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选择题复习2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6 22:39:09
文档

选择题复习2

一、选择题1、下列情况中,属于自身调节的是:A、人在过度通气后呼吸暂停B、全身血压维持相对恒定C、体温维持相对恒定D、血糖水平维持相对恒定E、平均动脉压在一定范围内下降时,肾血流量保持相对恒定2、可兴奋细胞兴奋的共同标志是:A、反射活动B、肌肉收缩C、动作电位D、神经冲动E、腺体分泌3、机体的内环境指的是:A、体液B、细胞内液C、细胞外液D、血液E、血浆E、感觉系统和运动系统4、下列关于稳态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生物体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经常保持绝对平衡的状态,称为稳态B、稳态是一种复杂的由
推荐度:
导读一、选择题1、下列情况中,属于自身调节的是:A、人在过度通气后呼吸暂停B、全身血压维持相对恒定C、体温维持相对恒定D、血糖水平维持相对恒定E、平均动脉压在一定范围内下降时,肾血流量保持相对恒定2、可兴奋细胞兴奋的共同标志是:A、反射活动B、肌肉收缩C、动作电位D、神经冲动E、腺体分泌3、机体的内环境指的是:A、体液B、细胞内液C、细胞外液D、血液E、血浆E、感觉系统和运动系统4、下列关于稳态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生物体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经常保持绝对平衡的状态,称为稳态B、稳态是一种复杂的由
一、选择题

1、下列情况中,属于自身调节的是:

A、人在过度通气后呼吸暂停     B、全身血压维持相对恒定    C、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D、血糖水平维持相对恒定      E、平均动脉压在一定范围内下降时,肾血流量保持相对恒定  

2、可兴奋细胞兴奋的共同标志是:

A、反射活动   B、肌肉收缩      C、动作电位     D、神经冲动      E、腺体分泌

3、机体的内环境指的是:

 A 、体液     B、细胞内液     C、细胞外液     D、血液     E、血浆

E、感觉系统和运动系统

    4、下列关于稳态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生物体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经常保持绝对平衡的状态,称为稳态

    B、稳态是一种复杂的由机体内部各种调节机制所维持的动态平衡过程

    C、机体内环境理化性质相对恒定的状态,称为稳态

    D、稳态一旦不能维持,生物体的生命将受到威胁。

    E、稳态实际上是一种动态平衡。

5、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A、反射      B、反应      C、适应       D、正反馈调节      E、负反馈调节

6、能引起生物机体发生反应的各种环境变化,统称为:

        A、反射     B、兴奋     C、刺激      D、反应      E、反馈

7、刺激引起机体由相对静止状态转为活动状态称为:

A、反射     B、兴奋     C、刺激      D、反应      E、反馈

8、物质在膜上“泵”的参与下,逆电-化学梯度的转运过程称为:

   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C、主动转运    D、入胞作用    E、出胞作用

9、运动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属于:

   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C、主动转运   D、入胞作用    E、出胞作用

10、物质在膜蛋白质的帮助下,顺电-化学梯度的转运过程属于:

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C、主动转运   D、入胞作用    E、出胞作用

11、当静息电位的数值向绝对值加大的方向变化时,称作膜的:

A、极化       B、去极化      C、复极化      D、反极化       E、超极化

12、判断组织兴奋性高低的常用指标是:

A、静息电位      B、阈电位      C、阈强度     D、刺激的频率     E、刺激的持续时间

13、与神经细胞动作电位去极相有关的主要离子是:

        A、K+      B、Cl-       C、Ca2+       D、Na+        E、Mg2+

14、葡萄糖进入红细胞属于:

        A、主动转运    B、单纯扩散     C、易化扩散    D、入胞作用     E、吞噬

15、锋电位由顶点向静息电位方向变化的过程称为:

A、极化    B、去极化    C、复极化    D、反极化    E、超极化

16、当神经冲动到达运动神经末梢时,可引起接头前膜的:

        A、Na+通道关闭     B、Ca2+通道开放    C、K+通道开放   D、Cl-通道开放     E、Cl-通道关闭

    17、神经纤维上前后两次兴奋,后一次兴奋最早可出现于前一次兴奋后的:

    A、绝对不应期        B、相对不应期        C、超常期

   D、低常期            E、低常期结束后

18、在细胞膜的物质转运中,Na+跨膜转运的方式是:

