微生物 

D:五类病原微生物 

1.nCOV-2019病毒为

 

A:双链RNA病毒 

B:双链DNA病毒 

C:单股正链DNA病毒 

D:双链DNA反转录病毒 

E:单股正链RNA病毒 

2.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常规检测方法是

 

A:电子显微镜检测 

B:补体结合试验 

C:免疫胶体金技术 

D: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实时荧光RT-PCR 

3.新型冠状病毒病原体按照第几类病原微生物进行管理

 

A:第一类 

B:第二类 

C:第三类 

D:第四类 

E:第五类 

4.nCOV-2019病毒在外界环境中的稳定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对热敏感,56℃ 10分钟可有效灭活 

B:乙醚可有效灭活 

C:75%乙醇可有效灭活 

D:含氯消毒剂有效灭活 

E:过氧乙酸和氯仿可有效灭活 

5.在可封闭的离心桶(安全杯)内离心管发生破裂,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A:所有密封离心桶都应在生物安全柜内装卸 

B:如果怀疑在安全杯内发生破损,应该松开安全杯盖子并将离心桶高压灭菌 

C:离心机运行过程中离心管发生了破裂或怀疑发生破裂时,应关闭电源并且保持离心机盖子关闭30分钟 

D:如果在机器停止运行后发生了破裂,立即通知本实验室生物安全监督员打开离心机盖查看破损程度 

E:所有打破的离心管(桶)、玻璃碎片、套管及转轴都应放到对该种微生物有效的无腐蚀性的消毒剂里,放置24小时后进行高压灭菌处理 

第13节

1.实验活动涉及致病性生物因子的已知或未知特性不包括

 

A:致病因子生物危害程度分类 

B:致病因子传播途径和传播力 

C:致病因子的感染性和致病性 

D:致病因子的保存方法 

2.涉及致病性生物因子的实验活动不包括

 

A:领取、转运、保存、销毁 

B:分离、培养、鉴定、制备 

C:离心、研磨、振荡、匀浆 

D:核收样本、统计试验数据 

3.涉及致病性生物因子的动物包括

 

A:被动物抓伤、咬伤 

B:转运动物 

C:消杀饲养器具 

D:更换动物实验室新风系统 

4.感染性废物处置过程中的风险不包括

 

A:废物容器、包装、标识 

B:收集、消毒、储存、运输 

C:无需对灭菌结果进行检测 

D:感染性废物的泄露 

5.实验活动安全管理的风险不包括

 

A:消除、减少或控制风险的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及采取措施后残余风险或带来的新风险 

B:购买仪器设备资金不足带来的潜在风险 

C:运行经验和风险控制措施,包括与设施、设备有关的管理程序、操作规程、维护保养规程等的潜在风险 

D:实施应急措施时可能引起的新的风险 

1.可能含有活性因子的感染性材料不包括

 

A:实验室所有样本及培养物 

B:具有潜在感染性或毒性的质控品 

C:具有潜在感染性或毒性的参考品 

D:用于洗涤细胞的PBS溶液 

2.实验室菌种操作人员要求

 

A:2名实验室工作人员及1名管理人员共三人一同负责 

B:2名工作人员负责菌(毒)种及感染性样本的管理即可 

C:生物安全负责人全权管理 

D:实验室负责人全权管理 

3.关于实验室菌(毒)种及感染性样本相关操作区域及设备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保存区域应有消防、防盗、监控、报警、通风和温湿度监测与控制等设施;保存设备应有防盗和温度监测与控制措施 

B:保存区域与菌(毒)种及感染性样本检查、交接、包装等场所应分开设置 

C:保存菌(毒)种及感染性样本容器的材质、质量应符合安全要求,不易破碎、爆裂、泄露 

D:存容器上应有牢固的标签或标识,标明菌(毒)种及感染性样本的编号、日期等信息 

4.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结束后,如需销毁,期限是

 

A:12个月以内 

B:6个月以内 

C:3个月以内 

D:1个月以内 

5.销毁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感染性样本应遵循

 

A:一人操作,并应当对销毁过程进行严格监督和记录 

B:确保最终销毁即可,无需专人操作 

C:两人共同操作,同时需要上级主管部门一旁监管,对销毁过程进行严格监督和记录 

D:两人共同操作,并应当对销毁过程进行严格监督和记录 

1.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前需要

 

A:测量体温 

B:测量体温、信息登记 

C:测量体温、出示北京本地宝 

D:出示北京本地宝、信息登记 

E:测量体温、出示北京本地宝、信息登记 

2.口咽拭子的采集部位是

 

