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国际贸易-教学大纲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6 22:40:38
文档

国际贸易-教学大纲

《国际贸易》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30183A课程类型:专业课总学时:48讲课学时:48学分:3适用对象:经济学、经济学(实验班)、国际经济与贸易先修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一、教学目标《国际贸易》涉及世界各国货物、服务交换和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国际贸易》主要研究其交换规律和管理贸易的。它是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在管理人才培养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同学们将了解和掌握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国际贸易模式、国际价格形成和变化规律、国际贸易的利益来源及分配、F
推荐度:
导读《国际贸易》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30183A课程类型:专业课总学时:48讲课学时:48学分:3适用对象:经济学、经济学(实验班)、国际经济与贸易先修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一、教学目标《国际贸易》涉及世界各国货物、服务交换和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国际贸易》主要研究其交换规律和管理贸易的。它是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在管理人才培养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同学们将了解和掌握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国际贸易模式、国际价格形成和变化规律、国际贸易的利益来源及分配、F
《国际贸易》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30183A             

课程类型:专业课      

总 学 时:48                 讲课学时:48                

学    分:3                   

适用对象:经济学、经济学(实验班)、国际经济与贸易       

先修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一、教学目标

《国际贸易》涉及世界各国货物、服务交换和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国际贸易》主要研究其交换规律和管理贸易的。它是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在管理人才培养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同学们将了解和掌握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国际贸易模式、国际价格形成和变化规律、国际贸易的利益来源及分配、FDI和公司理论,熟悉国际贸易及其种类、层次、实施工具的效果。尤其对于服务贸易的兴起、TNC&FDI的迅速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国际贸易摩擦、WTO和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以及气候变化带来的低碳经济及其碳排放交易等热点问题能够学以致用。是后续国际贸易热点问题、国际贸易专题讲座等课程的基础。该课程的学习要达到的目标:

1、使学生掌握国际贸易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和国际贸易惯例等知识。

2、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贸易、措施和手段,解决贸易中的实际问题。

3、培养具有开拓创新能力和国际商务运作能力的对外经贸人才。

二、教学内容及其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一)教学内容 

1.国际贸易发展的具体形态和商品运动的一般规律。要求学生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公司的兴起、FDI的出现和各种类型国家的贸易依存度迅速提高、国际贸易成为各国对外关系的重要基础和纽带等内容。

2.精讲国际贸易理论与学说。国际贸易理论与学说是国际贸易学的主要内容。特别是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产品周期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国际生产折衷论;关税同盟理论和国家竞争优势等理论要重点讲述。通过对当代国际贸易的案例研究,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理论的重点和难点。

3.细讲国际贸易与措施。对外贸易是国际商品交换活动的准则,它对国际贸易起着促进或的作用,也关系到各国的经济发展和财富的积累。通过举例,使学生学会运用关税措施、非关税措施、以及“两反一保”等贸易救济措施。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

课堂讲授以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为主,结合案例分析,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突出本课程应用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以其增强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在未来胜任职业化工作的能力。

以课堂讲授为主,案例分析及课堂练习为辅,充分利用启发式等教学手段。

(三)实践环节的要求

本课程的学习需要理论联系实际。实践环节是国际贸易课程专业教育的一个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要求通过实训平台的实际操作和案例教学的环境设置,使学生巩固、深化学过的重要知识点,提高专业水平。

(四)对课后作业及学生自学的要求

本课程的学习所用教材,每一章都会提出课后思考题和有关重点、难点知识点的练习题。要求学生须完成每一章后的思考题并进行课后复习与课前预习。

(五)本课程对实现毕业要求的促进

一是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国际贸易理论和,了解当代国际贸易发展的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具备国际贸易的基本技能。注重学习的目的性和应用性,使学生在素质上符合毕业条件的需要。二是本课程通过实践平台和案例教学法,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六)    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是注意实践教学的落实,把“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真正地贯彻到教学当中去,注重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二是要对教学内容做出及时的更新和补充,紧跟国际贸易实际的变化,淘汰陈旧、过时的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更加实用。三是注意教学方法的多样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三、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教学课时分配

