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20分,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强颜(qiǎnɡ) 菲薄(fěi) 醴(lǐ)酪 长歌当(dānɡ)哭
B.惩创(chuànɡ) 龟(jūn)裂 枯槁(hāo) 茕茕(qiónɡ)
C.笑靥(yè) 攒(cuán)射 贮(zhù)藏 殒(yǔn)身不恤(xù)
D.先妣(bǐ) 悭(qiān)吝 形骸(hái) 呱(ɡuā)呱而泣
2.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碟血 修葺 珊珊可爱 莞尔而笑
B.矜持 幅员 轻歌曼舞 桀骜不驯
C.不惮 屠戳 一觞一咏 浑浑恶恶
D.盘桓 租赁 不可遏制 暗然失色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刘和珍等青年在反动门前所表现出来的沉勇友爱、无所不为的精神,令人敬佩。
B.刚才放的那些歌都很好听,这一首尤其差强人意。
C.作为一名有上进心的学生,就应该做到在学习时对外界的任何影响都充耳不闻,全身心投入到书本上。
D.结婚都十几年了,可这两口子还像新婚一样,举案齐眉,恩恩爱爱,让人十分羡慕。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服务行业要制定相应的行为规范,以促进从业人员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和敬业奉献精神。
B.综合考试是以检测学生是否达到高中毕业标准为目的的考试,命题面向全体考生,总体要求是注重基础知识考查,加大试题覆盖面。
C.为杜绝以讨要工资为由的事件不再发生,南京市信访局在及时解决问题后,促成相关部门出台了一条保障民工权益的新。
D.现年68岁的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于前年年底离职,在联合国欧洲办事处所在地日内瓦定居并安度晚年,从而实现了他多年以来的夙愿。
5.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司马迁所著《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这部巨著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楚辞》是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地诗人创作的诗歌总集,“楚辞”是继《诗经》之后的一种新的诗体。
C.东晋永和九年,王羲之等人在会稽山阴兰亭举行修禊集会,《兰亭集序》是为这次集会诗作合集而写的序文。
D.《记念刘和珍君》是鲁迅先生于“三·一八”惨案发生的当晚奋笔而成,以纪念那些牺牲的青年。
6.下列对课文中语句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
A.“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王实甫《西厢记》)
——此句看似平易但含情极深。日夕薄暮,本是当归之时,而今却挥袂远别,人何以堪!一个“古”字,不但平添了许多苍凉,而且把别离的凄苦之情推及古今,意味深远。
B.“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
——庄子用浅水不能漂浮大舟的比喻,暗示大鹏鸟的高飞是需要条件的,也没能做到真正的逍遥。
C.“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司马迁《报任安书》)
——司马迁认为自己有贪生恶死的“私心”,如果平庸地死了,自己的文章就不可能在后世显露,他为此感到遗憾和痛苦。
D.“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王羲之《兰亭集序》)
——作者认为庄子“一死生”、“齐彭殇”的思想实为虚妄之词,这在崇尚玄学、老庄思想的东晋时代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7.下列对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矜愍愚诚: 矜,同情 B.后五年,吾妻来归 归,回家
C.新沐者必弹冠: 沐,洗头 D.审矣,何足怪乎 审,明白
8.下列对“以”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①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②仆以口语遇遭此祸