A:舌根部 

B:咽后壁两侧 

C:腭舌弓 

D:腭咽弓 

E:悬雍垂 

3.采集鼻咽拭子需要测量

 

A:鼻尖到耳垂的距离 

B:鼻尖到发际线的距离 

C:鼻尖到眉弓的距离 

D:鼻尖到下颌角的距离 

E:鼻尖到鼻根部的距离 

4.鼻咽拭子的存放步骤正确的是

 

A:放入采样管内拧紧-放入密封袋内-放入黄色转运桶内-放入带冰袋的转运箱内 

B:放入采样管内拧紧-放入密封袋内-放入黄色转运桶内-放入带冰袋的转运箱内-酒精喷洒消毒 

C:放入采样管内拧紧-放入密封袋内-酒精喷洒消毒-放入黄色转运桶内-放入带冰袋的转运箱内 

D:放入采样管内拧紧-酒精喷洒消毒-放入密封袋内-放入黄色转运桶内-放入带冰袋的转运箱内 

E:放入采样管内拧紧-酒精喷洒消毒-放入密封袋内-酒精喷洒消毒-放入黄色转运桶内-放入带冰袋的转运箱内 

5.样本送到检验科时需要

 

A:转运箱喷洒酒精消毒 

B:打开转运桶核对 

C:打开转运箱核对 

D:检验科核对签字 

E:双方核对签字 

1.病原体包括

 

A:病毒 

B:细菌 

C:真菌 

D:以上都是 

2.不属于第二类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的是

 

A:布尼亚病毒科 

B:炭疽芽孢杆菌 

C:霍乱弧菌 

D:布鲁氏菌 

3.A类感染性物质,使人染病或使人和动物都染病者联合国编号是

 

A:UN2900 

B:UN2941 

C:UN2918 

D:UN2814 

4.B类感染性物质运输专用名称为

 

A:B类感染性物质 

B:生命物质B类 

C:UN3373 

D:仅感染动物物质 

5.危险货物共几类

 

A:8类 

B:10类 

C:7类 

D:9类 

1.新冠病毒或其他潜在感染性标本污染生物安全柜应使用含氯多少的消毒剂?

 

A:0.55% 

B:0.65% 

C:0.57% 

D:0.53% 

2.清理污染物要严格遵循什么要求?

 

A:无菌 

B:三级生物防护 

C:活病毒生物安全 

D:实验室生物安全 

3.当实验室台面出现污染后怎么处理?

 

A:酒精覆盖处理 

B:含氯消毒剂处理 

C:0.55%有效氯消毒液毛巾覆盖 

D:直接擦拭 

4.安全柜出现异常的情况包括

 

A:气流从窗口出来了 

B:压力异常系统有提示 

C:强大噪声 

D:ABC 

5.下列哪些因素属于微生物危险度评估应考虑的因素

 

A:微生物的致病性和感染数量 

B:自然感染途径 

C:暴露的潜在后果 

D:以上都是 

1.脱隔离衣的正确步骤是

 

A:鞋套-防水隔离衣-外层手套-护目镜-防护服-内层手套-口罩-医用防护帽 

B:鞋套-护目镜-防水隔离衣-外层手套-防护服和内层手套-口罩-医用防护帽 

C:护目镜-鞋套-防水隔离衣-外层手套-防护服-内层手套-口罩-医用防护帽 

D:护目镜-鞋套-外层手套-防水隔离衣-防护服-内层手套-口罩-医用防护帽 

E:鞋套-防水隔离衣-外层手套-护目镜-内层手套-防护服-口罩-医用防护帽 

2.脱隔离衣前使用酒精消毒的浓度为

 

A:95% 

B:85% 

C:75% 

D:65% 

E:55% 

3.进入缓冲区前需要脱掉

 

A:鞋套和防水隔离衣 

B:鞋套和外层手套 

C:防水隔离衣和外层手套 

D:鞋套、外层手套和护目镜 

E:鞋套、防水隔离衣和外层手套 

4.护目镜消毒使用

 

A:75%酒精 

B:碘伏 

C:氯己定溶液 

D:2000mg/L含氯消毒液 

E:生理盐水 

5.脱防护服的注意事项不正确的是

 

A:脱防护服前要用酒精喷洒消毒 

B:脱隔离衣后进入缓冲区脱防护服 

C:脱防护服时禁止用手触摸里面 

D:脱防护服时动作要缓慢、轻柔 

E:脱掉内层手套后不需要进行手卫生消毒 

1.进入试剂准备区前放在样本窗内的是

 

A:采样管 

B:密封袋 

C:转运桶 

D:转运箱 

E:转运箱及转运单 

2.吸取试剂前不需要

 

