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当今移动互联网经济发展迅猛,移动电子商务增长强劲的大背景下,移动支付应运而生。由于我国移动支付产业尚处于发展初期,各环节功能还不明晰,移动支付使用率还相对较低,应用场景尚不丰富,大多数的移动支付业务和产品还处于初级阶段,并没有形成健全的移动支付生态系统,因此移动支付在我国主要展现出市场活跃却格局未定的态势,移动商务对于移动支付的需求,以及移动支付对于移动商务的贡献与日剧增。业界普遍认为,我们移动支付市场发展潜力巨大,未来三年将是我国移动支付发展的重要黄金阶段,由于不同地区移动支付业务的发展水平和普及程度都存在差异,各参与方都将面临着诸多的决策与挑战。
目前,业界尚没有统一的且被各方所接受的对于移动支付的定义,不同参与方和研究机构从各自的角度对移动支付进行了相关定义。我认为,移动支付是在移动终端上使用包括银行账户、银行卡和预付费账号等支付工具完成交易的一种方式,并认为移动支付不该包括基于话费的手机支付、基于智能手机外接插件实现POS功能和IVR支付(结合其他通讯手段的SMS和USSD强化安全的IVR支付除外)的三种模式。与之相比,还有一种定义更为广泛,可以认为移动支付是通过移动终端进行资金划转来完成交易的一种支付模式,但不包括通过移动终端语音功能完成的交易。
在本文中,基于对移动支付的理解,综合了众多研究机构和参与方的观点,采用权威艾瑞集团的定义:移动支付是指基于无线通信业务,通过移动终端实现的非语言方式的货币资金的转移以及支付行为;移动支付市场交易的规模统计包括用户购买第三方平台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行为,包括使用移动支付购买实物商品以及信息化服务的支付,不包括代收、代付和资金归集地等其他B2B类应用。整个移动支付价值链包括移动运营商、支付服务商(终端厂商,卡供应商,芯片提供商等)、系统集成商、商家和终端用户。目前移动支付技术实现方案主要有三种:NFC,e-NFC和SIMPass®--单芯片NFC移动支付解决方案。
针对移动支付的分类,按照不同维度可以分出不同类别。目前,被业界普遍接受的分类方式是按照通信方式来把移动支付分为远程支付(Remote Payment)和近场支付(Proximity Payment)。远程支付,又称为线上支付,指利用移动终端通过移动通信网络接入移动支付后台系统,完成支付行为的支付方式,结合交易对象是个人对个人还是个人对企业来进行区分,还可以将远程支付分为远程转账和远程在线支付;一个典型的远程支付流程通常发生用户通过移动终端在电子商务网站购买商品后,按照商家提供的付款界面跳转至支付页面完成支付,其中SMS、IVR等属于远程支付。近场支付,是通过移动终端,利用近距离通信技术实现信息交互,从而完成支付的非接触式支付方式,常见的近距离支付包括蓝牙、红外线、RFID等,目前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技术是移动支付领域的主流技术。
设计部:洪宇超
2014年5月1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