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C、易化扩散和主动转运

D、主动转运          E、单纯扩散和主动转运

19、神经细胞动作电位下降支的产生是:

        A、K+外流   B、K+内流   C、Na+内流    D、Na+外流    E、Ca2+内流

20、具有“全或无”特征的电反应是:

        A、动作电位   B、静息电位  C、终板电位   D、突触后电位   E、局部电位

    21、肌细胞膜的电变化转为收缩过程的耦联的关键部位是:

        A、横管系统                   B、纵管系统            C、肌浆     

    D、纵管终末池                 E、三联管结构

    22、相继刺激落在前次收缩的舒张期内引起的复合收缩称为:

   A、单收缩        B、不完全强直收缩       C、完全强直收缩   

    D、等张收缩      E、等长收缩

23、临床上常用的等渗溶液有:

A、1.0%NaCl       B、10%葡萄糖       C、0 .9% NaCl  

D、10%尿素        E、50%葡萄糖

24、某病人错误输入大量蒸馏水后,该病人会出现:

A、红细胞叠连           B、血细胞凝集            C、溶血   

D、病人死亡             E、红细胞皱缩

25、红细胞比容是指红细胞:

A、与血浆容积之比       B、与血管容积之比       C、与白细胞容积之比 

D、在血液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      E、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

26、临床上常用的等渗溶液有:

A、1.0%NaCl    B、10%葡萄糖     C、0 .9% NaCl     D、10%尿素    E、50%葡萄糖

27、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最好选择下列哪项治疗措施:

        A、补充铁         B、补充蛋白质        C、补充维生素B12和叶酸

D、输血           E、补充雄激素

    28、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来自:

        A、纤维蛋白原     B、白蛋白    C、α球蛋白    D、β球蛋白     E、γ球蛋白

29、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基本相同的是:

A、收缩压      B、舒张压    C、外周阻力     D、心输出量    E、脉搏压

30、室性期前收缩之后出现代偿间歇的原因是:

A、窦房结的节律性兴奋延迟发放       B、窦房结的节律性兴奋少发放一次 

        C、窦房结的节律性兴奋传出速度减慢   D、室性期前收缩的有效不应期特别长

E、窦房结的一次节律性兴奋落在期前收缩的有效不应期中

31、心室肌动作电位的主要特征是:

A、0期(去极化过程)            B、1期(快速复极初期)        C、2期(平台期)   

D、3期(快速复极末期)          E、 4期(恢复期)

32、心动周期中,在下列哪个时期左心室容积最大:

A、快速充盈期末          B、减慢充盈期末          C、快速射血期   

D、心房收缩期末          E、减慢射血期末

33、心动周期中,心室血液充盈主要是由于:

A、心房收缩作用      B、心室舒张的抽吸作用      C.骨骼肌收缩的挤压作用

D、胸膜腔内负压的作用      E、地心引力的作用

34、心指数等于:

A、每搏输出量/心舒末期容积      B、每搏输出量/体表面积      C、心输出量/体表面积

D、心舒末期容积/体表面积      E、每分功/体表面积   

35、心肌不会产生强直收缩的原因是:

         A、心肌的肌浆网不发达 Ca2+储备少        B、心肌的有效不应期特别长  

         C、心肌有自动节律性的收缩              D、心肌是功能上的合胞体

         E、心肌呈全或无的收缩

 36、房室延搁的生理意义是:

A、使心肌不会产生强直收缩      B、增加心肌收缩力      C、使心肌有效不应期延长

D、使房、室不会同时收缩      E、使心肌兴奋性降低 

 37、阻力血管主要是指: 

A、大动脉                 B、小动脉和微动脉        C、毛细血管

D、小静脉和微静脉         E、大静脉

 38、影响正常人舒张压的主要因素是:

         A、大动脉管壁弹性         B、心输出量         C、阻力血管的口径   

D、容量血管的口径         E、血液粘滞性

 39、心肌收缩力增强时,静脉回心血量增加,这是因为:

A、动脉血压升高             B、心输出量增加       C、血流速度加快    

D、舒张期心室内压降低       E、中心静脉压升高

 40、下列哪一项可使组织液生成增加:

       A、毛细血管血压升高           B、组织液静水压升高 

       C、组织液胶体渗透压降低       D、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     

E、摄入大量的NaCl

 41、心迷走神经兴奋后,可使:

