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篇一:小学高年级阅读课教案】
篇一:五年级阅读指导课教案五年级上册阅读教案 第一课时 阅读推荐课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时的学习,让学生掌握阅读不同体裁 的读物的读书方法,学会阅读课外读物。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自本学期,我们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以来,老师发现同学们 都像勤劳的小蜜蜂一样,到课外读物中采取知识的花蜜。
二、好书推荐 1、大家都在看什么书呢?好书推荐现在开始。请同学们把 自己读的好故事书或是好文章推荐给自己组内的伙伴。过一 会,我们选几名同学向全班同学推荐。
2、小组内推荐3、全班范围内选代表推荐。
三、课内读书方法的总结。
1、听了大家的推荐,老师感觉大家都很喜欢故事类的阅读 材料。也都有了自己的收获。那运用什么样的阅读方法,阅 读故事类的读物更科学呢?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学生畅 2、师相机引导归纳:(1)、首先读通顺遇到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认识 (2)、把文章读懂抓重点词句理解故事内容。读懂的 可以做批注,读不懂的做记号。不理解的词语,可以查字 典、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还可以向别人请教(3)、做摘抄、 写读后感。) 2、大家总结的很好,这些都是我们语文课上学到的学习方 法,学以致用,你们真得很棒!我们一般阅读的故事类文章 有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神话传说故事,对于这些文章的阅 读,老师有一些小建议提醒大家。(出示) 阅读童话故事时,要深入作者幻想的世界,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阅读寓言故事时,应根据寓言的特点,抓住以下几点: 1、情节。弄清故事的发展顺序,理解前因后果。
2、精炼的语言。找出故事中含义深刻的话,思考故事的寓 3、联系生活实际。想象我们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事情或这样的人。
阅读神话传说故事时,有以下技巧:(1)、初度了解大意。
(2)、展开丰富想象来阅读。
(3)、运用复述法来阅读。就是读完后能把故事完整生动 地讲给别人听。(指名读。) 3、对于这些建议,有没有不理解的地方? 四、自主选择阅读内容。
1、请大家,根据课下的调查你喜欢谁的书,可以向他互换 或借阅。(生选书) 2、教师提示:好,书都选好了,老师有一个地方需要提醒 大家注意:对于借来的书,我们不要在书上作批注,有了感 悟可以做在阅读笔记本上,为了以后能看清是对哪本书、哪 篇文章、哪一处文字的感悟,可以在感悟前做一个内容的简 单记录。比如:可以写上书名(或文章名)注明是第几页、 第几段。时间充裕还可以抄写下文章内容。
3、好,下面的时间,就开始我们这节课的阅读。阅读时, 大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或是多种阅读方法,运用到阅 读了这样的一段时间,大家一定有自己的收获。谁来说说你运用了那些方法来读书的,有哪些收获?(指名交流) 六、总结、作业、拓展。
1、好,大家课外继续运用这些读书方法进行我们故事类图 书的阅读。过两周,在我们的课外阅读交流会上老师想听到 你的读书心得。
2、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爱阅读的孩子更能感受生活。
书海遨游,其乐无穷。同学们,让我们一起用这句话共勉吧! 第二课时学会读报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掌握读报的方法,提高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
3.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阅读,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对生 活的观察能力。