③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④去以六月息者也
A.①②意义用法相同,③④意义用法相同
B.①②意义用法相同,③④意义用法不同
C.①②意义用法不同,③④意义用法不同
D.①②意义用法不同,③④意义用法相同
9.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B.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C.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D.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
10.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要对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人文教育,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塑造一种文明、开放、民主、科学、进步的民族精神。 ,推动社会的进步,实现民族的振兴。
A.有了这种不断提升的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有了这种民族精神作支柱,我们才能不断增强我们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我们才能加速现代化的进程
B.有了这种民族精神作支柱,有了这种不断提升的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我们才能不断增强我们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我们才能加速现代化的进程
C.有了这种不断提升的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有了这种民族精神作支柱,我们才能加速现化化进程,我们才能不断增强我们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
D.有了这种民族精神作支柱,有了这种不断提升的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我们才能加速现代化的进程,我们才能不断增强我们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18分)
王朗字景兴,东海郯人也。以通经,拜郎中,除菑丘长。师太尉杨赐,赐薨,弃官行服。举孝廉,辟公府,不应。徐州刺史陶谦察朗茂才。时汉帝在长安,关东兵起,朗为谦治中,与别驾赵昱等说谦曰:“《春秋》之义,求诸侯莫如勤王。今天子越在西京,宜遣使奉承王命。”谦乃遣昱奉章至长安。天子嘉其意,拜谦安东将军。以昱为广陵太守,朗会稽太守。孙策渡江略地。朗功曹虞翻以为力不能拒,不如避之。朗自以身为汉吏,宜保城邑,遂举兵与策战,败绩,浮海至东冶。策又追击,大破之。朗乃诣策,策以朗儒雅,诘让而不害。虽流移穷困,朝不谋夕,而收恤亲旧,分多割少,行义甚著。
太祖表征之,朗自曲阿展转江海,积年乃至。拜谏议大夫,参司空军事。
初,建安末,孙权始遣使称藩,而与刘备交兵。诏议:“当兴师与吴并取蜀不?”朗议曰:“天子之军,重于华、岱①,诚宜坐曜天威,不动若山。假使权亲与蜀贼相持,搏战旷日,智均力敌,兵不速决,当须军兴以成其势者,然后宜选持重之将,承寇贼之要,相时而后动,择地而后行,一举更无余事。今权之师未动,则助吴之军无为先征。且雨水方盛,非行军动众之时。”帝纳其计。黄初中,鹈鹕集灵芝池,诏公卿举独行君子。朗荐光禄大夫杨彪,且称疾,让位于彪。帝乃为彪置吏卒,位次三公。诏曰:“朕求贤于君而未得,君乃翻然称疾。非徒不得贤,更开失贤之路,增玉铉②之倾。无乃居其室出其言不善,见违于君子乎!君其勿有后辞。”朗乃起。
(节选自《三国志·王朗传》)
注:①岱:泰山的别称。②玉铉:代指国家。
11.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孙策渡江略地 略:攻取
B.虽流移穷困,朝不谋夕 穷困:贫穷
C.诚宜坐曜天威,不动若山 诚:实在
D.朗乃起 起:重新出来做官
12.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王朗一心为国有卓识的一组是(3分) ( )
①举孝廉,辟公府,不应
②《春秋》之义,求诸侯莫如勤王
③今天子越在西京,宜遣使奉承王命
④朗自以身为汉吏,宜保城邑
⑤帝乃为彪置吏卒,位次三公
⑥无乃居其室出其言不善,见违于君子乎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②⑤⑥ D.④⑤⑥