A、心率减慢,心内传导加快,心肌收缩力减弱

B、心率加快,心内传导加快,心肌收缩力减弱      

C、心率减慢,心内传导减慢,心肌收缩力增强       

D、心率加快,心内传导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

E、心率减慢,心内传导减慢,心肌收缩力减弱

42、下列物质中升血压作用最强的是:

A、肾上腺素           B、肾素           C、血管紧张素Ⅰ      

D、血管紧张素Ⅱ       E、去甲肾上腺素

43、有效通气量指的是: 

A、潮气量      B、肺活量      C、用力呼气量      D、肺通气量      E、肺泡通气量  

44、平静呼吸与用力呼吸的共同点是:

A、吸气是主动的        B、吸气是被动的        C、呼气是主动的    

D、呼气是被动的        E、有辅助呼吸肌参加

45、使肺通气量增加的最主要因素是: 

A、血液中O2分压降低      B、血液中CO2分压降低      C、血液中H+浓度增加

D、脑脊液中H+浓度降低      E、吸入气中CO2浓度适当增加

46、维持呼吸中枢正常的兴奋性依赖于: 

A、一定浓度的二氧化碳       B、缺氧             C、 氢离子浓度       

D、肺牵张反射的传人冲动     E、氧含量升高

47、反映肺通气功能贮备力的指标是: 

A、肺活量              B、用力呼气量           C、肺通气量     

D、肺泡通气量          E、最大通气量

48、CO2使呼吸运动加强的主要途径是通过:

A、中枢化学感受器          B、外周化学感受器      C、作用于呼吸肌

D、通过肺牵张感反射        E、通过呼吸肌本身感受性反射

49、平静呼气末,肺内还容纳的气量为: 

A、肺活量      B、肺总容量      C、残气量      D、潮气量      E、功能残气量

50、 缺O2或H+浓度增加,引起呼吸运动加快加深的主要原因是: 

A、直接刺激呼吸中枢       B、通过肺牵张感反射      C、刺激呼吸肌      

D、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      E、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

51、关于血液对O2的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主要方式是O2与Hb结合         B、少量溶解于血浆中    

       C、O2与Hb的结合是可逆性的     D、物理溶解的量与CO2分压成正比

       E、血液中CO2分压升高,将减弱HbO2的解离

52、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最主要作用是: 

A、减小吸气阻力        B、降低肺泡表面张力       C、防止肺水肿     

D、稳定大小肺泡容积        E、增大气道阻力

53、肺活量等于: 

A、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   B、深吸气量+功能余气量   

C、补呼气量+余气量            D、深吸气量+余气量     

E、潮气量+功能余气量

54、关于胃酸的生理作用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能激活胃蛋白酶原,供给胃蛋白酶所需的酸性环境

B、可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性而易于分解

C、可杀死随食物进入胃内的细菌

D、可促进维生素B12的吸收

E、盐酸进入小肠后,可促进胰液、肠液、胆汁的分泌

55、使胰蛋白酶原活化的最主要的物质是:

A、盐酸      B、组织液      C、肠致活酶      D、糜蛋白酶      E、胰蛋白酶本身

56、关于正常人胰液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胰液的PH值约为8           B、胰液中含有糜蛋白酶

C、胰液的碳酸氢钠含量高        D、胰液的分泌以神经调节为主

E、每天分泌量超过1000ml

57、胆汁中与消化有关的成分是:

A、胆盐      B、胆固醇      C、胆色素      D、脂肪酸      E、水和无机盐

58、水分和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部位是在:

A、十二指肠     B、大肠      C、胃      D、食管及胃      E、小肠

59、机体活动所需要的能量直接来源于:

A、脂肪      B、蛋白质       C、葡萄糖      D、磷酸肌酸      E、三磷酸腺苷

60、肾脏的泌尿功能不包括:

        A、排出大部分代谢尾产物及进入机体的异物      B、调节细胞外液量和血浆的渗透压

C、维持体液中的重要电解质平衡      D、排出过剩的电解质

E、产生与尿生成调节有关的肾素

61、 血液流经肾小球时,促进血浆滤出的直接动力是:

A、入球小动脉血压          B、出球小动脉血压         C、肾动脉血压

D、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E、全身平均动脉血压

62、与肾小球滤过率无关的因素是:

