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21年新人教版_高一语文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6 22:40:55
文档

2021年新人教版_高一语文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期中(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年级:高一科目:语文命题人:石油中学石磊第I卷(选择题30分)说明:命题目的两点,其一,尽量紧扣课本,结合所学知识,以期引起学生对课本的重视;其二,以高考题模式命题,让高一学生尽快熟悉高考模式。一.选择(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义愤填膺(yīng)不稂不莠(liáng)百舸争流(gě)蹉跌(chuō)B.挥斥芳遒(qiú)不容置喙(huì)暴殄天物(tiǎn)隽永(juàn)C.沉滓泛起(zǎi)安然无恙(yà
推荐度:
导读高一语文期中(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年级:高一科目:语文命题人:石油中学石磊第I卷(选择题30分)说明:命题目的两点,其一,尽量紧扣课本,结合所学知识,以期引起学生对课本的重视;其二,以高考题模式命题,让高一学生尽快熟悉高考模式。一.选择(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义愤填膺(yīng)不稂不莠(liáng)百舸争流(gě)蹉跌(chuō)B.挥斥芳遒(qiú)不容置喙(huì)暴殄天物(tiǎn)隽永(juàn)C.沉滓泛起(zǎi)安然无恙(yà
高一语文期中

(时间:120分钟  总分:120分)

年级:高一  科目:语文   命题人:石油中学   石  磊

第I卷(选择题30分)

说明:命题目的两点,其一,尽量紧扣课本,结合所学知识,以期引起学生对课本的重视;其二,以高考题模式命题,让高一学生尽快熟悉高考模式。

一.选择(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义愤填膺(yīng)    不稂不莠(liáng)    百舸争流(gě)     蹉跌(chuō)

    B.挥斥芳遒(qiú)     不容置喙(huì)     暴殄天物(tiǎn)     隽永(juàn)

    C.沉滓泛起(zǎi)      安然无恙(yàn)     鞭辟入里(bì)      踟躇(chú)

D.便宜行事(pián)     草菅人命(jiān)     惨绝人寰(yuán)    侈淡(chǐ)

2、下列句子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的诗词最大的特点就是“豪迈”“雄壮”,这是和诗人的壮阔胸襟相联系的。

B、《沁园春•长沙》与《沁园春•雪》两诗结构相类似,意境相近,都体现了作者开创一番辉煌的事业的伟大抱负。

C、的诗词为千万读者所喜爱,是因为其既有着极强的艺术性,也有着深邃的思想内含。

D、作为一代伟人,其诗词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3. 依次填入下列文字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没有深厚的生活积淀和艺术功底,是写不出       高的诗歌作品的。

②戴望舒把对“丁香姑娘”深厚的感情       在他的《雨巷》里,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共鸣。     

③鉴赏诗歌时,要体会这些诗的章法、韵律及其他方面的特点,认真      诗的意象。

A.品位   灌注   揣摩               B.品位   贯注   揣测

C.品味   灌注   揣摩               D.品味   贯注   揣摩

4. 下列各句句义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昨天是转会截止日期的最后一天,中国足协又接到25名球员递交的转会申请。

B. 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

C. 现在,我又看到了那阔别多年的乡亲,那我从小就住惯了的山区的所特有的石头和茅草搭成的小屋,那崎岖的街道,那熟悉的可爱的乡音。

D. 入世后,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通过强强联合的方式来实现文化产业的集团化,无疑是一个重要的举措。 

二. 阅读下面一段科技现代文,完成5~7题。(每小题3分,共9分)

转基因作物同普通植物的区别只是多了能使它产生额外特性的基因。早在1983年,生物学家就已经知道了怎样通过生物工程技术将外来基因移植到某种植物的脱氧核糖核酸中去,以便使它产生靠杂交方式根本无法获得的某种新的特性:抗除莠剂的特性、杭植物病毒的特性、抗某种害虫的特性等。用以移植的基因可来自任何生命体:细菌、病毒、昆虫等。

