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 一 语 文(满分:100分)
第Ⅰ卷(共47分)
一.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
A. 阡陌 鲜卑 匪我愆期 纤纤擢素手
B. 涤纶 评论 纲常伦理 经纶事务
C. 给予 脊髓 自给自足 济济一堂
D. 气概 揩拭 同仇敌忾 慷慨激昂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攫取 竹槁 坍塌 逞能 麟次栉比
B. 锁事 钝滞 雍荣 漂浮 急公好义
C. 劳骚 咆哮 公署 纯萃 淋漓尽致
D. 拽翻 磕头 应酬 臃肿 迫不及待
3.依次填入下面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1)大多数应聘毕业生表示,应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自己的期望值;相对于
薪酬而言,应聘毕业生更加_______的是自己在用人单位将有多大的发展空间。
(2)由于管理不到位,一些城乡______部的生活污水和垃圾废物长年得不到综合治理。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卫生环境和老百姓的生活质量。
(3)他自作主张,结果把事情办砸了。面对人们的不满和指责,他先是怒目而视,________口出狂言,实在是不可理喻。
A.看中 接合 继而 B.看重 接合 继而
C.看重 结合 既而 D.看中 结合 既而
4.下面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各位营员从哪所学校来,又实际编排在哪一兴趣班,他都洞若观火,一清二楚。
B.这一批年轻的科学家,正以无所不为的勇气不懈进在追求科学真理的征程上。
C.合作小组协力攻关,无暇他顾。有人却趁机大肆侵吞攻关成果,坐收渔人之利。
D.如果日本对我方的严正申明仍然置若罔闻,一意孤行,最后必将自食恶果。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电子工业要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门人才是十分重要的。
B.文章对环境污染问题作了比较具体的分析,同时也概括地介绍了关于环境科学的基本知识,引起人们对环境科学的重视。
C.心理健康思想的研究源远流长,早在我国战国时代的《内经》一书中,就有心理因素在人体疾病的发生、诊断和预防中起着重要作用。
D.加快西部地区发展的步伐,除了要尽力争取国内外投资,建设好基础设施,努力发展高新科技产业之外,搞好节水农业,办好乡镇企业,也是能否发展西部经济的一条重要的路。
6.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诗经》原本叫《诗》,共有诗歌305首,因此又称“诗三百”。从汉朝汉武帝起儒家将其奉为经典,因此称为《诗经》。《诗经》中的诗的作者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
B.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后人也因此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骚”。“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
C.王维,唐代诗人、画家,字摩诘。王维一生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作,其中尤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于世。作品有《归园田居》、《辛夷坞》等
D.陶渊明,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谥靖节。东晋人。 陶渊明是汉魏南北朝800年间最杰出的诗人。陶诗今存125首,多为五言诗。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
7.将下面的备选文句分别填在横线上,使文段语意清晰连贯的一项是( )
快阁是陆放翁饮酒赋诗的故地,在城西南三里,正是鉴湖绝胜之处。快阁临湖而建,推窗外望:___________。田亩间分成红绿黄三色,红的是紫云英,绿的是豌豆叶,黄的是油菜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的景致,晴天固然极好,雨天想来也必定神妙!
①东向,丛林中,隐约间露出一个塔尖,尤有诗意
②远处是一带青山,近处是隔湖的田亩
③一片一片颜色互相间着,美丽得远胜人间锦绣
④桨声渔歌又不时从湖面飞来
A. ②①③④ B.②③①④ C. ①③②④ D. ③①②④
二.阅读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司马朗字伯达,河内温人也。九岁,人有道其父字者,朗曰:“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客谢之。十二,试经为童子郎,监试者以其身体壮大,疑朗匿年,劾问。朗曰:“朗之内外,累世长大,朗虽稚弱,无仰高之风,损年以求早成,非志所为也。”监试者异之。后关东兵起,故冀州刺史李邵家居野王,近山险,欲徙居温。朗谓邵曰:“唇齿之喻,岂唯虞、虢,温与野王即是也;今去彼而居此,是为避朝亡之期耳。且君,国人之望也,今寇未至而先徒,带山之县必驻,是摇动民之心而开奸宄①之原也,窃为郡内忧之。”邵不从。边山之民果乱,内徒,或为寇钞②。
年二十二,太祖辟为司空掾属,除成皋令,以病去,复为堂阳长。其治务宽惠,不行鞭杖,而民不犯禁。迁充州刺史,政化大行,百姓称之。虽在军旅,常粗衣恶食,俭以率下。建安二十二年,与夏侯悖、藏霸等征吴。到居巢,军士大疫,朗躬巡视,致医药。遇疾卒,时年四十七。
【注】①宄(guǐ):坏人。②钞:掠夺。
8.下列句中的“以”与“监试者以其身体壮大”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以其境过清 B.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C.策之不以其道 D.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9.下列对人物的分析评价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司马朗少年时即能从容应对质疑,初露才华。