1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王朗拜太尉杨赐为师,杨赐去世后,王朗辞去了官职,为杨赐守丧,说明王朗是一个十分重情意的人。
B.孙策渡过长江来侵犯的时候,王朗与功曹虞翻意见有分歧,虞翻主张逃避,而王朗认为身为汉的大臣,应当保护城邑,力主迎敌。
C.孙权与刘备交战时,皇上询问大臣们,是否要同吴国一起攻打蜀国,王朗认为没有必要急着派兵。
D.王朗推荐了光禄大夫杨彪,皇上十分高兴,为杨彪安排了卒吏,并且对王朗一心为公,力荐贤才的行为给予了高度的肯定。
1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⑴师太尉杨赐。赐薨,弃官行服。(3分)
译文:
⑵朗乃诣策,策以朗儒雅,诘让而不害。(3分)
译文:
⑶(3分)朗荐光禄大夫杨彪,且称疾,让位于彪。
译文:
三、古诗阅读鉴赏(9分)
1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戴叔伦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1)清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说说“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一联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怎样的感情。(4分)
答:
。
(2)古人写诗讲究“炼字”,“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一句中哪两个字用得最好?请简要说明理由。(5分)
答:
。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若夫乘天地之正, ,以游无穷者, 。《逍遥游》
(2)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 。《出师表》
(3) ,此时无声胜有声。《琵琶行》
(4) , ,弃掷迤逦,秦人视之,亦不甚惜。《阿房宫赋》
(5)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 。《赤壁赋》
五、现代文阅读(3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7~20题
不见大雁 刘长春
⑴鸟的天性是飞翔。在高高的蓝天之上,在烟波浩淼的江河湖海之上,在曲线优美的山脊之上……鸟儿不远千里万里地自由飞翔着。
⑵同时,鸟儿是最具灵性的。“倦鸟而知返”,“笨鸟先飞”,“穷秋南去春北归”。
⑶被我称作第二故乡的天台山,有一片莽莽苍苍的大森林。山下,终年不断走着一道清澈的溪流。听不到水波的喧闹,也看不见壮观的水势,就那么悠悠闲闲不急不忙地流淌着。在地势低洼的山谷间,还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深潭,潭水下泄,汇入溪涧,然后流淌,流淌。
⑷一条清溪,优美地流了千年,百年。
⑸秋天的时候,溪流变得更加潺湲。阔大的水面如同深碧的颜料一样透彻清澄,水波闪烁着点点光斑……
⑹这个时候,数以万计的大雁从山那边,从树林间,从遥远的天际,一只衔接一只,一群簇拥一群,掠过阔大的水面,铺天盖地似的飞过来了!大雁们扇动着翅膀,拍打着晚霞,激溅着水花,然后亦飞亦落于清溪,壮观的场面,真应得王勃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在我的记忆中,还有那亦近亦远、亦断亦续的群雁飞鸣之声,犹如九天飘散的音乐,如慕如诉如歌,充斥于天地之间,这一切让人怦然而肃然。尽管时间好像流水一样地流过了三十年,可是那雁鸣的余音袅袅,至今不绝如缕于我的耳际。
⑺一条清溪,优美地流了千年、百年。现在,它还那样地流淌着吗?群雁飞落清溪的场面还那样地壮观吗?
⑻故乡相逢,又是在秋日西风夕阳送别的时候。
⑼可是,没有看见天边的几行雁字,也没有听到一声隐约的雁叫。还是儿子在上小学的时候,他一边朗诵着“秋天到,雁成行”的儿歌,一边奇怪的问我:“爸爸,大雁怎么还不飞来呢?”是啊!是啊!我们已经很久没有见到春去秋归的大雁了。“衡阳雁去无留意”,“雁不到,书成谁与”等等一类的诗句,空留于发黄的书页间和我们无奈的叹息中。而对孩子来说,一生都在远离自然的环境中进行,听不见鸟鸣,而只在书本上隔膜地读到关于大雁的故事,他们的生命将会是一种多么孤独与贫瘠的情景呢?他们多么想看见那从天外飞来的雁阵,一会儿排成“一”字,一会儿又排成“人”字,扇动着优美的翅膀,从眼前飞过。然后,兴高采烈地吹着口哨,也像鸟一样飞进课堂……
⑽可是,对于同样有着记忆的大雁来说,同样有着自己的苦恼与孤寂。
⑾也许它们早已厌倦了这古老的村庄一变而为闹市的喧嚣,以及这喧嚣所裹挟着的孤寂?
⑿也许它们被猎人无情的子弹击中,跌落于芦苇丛中或陷身于沙滩沼泽?