序号章节内容讲课实验其他合计
1第一章   导论44
第一节 国际贸易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第二节 国际贸易基本概念与分类(CDM)﹡
第三节 国际贸易产生与发展
2第二章   国际贸易理论66
第一节 国际贸易传统理论
第二节 国际贸易现代理论
第三节 国际贸易当代理论
第四节 保护贸易理论
3第三章  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44
第一节 国际分工
第二节 世界市场
4第四章  公司与国际贸易44
第一节 公司概念、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 公司理论及内部贸易
5第五章  经济全球化与地区经济一体化44
第一节 经济一体化概述
第二节 主要经济一体化组织
6第六章  国际贸易66
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类型与演进
第二节 贸易保护与发展中国家战略
7第七章  关税44
第一节 关税概述与通关手续
第二节 关税的经济效应
8第八章  非关税措施44
第一节 非关税措施的含义、特点与种类
第二节 非关税措施的趋势
9第九章  出口鼓励与出口管制44
第一节 出口鼓励
第二节 出口管制
10第十章  世界贸易组织44
第一节 从关贸总协定到世界贸易组织
第二节 世界贸易组织及其制度规则
11第十一章 国际贸易术语与报价44
第一节 贸易术语的概念及其发展
第二节 有关贸易术语的国际惯例
第三节 适用于各种运输方式的贸易术语
第四节 适用于水上运输方式的贸易术语
第五节 外贸价格的计算
第六节 国际贸易的对外报价    
合计  48   48
﹡(清洁能源机制)介绍碳排放交易

四、教学内容

第一章  导论

   本章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国际贸易的产生及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理解国际贸易的发展与社会生产力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掌握国际贸易的含义以及与国际贸易相关的基本概念、分类方法;学会正确运用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分析现实问题。

第一节 国际贸易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第二节 国际贸易基本概念与分类

第三节 国际贸易产生与发展

教学重点和难点:国际贸易基本概念及其对外贸易量和贸易条件的计算与涵义。

课程的考核要求:1、准确掌握常用的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2、正确理解并掌握国际贸易的分类

                    3、了解战后国际贸易的发展变化

                    4、会正确运用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复习思考题:1、当代国际贸易的发展表现出那些特点?

            2、如何理解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贸易额与贸易量、贸易地   

               理方向、贸易条件、贸易差额、对外贸易依存度?

            3、国际贸易是如何进行分类的?

    第二章  国际贸易理论

本章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使学生了解自由贸易理论的推进过程;理解自由贸易理论和保护贸易理论的内容及区别;掌握自由贸易学派和保护贸易学派对国际贸易的态度及其理论的主要观点,以及国际贸易理论的现实指导意义;使学生能够运用国际贸易理论分析现实中的贸易现象和发生的实际问题。

第一节 国际贸易传统理论

第二节 国际贸易现代理论

第三节 国际贸易当代理论

第四节 保护贸易理论

教学重点和难点: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与产业内贸易理论。保护贸易理论与自由贸易理论的缺陷及运用。

课程的考核要求:1、了解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理论的内容。

                2、理解贸易理论与世界经济发展的联系。

                3、掌握自由贸易理论和保护贸易理论的不同。

 4、熟知比较成本论、要素禀赋论、里昂惕夫反论、产品生命周期论、产业内贸易理论和保护幼稚工业论的主要观点,并能灵活运用这些理论分析现实中的国际贸易问题   

复习思考题:1、比较优势论、要素禀赋论、产业内贸易理论、需求偏好相似论、产品生命周期论是怎样论述国际贸易的?

            2、幼稚工业保护论和超贸易保护论的内容与区别是什么?

            3、什么是里昂惕夫之谜?对它的解释主要有哪些?

第三章  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

本章的教学内容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概念和分类;理解国际分工、世界市场与国际贸易的内在联系;掌握影响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发展的因素;学会运用国际分工理论分析国际贸易问题。

第一节 国际分工

第二节 世界市场

教学重点和难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新型分工理论。

课程的考核要求:1、了解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概念内涵。

                2、理解国际贸易、国际分工、世界市场三者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关系。

                3、掌握国际分工的类型;有固定组织市场和无固定组织市场的区别;以及世界市场价格的种类。

                4、能够运用国际分工理论解释当代国际贸易问题。

复习思考题:1、国际分工有哪些类型?