    转基因作物目前在世界上已种植有1000万公顷左右,种植最多的是棉花、玉米和西红柿等。在实验室试种的还有莴苣、西瓜、稻谷等品种。试验的目的除了增产之外,还在于提高这些品种的抗病毒能力。

但同时也有专家担心转基因作物可能对环境有危险。比如在美国栽种的那种能抗虫害的玉米和棉花,可能加快出现一些更难对付的害虫。这类作物的所有分子都分泌出一些微量的“杀虫药”,一种像任何一种农药一样能选择杀死某些害虫的“雾剂”。尤其是那些能抗除莠剂的作物,它们一旦同野生状态下的“表姐妹”杂交之后,那些“表姐妹”也就会因此而成为除莠剂无法除掉的变种了。

对于这种技术,尽管还有些问题需要继续研究,但这确是人类9千年作物栽培史上一场空前的。

5. 根据文义,对“转基因作物”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因环境影响脱氧核糖核酸的变化而产生额外特性的作物

B. 能够产生抗除莠剂、抗植物病毒等额外基因的作物

C. 一种利用移植其他生命体基因而形成的新的杂交作物

D. 移植了其他生命体基因从而产生额外特性的作物

6. 对文中画线处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新害虫的出现与能抗虫害作物分泌的“雾剂”污染环境有关

B. 美国的那种转基因的玉米和棉花品种是无法对付害虫的

C. 能抗虫害的玉米和棉花可能促使更不容易杀死的害虫出现

D. 那种能抗虫害的作物,在抗虫害的同时,又保护了一些害虫

7. 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转基因作物的研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所有品种都得到推广种植

B. 提高作物抗病毒的能力仍然是转基因技术研究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

C. 更难对付的害虫的加快出现将是转基因作物给环境带来的最大危险

D. 增产并不是转基因技术研究的目的,提高抗病毒能力是研究者最感兴趣的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每小题3分,共9分)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之、逢孙、杨孙戍之,亦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8.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焉用亡郑以陪邻?(增加)              B.以乱易整,不武。(替代)

C. 因人之力而敝之(损害)               D.又欲肆其西封。(肆意)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以其无礼于晋。

      以大易小,甚善。

   B.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

   C. 夜缒而出,见秦伯。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D. 失其所以,不知

      其有敢不尽力者乎?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寥寥数语,既点出了战事爆发的原因,敌我双方力量的对比,又为下文“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了伏笔。

B.烛之武虽然长期得不到重用,但他有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临危受命,最后,义无反顾地去说秦师。

C.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步步深入,层层递进,终于说服了秦伯,表现了他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D.烛之武退秦师后,子犯建议攻打郑国,顿时关系又紧张起来,晋文公讲了一番“仁”的大道理,最后才平息战争。

第II卷(非选择题90分)

四.11翻译下列文言句子(每句5分,共10分)

(1)    焉用亡郑以陪邻?              

                                              

(2)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五.阅读下面诗段,完成12—14题,(共11分)

我如果爱你–

绝不象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象泉源

长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象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

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12.作者否定了哪几种爱情观?(3分)

(1)                  (2)                          (3)                

13.作者向往的真正的爱情是什么样的?(4分)

(1)              (2)              (3)           (4)             

14.橡树、木棉分别象征什么?(4分)

答:                                    

六.默写(任选其一,5分)

15.(1).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也?                    ,来吾道夫先路。(屈

原《离骚》)

(2).                    ,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3).沧海月明珠有泪,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

(4).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                      。(李

煜《虞美人》)

(5).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                 。(《长歌行》)

16.(1)古代诗文中有许多有关三国的名句。如杜甫《蜀相》:“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

老臣心。                       ,                        。”陆游《书愤》:“塞

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                     !”苏轼《念

奴娇·赤壁怀古》:“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2)“先生常充左翼先锋,呐喊欲驱长夜黑。”这是一副纪念联的上联,联中纪念的名人

是               。

七. 阅读下文,完成17—22题。(23分)

   

 ① 记得祥林嫂曾执著地问过,人,到底是有没有“魂”的?当时的祥林嫂,已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如此麻木的人儿,竟也询问起“魂”来,可见,这东西实在是重要得很!