⒀然而,生态学原理却揭示着另一个更为严酷的事实:溪岸两边茂密的阔叶林带几乎在一夜之间被砍伐殆尽,只有几株形影相吊的芦苇在萧瑟的秋风中低吟,再加上上游水源的枯竭,昔日阔大无比的溪流早已被乱石荒沙挤成一条细细的狭长的水痕。没有了那片树林的嫩叶、细根、果子,无异于断绝了它们食粮。
⒁大雁是有灵性的,同时,大雁也是无法改变它的天性——飞翔,它们原是自由的鸟儿,为了生命的自由和自由的生命,远远地避开人群,飞走,远远地飞走,甚至不愿回来。
⒂自由的鸟儿选择自由地飞翔。从此,它在我们的视野中悄然消失了。
⒃不知道,是出于怀旧还是一种凭吊,在昔日清溪落雁的旧址上建了一座名曰“落雁公园”的建筑。在它的周围又星罗棋布着一座座高高的群楼。在群楼之上凭窗遥望清溪的居民们,在夕阳余晖之中,能够看见群雁与落霞齐飞的情景吗?
⒄蓝天空旷,没有大雁飞过。
⒅天空寂寞,人也寂寞。
(选自《大地笔记》,有删节)
17.第⑹段说“这一切让人怦然而肃然”,请指出“怦然”“肃然”的原因是什么。(4分)
答:
18.第⒂段说“从此,它在我们的视野中悄然消失了”,根据文意,分条概述大雁消失的原因。(6分)
答:
19.这篇文章写到了哪些方面的对比? 结合全文,简要分析这种写法的好处。(6分)
答:
。
20.试分析文末“天空寂寞,人也寂寞”一句的含义。(4分)
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21~23题
拯救汉字教学
目前,北京语言大学、民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等单位的几十位语言专家聚会,驳斥了社会上流行的“汉字最难学”的说法。他们还联名呼吁拯救日益被忽略的汉字教学,力图阻止在学校教学中汉语大有沦落为弱势语言的趋势。为此,他们发明了几十种汉字识字法,证明汉字是世界上最容易掌握的语言。
民族大学副教授赵明德愤慨地指出,汉语目前大有沦落为一种弱势语言的趋势,“国人对汉语的冷落,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汉语在社会角色中的失衡,从而也严重削弱了语文学科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课程改革以来,最突出的问题是语文课时减少,老师们普遍感到语文教学时间不够。
现在中小学生“错字”现象非常严重,已经发展成为社会问题。网络上的“错字”更是比比皆是,而且似乎社会还形成了一种共识,就是对网络上的错别字不应苛求,于是以讹传讹。专家们指出,浮躁的社会风气也直接影响着师范院校里的学生。一些学生尽管也完成学校规定的学业了,但质量却下降了。这样的学生又出来再教学生,自然就“恶性循环”了。
为拯救近年来语文下滑、母语降温的负面影响,这些大多已经满头白发的语言专家联名上书有关部门,极力反对汉字拼音化的同时呼吁社会重视汉字识字教学,“汉字教学已经到了急需改变的时候了”。汉语拼音化也被专家们称为“世纪的误导”。
专家们指出,基础教育的语文改革特别是小学的识字教学改革,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因为汉字识字教学是挽救汉语沦为弱势语言的基础的基础。
当前的语文状况是怎样的呢?北京语言大学教授李润新指出,一方面,课改的新理念在深入人心,探索在继续,取得不小成绩;另一方面,课时减少,教材问题多,教法陈旧,效率不高。
教育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张田若说“令人遗憾的是,目前没有一套适用的教材”。曾担任过全国集中识字教学研究会会长的他说:“记得有一年教育部召开课本主编会议,搞语文教材的有一二百人出席,这是一支难得的队伍,应该好好发挥作用。但是,这批多数被边缘化,实在不应该。”
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戴汝潜说,如果儿童语文学习的第一课是脱离已有的母语基础的、不知其意的b、p、m、f,何谈主体主动发展?如果书面语学习的第一笔就是强化与汉字毫不搭界的弧形笔画,何谈写好汉字?如果在尚无母语基础的情况下,大搞双语教学、提倡与字母接轨、与拼音接轨,以至于“粉丝”“梅地亚"之类司空见惯,何谈错别字不泛滥?
