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黎黎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和教育科研的深入,美术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备受人们关注。美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在现实中所受重视程度还不够。通过对如何从美术教育中超越自我,如何进行科学素质培养的初步研究中,求得对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所起重要作用的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以利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美术教育的目的与任务不是单一性的绘画技能训练,而是通过美术教育把学生养成为具有审美意识、创新意识及自我发展能力等非技能性的全面发展型人才。
全面发展,如果少了美,艺术,那是不完整的,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具有审美、德育、认识和渗透等四大功能,是学校进行美育教育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美术 ;教育;功能
美术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文明的行为习惯,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美术最容易与德、智、体等点,具备艺术活动的技能和兴趣,养成高尚的精神情操相互融合和渗透、有着其它学科不能代替的特殊作用,它起着陶冶情操、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美术;教育;人文;功能在推进教育改革的进程中,美术教育受到空前的重视,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以及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因此,它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点,具备艺术活动的技能和兴趣,养成高尚的精神情操和文明的行为习惯,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审美功能
“人从孩提的时候起就有模仿的本能”一开始是没有系统的对美的感知能力的。从幼年起对美都有一定的感受力,例如儿童会特别喜欢某种颜色或形象,这就是最初的审美感受能力的体现。这说明,审美感受人人都有,但不系统、不完整,这就需要加以引导,也就是为什么要开展美术教育的原因了。美术教育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以及审美感受力的作用是巨大的。
美术可净化人的心灵,引起人的联想及想象,能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使人受到道德情操精神品质、意识观念的熏陶,从而使人达到崇高的思想境界。美术还可以使人振奋精神,起到鼓舞人的作用。比如绘画教学一幅优秀的图画,不仅可以使学生从它的形象美和色调美中体验到愉悦和某种情感,而且还可以从它的意境和隐含的思想中加深对生活的认识,从而激发对生活的热爱。再如自然美是以大自然为审美对象所感受和体验到的美。大自然造化的千姿百态、色彩缤纷的世界:气势磅礴的山川河流,茂密青翠的茫茫林海,山清水秀的乡村,千奇百怪的飞禽走兽,人文景观,各具其美。缺乏美育是一种精神上的缺失,那将必然造成一个人的素质发展不平衡、结果是暴露某些方面的弱点,使人的身心成为畸形发展。一个人如果没有一点美术方面的知识和修养,他是不会感受到世界的美的。美的人和事,美的大自然,都无从感觉,又怎么谈得上幸福,快乐呢?所以,我们从事美术教育的教育者,要从自身做起,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教育能力,教给学生一定的审美知识,在青少年的心里播下纯洁而美好的种子,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审美观,能正确地鉴赏自然美,正确地理解和评价社会美和艺术美。
二、德育功能
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图像作为一种有效而生动的信息载体,越来越广泛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
美术作为视觉的情感艺术,它的主要特点是形象性和情感性。美术教育作为形象教育和情感教育的有力手段.其基本特点就是以美感人、以情动人,使学生在自愿和自觉享受美的教育活动中.不知不觉地接受审美教育、道德教育。
通过对美术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熟悉美术的媒体和形式,理解和运用视觉语言,更多地介入信息交流,共享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并对我国乃至世界的文化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比如,美术教育有利于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它是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生动的、直观的有效方式。在美术教育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深入挖掘教材的思想内容,把素质教育融入审美教育之中,使美术课与思想品德课协同进行。例如:我在教学生绘画贫困山区的图画中,结合画面背景,向学生讲述我国偏远山区人民,教师生活的动人故事,使学生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自发地产生了对祖国的责任感,激发了学生、珍惜时间、发奋学习的积极性,这实际上是一堂生动的思想教育课。美术教育还以使学生更注重事物的内容,到感受一种具有内在魅力的美,”表面上是一张画或一个雕像......其实是他的思想和人格的表现。”如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舍己救人的高尚品格,谦恭有礼的文明行为,求实忘我的工作作风等,都能触动他们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情操,从而使他们以真、善、美来塑造自己的内心世界,达到陶冶情感、振奋精神、启迪思想、开阔视野的德育教育功能。