    ② 人,其实是有魂的。如果一个人失了魂,那么,便只剩了具空壳,活起来是很没劲、很无聊的。而“魂”这东西,又看不见,摸不着,所以有时失了魂,却还甲。

    ③ 到底什么是人的魂?说白了,就是人的某种精神,“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屈老夫子的魂;“待从头,收拾旧河山,朝天阙”,这是岳大元帅的魂;“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这是党人夏明翰的魂;还有“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则是雷锋的魂……正是这些魂凝聚成了我们的民族魂,才使我们的民族涉过滚滚的历史长河,走向文明,走向昌盛。他们虽然都死了,可他们的魂依然活着,成为我们的脊梁。

    ④ 不仅仅是人死了才能有魂;活着的人.也是有魂的。英雄徐洪刚那不畏强暴,见义勇为,沥血追歹徒的精神,便是他的魂;青年志愿者们热心为社会服务,奉献社会的一片爱心,这,也是他们的魂……

    ⑤ 然而,我们的生活中,有些人却失去了这宝贵的魂:孕妇受辱,围观者甚众,却都“木刻”似的;眼见救人的勇士求助,却浑似不见一般;病者横于闹市,过者达百余人,却都袖手旁观……还有很多很多的例子,都令人忿忿然。若鲁提辖大官人亲历,不免又要叉开五指,或者挥起大拳头了。

    ⑥ 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伟人的话没有错,人本身不能永恒,只有人的精神才能永恒!

    ⑦ 丢了魂怎么办?要紧的是努力地寻回来。仔细想来,祥林嫂其实并未“麻木”而至于“不仁”,至少,她已有意无意地意识到自己失却了“魂”,尽管她所谓的“魂”实属子虚乌有。而我们现在的某些人,失却了至关重要的魂却还懵懵懂懂而不自知,这才是不得了的呢。

    ⑧ 按迷信的说法,人若丢了“魂”,便乙 ,神志不清,是必须及时地“叫”、“叫”,将“魂”叫回来,若时间长了,这“魂”便很难回归本身。迷信不可信,但有时却可以从中悟出些道理。对我们有些人,也该“及时”地“叫”一“叫”:

    “魂兮,归来!”

17. 选择恰当的词语,把序号分别填入文中甲 乙处。(4分)

A. 六神无主    B. 不以为然    C. 浑然不觉    D. 茫然若失

答:甲             乙           

18. 第④段中写“徐洪刚”“青年志愿者们”是为了证明(    )(3分)

A. 当代青年也是有魂的                        B. 活着的人也是有魂的

C. 活着的人与死了的人的魂的含义不一样        D. 个人有魂,集体也有魂。

19. 第④段、第⑤段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是为了证明                              

 (不超过10个字)(4分)

20. 本文围绕“魂”展开议论,层次分明,段落之间有很强的逻辑性。请在下面横线处各填两个字,以显示本文的思路。(4分)

          →          →          →         

21. 第⑧段中说“迷信不可信,但有时却可以从中悟出些道理”,请问其悟出的道理是什么?(5分)

答:                                                                          

22. 下列标题中,最适合做本文题目的一项是(    )  (3分)

A. 魂兮,归来                 B. 人是有魂的

C. 从祥林嫂的“魂"谈起        D. “魂”与精神

八. 语言运用:(11分)

23. 根据句意仿写。要求比喻恰当,句式相近。(6分)

青春一首歌,她拨动着我们年轻的心弦;青春是一团火,她点燃了我们沸腾的热血;

青春是                                       ;

青春是                                        。

24. 调整下列文段中划横线句子的词语和语序,使之句式整齐一致,语序合理。(5分)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富,那么国家就富,农村稳定,则天下稳定;农业兴,百业就兴。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解决“三农”问题,从本质上说,就是要探索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如何加强对“三农”的支持和保护,加快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这是我们在现代化进程中必须解决好的重大课题。    

答:                                                      

九. 