(选自2008年11月4日《北京青年报》,有删节)
21.下列对目前“专家拯救汉字教学”的行动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专家们已经发明了几十种汉字识字法,来证明汉字是世界上最容易掌握的语言。
B.北京语言大学等单位一些语言专家聚会,驳斥了社会上流行的“汉字最难学”的说法。
C.专家们已经联名上书有关部门,极力反对汉字拼音化,呼吁社会重视汉字识字教学。
D.专家们认为课改的新理念正在深入人心,探索也正在继续,而且取得不小成绩。
22.从文中看,近年来哪些因素造成了“语文下滑、母语降温”这种汉语在教学中沦为弱势语言的现象?(6分)
答:
。
23.根据文章内容和专家们的观点,概括拯救汉字教学今后应主要采取哪些措施。(6分)
答:
六、作文(70分)
24.根据下面一则公式,写一篇题为《谈效率》的议论文,要求不少于800字。
劳动量-无效劳动
效率=_________________
时间
语文附加题
一、阅读材料,完成25~26题。(10分)
方望溪删改八家文,屈悔翁改杜诗,人以为妄。余以为,八家与少陵复生必有低首俯心而遵其改者必有反复辩论而不遵其改者要之择摘于字句间虽六经颇有可议处固无劳二公之舍其田而耘人之田也。 (选自袁枚《随园诗话》)
25.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6分)
八家与少陵复生必有低首俯心而遵其改者必有反复辩论而不遵其改者要之择摘于字句间虽六经颇有可议处固无劳二公之舍其田而耘人之田也。
26.简答题(4分)
(1)“少陵”是指唐朝著名诗人 ,“八家”指的是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 。(2分)
(2)文中“舍其田而耘人之田”喻指什么?(2分)
答: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7.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
A.“青梅煮酒”是《三国演义》中一个堪称经典的情节。在饮酒谈天这貌似舒缓的气氛中,曹操、刘备两位当世豪杰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心理较量。
B.《边城》围绕翠翠的爱情故事这一中心安排了明暗两条线索:明线是翠翠与傩送兄弟的爱情纠葛,暗线是翠翠父母的爱情悲剧。
C.《呐喊》是鲁迅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当时正值“五四”精神高扬时期。作者创作小说意在描写“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并为新文化运动“呐喊”助威。
D.《红楼梦》中写王熙凤出场时“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与其他人的出场形成对比,只是为了显现她鲜明的个性、张扬的风格。
E.《雷雨》中象征性意象的运用独具匠心:有通过作品命名的方式呈现的,也有通过场景、道具的方式呈现的,还有通过人物行为、性格方式呈现的。
28.简述《三国演义》中体现关羽“忠义”、“英勇”的故事各一个。(5分)
答:忠义故事
英勇故事
29.“金陵十二钗”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塑造的一系列女子形象,请写出其中的5个。(5分)
答: 。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30~31题。
①据报载,现在有些医学博士“不会处理常见病,年轻的心内科医生不会看心电图”。在当今医院挑选毕业生把高学历作为重要标准的情况下,这样的消息着实让人担忧。