4.掌握初步的分析能力。写简单的读后感。
【教学方法】 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小组长带领组员开展活动。
教师先担任主持人,然后由学生推选。3.大课、小课相结合,保证学生不断提高阅读水平、拓宽视 野。每周利用一节课时间上大课,指导学生读报方法,交流 读报心得。另外利用每天晨会中3分钟时间上小课,学生轮 流读报、评报,集体评报。
【教学准备】 1.订阅过的报纸(《小海燕》、《关心下一代周报》 2.学生搜集资料,准备读报、评报。
【活动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王老师在今天的《关心下一代周报》上看到一则有趣 的新闻
,你们想听听吗? 师:电视上有“孟非读报”,今天我们就来个“王老师读报”!(师口述新闻。) 师:听了这则新闻,你有什么想法?(指名说) 二.指导读报、评报方法。
师:大家说得很好!看看你桌上的报纸,有没有什么好文 章想和大家分享? (学生找文章,指名读。) 师:你选择这篇文章的原因是什么?(生回答) 师:同学们,听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想法?(指名说) (再找几名学生读、说) (相机指导:借读得好、说得好的学生说出读、评方法, 提醒学生运用“泛读精读法”和抓住重点、全面看待问题) (板书泛读精读 抓住重点 全面看待) 师:这几位同学说得太好了,你能不能像他们一样,把你 找到的文章和同座读一读、说一说呢?(同座读、说) 师:谁能用自己话把你找到的文章说给大家听? (指名说,自评、集体评) 三.选择合适的报纸 师:说得好!你能告诉我,你看的是什么报纸吗?(指名 说,板书) 师:你喜欢这份报纸吗?为什么?(指名说) 师:你还知道哪些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报纸?(师介绍一些 报纸,如:《中国少年报》,《少年智力开发报》、《青少年科 /_else/baokandaquan/bzdq.htm.cn/wbt/xcyq/bzdq.htm) (相机指导:读报要选择适合小学生看的报纸,同一份报 纸上的内容也要有选择地看)(板书;精挑细选) 四.阐明读报、评报的意义 今天王老师学到了很多新知识.你呢? 通过读报、评报,你有什么收获?(指名说)(相机板书: 拓宽视野 培养能力) 五.总结:一年有四季,春夏和秋冬;城里五个地,东西 南北中;只要多读报,肯定不落空!同学们,让我们在报纸 中寻找丰富多彩的知识、享受发现的快乐吧!作业:课后去选一份报纸认真读,选一个你最喜欢的填在 下表中。
伊索寓言则是古希腊寓言中的一颗明珠。《伊索寓言》的内 容十分丰富,寓言中的角色大多是拟人化的动物,它们的行 为举止都是人的方式,作者借它形象地说出某种思想、道德 意识或生活经验,使读者得到教训。
指导目标: 1、交流自己读《伊索寓言》后的体会,在交流中丰富自己 的知识。
2、总结读寓言故事的方法。
3、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读书的快乐,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 指导过程:一、了解《伊索寓言》以及作者伊索 说起寓言,大家一定不陌生吧。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来说 明一个道理或教训。前段时间我们学了《伊索寓言》中的《狐 狸和葡萄》、《牧童和狼》、《蝉和狐狸》,并推荐大家阅读《伊 索寓言》这本书。下面我们来看看大家都对这本书了解了多 1、通过阅读和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请学生简要介绍伊索和《伊索寓言》。
伊索,古希腊寓言作家。传说是奴隶,后凭借聪明才智获 得自由。善讲寓言讽刺权贵,终遭杀害。所编寓言经后人加 工,以诗和散文的形式发表,成为现在流传的《伊索寓言》。
其中《农夫和蛇》、《狼和小羊》、《狐狸吃葡萄》等等,寓意 深刻,常被引用。有各种文字译本,对欧洲文学中的寓言创 作影响很大。
2、小结 《伊索寓言》相传为公元前 世纪古希腊被释奴隶伊索所编,搜集有古希腊民间讽喻故事,并加入印度、阿拉伯及基 督教故事,共350 余篇。这些小故事主要是受欺凌的下层平 民和奴隶的斗争经验和生活教训的总结,寓言主要通过描写 动物之间的关系来表现当时的社会关系。这些小故事中也蕴 涵着一定的道理。