            2、影响国际分工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3、世界市场价格受哪些因素影响?

            4、为什么世界市场更多的是经济概念而不是地理概念?

第四章  公司与国际贸易

本章的教学内容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公司的概念、特征及形成发展过程;理解公司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掌握公司理论;并会运用公司理论解释为什么要开展对外投资活动。

    第一节 公司概念、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 公司理论及内部贸易

    教学重点和难点:公司具有的两面性与其内部贸易及其价格转移。

      课程的考核要求:1、了解公司的概念。

                2、理解公司与国际贸易的关系。

                3、掌握公司理论。

                4、能正确使用公司理论解释FDI活动。

复习思考题:1、公司的主要界定标准有哪些?有什么特征?

            2、公司的理论是如何解释企业投资的行为的?

            3、何为公司的内部贸易?其意义何在?

            4、公司对国际贸易有什么影响?

第五章  经济全球化与地区经济一体化

本章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使学生了解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理解地区经济一体化的缘由和发展趋势;掌握经济一体化的类型和理论;能运用经济一体化的相关理论分析解决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中的问题。

    第一节 经济一体化概述

第二节 主要经济一体化组织

教学重点和难点:全面并深刻理解经济全球化的意义和地区经济一体化二者的辩证关系。

课程的考核要求:1、了解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和主要形式。

                2、理解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

                3、掌握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有关理论。

                4、能够运用经济一体化理论分析区域经济一体化对成员国的经济影响。

复习思考题:1、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哪些主要形式?

            2、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相关理论有哪些?

            3、战后区域经济一体化迅速发展的原因?

            4、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国际贸易有什么影响?

第六章  国际贸易

本章教学内容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贸易的构成及制定因素;理解国际贸易的作用与意义;掌握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正确运用国际贸易开展对外贸易活动。

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类型与演进

第二节 贸易保护与发展中国家战略

    教学重点和难点:国际贸易的演进过程,保护贸易与自由贸易的选择。

课程的考核要求:1、了解国际贸易的作用和意义。

                2、理解国际贸易对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

                3、掌握对外贸易的概念、构成、制定因素、管理和执行。

                4、运用相关知识分析当代国际贸易发展的新趋势。

复习思考题:1、何为对外贸易?其表现形式有哪些?

            2、有哪些因素影响贸易的制定?

            3、国际贸易有哪些作用与意义?

            4、自由贸易是必然选择吗?

第七章  关税

本章的教学内容是使学生了解关税的相关知识;理解关税的概念;掌握关税征收与通关手续;能运用经济理论分析关税的经济效应。

第一节 关税概述与通关手续

第二节 关税的经济效应

教学重点与难点:贸易小国与贸易大国关税的经济效应;关税的有效保护率。

课程考核要求:1、了解关税的分类。

              2、理解有效保护率与名义保护率的联系与区别。

              3、掌握有效保护率的计算方法.

              4、能正确分析贸易大国与贸易小国的关税效应。

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关税?征收关税的方法有哪些?

            2、名义保护关税和有效保护关税的区别是什么?

            3、各国征收关税的依据是什么?它是如何构成的?

第八章  非关税措施

本章的教学内容主要是让学生了解非关税措施新趋势;理解非关税措施概念及特征;掌握主要的非关税措施;运用非关税措施解决一国对外贸易中的实际问题。

第一节 非关税措施的含义、特点与种类

第二节 非关税措施的趋势

教学重点与难点:非关税措施的种类;非关税措施的涵义。

  课程考核要求:1、了解关非税措施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2、理解非关税措施迅速发展的原因。

                3、掌握各种非关税措施的含义及其影响。

                4、能运用经济理论分析非关税措施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复习思考题:1、非关税措施主要有哪些种类?具有什么特点?

            2、征收进口关税与实施进口配额有什么不同?

            3、自动出口配额制与进口配额制有何差异?

            4、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发展中国家有什么影响?