25.作文:(30分)

1920年,美国一位年仅11岁的男孩在踢足球时不慎将邻居的玻璃窗户踢出一个洞来,邻居索赔款12.5 美元,男孩哪里有钱赔。这时男孩回家向父亲认错。父亲说:“钱可以先借给你,一年后归还。”从此,这个男孩就开始了艰苦的打工生涯。半年后,他将12.5 美元如数还给了父亲。许多年过去了,这个长大成人的男孩当上了美国总统,他就是里根。

请以“人生的压力”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附:参:

一.12分

1.B(A不稂不莠láng  蹉跌cuō        C沉滓泛起zǐ  安然无恙yàng  鞭辟入里pì       D便宜行事biàn  惨绝人寰huán     侈chǐ)

2、C 内涵

3. A。品味:仔细体会,玩味。品位:文艺作品所达到的水平。灌注:浇注,注入(心血)等。贯注:(精神、精力)集中。揣摩:反复思考推求。揣测:推测,猜测。

4. 答案:D(A项“截止日期”与“最后一天”重复;B项“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意为“任何人都承认现在不需要学习雷锋了”,语意不合句意;C项谓语“看到” 的宾语不能是“那熟悉的可爱的乡音” )

二.9分

5. D    6. C    7. B    

三.9分

8.D    9.B   10.D

四.10分

11.(1)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焉,亡,陪各1分,句子2分)

(2)依靠别人的力量,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道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散乱代替整编,这是不武的。(因,敝,所与各1分,句子2分)

五.11分

12.(1)极力攀附 (2)单方痴恋 (3)一味奉献

13.(1)平等 (2)心心相印 (3)祸福与共 (4)相知相依

14.橡树:男性的阳刚气概。伟岸挺拔,刚强不屈,锋芒锐利。

    木棉:女性的柔韧气质。健康活泼,深沉博大,坚韧不屈。

六.5分

15.(1).乘骐骥以驰骋兮 (2).万里悲秋常作客 (3).蓝田日暖玉生烟(4).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5).老大徒伤悲                   ,                      

16.(1)①出师未捷身先死 ②长使英雄泪满襟 ③千载谁堪伯仲间 ④故垒西边(2)⑤鲁迅(或周树人)

七.23分

17. 甲____C______  乙____A____

18. B

19. 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

20.     问 魂    →   有 魂   →   丢(失)魂   →   叫(招)魂   

21. 人如果丧失了精神,就必须尽快反省,找回精神,否则便如行尸走肉   

22. D

八.11分

23.例: 青春是一面旗帜,她召唤着我们勇敢前行;青春是一本教科书,她启迪着我们的智慧和心灵。

24. 农业兴,则百业兴;农民富,则国家富;农村稳,则天下稳。   

注意:既要分析逻辑层次以安排语序,还要注意句式整齐

九.25.参考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文档

2021年新人教版_高一语文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期中(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年级:高一科目:语文命题人:石油中学石磊第I卷(选择题30分)说明:命题目的两点,其一,尽量紧扣课本,结合所学知识,以期引起学生对课本的重视;其二,以高考题模式命题,让高一学生尽快熟悉高考模式。一.选择(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义愤填膺(yīng)不稂不莠(liáng)百舸争流(gě)蹉跌(chuō)B.挥斥芳遒(qiú)不容置喙(huì)暴殄天物(tiǎn)隽永(juàn)C.沉滓泛起(zǎi)安然无恙(yà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