关于《伊索寓言》,喜剧作家阿里斯托芬的一段对白值得大家一读:“你连伊索寓言都没读熟,可见你是多么无知和懒 惰。”确实,《伊索寓言》是世界上一部最古老的寓言集,也 是世界上读者量最多的一本书。《伊索寓言》中的故事,每 一篇都闪着智慧的火花,寄托着教训和哲理,有对富人贪婪 自私的揭露,有对恶人残忍本性的鞭挞,有对劳动创造财富 的肯定还有许多寓言,教人如何处世,如何做人,怎样 识别是非好坏,怎样变的聪明智慧。《伊索寓言》是古希腊 人民留给世界的一笔精神遗产。所以我们有必要去阅读,甚 至是一读再读。今天我们就再来读读《伊索寓言》。
二、一睹为快、自我发现 1、《伊索寓言》一共10 卷,翻开目录,读读题目,说说你 发现了什么。
(故事中的人物大多是动物或与动物打交道,出现频率最 多的如:狼,狮子,狗、牧人、渔夫)(板书:人物形 象——动物、与动物打交道的人、神) 2、再现情节:读完这本书,你觉得哪些故事有趣,把它读 给、讲给其他同学听或表演给其他同学看。
分钟做准备。(2)生说或表演。教师结合学生的发言相机出示几则大多数同学比较感兴趣 的故事;同一则也可引用赛一赛的方法,来激发大家的兴趣。
3、在没有读过的故事里,哪些故事的题目最吸引你?读读 10 题目,猜猜情节,然后请看过的同学说说,你想象的和原文 是否一样。
4、讨论:这些故事在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点?(板书:结构 特点——先讲故事,再点明寓意。) 总之,伊索寓言中反映的生活经验非常丰富多彩。这些经 验源于生活,反映生活,指导生活,这就是伊索寓言的生命 力所在。伊索寓言中每则故事后面都附有“教训”,这些“教 训”显然是后人添加的,其中有的比较切题,有的并不切题, 甚至牵强附会,阅读时不必受这些“教训”的束缚,这样更 可以体会寓言所蕴含的智慧的丰富性。
三、边读边聊,汲取营养 1、说说人物:在读过或听过的故事中,你最喜欢或讨厌哪 些人物,为什么? 2、阅读资料中的《农夫和蛇》,说说你对其中农夫的看法。
3、明白寓意:寓言最大的写作手法是比喻、拟人,以物喻 人,以此喻彼。
以《农夫和蛇》为例,谈谈在读过的故事或现实生活中有 没有类似的人或事情? (板书:写作手法——比喻、拟人) 4、小结:通过交流我们知道,书中很多故事反映的生活经 验丰富多彩。这些经验源自生活,反映生活,指导生活,这 就是《伊索寓言》的生命力之所在。
四、意犹未尽,特别推荐 11 有人说,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 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的多的东西。也有人说,寓 言是一座独特的桥梁,通过它,可以从简单走向复杂,又可 以从单纯走向丰富,在这座桥上来回走几遍,我们既看见了 五光十色的生活现象,又发现了生活的内在意义。寓言很美, 美在简洁,美在内涵,美在语句。
1、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如果是自己的书, 可以在书上圈圈划划,也可以在书上记下自己的感想和体 会。如果是借来的书,就要在自己的读书笔记本上做好记录, 也可以自制读书卡片,抄写点明故事寓意的语句,采用多种 方式留下自己读书的痕迹。
二、主要措施 加强管理,狠抓落实。一是时间落实。指导的时间落实, 每周开设一节阅 读指导课;学生自由阅读的时间要落实,每天保证学生在 校有40 分钟以上 的阅读时间,主要安排在早自修、中午。二是活动落实。
和班队课活动相 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举行读书交流会、古诗背诵 会、速读赛、优 秀诗文朗诵赛、辩论赛、好的读书笔记展评会等。三是检 查落实。经常统 计课外阅读的数量,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大胆投稿,对发 表习作的学生予 以大力奖励。四是加强和家长的联系,争取家长的配合。
利用家长会等方 式,向家长宣传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与家长取得共识。
13 三、活动的主要形式 1.课前五分钟演讲。演讲的内容不限,可以是格言警句, 可以是优美诗 3.每两周一节读书汇报课,让学生进行读书交流,让每个学生说说最近 读过的书,谈谈自己的读书体会,并评选出优秀作品,办 好手抄报。
四、考核 通过评选故事大王、读书小明星、读书笔记和手抄报的评 选、书面考试等 方式进行。