②时下对高学历的盲目崇拜已经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并有愈演愈烈之势。“非博士不进”成了有些单位的用人口号。医科在高等教育中一向以难学、功课负担重闻名,因为在人们的意识中,一定要把自己的身体健康交付给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人,从医的门槛变得很高,这个门槛具体体现在:学历越高越好,海归派比土博士有优势,博士比硕士有优势,硕士比本科有优势。于是,为了进好医院,医学院的学生不停地往上苦读,在对学历的追求中,学校与学生其实都忽略了这样的事实:高学历与好大夫是不能划等号的。
③实践出真知,实践对医学而言尤为重要。只有多接触实际的病例,多思考、多判断,才能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自信心;仅仅书本知识丰厚,实践能力欠缺,结果是治病时不敢下结论或者是妄下结论。目前的医学博士在工作两年以后,就有资格晋升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并堂而皇之进入专家行列,他们的实践经验其实相当欠缺。所以,医学界尤其应该摒弃唯学历论。从医者要真正对病患负责,对生命负责,就应该苦下功夫,提高治病救人的能力。这是从医者应有的医德和操守。
④我国现有的医生培养过程,过分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忽视操作技能的培养。虽然医学专业有较长的实习期、见习期,但因为其间还要忙着找工作、写论文,很多学生根本无法安心实习。而医学教育尤其临床医学教育的目的不是仅仅培养会写论文、会思辨的研究者,临床诊治能力才是最重要的。重知识轻能力,重记忆轻创造,片面追求发表论文,不重视临床实践,导师带的博士生众多,也无暇顾及他们的实践能力,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医学教育的深入改革来解决。
⑤我们也应该重新审视社会评价体系和人才使用标准。当前,社会需要的不是读死书、死读书的书呆子,而是灵活应用知识,真正把知识转换为工作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人;社会需要高学历者真正成为一个行业的专家,成为我们可信赖、可依傍的对象,而不是仅凭拍脑袋说话办事的人。为此,用人单位要真正做到论才用人;人才的选拔、使用和确定待遇,一定要依据实际的水平能力而不是唯文凭是取。
30.请简述当前我国在医生培养上存在的问题。(6分)
答:
31.结合文段,你认为如何才能使高学历与好大夫划上等号,请分条陈述。(9分)
答:
高二语文期中调研试卷参
一(20分,每题2分)
1、C[ A、长歌当(dàng)哭 B、枯槁(gǎo) D、呱(gū)]
2、B(A喋血 C屠戮 D黯然失色)
3、D(A“无所不为”,什么坏事都做,B项“差强人意”意为还算使人满意,句中把意思用反了。C“充耳不闻”指“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不合语境。)
4、B(A搭配不当,不可以养成……精神;C“杜绝……不再……,”双重否定不当;D“多年以来的夙愿”语意重复)
5、D(“当晚奋笔而成”有误)
6、C(认为自己有贪生恶死的“私心”错。)
7、B (归,女子出嫁)
8、B(①②以:因为,介词。③以:用,介词。④以:凭,介词。)
9、B(A项中“闵”通“悯”。C中“底”通“抵”。D中“父”通“甫”。)
10、A(原文先讲提高素质、品格,后讲塑造精神A项的两个“有了”与此对应;“不断增强我们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是“加速现代化的进程”的前提)
二、文言文(18分)
11、(3分)B(穷困:处境困窘,古今义不同)
12、(3分)B(①不是一心为国行为 ⑤是皇帝的行为 ⑥是皇帝责备王朗的话)
13、(3分)D(皇帝在这件事上批评了王朗)
14、(9分)⑴拜太尉杨赐为师,杨赐去世后,辞去官职为杨赐守丧。(关键词“师”“薨”“弃官”,句子通顺1分,关键词错1个扣1分)