三、认识功能
人们总习惯地认为美术教育只是一种绘画技法的训练或一种娱乐性课程。这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今天犹甚。 随着对教育目的认识的深化,人们逐步认识到学校教育不仅是文化知识的传授,更应当是国民素质的教育,即还须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高尚的情趣、良好的道德等各种素质和能力,这是时代与社会的发展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重新认识学校美术教育的功能和在“提高民族素质”过程中可望实现的各种超绘画性目的,以唤起人们对美术教育的足够重视。
这正是对“素质教育”目标方向的界定。人的素质对个体而言,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自然素质,第二是心理素质、第三是文化素质包括科学文化素质、审美素质、思想素质等。三个素质层面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依赖而构成了素质的整体。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全面性与整体性,这正是未来教育的特征之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二十一世纪对人才素质的需求,必然从一人一技单一型结构向一技多能的复合型结构发展。所以对人才素质必然,提出更为全面的要求。
美术学习活动大致可分为创作和欣赏两类。《美术课程标准》划分了“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前两个学习领域属于创作活动,后两个学习领域属于欣赏活动。“造型·表现”是美术学习的基础,其活动方式强调自由表现、大胆创造、外化自己的情感和认识;“设计·应用”的活动方式既强调形成创意,又注重活动的功能目的;“欣赏·评述”则更注重通过感受、欣赏和表达等活动方式,内化知识,形成审美心理结构。美术教育对学生扩大视野、开发智力、增长知识、深入知识有很大作用。美术的知识面很广,从古代美术、现代美术、民间美术,我们欣赏和学习很多美术作品,要学习意境的教育意义,要接触各个时期、各个地区、许多民族特点和民俗,还涉及到政治、经济、历史、地理、自然科学、风土人情等,所以它对启迪学生智慧的作用是极大的。
四、渗透功能
各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共性,可以用恩格斯在《致瓦·博尔吉乌斯》的信中所说的一段话来概括:“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相互影响并对经济基础发生影响。”
1、我们不难看出:⑴美术学习领域之间、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现实社会等方面相综合的活动,旨在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探究发现能力;⑵美术教育的优劣,直接影响其它学科的进行。
“要想关照生命,看到生命的整体,我们不但需要科学,而且伦理学、艺术和哲学”。例如有的教师就深有体会,由于部分学生美术知识差,甚至根本没有接受美术教育,所以画图动作慢而不精确,缺乏分析能力和审图能力。尤其是学习立体几何,建不起立体感,造成学生难学,教师难教的现象。生物教师、地理教师、语文教师也多为之感叹。这就足以说明,美术和其他学科存在着必然联系。美术是多层次完成的艺术,而美术的完成又是和哲学、科学、心理学等都是相关的。
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不能忽视它的存在。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美术教育事业在原来的基础上,发展形成将更为良好。展望未来的美术教育,它将会在教学形式,教学内容上更加完善,教学设施上更加齐全,重视程度上更加提高。《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的制定,将使美术教育更能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从而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这样,我们的教育才会更加完美,我们的美术教育也将会更加辉煌。
我们都把“没有艺术教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作为至理名言,我想也应把“没有艺术教育,就不是素质教育”的观念确立起来。2、美术教育能促进,帮助素质教育,具体表现为:⑴美术教育能陶冶情操、丰富感情,提高个人品质;⑵美术教育有利于智力开发,丰富想象力,培养创造能力;⑶美术教育能提高学生的兴趣,更好的把握事物;⑷美术教育能拓宽知识面,对未来工作与生活有帮助;⑸美术教育能促进社会文明的发展;⑹美术教育能训练视知觉;⑺美术教育能使人确立正确的人生观;⑻美术教育能使左右脑协调发展。现代许多教育家、科学家已明确提出艺术教育是提高人才素质的关键,人们逐渐明白科学离不开艺术,艺术使科学与文明得以生存与发展,这也是现代文明的一个特征。
由此可见,少了美术的教育,艺术,是不完整的教育。美术课程具有的人文性质,具有审美、德育、认识和渗透等四大功能,是学校进行美育教育的主要途径。我们要树立素质教育观念,贯彻课程标准精神,搞好美术课教学,提高素质教育的质量。真正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
【参考文献】:
[1]张永红•《中国教育技术装备》:[D]吾喜杂志网,2011年第16 期。
[2骆珍•《师道:教研》[D] http://www.cqvip.com/QK/576X/201105/390004.html,2011年,第5期。
[3]姚林群•《中国教育学刊》[J],1990年,第05期 。
[4]郑兴琼•转引自之丹博士、《人格的超越与提升—-论市场转型期的素质教育》:[M]一 文见,97.93。
[5]郑兴琼•引自《中国美术教育》[J]杂志98,第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