五、推荐书目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推荐书目的书阅读。《老人与海》 《谁敢动 我的奶酪》、《名侦探柯楠》《自古英雄出少年》《钢铁是怎 样炼成的》 《蜘蛛侠》《昆虫记》《鲁滨逊漂流记》《三字经》《一千零 一夜》《上 下五千年》《自然知识》《少年版史记》《哈利、波特》《小 布头奇遇记》 14 《三国演义》等。
《昆虫记》 【教学目标】 1.对《昆虫记》作者法布尔作初步的了解,推荐作品《昆 2.激发学生对《昆虫记》的阅读兴趣,指导大家用浏览读书的方法读书的封面、内容 提要和作者简介。
3.指导学生欣赏《昆虫记》精彩片段。体会语言文字的特 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 高阅读能力。
【教学准备】人手一本《昆虫记》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起兴趣: 1.听昆虫音乐、看昆虫图片,激发阅读兴趣。
2.(出示法布尔的图片) 3.作者及其背景介绍: (投影出示文字资料) 法布尔,1823 年生于法国南部圣雷翁村一户农家,童年在 乡间与花草虫鸟一起度过。由 于贫穷,他连中学也无法正常读完,但他坚持自学,一生 15 中先后取得了业士学位、数学 学士学位、自然科学学士学位和自然科学博士学位。实验 生理学奖。
师:请你轻声读读这段文字,看看通过这段文字,你知道 了什么? 1879 年,《昆虫记》第一卷问世。1880 间实验室,一块荒芜不毛但却是矢车菊和膜翅目昆虫钟爱的土地,他风趣地称之 为“荒石园”。在余生的35 中,法布尔就蛰居在荒石园,一边进行观察和实验,一边整理前半生研究昆虫的观察笔 记、实验记录、科学札记等资料,完成了《昆虫记》的后 九卷。1915 年,92 尔在他钟爱的昆虫陪伴下,静静地长眠于荒石。(生交流)二、了解《昆虫记》: 法布尔耗费毕生精力来观察、研究“虫子”,他专为“虫子” 写出十卷本的书,不能不 说是奇迹。《昆虫记》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也是一部科学 百科,在读书界一次又一次 引起轰动。先后被译成50 多种文字出版,中国鲁迅把《昆 虫记》奉为“讲昆虫故事”、 “讲昆虫生活”的楷模。
16 在他的笔下,每一类昆虫都有自己独特的“音符”:被 加赞美的“勤劳”蚂蚁原来 是它虫利益的损害者;黄蜂会在地下建起自己的“星球”; 吵翻整个夏季的蝉原来是个 聋子;赤条蜂会像一个神经科医生般巧施麻醉术,让自己 的猎物昏而不死,使幼虫可以 在自动保鲜的食物上长大;美丽的孔雀蛾生到世上的唯一 目的就是找配偶,它仅有两三 天时间的寿命,只来得及在世上找一个伴侣?这就是世间 最奇妙的秘密——生命。
过渡:大家想去看看经典名著《昆虫记》吗,跟着老师一 起了解一下这本书! 三、书中片段赏析: 《昆虫记》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耗费毕生心血著成 的一部昆虫学巨著。法布尔怀 着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用大量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将纷繁 复杂的昆虫世界呈现在人们面 前。在其笔下,昆虫的灵性栩栩如生,昆虫世界成了人类 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 的文学形态。
1.片段一 “蟹蛛是一只非常漂亮的小东西。虽然它们的身材并不十 17 分好,像是一个雕在石基上的 又矮又胖的锥体,但是它们的皮肤比任何绸缎都要好看, 有乳白色的,有柠檬色的,有 碧绿色的。它们中间有些特别漂亮:腿上有着粉红色的环, 背上镶着深红的花纹,有时 候在胸的左边或右边还有一条淡绿色的带子,人们见了别 种蜘蛛都敬而远之,但对美丽 的蟹蛛却怎么也怕不起来,因为它实在长得太漂亮,太可爱 蟹蛛自从产了卵之后,比以前消瘦多了,差不多完全失去了以前那朝气蓬勃的样子, 它全神贯注地守护着,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全身紧张,进入 备战状态,挥着一条腿威吓来 惊扰它的不速之客,它激动地做着手势,叫它赶紧滚开, 否则后果自负。它那狰狞的样 子和激动的动作的确把那些或怀有恶意或无辜的外来者吓 了一跳,把那些鬼鬼祟祟的家 伙赶走以后,它才心满意足地回到自己的岗位上。
