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中小学课题申报书:核心素养引领下小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6 22:39:49
文档

中小学课题申报书:核心素养引领下小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

核心素养引领下小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学科分类:基础教育课题类别:重点课题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生实践能力预期研究成果:论文集课题设计论证一、问题的提出2014年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意见》中就深入的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并提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一时间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席卷全国。2016年,北京师范大学举行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新闻发布会,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表现、落实途径等做了详细阐述。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
推荐度:
导读核心素养引领下小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学科分类:基础教育课题类别:重点课题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生实践能力预期研究成果:论文集课题设计论证一、问题的提出2014年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意见》中就深入的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并提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一时间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席卷全国。2016年,北京师范大学举行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新闻发布会,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表现、落实途径等做了详细阐述。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
核心素养引领下小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 

学科分类:基础教育 

课题类别:重点课题 

关键词:核心素养 小学生 实践能力 

预期研究成果:论文集 

课题设计论证

一、问题的提出2014年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意见》中就深入的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并提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一时间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席卷全国。2016年,北京师范大学举行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新闻发布会,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表现、落实途径等做了详细阐述。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全国各地就如何发展学生的核心素样也纷纷开展行动。随着素质教育观念的提出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实践能力”已成为基础教育理论界研究的热点。关于实践能力的含义研究成果非常丰富。但在一定程度上达成共识。实践是指:在认识指导下的问题解决的过程。其中,对小学生而言,解决问题主要是指个体吸收、整合支持性教育资源和个体基础资源,适应社会生活,解决基本实际问题,参与社会生活实践,促进自我成长,提升自我的实践主体地位。依此,实践能力就是顺利解决以上问题的能力,即保证个体顺利运用已有知识、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所必需具备的那些生理和心理特征。

二、课题界定本课题属于应用研究型课题,其研究对象是小学生的能力培养;研究内容是核心素养中的实践能力培养;研究途径是通过实验与实践,探索小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培养实践能力的途径。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核心素养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1979年的英国。英国的继续教育联盟引入了由梅滕斯在1972年提出的 “关键能力”这一概念,并对其进行研究和解读,巧妙运用于自己的教育发展中。可以说,核心素养的提出是一种必然。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到来,迫使人们要改变以前的教育理念,寻求一种适应终身化学习的能力和素养,即核心素养。1997年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对核心素养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开展了“素养的界定与遴选: 理论和概念基础”项目,最终成果是将核心素养划分为三个维度、九个方面的内容,来代替以 “读、写、算”为主的传统学习,响应全球化改革浪潮和知识经济的挑战。其对“素养”的界定是: “素养是在特定情境中成功应对复杂需要的能力……它需要调动知识、认知和技能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动机等社会心理资源。”在其带领下,美国、日本、新加坡、德国等也相继进行了研究。美国提出的核心素养冠名以 “21 世纪学习体系”,主要包括 “学习和创新素养” “信息、媒体与技术素养” “生活与职业素养”。日本提出 “旨在培养具备适应21世纪生活的日本人”的“基础能力、思维能力以及时间能力”的核心素养。与此同时,核心素养给中国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国内学者和相关专家采用一种积极主动的态度,进入 “核心素养时代”,此时正值中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深化改革关键时期。2013年5月16日,由教育部直接委托、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牵头组织的 “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研究”重大项目正式启动,表明我国对于核心素养的研究正式拉开帷幕。2014年3月30日,教育部研制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教育部将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出发,把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要求落实到各学科教学中,这是“核心素养”概念首次出现在国家文件中。2015年4月,《人民教育》首次提出比较明确的定义。2016年9月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其中对于核心素养的内涵、表现和落实途径等做出了详细的阐述。可见,每个国家和组织有着自己的研究角度,毋庸置疑,其方向目标都指向人的发展,旨在使人适应时代的需要。

  四、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21世纪是一个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为适应新世纪科学技术的挑战,走进21世纪的一代人,必须具有较高的科学技术和心理素质,必须是充满活力、充满竞争意识和拥有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我国教育的首要任务,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当前学生实践能力的状况不容乐观。其原因有二:

  (一)学校忽视实践能力培养。1、虽然素质教育提出多年,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已经进行多轮。但受高考制度的影响,小学教育还不能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子,目前,学生基本上还是以接受性学习为主,教师将要学习的知识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2、一些学校从来就没有开设过实验课,还有相当一些学校,实验项目极少,学生只能按部就班地照着实验说明“照方抓药”,根本没有机会自己设计方案。

  (二)家长在生活中包办代替。所以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就显得更为重要。所以在新时代,在核心素养引领下的小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五、理论依据与研究内容理论依据:1、核心素养是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其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2、实践能力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始终把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作为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项根本任务。在第三次全教会上通过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该决定明确提出把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深化教育改革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由此可见,我国教育已经开始逐步重视对学生素质的培养。而核心素养是对素质教育内涵的具体阐述。研究目标:一、通过教学实践落实核心素养。

二、探索在不同学科中培养小学生实践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三、探索在社会生活中培养小学生实践能力的途径和方法。研究内容:一、在教学实践中落实核心素养。

二、学科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三、社会参与中培养小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研究假设:基于本课题的研究对象、内容和现有资源,我们对课题成果的预期有:一、结合我校“共生课堂”改革的成果,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兴趣和能力,能运用不同学科知识、依据特定情境和具体条件选择制订合理的解决方案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行动能力。能形成基于学科的课例和方法。

二、以综合实践活动课为平台,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设计解决方案、实施行动的能力。能形成活动案例。创新之处:综合运用学科知识和学生已有的认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制订方案并实施行动,通过不同的活动设计培养不同方面的实践能力是本课题的创新之处。六、研究思路与实施步骤研究思路:1、成立课题小组,通过学习与培训,迅速深入掌握国内有关核心素养的研究动态、领会六大核心素养的深刻内涵,针对学生年龄特点提出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2、课题组成员根据不同学段要求和不同学科特点分头设计活动,并在不同班级进行实施和完善,在此过程中形成一系列有效活动设计。3、最终形成具有可操作性、推广性的研究报告。研究方法:调查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系统科学方法技术路线:学 校

总体规划有效实施—形成活动设计

案例、归纳有效实施途径课题组培训并指导研究 活动设计班 级 具体实施实施步骤:一:成立课题组,组织培训(2018年6月至2018年12月)成立课题组,组织学习培训。课题组成员分头学习相关课题研究成果著作,了解相关知识与国内研究现状,为课题研究奠定基础。课题组成员讨论形成下一步研究方案。

二、明确任务,分头设计实施(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根据学校制订的研究方案,结合本学科的特点,设计活动方案,并选择班级进行实施,边实践边反馈。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反馈改进。中期总结交流改进。

三、总结提炼。

  (2019年9月至12月)积累资源,形成案例,提炼方法,预期形成活动设计系列,实施案例系列,并形成与之配套评价办法。

  四、撰写研究报告,整理推广(2020年元月至5月)整理课题研究资料,形成研究成果,完成结题报告,申请结题。课题研究成果进行推广。 

课题编号:5453

文档

中小学课题申报书:核心素养引领下小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

核心素养引领下小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学科分类:基础教育课题类别:重点课题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生实践能力预期研究成果:论文集课题设计论证一、问题的提出2014年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意见》中就深入的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并提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一时间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席卷全国。2016年,北京师范大学举行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新闻发布会,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表现、落实途径等做了详细阐述。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