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经典诵读《陋室铭》与《爱莲说》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5 18:42:20
文档

经典诵读《陋室铭》与《爱莲说》

经典诵读陋室铭唐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译文】山不在于高,有了仙人就出名。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有灵异。这是所简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芳馨。苔痕漫上台阶,台阶苍翠碧绿;草色映入帘子,满帘郁郁青青。往来谈笑的人中有渊博的学者,没有浅薄粗俗的庸人,可以弹弹素琴,读读佛经。没有乐队的管弦扰乱听觉,没有官府公文劳心役形。
推荐度:
导读经典诵读陋室铭唐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译文】山不在于高,有了仙人就出名。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有灵异。这是所简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芳馨。苔痕漫上台阶,台阶苍翠碧绿;草色映入帘子,满帘郁郁青青。往来谈笑的人中有渊博的学者,没有浅薄粗俗的庸人,可以弹弹素琴,读读佛经。没有乐队的管弦扰乱听觉,没有官府公文劳心役形。
经典诵读 

陋室铭

唐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文】

山不在于高,有了仙人就出名。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有灵异。这是所简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芳馨。苔痕漫上台阶,台阶苍翠碧绿;草色映入帘子,满帘郁郁青青。往来谈笑的人中有渊博的学者,没有浅薄粗俗的庸人,可以弹弹素琴,读读佛经。没有乐队的管弦扰乱听觉,没有官府公文劳心役形。就像那南阳诸葛亮的草庐,四川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简析】

这篇短文力作无论是思想内涵还是语言特色方面在文学史中都有着十分崇高的地位,千百年来经久不衰。文章采取托物抒情的方法,借助赞美简陋的居室来表现作者高尚品德和安贫乐道的情趣。它的显著特点就是语言精辟。采用大量的修辞方法,对偶工整,对比鲜明,互相衬托,虚实相生,引经据典,言志如诗,具有一种韵味如歌的音乐美,读来如行云流水,文气通达起伏,是我国古典文库中脍炙人口的珍品。文章含而不露地表现了作者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高雅志趣和不与世事沉浮的人格。它向人们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尽管居室简陋、物质匮乏,但只要居室主人品德高尚、生活充实,那就会满屋生香,处处可见雅趣逸志,自有一种超越物质的神奇精神力量。

 

经典诵读

爱莲说

宋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皆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

水上、陆上草木植物的花,可爱的很多。晋朝的陶渊明偏偏喜爱菊花。自从唐朝以,世上的人非常喜爱牡丹花。我唯独喜爱莲花,喜爱它从淤积的污泥里长出来却不受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却不显得妖艳,茎梗里面贯通,外形挺直,不长蔓子,不发权子,香气远播,越发清芬,笔直洁净地站在那里,只能在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它(的高尚品格)。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豪,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喜爱菊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喜爱莲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喜爱牡丹花,当然人很多了。

【简析】

周敦颐一生喜爱莲花,所以写下了这篇借花喻人的优美小品文。它巧妙地将莲花的生活环境、特殊性状和君子的高尚品格联系起来,表达了作者“主静、无欲”的道德观,体现了一种高洁的情操和人格美的力量。莲花所体现的君子风度,至今仍有现实意义,它启示人们:做人应做像莲花那样高洁正直的君子,要讲求精神文明。新的时代要求人们有理想、有道德,我们也可以从《爱莲说》中汲取营养,结合实际,加强自身的修养。本文作者赋予牡丹以“富贵”的品评,并对这种品格持保留态度,这是为了表达对趋炎附势的世俗风气的不满。孔子说:“不仁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只反对为富不仁,鄙视用不仁的手段攫取富贵,并不将富贵视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以追求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日益充足为动力的。富贵的品格,恰恰是牡丹赢得人民大众喜爱的本质内涵。

文档

经典诵读《陋室铭》与《爱莲说》

经典诵读陋室铭唐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译文】山不在于高,有了仙人就出名。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有灵异。这是所简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芳馨。苔痕漫上台阶,台阶苍翠碧绿;草色映入帘子,满帘郁郁青青。往来谈笑的人中有渊博的学者,没有浅薄粗俗的庸人,可以弹弹素琴,读读佛经。没有乐队的管弦扰乱听觉,没有官府公文劳心役形。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