——第二卷 想读这个故事吗?来,我们来读读这个故事,和法布尔一18 起感受蟹蛛的可爱吧!怎么读 这个故事呢? 2.片段二 萤火虫稍稍探察了全身都藏在壳里,只有外套膜的软肉露 出一点儿的捕猎对象,认为可 以开始工作了。这时萤火虫打开它的工具,这工具很简单 但细小的肉眼看不见,要借助 放大镜才能看出来。这是两片编程钩状的颚,十分锋利, 但细得像一根头发。从显微镜 里可以看到,弯钩上有一道细细的槽。这便是它的工具。
萤火虫用它的工具反复轻轻敲打着蜗牛的外膜,就好像和 蜗牛逗着玩,而不是蜇咬。用 一个“扭”字来形容萤火虫对蜗牛施行的手术比较恰如其 分。萤火虫不慌不忙有条不紊 地扭着,每扭一次,还要稍加休息一下,似乎想了解扭的 效果如何。牛的次数不多,至 多扭六次蜗牛就无法动弹,没有知觉了。萤火虫的方法是 这么迅速奏效,几乎可以说是 闪电般的,毫无疑问,他利用带槽的弯钩已经把毒液传播 到蜗牛的身上了。这些看似温 和的蜇咬,却能产生快速的效果。
如果蜗牛的壳和它的支持物没有贴紧,这么一来,萤火虫 19 就可以安静地美餐一顿。
——第一卷 第九章 萤火虫 五、总结推荐: 1.几个小故事就已经把我们深深地吸引住了,书的序言里 面有一句话: 大家一起读。(看书齐读。) 2.同学们,这么畅销的一本书,感动了一个世纪的一本书, 吸引了全世界读者的一本 书,也一样吸引住了我们。我想呀,目录里还有那么多精 彩的故事,请同学们课后去看 看!我们还可以利用空余的时间,再来读读法布尔《昆虫 记》的另外几卷书。下一回, 想不想把自然界中奇妙的昆虫故事说给老师听呢?例如, 瓢虫、蜣螂、?要是你喜欢, 就也买来读一读吧! 六、点拨读书方法: 1.当我们要读一本书时,首先要对这本书的内容有一个大 致的了解,有什么方法很快 知道这本书的大致内容吗? 2.阅读这些都是我们了解一本书的大概内容、写作特色等 最快的方法。尤其是在选择 书籍的时候,也可以先去读这些内容。
3.除了内容提要,我们还可以通过目录了解本书的主要内 20 容。目录就是书中内容的高 度浓缩,通过看目录,我们就可以把书本读薄了。
《上下五千年》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了解《上下五千年》及作者。
2.了解《上下五千年》对弘扬中国民族历史文化方面的贡 3.通过导读,让学生继续学习读整本书的基本方法,培养读书做笔记的习惯。
【教学准备】 学生阅读《上下五千年》中的几则故事。
【教学过程】 一、导读引路,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读过哪些中国历史故事?选择最喜欢的讲给 大家听。
2.简介《上下五千年》及作者。
《上下五千年》是一套故事化的历史读物。该书作为当代 中国通俗历史文化的经典,已成为广大青少年的必读书。在 这套书中,作者选择著名的人物和重要的事件,根据史籍材 料,加以组织和裁减,用通俗的现代语言写出来,不加铺叙 和描写,基本上没有虚构。全书按历史顺序编写,涉及的时 间自远古至清朝鸦片战争前,共收有260 多个历史故事。
21 《上下五千年》由林汉达等编著。林汉达,浙江宁波人, 著名的教育家、语言学家。他致力于汉字改革和文化教育工 作,建国后历任燕京大学教授、教务长,教育部副。
3.老师也喜欢看《上下五千年》,其中有两个故事我很喜欢, 大家想听吗? 二、明确读书要求,制订读书计划 1.《上下五千年》版本较多,选择合适自己的一本进行阅 读,要持之以恒,读完整本书。
2.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自己的书:可以在书上圈圈画画,也可以在书上随手记下 自己的感想和体会。
借来的书:在自己的读书笔记上作记录,也可自制读书卡 采用各种方式随时留下自己的读书思考痕迹。3.制订读书计划,做到每天必看,根据自己的情况大体规 定一个时间表,一般可在1~2 月内完成。
三、后继活动,深化阅读效果 在全班同学都读完《上下五千年》后,组织学生交流心得 体会,谈谈自己有哪些收获,获得怎样的思想启迪。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教学目标】 1、通过课外阅读的指导,使学生初步了解作品的大致内容, 22 把握作品的语言的优美和隽永,体会感受作者与生命作斗争 的精神。