A:检查试剂盒完整性 

B:检查试剂厂家 

C:检查有效期 

D:标记开盒日期 

E:检查试剂盒内组分 

3.进入试剂准备区的防护装备不包括

 

A:口罩 

B:帽子 

C:护目镜 

D:手套 

E:隔离衣 

4.配制好的反应体系放入

 

A:密封袋 

B:转运箱 

C:样本窗 

D:传递窗 

E:转运桶 

5.加样器用完后应

 

A:擦拭消毒 

B:高温消毒 

C:直接存放待用 

D:丢如垃圾桶 

E:浸泡消毒 

1.进入洗消间的防护级别是

 

A:一级防护 

B:二级防护 

C:三级防护 

D:四级防护 

E:普通防护 

2.医疗垃圾袋的封口方式为

 

A:粘贴包扎 

B:鹅颈式包扎 

C:单层包扎 

D:双层包扎 

E:三层包扎 

3.使用高压灭菌器消杀医疗垃圾的温度和时间是

 

A:100℃,15分钟 

B:100℃,30分钟 

C:121℃,15分钟 

D:121℃,30分钟 

E:150℃,15分钟 

4.医疗垃圾消杀完成后需要在垃圾袋上粘贴

 

A:化学指示卡 

B:消杀时间 

C:科室名称 

D:转运标识 

E:转运时间 

5.医疗垃圾的处理流程正确的是

 

A:封口-贴转运标识-高压灭菌-放入暂存箱-放入暂存处等待转运 

B:封口-高压灭菌-贴转运标识-放入暂存箱-放入暂存处等待转运 

C:贴转运标识-高压灭菌-封口-放入暂存箱-放入暂存处等待转运 

D:封口-放入暂存箱-贴转运标识-高压灭菌-放入暂存处等待转运 

E:贴转运标识-封口-高压灭菌-放入暂存箱-放入暂存处等待转运 

1.进入标本制备区的防护级别是

 

A:一级生物安全防护 

B:二级生物安全防护 

C:三级生物安全防护 

D:四级生物安全防护 

E:五级生物安全防护 

2.进入标本制备区的人员数量是

 

A:1人 

B:2人 

C:3人 

D:4人 

E:5人 

3.样本灭活需要

 

A:56℃,30分钟 

B:100℃,30分钟 

C:56℃,15分钟 

D:100℃,15分钟 

E:100℃,5分钟 

4.进行标本制备位置是

 

A:实验台 

B:生物安全柜 

C:样本窗 

D:转运箱 

E:干浴箱 

5.核酸提取完毕后需要进行

 

A:切片 

B:灭活 

C:染色 

D:封板 

E:扩增 

1.进入扩增区的防护级别是

 

A:一级防护 

B:二级防护 

C:三级防护 

D:四级防护 

E:普通防护 

2.取出96孔板的位置是

 

A:样本传递窗 

B:冰箱 

C:转运桶 

D:转运箱 

E:样本窗 

3.进入扩增区的防护装备不包括

 

A:口罩 

B:帽子 

C:手套 

D:防护服 

E:隔离衣 

4.从PCR扩增仪中取出的96孔板放入

 

A:转运桶 

B:转运箱 

C:密封袋 

D:垃圾桶 

E:样本传递窗 

5.PCR核酸扩增仪的工作关键是

 

A:时间控制 

B:数量控制 

C:操作熟练 

D:光源控制 

E:温度控制 

1.个人防护用品不包括

 

A:帽子 

B:口罩 

C:手套 

D:防护服 

E:体温计 

2.关于戴医用防护口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4小时更换一次 

B:佩戴前不用洗手 

C:接触经空气传播的呼吸道感染患者时不用配带 

D:佩戴口罩前可以用手触摸口罩内侧面 

E:佩戴口罩时需要进行密闭性检测 

3.关于穿戴防护用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戴好口罩,双手从中间向两侧下移压紧鼻夹 

B:根据头的大小选择合适的帽子戴上,注意要把头发全部罩在帽子内 

C:穿防护服前先检查防护服是否有破损 

D:将手套塞在防护服袖口里面 

E:穿鞋套前要检查鞋套是否有破损 

4.穿隔离衣的正确步骤是

 

A:医用防护帽-口罩-内层手套-防护服-防水隔离衣-外层手套-靴套-鞋套-护目镜 

B:内层手套-医用防护帽-口罩-防护服-防水隔离衣-外层手套-靴套-鞋套-护目镜 

C:医用防护帽-口罩-防护服-内层手套-防水隔离衣-外层手套-靴套-鞋套-护目镜 

D:医用防护帽-口罩-内层手套-防护服-外层手套-防水隔离衣-靴套-鞋套-护目镜 

E:医用防护帽-口罩-防护服-内层手套-护目镜-防水隔离衣-外层手套-靴套-鞋套 

5.正确佩戴医用外科口罩的步骤是

 