⑵王朗这才投靠孙策。孙策认为王朗是儒雅之士,责问后没有加害于他。(关键词语为“诣”、“以”、“诘让”。句子通顺1分,关键词错1个扣1分)
⑶王朗推荐光禄大夫杨彪,并且称自己有病,要把自己的职位让给杨彪。(关键词语为“荐”、“疾”、“于”。句子通顺1分,关键词错1个扣1分)
三、古诗鉴赏(9分)
15、(1)(9分)(4分)这两句通过寒风惊动乌鹊和秋虫的悲鸣表现了夜色的沉寂和凄凉(2分)。(意思对即可)抒写了飘泊之感和孤寂(宦海浮沉)之痛,寓有怀乡思亲的悲凉况味(2分)。(意思对即可)
(2)(5分)“长”“畏”(1分)。“长”意即永远沉醉不愿醒来,只有在这样的境界中,才能忘却飘零之苦,暂得欢愉(2分);“畏”是说害怕听到报晓的钟声,曲折地表达了不忍与朋友分别的心理,传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飘泊在外的痛楚(2分)。(言之成理即可)
四、默写(8分)
16、(8分)(1)而御六气之辩 彼且恶乎待哉 (2)不求闻达于诸侯
(3)别有幽愁暗恨生 (4)鼎铛玉石 金块珠砾
(5)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五、现代文阅读(35分)
17、(4分)是因为大雁飞过的场面非常壮观;(2分)群雁飞鸣所奏响的充斥天地间“如九天飘散的音乐”而心生敬意。(2)
18、(6分)参:①厌倦了喧嚣的环境及其中的孤寂;②树林消失,溪流枯竭,食粮断绝;
③猎人的残害;④而大雁是有灵性的,有无法改变自由飞翔的天性。(每点2分,答出3
点即可得全分)
19、(6分)①三十年前,溪流清澈,水面阔大,树林茂密,群雁齐飞;三十年后,溪流干涸,树林消失,大雁远离。(2分)②“我”惊叹过雁群飞过的壮观场面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绝佳美景,而儿子只能从书本上知道这些。(2分)言之成理即可。第二问:运用对比,突出强调作者对不断恶化的环境的痛苦和忧虑。(2分)
20、(4分)参:天空寂寞,是说大雁不再飞过;人寂寞,是说人们虽然建了“落雁公园”,却再也无法看见群雁与落霞齐飞的情景,孩子更只能从书本上认识雁阵。(2分)作者以此昭示我们:人类过度伤害自然,其实是在自残和自毁,我们只有学会珍惜大自然,才能与自然和谐共处。(2分)
21、(3分)D(“课改的新理念正在深入人心”这种说法不是专家目前在“拯救汉字教学”上的具体行为。)
22、(6分)参:①国人对汉语的冷落,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汉语在社会角色中的失衡,从而也严重削弱了语文学科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②课程改革使语文课时减少,老师们普遍感到语文教学时间不够;③社会风气浮躁,对网络上的错别字容忍,于是以讹传讹;④目前没有一套适用的的汉字识字教材。(6分,答到其中任意三点即可,每点2分)
23、(6分)参①进行基础教育的语文改革特别是小学的识字教学改革; ②制定一套适用的汉字识字教材;反对汉字拼音化,重视汉字识字教学;必须让学生摆脱西方语言学理念的误导。(每点2分,答出其中3点即可得满分)
六、作文(70分)
24、(70分)提示:为什么要提高效率?怎样才能提高效率?是增加时间还是增加劳动量?关键在于减少无效劳动。
附加题(40分)
25、(6分)八家与少陵复生/必有低首俯心而遵其改者/必有反复辩论而不遵其改者/要之/择摘于字句间/虽六经颇有可议处/固无劳二公之舍其田而耘人之田也。
26、(4分)(1)杜甫 曾巩 (2)不去创作、修改自己的作品,却去删改别人的作品。
27、(5分)BD(B项“暗线是翠翠父母的爱情悲剧”有误,暗线应为“王团总想要傩送做他的女婿”;D项“只是”有误,还有突显她的身份、地位。)
