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教育学第四章练习题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5 18:43:02
文档

教育学第四章练习题

《教育学》第四章练习题1、马克思指出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A、理论联系实际B、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C、知识分之与工农相结合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2、1999年6月、颁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A、道德品质B、健壮体魄C、实践能力D、创造能力3、学业评价是指根据测验分数、观察和报告,对被测验者的行为、作业的优点或价值作出()A、判断B、诊断C、评定D、评分4、教育目的的对整个教育工作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
推荐度:
导读《教育学》第四章练习题1、马克思指出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A、理论联系实际B、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C、知识分之与工农相结合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2、1999年6月、颁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A、道德品质B、健壮体魄C、实践能力D、创造能力3、学业评价是指根据测验分数、观察和报告,对被测验者的行为、作业的优点或价值作出()A、判断B、诊断C、评定D、评分4、教育目的的对整个教育工作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
《教育学》第四章练习题

1、马克思指出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A、理论联系实际

B、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

C、知识分之与工农相结合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2、1999年6月、颁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

A、道德品质

B、健壮体魄

C、实践能力

D、创造能力

3、学业评价是指根据测验分数、观察和报告,对被测验者的行为、作业的优点或价值作出()

A、判断

B、诊断

C、评定

D、评分

4、教育目的的对整个教育工作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

A、评价作用

B、选拔作用

C、决定作用

D、主导作用

5、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A、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相结合

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D、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6、学校美育最高层次的任务是()

A、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B、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C、形成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D、开拓学生理解美的能力

7、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是()。

A、人的生理特征

B、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

C、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

D、社会生产力及其决定的分工状况

8、能够为智育的发展提供保证和动力的是()。

A、德育

B、体育

C、美育

D、劳动技术教育

9、我国义务教育计划的基本特点除了强制性和普遍性外,还具有()。

A、全面性

B、基础性

C、针对性

D、主体性

10、20世纪90年代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倡的“国际理解教育”,实质上体现了20世纪世界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价值取向,即()。

A、多元主义价值观

B、知识主义价值观

C、精英主义价值观

D、主体教育观

11、教育的直接目的是()。

A、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B、培育“四有”新人

C、促进社会的发展

D、培养人的生存能力

12、美国和中国对教育目的有不同的表述,说明了()。

A、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教育目的

B、不同社会制度有不同的教育目的

C、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也使教育培养的人各具特色

D、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发展目的

13、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关系是()。

A、联系与静止

B、全面与片面

C、整体与部分

D、普遍与特殊

14、在确定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

A、应当把满足人的需要和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

B、应当把人的发展的需要放在首位

C、应当把社会的需要放在首位

D、应当随社会的发展来确定二者的关系

15、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是我国教育目的的()。

A、阶段性要求

B、一般特征

C、根本特点

D、理想要求

16、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A、我国的政治

B、我国的教育方针

C、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学说

D、恩格斯个人发展学说

17、我国全面发展教育中起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作用的是()。

A、德育

B、劳动技术教育

C、体育

D、智育

18、智力是指人们的认识能力,其核心是()。

A、注意力

B、观察力

C、思维力

D、想象力

19、教育目的要回答的根本问题是()。

A、教育是为谁服务

B、谁掌握教育的领导权

C、什么人应接受教青

D、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20、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所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

A、教材

B、教学大纲

C、教学计划

D、教学内容

21、()既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又是教育活动的归宿。

A、教育目的

B、教育任务

C、教育内容

D、教育规律

22、培养劳动者是()。

A、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

B、对人才培养规格的具体要求

C、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特点

D、学校的教育质量标准

23、“教育对人的肉体和精神都要关心,但主要关心的应当是灵魂,教育应当建立在精神实质占优势的基础上”,这一观点是()教育目的论。

A、神学的

B、科学本位

C、社会本位

D、个人本位

24、确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是()。

A、哲学观念

B、人性假设

C、理想人格

D、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

25、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的是()。

A、教育规律

B、教育任务

C、教育性质

D、教育目的

26、教育目的可以发挥下列哪几种作用()。

A、导向、规范和权威作用

B、激励、评价和统一作用

C、导向、激励和评价作用

D、宣传、引导和激励作用

27、教育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它集中反映了()。

A、教育性质

B、教育任务

C、教育规律

D、教育内容

28、在进行教育活动之前,人们对于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已经在观念上有了某种预期的结果或理想的形象。这种预期的结果或理想的形象,就是我们所说的()。

A、教育目标  B、教育目的  C、教学目标  D、教学大纲

29、“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的教育目的观。

A、教育无目的  B、社会本位论  C、科学本位论D、个人本位论

30、学校是社会为实现教育目的而设立的专门教育机构,所以教育首先是为了达到()的目的。

A、全民教育  B、社区教育 C、学校教育  D、家庭教育

文档

教育学第四章练习题

《教育学》第四章练习题1、马克思指出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A、理论联系实际B、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C、知识分之与工农相结合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2、1999年6月、颁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A、道德品质B、健壮体魄C、实践能力D、创造能力3、学业评价是指根据测验分数、观察和报告,对被测验者的行为、作业的优点或价值作出()A、判断B、诊断C、评定D、评分4、教育目的的对整个教育工作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