A:确诊口罩内外,洗手,鼻、口、下巴罩好,鼻梁片贴紧鼻梁 

B:洗手,确诊口罩内外,鼻、口、下巴罩好,鼻梁片贴紧鼻梁 

C:确诊口罩内外,洗手,鼻、口、下巴罩好 

D:洗手,鼻、口、下巴罩好,鼻梁片贴紧鼻梁 

E:鼻、口、下巴罩好,鼻梁片贴紧鼻梁 

1.感染性废弃物管理包括几条?

 

A:三 

B:五 

C:六 

D:四 

2.新冠病毒或其他潜在感染性标本污染生物安全柜应使用含氯多少的消毒剂?

 

A:0.55% 

B:0.65% 

C:0.57% 

D:0.53% 

3.消毒液配制后在多长时间内使用?

 

A:12h 

B:36h 

C:24h 

D:18h 

4.固体废物的收集容器应具有哪些特性?

 

A:不易破裂 

B:可密封 

C:耐湿耐热 

D:以上都是 

5.经消毒处理后的固体废物应

 

A:自行处置 

B:交由固体废物处理单位集体处理 

C:焚烧处理 

D:交由保洁卫生人员处理 

1.病毒性肺炎,常见影像学改变有

 

A:实变和毛玻璃 

B:小叶间隔/小叶内间隔增厚 

C:小叶核心结节 

D:树芽征 

E:以上全是 

2.病毒性肺炎的影像学特点有

 

A:弥漫分布 

B:小叶内间隔增厚 

C:分布不均匀 

D:以上全是 

3.甲型流感病毒典型的特点是

 

A:外周分布 

B:弥漫分布 

C:小叶内间隔增厚 

D:分布均匀 

4.下列关于CMV病毒,错误的是

 

A:轻症时不一定有毛玻璃背景 

B:不会出现大量细小的结节 

C:属于疱疹类病毒 

D:分布广泛 

5.病毒性肺炎常为

 

A:大叶性实变 

B:小叶性实变 

C:肺间质性炎症 

D:肺泡性炎 

E:胸膜增厚 

1.病毒性肺炎见于哪些患者

 

A:免疫正常的患者 

B:免疫低下的患者 

C:免疫正常和免疫低下的患者 

D:以上全错 

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胸部CT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B:胸部CT可以提示临床是否有病毒感染的可能 

C:CT的影像学特点不具特征性 

D:胸片很容易确定是否为病毒性肺炎 

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病毒性肺炎是间质性来源的肺炎 

B:细菌性肺炎是肺泡的炎症 

C:细菌性肺炎不会合并气道的炎症 

D:病毒性肺炎大部分位于肺泡间隔内 

4.下列与间质来源疾病相关的有

 

A:CTD相关的间质病 

B:癌性淋巴管炎 

C:NSIP 

D:病毒性肺炎 

E:以上全是 

5.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病毒性肺炎要选薄层CT扫描 

B:关于薄层CT扫描,需要不低于1mm 

C:薄层CT可以做容积重建 

D:薄层CT可以做呼气相的扫描 

1.脱卸个人防护装备的顺序是:

 

A:外层手套、防护眼镜、防护服(同时脱下防水鞋套)、内层手套、防护口罩、一次性工作帽 

B:防护眼镜、外层手套、防护服(同时脱下防水鞋套)、内层手套、防护口罩、一次性工作帽 

C:外层手套、内层手套、防护眼镜、防护服(同时脱下防水鞋套)、防护口罩、一次性工作帽 

D:外层手套、防护眼镜、防护服(同时脱下防水鞋套)、内层手套、、一次性工作帽、防护口罩 

E:防护眼镜、外层手套、内层手套、防护服(同时脱下防水鞋套)、防护口罩、一次性工作帽 

2.新型冠状病毒的病毒培养在()实验室开展实验活动:

 

A:生物安全四级实验室 

B: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 

C:生物安全二级级实验室(加强型) 

D: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 

E:生物安全一级实验室 

3.根据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特性、致病性、临床资料等信息,考虑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可引起重症病例、死亡病例的特点,实验活动暂按照病原微生物危害程度分类中()病原微生物进行管理:

 

A:第一类 

B:第二类 

C:第三类 

D:第四类 

E:根据单位生物安全委员会自行分类 

4.在使用手套时下面哪项不正确?