28、(5分)“忠义”:(3分)赤壁兵败,曹操狼狈逃往华容道,只听一声炮响,关羽提刀截住去路,曹军个个丢魂丧胆。曹操上前求情,关羽是个义重如山的人,想起曾受曹操恩惠,又见曹军个个皆欲流泪的样子,心肠一软,放他们过去了。而自己则顶着军令状去向孔明请罪。
“英勇”:(三例可择其一,2分)
例1:温酒斩华雄:董卓当权,把持朝政。十八路诸侯兴兵声讨。交战中,先后有四位各诸侯中的悍将被董卓的部将华雄斩杀。此时,关羽自告奋勇,愿与华雄交锋。袁绍嫌他地位低微,称其“安敢乱言”,喝令将其打出。曹操上前阻止,关羽才有了出战的机会。曹操端了杯热酒为关羽壮行,而关羽愿先去斩华雄,回来再喝酒。果然在温酒未凉之际提来了华雄首级,令众诸侯惊讶不已。
例2:过五关斩六将:关羽与刘备失散,暂居曹营。曹操欲收服关羽,热情款待,赐美女、金银、官职。后来关羽挂印封金,只收下赤兔马护送两位嫂子千里投奔刘备。在五个关口受到阻拦,关羽斩杀六将最终完成使命。
例3:单刀赴会:东吴屡次讨要荆州未果。遂采用鲁肃之计,设下鸿门宴,埋伏好刀斧手邀关羽来吴国赴宴。关羽轻驾小舟、单刀赴会,只带领十几个随从人员。席间关羽借与鲁子敬多年未见叙旧为由,拉着鲁肃不放手,互相敬酒 。实则以鲁肃为人质。埋伏刀斧手见鲁肃被困,不敢轻易下手。关羽因此安全脱身。
29、(5分)写出“王熙凤、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元春、迎春、惜春、探春、李纨、秦可卿、妙玉、巧姐”中的任意六个即可。
30、(6分)(1)当今医院挑选毕业生把高学历作为重要标准;(2)我国现有的医生培养过程,过分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忽视操作技能的培养。
31、(9分)(1)从医者要真正对病患负责,对生命负责,这是从医者应有的医德和操守。(2)既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要有很强的操作技能(或:丰富的实践经验)。(3)重新审视社会评价体系和人才使用标准。(或“用人单位要真正做到论才用人;人才的选拔、使用和确定待遇,一定要依据实际的水平能力而不是唯文凭是取。”)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王朗字景兴,东海郡人。因为通晓经书,被任命为郎中,后升为菑丘长。拜太尉杨赐为师,杨赐去世后,辞去官职为杨赐守丧。被推荐为孝廉,受到公府征召,没有应命。徐州刺史陶谦考察推举王朗为秀才。当时汉献帝在长安,关东起兵,王朗担任陶谦治中,与别驾赵昱等人劝说陶谦:“《春秋》的要义认为,求助诸侯不如为王事尽力。现在天子远在西京,应该派遣使者去接受皇上的命令。”陶谦于是派赵昱拿着奏章到长安。天子赞美他们的心意,授予陶谦安东将军。让赵昱担任广陵太守,王朗担任会稽太守。孙策渡过长江来侵犯。王朗的功曹虞翻认为力量不能抵拒孙策,不如避开他。王朗自认为自己是汉吏,应该为皇上保住城邑,于是发兵与孙策交战,战败,乘船到东冶。孙策军又追击,大败王朗。王朗这才投靠孙策。孙策认为王朗是儒雅之士,责问后没有加害于他。王朗虽然到处流浪,处境困厄,早晨不能考虑晚上的事,但收容体恤亲友旧属,分给他们的多,从他们那里分割的少,做的有道义的事很显著。
太祖上表皇上征召他,王朗从曲阿展转江海,过了数年才到了中原。被任命为谏议大夫,参司空军事。
当初,建安末年的时候,孙权才派遣使者称诸侯王,与刘备交兵。汉献帝下诏询问:“是否应当发兵与吴一起攻取蜀国?”王朗发表意见认为:“天子的,比华山、岱山还重要,实在应该稳踞着,闪烁天子威望的光芒,像山一样岿然不动。假使孙权亲自与刘备相持,旷日持久地搏战下去,智慧相等力量相当,战争不能很快结束,应当发兵来成就那形势,然后应该选拔谨慎的将领,面对着敌人的要害,考察时机而后行动,选择地方而后施行,一举成功可以没有多余的事。现在孙权的还没有行动,那么助吴之军就不能先征。况且现在雨水正盛,不是行军动众之时。”皇上采纳了他的计谋。黄初中,鹈鹕翔集在灵芝池,魏文帝下诏公卿大臣推举品行独特的君子。王朗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