2、让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个人假如失去了视觉,失去了听觉,失去了语言,永远 生活在黑暗与寂静之中,那将是多么的可怕和不可想像的事 啊。海伦凯勒,就遭遇了这样极大的不幸。但她却是一位 生活在黑暗中而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姓;一位度过了生命 的88 个春秋,却熬过了87 年的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绝岁 月的弱女子,以其勇敢的方式和杰出的成就震撼了世界的人 类的“精神楷模”。那么,海伦凯勒巨大的生命力量究竟 源自何处,奇迹又是怎样出现的呢?《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使我们找到了答案,了解了海伦凯勒的精神源泉,那就是 她对生命的珍爱,对生存的渴望,对生活的赞美,对人类的 友善情感和战胜困难的坚定信念。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海伦凯勒的精神世界,去品味这被 誉为“精神楷模”的杰出女作家给我们展示的丰富情感。
二、整体感知 1.从文题来看,这是作者设想的三天光明生活;快速跳读 23 课文,这三天光明带给海伦一种怎样的感受? 2.眼睛是心灵的门窗。它既是人们摄取外界信息的最主要 渠道,也是人们传送信息的重要工具之一。秋波一送,表达 千般风情;眼神一瞥,会有万种暗示。可是具有正常视力的 人你能想象得到一个永远处于黑夜中的盲人对光明是何等 的渴望吗? 提问: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三天美妙的时光 (自读课文,理清作者想象中三天的活动内容,将自己感 受较深的句子勾画出来。) 三、亮点探究 1.“有了”三天光明的海伦凯勒,为什么“首先”要“长 时间地凝视着我亲爱的教师安妮莎莉文麦西夫人的脸”? 2.如何理解作者在能见到光明的第三天,最后一眼要看的 是喜剧,欣赏人类精神世界的喜剧的泛音?海伦凯勒最突 出的精神品质是什么? 3.作者在文章中多次提到了“有视力的人”对诸多“奇观” 的“忽略”,如何理解其中所要表达的感情?怎样认识海伦凯 勒心中的“奇观”? 篇三:五年级阅读指导课教案 第一课时 阅读推荐课 指导目标:通过本课时的学习,让学生掌握阅读不同体裁 的读物的读书方法,学会阅读课外读物。
指导时间:一课时 24 指导过程: 一、导入 自本学期,我们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以来,老师发现同学们 都像勤劳的小蜜蜂一样,到课外读物中采取知识的花蜜。
二、好书推荐 1、大家都在看什么书呢?好书推荐现在开始。请同学们把 自己读的好故事书或是好文章推荐给自己组内的伙伴。过一 会,我们选几名同学向全班同学推荐。
2、小组内推荐 3、全班范围内选代表推荐。
三、课内读书方法的总结。
1、听了大家的推荐,老师感觉大家都很喜欢故事类的阅读 材料。也都有了自己的收获。那运用什么样的阅读方法,阅 读故事类的读物更科学呢?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学生畅 2、师相机引导归纳:(1)、首先读通顺遇到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认识 (2)、把文章读懂抓重点词句理解故事内容。读懂的 可以做批注,读不懂的做记号。不理解的词语,可以查字 典、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还可以向别人请教(3)、做摘抄、 写读后感。) 2、大家总结的很好,这些都是我们语文课上学到的学习方 25 法,学以致用,你们真得很棒!我们一般阅读的故事类文章 有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神话传说故事,对于这些文章的阅 读,老师有一些小建议提醒大家。(出示) 阅读童话故事时,要深入作者幻想的世界,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 写作意图。
阅读寓言故事时,应根据寓言的特点,抓住以下几点:1、情节。弄清故事的发展顺序,理解前因后果。
2、精炼的语言。找出故事中含义深刻的话,思考故事的寓 3、联系生活实际。想象我们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事情或这样的人。
阅读神话传说故事时,有以下技巧:(1)、初度了解大意。
(2)、展开丰富想象来阅读。
(3)、运用复述法来阅读。就是读完后能把故事完整生动 地讲给别人听。(指名读。) 3、对于这些建议,有没有不理解的地方? 四、自主选择阅读内容。