 

A:手套大小合适 

B:佩戴前做检漏 

C:切勿反复使用 

D:手套套在防护服袖口外面 

E:可调整个人防护用品 

5.以下符合《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GB19082-2009)的是:

 

A:抗渗水性 

B:透湿量 

C:合成血液穿透 

D:过滤效率 

E:以上都是 

1.重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为吸空气时氧饱和度:

 

A:≤91% 

B:≤92% 

C:≤93% 

D:≤94% 

E:≤95% 

2.重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为动脉血氧分压(PaO2)/吸氧浓度(FiO2):

 

A:≤150mmHg 

B:≤200mmHg 

C:≤250mmHg 

D:≤300mmHg 

E:≤350mmHg 

3.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发现符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定义的疑似病例后,应在()内进行网络直报:

 

A:1小时 

B:2小时 

C:3小时 

D:4小时 

E:6小时 

4.以下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治疗场所有误的是:

 

A:应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确定治疗场所 

B:疑似及确诊病例应在具备有效隔离条件和防护条件的定点医院隔离治疗 

C:疑似病例可双人单间隔离治疗 

D:确诊病例可收治在同一病室 

E:危重症病例应尽早收入ICU治疗 

5.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无创机械通气(),病情无改善,应及时过渡到有创机械通气:

 

A:1小时 

B:2小时 

C:3小时 

D:4小时 

E:6小时 

1.冠状病毒分为()个属:

 

A:3 

B:4 

C:5 

D:6 

E:7 

2.以下不能有效灭活冠状病毒的是:

 

A:乙醚 

B:75%乙醇 

C:含氯消毒剂 

D:过氧乙酸 

E:氯己定 

3.已知感染人的冠状病毒有()种:

 

A:5 

B:6 

C:7 

D:8 

E:9 

4.新型冠状病毒潜伏期最长不超过:

 

A:7天 

B:10天 

C:14天 

D:15天 

E:21天 

5.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实验室检查有误的是:

 

A: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低 

B:发病早期淋巴细胞计数减少 

C:部分患者出现肝酶、肌酶和肌红蛋白增高 

D:多数患者C-反应蛋白和血沉升高,降钙素原正常 

E:严重者D-二聚体升高、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性增多 

1.以下不能有效灭活冠状病毒的是:

 

A:乙醚 

B:75%乙醇 

C:含氯消毒剂 

D:过氧乙酸 

E:氯己定 

2.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有误的是:

 

A:目前所见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 

B:无症状感染者不会成为传染源 

C: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 

D:气溶胶和消化道等传播途径尚待明确 

E:人群普遍易感 

3.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实验室检查有误的是:

 

A: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低,淋巴细胞计数减少 

B:部分患者出现肝酶、LDH、肌酶和肌红蛋白增高 

C:部分危重患者可出现肌钙蛋白增高 

D:多数患者C反应蛋白(CRP)和血沉升高,降钙素原正常 

E:严重者D-二聚体升高、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性增多 

4.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标本采集种类有误的是:

 

A:每个病例必须采集急性期呼吸道标本 

B:重症病例优先采集上呼吸道标本 

C:出现眼部感染症状的病例,需采集眼结膜拭子标本 

D:出现腹泻症状的病例,需留取便标本 

E:可根据临床表现与采样时间间隔进行采集 

5.新型冠状病毒采集的血液标本应尽量釆集发病后()内的急性期抗凝血:

 

A:3天 

B:5天 

C:7天 

D:10天 

E:14天 

 

优质文档,整理不易,多多支持

优质文档,整理不易,多多支持

优质文档,整理不易,多多支持

优质文档,整理不易,多多支持

优质文档,整理不易,多多支持

优质文档,整理不易,多多支持

优质文档,整理不易,多多支持

优质文档,整理不易,多多支持

优质文档,整理不易,多多支持

优质文档,整理不易,多多支持

文档

2020新冠病毒全员培训练习答案整理整理

1.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重症病例优先采集:A:上呼吸道标本B:下呼吸道标本C:尿标本D:全血标本E:血清标本2.新型冠状病毒采集的血液标本应尽量釆集发病后()内的急性期抗凝血:A:3天B:5天C:7天D:10天E:14天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用于病毒分离和核酸检测的标本24小时内无法检测的标本则应置于()或以下保存:A:-30℃·B:-40℃C:-50℃D:-60℃E:-70℃4.新型冠状病毒血清标本可在4℃存放:A:3天B:5天C:7天D:10天E:14天5.新型冠状病毒毒株或其他潜在感染性生物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