A、滤过膜的通透性      B、肾血流量      C、滤过膜的面积      D、肾髓质血流量

E、有效滤过压

63、肾糖阈是指:

A、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时的血糖浓度     B、肾小球开始滤过葡萄糖时的血糖浓度

C、肾小管开始吸收葡萄糖时的血糖浓度     D、肾小管吸收葡萄糖的最大能力

E、肾小球开始滤过葡萄糖的临界尿糖浓度

、在肾脏病理情况下,出现蛋白尿的原因是:

A、血浆蛋白含量增多            B、肾小球滤过率增多

C、滤过膜上的唾液蛋白减少      D、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升高

E、肾小球对蛋白质重吸收减少

65、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的最敏感的因素是:

A、循环血量减少      B、血浆晶体渗透压增高      C.血浆胶体渗透压增高

D、疼痛刺激       E、寒冷刺激

66、肾脏维持体内水平衡的功能,主要靠调节下列哪项活动来实现? 

A、肾小球滤过量             B、远曲小管与髓袢的重吸收水量        

C、远曲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水量      D、肾小管的分泌功能       

E、.近曲小管的重吸收水量

67、醛固酮作用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可促进:

A、Na+的重吸收和H+的分泌             B、Na+的重吸收和K+的分泌

C、K+的重吸收和H+的分泌              D、Na+的重吸收和NH3的分泌

E、K+的重吸收和NH3的分泌

68、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中不包括:

A、生理完整性         B、衰减性             C、绝缘性   

D、双向性             E、相对不疲劳性

69、下列不属于化学性突触传递特点的是:

A、对内环境的变化不敏感         B、可总和         C、有时间延搁

D、单向传递                     E、易疲劳

70、在感觉传导途径上最多见的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是:

A、辐散式    B、聚合式    C、链锁式    D、环式     E、以上都不是

71、腱反射的效应器是:

A、肌腱      B、肌梭      C、梭外肌      D、梭内肌      E、肌腹

72、关于特异性投射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接受外周感觉器的专一传导道的冲动      B、外周感觉器与皮层有点对点的关系

C、产生特定的感觉      D、投射至皮层的广泛区域      E、激发大脑皮层发出神经冲动

73、脊休克产生的原因是:

A、横断脊髓的损伤性刺激       B、外伤所致的代谢紊乱 

C、横断脊髓时大量出血         D、断面以下脊髓丧失高位中枢的调节 

E、失去了脑干网状结构易化区的始动作用  

74、患者出现去大脑僵直,表明病损已侵犯:

A、大脑皮层     B、纹状体     C、脑干     D、小脑     E、丘脑

75、发生脊休克时,横断面以下的脊髓所支配的躯体出现:

A、随意运动暂时消失     B、感觉暂时消失     C、反射活动暂时消失

D、反应暂时消失          E、不随意运动暂时消失

76、牵张反射的感受器是:

A、肌腱      B、肌梭      C、梭外肌      D、梭内肌      E、肌腹

77、内脏痛的特征,不包括: 

A、持续、缓慢        B、定位不明确       C、对缺血、痉挛等刺激敏感 

D、对切割、烧灼刺激敏感       E、常可引起牵涉痛

78、关于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易受药物的影响               B、投射至皮层的广泛区域 

C、维持和改变皮层兴奋状态       D、外周感觉器与皮层有点对点的关系 

E、是各种不同感觉信号的共同上行通路

79、成人生长素过多将导致:

A、呆小症    B、单纯性甲状腺肿     C、粘液水肿     D、肢端肥大症     

E、巨人症

80、血液中生物活性最强的甲状腺激素是:

A、一碘甲腺原氨酸     B、二碘甲腺原氨酸      C、三碘甲腺原氨酸    

D、四碘甲腺原氨酸     E、逆-三碘甲腺原氨酸

二、简答题

1、机体功能调节的方式及其特点

神经调节:最基本调节方式是反射。具有返应快,精细而准确,作用时间短的特点。

体液调节:通过体液中某些化学物质的作用对人体细胞、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进行调节的过程,具有作用缓慢、广泛、持续时间长的特点。

