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读懂诗歌--导学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6 22:41:16
文档

读懂诗歌--导学案

如何读懂诗歌导学案一、初步体验:题大庾岭北驿①【唐】宋之问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②。【注释】:①大庾岭为五岭之一,古人以此为南北分界,有北雁南飞至此不过岭南之传说。诗是作者流放钦州途经大庾岭时所作。②《荆州记》载,南朝梁时诗人陆凯有这样一首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何所有,聊赠一枝春。”1、分析这首诗歌的内容。2、体会理解这首诗歌思想内容的一般方法。2、深度探究例1:阅读下面的诗歌,分析作品的内容。(2010年全国
推荐度:
导读如何读懂诗歌导学案一、初步体验:题大庾岭北驿①【唐】宋之问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②。【注释】:①大庾岭为五岭之一,古人以此为南北分界,有北雁南飞至此不过岭南之传说。诗是作者流放钦州途经大庾岭时所作。②《荆州记》载,南朝梁时诗人陆凯有这样一首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何所有,聊赠一枝春。”1、分析这首诗歌的内容。2、体会理解这首诗歌思想内容的一般方法。2、深度探究例1:阅读下面的诗歌,分析作品的内容。(2010年全国
            如何读懂诗歌  导学案

一、初步体验:

题大庾岭北驿  ①  【唐】宋之问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②。

【注释】:① 大庾岭为五岭之一,古人以此为南北分界,有北雁南飞至此不过岭南之传说。诗是作者流放钦州途经大庾岭时所作。②《荆州记》载,南朝梁时诗人陆凯有这样一首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何所有,聊赠一枝春。” 

1、分析这首诗歌的内容。

    

2、体会理解这首诗歌思想内容的一般方法。

2、深度探究

例1:阅读下面的诗歌,分析作品的内容。(2010年全国卷Ⅱ)

         梦中作①     欧阳修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②,酒阑③无奈客思家。

    [注]①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②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束,斧已烂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③酒阑:酒尽。

    

外部感知(关注序和注释、题目)

 1.包含时、地、人、事、题材、情感

 2.作者所处环境及诗歌的写作背景

 3.重点字词、典故

 《石头城》——           《山居秋暝》——           《春夜喜雨》——

关注文本:

1、要注意用了哪些意象?意象有什么特点?共同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要注意景与情的关系:正衬还是反衬。

如:

     送别——                            思乡——

     愁苦——                            抒情——

     爱情——                            战争——

     隐居——                            羁旅——

2、对于直接或间接表现作者感情基调的关键语句要多加注意。并由此辐射,去观照诗词中的其他部分。

   冷词(忧愁、哀伤):

            寒、冷、愁、空、悲……

   热词(高兴、欢快):

            喜、乐、欢、笑……

3、 关注首尾联.首联照应诗题,尾句一般卒章显志.如: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首联点题——                       尾联——

3、自主总结。

4、课堂演练。

.阅读下面的宋诗,按要求作答。(8分)

太湖恬亭【宋】王安石

槛临溪上绿阴围,溪岸高低入翠微。日落断桥人,水涵幽树鸟相依。

清游始觉心无累,静处谁知世有机。更待夜深同徙倚【注】,秋风斜月钓船归。

【注】徙倚:徘徊,流连不去。

(1)第二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2分)

(2)简析第三联所表现的诗人心境。(3分)

(3)尾联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任选一种加以简析。(3分)

5.拔高演练

点绛唇·感兴   王禹偁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

     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

【注】①王禹偁:巨野(今属山东)人。北宋最早改革文风的诗文家。在朝为官敢于直言讽谏,屡受贬谪。曾贬为黄州,又迁蕲州(今属湖北),后病死。②如缀:排列成行,很整齐,如连缀在一起。③平生事:这里指向来所追求的功名事业。

(1)下列对词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雨恨云愁”一句词人运用比喻的手法,借景抒情,写江南多云多雨令人感到惆怅,以表现词人的心绪。

B.“江南依旧称佳丽”一句表明词人眼中的江南仍有着美丽的景象。“依旧”暗寓了今昔之感,透露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

C.“水村”两句抓住江南水乡最富地方特色的景物进行细致刻画,展现了一片明丽、温馨的景象。

D.“天际”两句承上片写景而来,视角由低而高,转向空中。词人用“天际征鸿”来反衬自己的碌碌无为,以物衬人。

E.词人遥见“天际征鸿”触发了“平生事”的联想,并将“平生事”凝聚在对“夭际征鸿”的睇视中,含蓄而深沉。

(2)整首词抒发了词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6分)

文档

读懂诗歌--导学案

如何读懂诗歌导学案一、初步体验:题大庾岭北驿①【唐】宋之问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②。【注释】:①大庾岭为五岭之一,古人以此为南北分界,有北雁南飞至此不过岭南之传说。诗是作者流放钦州途经大庾岭时所作。②《荆州记》载,南朝梁时诗人陆凯有这样一首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何所有,聊赠一枝春。”1、分析这首诗歌的内容。2、体会理解这首诗歌思想内容的一般方法。2、深度探究例1:阅读下面的诗歌,分析作品的内容。(2010年全国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