1、请大家,根据课下的调查你喜欢谁的书,可以向他互换 或借阅。(生选书) 2、教师提示:好,书都选好了,老师有一个地方需要提醒 大家注意:对于借来的书,我们不要在书上作批注,有了感 悟可以做在阅读笔记本上,为了以后能看清是对哪本书、哪 26 篇文章、哪一处文字的感悟,可以在感悟前做一个内容的简 单记录。比如:可以写上书名(或文章名)注明是第几页、 第几段。时间充裕还可以抄写下文章内容。
3、好,下面的时间,就开始我们这节课的阅读。阅读时, 大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或是多种阅读方法,运用到阅 五、阅读收获交流。读了这样的一段时间,大家一定有自己的收获。谁来说说 你运用了那些方法来读书的,有哪些收获?(指名交流) 六、总结、作业、拓展。
1、好,大家课外继续运用这些读书方法进行我们故事类图 书的阅读。过两周,在我们的课外阅读交流会上老师想听到 你的读书心得。
2、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爱阅读的孩子更能感受生活。
书海遨游,其乐无穷。同学们,让我们一起用这句话共勉吧! 第二课时学会读报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掌握读报的方法,提高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
3.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阅读,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对生 活的观察能力。
27 4.掌握初步的分析能力。写简单的读后感。
【教学方法】 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小组长带领组员开展活动。
教师先担任主持人,然后由学生推选。3.大课、小课相结合,保证学生不断提高阅读水平、拓宽视 野。每周利用一节课时间上大课,指导学生读报方法,交流 读报心得。另外利用每天晨会中3 分钟时间上小课,学生轮 流读报、评报,集体评报。
【教学准备】 1.订阅过的报纸(《小海燕》、《关心下一代周报》 2.学生搜集资料,准备读报、评报。
【活动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王老师在今天的《关心下一代周报》上看到一则有趣 的新闻,你们想听听吗? 师:电视上有“孟非读报”,今天我们就来个“王老师读报”!(师口述新闻。) 师:听了这则新闻,你有什么想法?(指 二.指导读报、评报方法。28 师:大家说得很好!看看你桌上的报纸,有没有什么好文 章想和大家分享? (学生找文章,指名读。) 师:你选择这篇文章的原因是什么?(生回答) 师:同学们,听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想法?(指名说) (再找几名学生读、说) (相机指导:借读得好、说得好的学生说出读、评方法, 提醒学生运用“泛读精读法”和抓住重点、全面看待问题) (板书 泛读精读 抓住重点 全面看待) 师:这几位同学说得太好了,你能不能像他们一样,把你 找到的文章和同座读一读、说一说呢?(同座读、说) 师:谁能用自己话把你找到的文章说给大家听? (指名说,自评、集体评) 三.选择合适的报纸 师:说得好!你能告诉我,你看的是什么报纸吗?(指名 说,板书) 师:你喜欢这份报纸吗?为什么?(指名说) 师:你还知道哪些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报纸?(师介绍一些 报纸,如:《中国少年报》,《少年智力开发报》、《青少年科 /_else/baokandaquan/bzdq.htm.cn/wbt/xcyq/bzdq.htm) (相机指导:读报要选择适合小学生看的报纸,同一份报 纸上的内容也要有选择地看)(板书;精挑细选) 29 四.阐明读报、评报的意义 今天王老师学到了很多新知识.你呢? 通过读报、评报,你有什么收获?(指名说)(相机板书: 拓宽视野 培养能力) 五.总结:一年有四季,春夏和秋冬;城里五个地,东西 南北中;只要多读报,肯定不落空!同学们,让我们在报纸 中寻找丰富多彩的知识、享受发现的快乐吧! 作业:课后去选一份报纸认真读,选一个你最喜欢的填在 下表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