B.司马朗执政不靠刑罚而靠宽厚仁慈,百姓照样不犯法,很有人格魅力。
C.司马朗为了让军士以他为榜样,故意在中过着简朴的生活。
D.当出现瘟疫时,司马朗能体恤下属,亲自为军士送医送药。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 )
①客谢之 谢: ②监试者异之 异:
③窃为郡内忧之 窃: ④以病去 去:
A,道歉 不同 私下 距离
B, 道歉 认为……奇特(奇异) 私下 离职,离开
C,,致谢 异同 偷窃 离开
D, 感谢 认为……奇特(奇异) 私下 离职,离开
11.翻译下列句子。(8分)
(1)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
(2)边山之民果乱,内徙,或为寇钞。
三.诗歌阅读(共9分)
1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
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诗中是怎样表现山林的幽静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1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5分)
秋 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第Ⅱ卷(共103分)
四.背诵默写(8分)
14.在横线上写出诗句
(1)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躬自悼矣。
(2)我有嘉宾, 。 ,心念旧恩。
(3) ,池鱼思故渊。 ,依依墟里烟。
(4)玉不琢,不成器 , 。
五.现代文阅读(22分)
(一)阅读《钓鱼的医生》(节选),完成后面问题。(22分)
……
这位老兄姓王,字淡人。中国以淡人为字的好像特别多,而且多半姓王。他们大都是阴历九月生的,大名里一定还带一个菊字。古人的一句“人淡如菊”的诗,造就了多少人的名字。
……送给王淡人的只有一块,……这块匾与医术无关,或关系不大,匾上写的是“急公好义”,字是颜体。
进了过道,是一个小院子。院里种着鸡冠、秋葵、凤仙一类既不花钱,又不费事的草花。有一架扁豆。还有一畦瓢菜。这地方不吃瓢菜,也没有人种。这一畦瓢菜是王淡人从外地找了种子,特为种来和扁豆配对的。王淡人的医室里挂着一副郑板桥写的(木板刻印的)对子:“一庭春雨瓢儿菜,满架秋风扁豆花。”他很喜欢这副对子。这点淡泊的风雅,和一个不求闻达的寒士是非常配称的。其实呢?何必一定是瓢儿菜,种什么别的菜也不是一样吗?王淡人花费心思去找了瓢菜的菜种来种,也可看出其天真处。自从他种了瓢菜,他的一些穷朋友在来喝酒的时候,除了吃王淡人自己钓的鱼,就还能尝到这种清苦清苦的菜蔬了。
过了小院,是三间正房,当中是堂屋,一边是卧房,一边是他的医室。
他的医室和别的医生的不一样,像一个小药铺。架子上摆着许多青花小磁坛,坛口塞了棉纸卷紧的塞子,坛肚子上贴着浅黄蜡笺的签子,写着“九一丹”、“珍珠散”、“冰片散”……到处还有一些大大小小的乳钵,药碾子、药臼、嘴刀、剪子、镊子、钳子、钎子、往耳朵和喉咙里吹药用的铜鼓……他这个医生是“男妇内外大小方脉”,就是说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什么病都看。王家三代都是如此。外科用的药,大都是“散”——药面子。“神仙难识丸散”,多有经验的医生和药铺的店伙也鉴定不出散的真假成色,都是一些粉红的或雪白的粉末。虽然每一家药铺都挂着一块小匾“修合存心”,但是王淡人还是不相信。外科散药里有许多贵重药:麝香、珍珠、冰片……哪家的药铺能用足?因此,他自己炮制。他的老婆、儿女,都是他的助手,经常看到他们抱着一个乳钵,握着乳锤,一圈一圈慢慢地磨研(散要研得极细,都是加了水“乳”的)。另外,找他看病的多一半是乡下来的,即使是看内科,他们也不愿上药铺去抓药,希望先生开了方子就给配一副,因此,他还得预备一些常用的内科药。
15.联系全文,简要分析本文为何以“钓鱼的医生”为题?(6分)
答:
16,怎样理解划线处的这句话?(4分)
答:
17,怎样理解“急公好义”这一词语的意义和在此处的作用?(6分)
答:
18,王淡人为何坚持自己炮制外科药,又预备常用的内科药,从这一行为能看出他的什么特点?(6分)
答:
六.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13分)
19,分析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一组数据,得出结论,并合理推断其原因。要求:①语言表达准确、简明;②结论和原因不超过30字。(5分)
我国的文盲率,从2000年的6.72%下降到2010年的4.08%;每10万人中具 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20 00年的3 611人上升为8 930人。
(1)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0.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3分)
这不是什么名胜山水,地图上找不到,方志中无记载,却在唐宋人的画境中似曾相识。他未经名人雅士的讽咏礼赞,不着一字,自得风流。它不是珠围翠绕、搔首弄姿的名媛闺秀,而是蓬门荜户中光彩照人的碧玉,荆钗布裙,风鬟雾鬓,自有她天生隽秀的气韵。(摘自柯灵《江楼》)
本段用对比和比喻的方法突出了江楼景色的哪三种特点?(每条限用5字以内回答。)
21.以下列词为诱出点,展开想像,创造情境,写一段不少于80字的话。(要求这段话中包含所给的3个词语)(5分)
书本 梦 烛光
七、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米勒是19世纪法国著名的作家。他生于农家,年轻时跟人学画,因为不满其老师浮华的艺术风格,便离开了他的老师。后来,他在巴黎以画裸体画糊口,渐渐地他对此种艺术感到厌倦,但其他题材的画也卖不出去,因此,一度陷于贫困、苦恼和绝望的深渊。为生活所迫,他只好离开巴黎,住到乡下。在农村,他依然未能摆脱贫困,但美丽的大自然、淳朴的农民和农家生活,激起了画家的创作激情。他忍受了一切艰难,坚持创作,创作出了许多著名的作品,如《播种者》等。
要求:1,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2,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
3,不少于800字。
4,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参
1.C.2.D.