自身调节:由于细胞和组织器官自身特性而对刺激产生适应性反应的过程,具有调节幅度小,灵敏度低,影响范围比较局限的特点。

2、请简述输血原则

输血的基本原则是保证供血者的红细胞不被受血者血浆中的凝集素所凝集,即供血者红细胞上的凝集原不与受血者血浆中的凝集素发生凝集反应。

(一)ABO血型与输血的关系

1 同型血相输

2 O型血可以少量输给其他血型的人。但要少于300ml,速度要慢并避免反复输入

3 AB型可以接受少量其他血型的血液。同样要坚持少量缓慢输入的原则。

(二)Rh血型与输血的关系

 Rh阴性的人第一次接受Rh阳性的人的输血,由于他们体内没有天然的抗Rh凝集素,因而不会发生凝集反应,但输血后他们体内将产生原来不存在的抗Rh凝集素,若再次接受Rh阳性输血时,会发生凝集反应而引起严重后果。临床上给患者重复输血时,即便是同一供血者的血液,也要作交叉配血试验,以避免可能由于Rh血型不合引起的严重问题。

(三)交叉配血试验

供血者的红细胞混悬液和受血者的血清相混合称主侧,受血者的红细胞混悬液和供血者的血清相混合称次侧。两侧均无凝集反应者最为理想,称为配血相合,可以输血;如果主侧有凝集反应,不管次侧发不发生凝集,均为配血不合,绝对不能输血;如果主侧不发生凝集反应而次侧发生凝集反应,一般不宜进行输血,紧急情况下必须进行输血时,应遵循少量,缓慢原则。

3、请简述影响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因素

毛细血管压:促进组织液生成,阻止组织液回流的主要因素。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毛细血管压增高,有效过滤压增大,使组织液生成增多和回流减少而发展为水肿。

血浆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是由血浆蛋白质分子形成的。血浆蛋白含量减少,胶体渗透压降低,导致有效率过压增大而引起水肿。

淋巴液回流:由毛细血管滤出的液体约10%是通过生成淋巴液而回流的。淋巴液具有调节体液平衡和防止水肿发生的作用。

毛细血管通透性:蛋白质不易通过正常毛细血管壁。当毛细血管通透性异常增大时,部分血浆蛋白渗出毛细血管,使得病变部位组织液胶体渗透压升高,有效过滤压增大,而发生局部水肿。

4、请简述影响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因素

(1)有效过滤压,是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动力。其他条件相对不变的情况下,肾小球毛细血管压与肾小球滤过压呈正变关系,血浆胶体渗透压和肾小囊内压则与肾小球滤过率呈反变关系。

(2)滤过膜的面积和通透性,病理情况下,若具有滤过功能的面积减少,肾小球滤过率亦减少;滤过膜上带负电荷的糖蛋白减少,滤过膜的通透性增大,使血浆蛋白质甚至血细胞“漏”出,故可出现少尿、蛋白尿和血尿。

(3)肾血浆流量,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肾血浆流量与肾小球滤过率呈正变关系。

5、请简述突触传递的过程

当突触前神经元有冲动传到神经末稍时,突触前膜发生除极,引起前膜上电压门控Ca+通道开放,细胞外Ca+进入末稍轴浆内,导致轴浆内Ca+浓度瞬时增高,触发突触囊泡的出胞作用,引起神经递质的量子式释放。递质进入突触间隙后,经扩散抵达突触后膜,作用于后膜上特异性受体或化学门控通道,引起突触后膜对某些离子通透性的改变,带电离子进出后膜,导致突触后膜发生除极或超极化的电位变化。这样,突触前神经元的信息通过突触传递到突触后神经元,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功能变化。

6、请举例说明何谓渗透性利尿

医学临床上使用甘露醇和山梨醇,就是因为肾小管不能重吸收甘露醇,从而提高了肾小管液的溶质浓度,使小管渗透压升高,利用渗透性利尿的原理,达到利尿消肿的目的。

文档

选择题复习2

一、选择题1、下列情况中,属于自身调节的是:A、人在过度通气后呼吸暂停B、全身血压维持相对恒定C、体温维持相对恒定D、血糖水平维持相对恒定E、平均动脉压在一定范围内下降时,肾血流量保持相对恒定2、可兴奋细胞兴奋的共同标志是:A、反射活动B、肌肉收缩C、动作电位D、神经冲动E、腺体分泌3、机体的内环境指的是:A、体液B、细胞内液C、细胞外液D、血液E、血浆E、感觉系统和运动系统4、下列关于稳态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生物体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经常保持绝对平衡的状态,称为稳态B、稳态是一种复杂的由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