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进一步建立运球,双手胸前传接球动作概念。
2.技能目标:巩固提高运球、传接球技术动作和对球的控制和支配能力,发展灵敏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敢、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传球时:蹬、伸、翻、拨。
接球时:伸臂迎球,接球缓冲。
教学难点:
身体的协调配合用力。
教学过程
(1)准备部分
1.集合整队,师生问好,点名,检查服装及安全问题。
2.组织课堂常规,宣布本节课的内容和教学目标。
3.安排见习生。
4.慢跑,队伍绕篮球场慢跑两圈。
5.教师带领学生做热身操,避免运动损伤。
(2)原地运球
1.组织:教师讲解示范原地原地运球动作方法。学生原地徒手模仿教师动作。
动作要领:两腿弯曲,上体稍前倾,抬头,眼看前方或侧方;五指自然分开,手心空出,用手指和指跟部位控制球;肘关节自然弯曲,以肘关节为轴,上下摆动。
2.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视、纠错。
(3)双手胸前传接球
动作要领:双手持球于胸前,五指自然分开,两拇指成八字形,用手指和手掌前沿触球,两肘自然弯曲于体侧,上体稍前倾,两腿自然前后站立。传球时,两臂迅速向传球方向伸出,同时用手指和翻腕力量将球传出。
接球:眼视来球,两臂迎球伸出,两手手指自然张开,拇指相对成八字形,其他手指向前上方,两手成一个半圆形。当手指触球时,两臂顺势屈肘时后引缓冲来球的力量,两手持球于胸腹前,成基本站立姿势。
结束部分
1.总结本节课的完成情况,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表扬。
2.布置课后任务。
3.带领学生放松。
4.安排学生归还器材。
5.宣布下课。
课后反思
1.本节课以运球传接球为主,各个环节能有序进行,学生均能听从指令。
2.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在练习中很容易分散注意力,教师可利用小学生爱玩的特性,增加游戏提高学生的兴趣与注意力。
3.小学生纪律差,需要树立威严,多管,让学生听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