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知识点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6 22:39:35
文档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知识点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日本“东方会议”: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召开“东方会议”,会议制定了《对华纲领》,声称: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2、九一八事变:1931年日本在东北沈阳制造借口而发动。是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开始。日本进而野蛮地侵占了中国的东北三省。3、华北事变:1935年,日本在华北制造了一系列事端,向中国提出华北政权“特殊化”的要求,这一系列事件被称作“华北事变”。是进一步侵华的事变。4、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驻丰台日军借口一
推荐度:
导读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日本“东方会议”: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召开“东方会议”,会议制定了《对华纲领》,声称: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2、九一八事变:1931年日本在东北沈阳制造借口而发动。是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开始。日本进而野蛮地侵占了中国的东北三省。3、华北事变:1935年,日本在华北制造了一系列事端,向中国提出华北政权“特殊化”的要求,这一系列事件被称作“华北事变”。是进一步侵华的事变。4、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驻丰台日军借口一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日本“东方会议”: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召开“东方会议”,会议制定了《对华纲领》,声称: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2、九一八事变:1931年日本在东北沈阳制造借口而发动。是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开始。日本进而野蛮地侵占了中国的东北三省。

3、华北事变:1935年,日本在华北制造了一系列事端,向中国提出华北政权“特殊化”的要求,这一系列事件被称作“华北事变”。是进一步侵华的事变。

4、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驻丰台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炮轰宛平城,挑起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驻军奋起反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进入全民族抗战的新阶段。

5、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标志:1938年广州、武汉失守。

6、伪“满洲国”:1932年3月在长春建立,溥仪为形式的首脑,实权掌控在日本人手中。东北实际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7、汪伪政权:1938年12月,副总裁汪精卫叛国投敌,1940年在南京成立伪”中华国民”,受控于日本。

8、南京大:1938年12月发生,我国遇害者达30万以上。

9、十九路军抗日反蒋事变(“福建事变”):1933年11月,第十九路军将领蔡廷锴、蒋光鼐以及内李济深、陈铭枢等反蒋爱国人士在福州举行抗日反蒋事变,组建政权。

10、“一二.九”运动的时间与宗旨性口号:“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11、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12、八一宣言(1935年8月1日)、瓦窑堡会议:1935年12月,在陕北瓦窑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提出了在抗日的条件下与民族资产阶级重建统一战线的新,批评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左”倾冒险主义、关门主义的错误倾向。瓦窑堡会议为迎接全国抗日新高潮到来做了理论和政治上的准备。提出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五项要求;

13、八路军和新四军:1937年8月,国共两党达成协议:红军改编为国民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不久改称第十八集团军)。八路军由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随后,南方的红军和游击队,除琼崖红军游击队外,改编为国民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叶挺任军长,项英任副军长。

14、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1937年9月22日,通讯社发表《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讲话,实际上承认了中国党的合法地位。

15、在战略防御阶段的主要战役:淞沪、忻口、徐州、武汉会战等一系列大战役。谢晋元领导淞沪会战“八百壮士”抗日。

16、台儿庄大捷:1938年3月,李宗仁领导的第五战区在台儿庄战役中,歼灭日军1万余人,这是抗战初期中国在正面战场上取得的最大一次胜利。

17、相持阶段到来后日本对华的调整:日本人从速战速决到对国民采取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

18、相持阶段到来后的变化:1939年1月召开五届五中全会确定“防共、限共、溶共”方针;对日作战则趋向于消极,保存实力。标志从片面抗战到逐步消极抗战。

19、中国战区与中国远征军:1942年成立中国战区,蒋介石任最高统帅。同年2月,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师长戴安澜在缅北殉国。曾经救援出被日军所困的英军7000多人。

20、《抗日救国十大纲领》:1937年8月22日,洛川会议上通过。反映了党全面抗战路线。具体内容(1)强调使抗战成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与包办的片面抗战相对立的。(2)指出必须实行全事的总动员、全国人民的总动员;必须改革政治机构,给人民以充分的抗日民主权利,并适当改善工农大众的生活。

21、《论持久战》所预测的抗日战争的三个阶段: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三个阶段。其中,战略相持阶段,是中国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最关键的阶段。

22、的片面抗战路线和党的全面抗战路线的最根本区别在于:要不要发动和组织人民群众抗战。

23、1937年9月,八路军115师主力在晋东北平型关伏击日军,取得了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的第一次重大胜利。

24、坚持抗战、团结、进步,反对妥协、、倒退三大口号

25、三次高潮:1939年冬至1940年春,顽固派发动第一次高潮。进攻所在地陕甘宁边区,和太行山的新军和八路军总部。1941年1月,顽固派发动第二次高潮(“皖南事变”),针对南方的新四军。1943年春,顽固派策划发动第三次高潮(未遂)。

26、“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总方针

27、三三制政权与精兵简政:抗日根据地的政权,是中国党领导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在政权机关工作人员的名额分配上实行党员、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和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1941年党外人士李鼎铭提出“精兵简政”的提案,立即采纳,在各根据地实行。

28、大生产运动:为克服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抗日根据出现的严重的经济困难。根据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开展大生产运动。大生产运动首先在陕甘宁边区进行,八路军三五九旅将荒芜人烟的南泥湾改造成为“陕北的好江南。

2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30、延安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和阶段。1942年2月,先后作了《整顿党的作风》和《反对党八股》的讲演,整风运动在全党范围普遍展开。

31、七大:1945年4月-6月在延安召开。正式将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32、抗日战争胜利的一些标志性时间:1945年8月15日,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签订投降书;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9月9日,中国战区受降在南京举行;10月25日,中国在举行受降仪式,以及澎湖列岛的收回,是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标志。

33、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和基本经验

34、联合国制宪会议:1945年4月在美国旧金山举行。包括中国区代表董必武在内的中国代表团出席了会议。中国成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35、叶挺中国人民创始人及新四军重要领导人之一,是闻名国内外的军事家,他参与指挥南昌并出任前敌总指挥,参加广州时任军工农红军总司令,抗日战争中又出任新四军军长,后在皖南事变中被扣押,他拒绝蒋介石的威逼利诱,写出了著名的《囚歌》明志。

文档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知识点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日本“东方会议”: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召开“东方会议”,会议制定了《对华纲领》,声称: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2、九一八事变:1931年日本在东北沈阳制造借口而发动。是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开始。日本进而野蛮地侵占了中国的东北三省。3、华北事变:1935年,日本在华北制造了一系列事端,向中国提出华北政权“特殊化”的要求,这一系列事件被称作“华北事变”。是进一步侵华的事变。4、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驻丰台日军借口一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