            5、绿色贸易措施兴起的原因?

第九章  出口鼓励与出口管制

本章的教学内容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出口鼓励措施;理解出口管制目的与措施;掌握出口信贷种类与业务流程;能正确运用出口管制措施对一国出口活动进行管理。

第一节 出口鼓励

第二节 出口管制

教学重点与难点:出口鼓励的种类;出口管制的特种许可。

课程考核要求:1、了解一国实行出口鼓励与管制的必要性。

              2、理解鼓励与管制措施对出口的影响。

              3、掌握出口鼓励与管制措施的原理。

              4、针对一国出口中存在的问题能正确使用鼓励与管制措施加以解决。

复习思考题:1、出口信贷有哪些形式?其特点是什么?

2、生产补贴和出口补贴有何区别?

3、外汇倾销促进出口的条件是什么?

4、经济特区的类型及特点是什么?

第十章  世界贸易组织

本章的教学内容是使学生了解GATT建立背景与过程;理解成员方的权利与义务;掌握WTO规则框架;能够灵活运用世贸组织机制解决贸易争端。

第一节 从关贸总协定到世界贸易组织

第二节 世界贸易组织及其制度规则

教学重点与难点:成员方的权利与义务;WTO规则框架。

课程考核要求:1、学生要了解世界贸易组织的运行机制。

              2、理解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的权利与义务。

              3、掌握世界贸易组织的职能与基本原则。

              4、正确运用最惠国待遇条款、国民待遇条款和互惠待遇条款,解决国际贸易中的实际问题。

复习思考题:1、WTO的宗旨、职能是什么?

            2、WTO有哪些基本原则?

            3、WTO的争端解决机制是如何运行的?

第十一章  国际贸易术语与报价

本章的教学内容是使学生了解使用贸易术语的意义;理解贸易术语与国际贸易发展的关系;掌握贸易术语的概念,使用原则;能够正确运用贸易术语并且会对外报价。

第一节 贸易术语的概念及其发展

第二节 有关贸易术语的国际惯例

第三节 适用于各种运输方式的贸易术语

第四节 适用于水上运输方式的贸易术语

第五节 外贸价格计算

第六节 国际贸易的对外报价

教学重点与难点:各种贸易术语的特点与异同;外销价格的换算

课程考核要求:1、学生要了解贸易术语的使用原则和国际贸易中制定价格的原则。

2、理解FOB、CFR、CIF三种贸易术语的异同。    

3、掌握与贸易术语相关的国际贸易惯例;常用贸易术语的含义;对外贸易报价的构成。

4、在对外贸易中能正确使用贸易术语;正确报价。

复习思考题:1、贸易术语有什么作用?选用贸易术语应考虑哪些因素?

            2、有关贸易术语的国际贸易惯例有哪些?

            3、对外报价的构成?

            4、FOB、CFR、CIF三种术语的异同?

五、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

将平时考核、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考试。各项考试所占比例如下:平时考核占10%,平时考核主要是通过出勤、发言和参与讨论的情况进行评判;期中考试占30%,采取开卷论文形式进行;期末考试占60%,采取闭卷形式进行。

六、主要参考书

[1]燕秋梅,刘宏.国际贸易.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5.6

[2]陈同仇,薛荣久.国际贸易.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7

[3]赵春明.国际贸易(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8

[4]赵  伟.国际贸易—理论、与现实问题(第二版).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8

[5]王俊宜.国际贸易.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6]尹翔硕.国际贸易教程(第二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7]张二震,马野青.国际贸易学.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执笔人:燕秋梅      教研室主任:刘宏    系教学主任审核签名:赵家章

文档

国际贸易-教学大纲

《国际贸易》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30183A课程类型:专业课总学时:48讲课学时:48学分:3适用对象:经济学、经济学(实验班)、国际经济与贸易先修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一、教学目标《国际贸易》涉及世界各国货物、服务交换和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国际贸易》主要研究其交换规律和管理贸易的。它是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在管理人才培养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同学们将了解和掌握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国际贸易模式、国际价格形成和变化规律、国际贸易的利益来源及分配、F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