3.B ((1)看中,经过观察,感觉合意;看重,认为重要,重视,很看得起。(2)结合,人或事物之间形成紧密关系;接合,连接起来,使合在一起。(3)既而,时间副词,用在全句或下半句的头上,表示上文所说的情况或动作发生之后不久;继而,副词,表示紧随着某一情况或动作之后)
4.D (A项中,洞若观火,形容观察事物或现象非常透彻,能清楚地看出其本质。B项中,无所不为,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都干。C项中,渔人之利,比喻第三者利用另外双方的矛盾冲突而取得的利益)
5.B 6.C. 7.B 8.A. 9.C. 10.B.
11,答案:(1)轻慢别人父亲的人,也不会尊敬自己的父亲。
(2)沿山的居民果然大乱,(纷纷)向内迁徙,有的被强盗掠夺(抢掠)。
12.参:这首诗描写了夕阳西下时空山深林中的幽静景色。//前两句以人的话语声来反衬空山的幽静,着重从听觉方面描写环境的寂静。后两句以明亮的夕阳返光,反衬出山林深处的幽暗,是从视觉上来描写环境的幽美。(或:听觉与视觉相结合,构成一幅空山人语、深林夕照的画面。空山中有“人语”,从听觉角度写出山林的幽静。诗中写返照的阳光、幽暗的树林、深绿的青苔,从视觉写出色彩丰富、绚丽。)//这样描写有声有色,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13.参:诗中写了这样一个细节:托行人捎转的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千言万语,惟恐漏掉了一句,故“又开封”。
情感:作者客居洛阳,见秋风起,从而引起对家乡亲人无限的思念,所以又打开信封补写。从而显示出了作者对这封“意万重”的“家书”的重视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无限深切的思念之情。
14,夙兴夜寐 , 静言思之,鼓瑟吹笙 , 契阔谈讌 , 羁鸟恋旧林,暧暧远人村 , 人不学,不知道
15.以“钓鱼的医生”为题,可以看出主人公的职业是医生,“钓鱼的”三字体现的是王淡人的淡然、恬适、超脱物外的生活态度。
16.从这句话可以看出王淡人名字的由来,另外也透露出王淡人的淡然、恬适、超脱物外的生活态度。
17.“急公好义”意思是乐于助人,急人所难。作用:一是引起下文,二是突出人物性格。
18.王淡人之所以坚持自己炮制外科药是因为她不相信别人会用足量的贵重药,说明他为人实在;预备内科药是为不爱上药铺抓药的乡下人准备的,说明他急人所难。
19.答案:(1)居民受教育程度明显提升。(答“人口素质明显提高”也正确)
(2)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
共同的意思是使生活中的平凡琐事产生丰富的意味和美感。(2分)
20. (共3分,每空1分)
第一种是:无名平易(或:似曾相识)
第二种是:自得风流
第三种是:天生气韵(或:隽秀的气韵)
21(烛光,忽明忽暗,让屋子显得有些光亮,微弱的,他借着这光如饥似渴地啃着书本,汲取着知识吗,打了个呵欠,困了,强打精神,继续,终是挡不住睡意,进入了梦乡,他的嘴角微扬,许是梦到了什么吧,在摇曳的烛光中,如一幅恬静美好的图画。
22作文分析:人的一生都会遇到千辛万苦,甚至疾病、死亡。不怕困难、挫折,努力奋斗,定能书写辉煌的人生。
话题:"成功与磨难""挫折的力量""苦难是一种财富"
参考译文:司马朗,字伯达,河内温人。 司马朗九岁的时候,有人直呼他的父亲的字,他说:“轻慢别人父亲的人,也不会尊敬自己的父亲。”于是那人向他道歉。九岁时,司马朗经过考试成为童子郎,监考的人看他身材高达健壮,怀疑他虚报了年龄,就审问他。司马朗说:“我的内外亲戚,每代都长得高大健壮,我虽稚弱,却没有羡慕的风气,折损自己的年龄以求早成,这不是我的志向。”监考的人听罢认为他与众不同。后来关东兵起,共讨董卓。故冀州刺史李邵家在野王,靠近山中险要地势,想迁往温县。司马朗劝阻,称敌人未到而先迁徙,会动摇民心导致。李邵不听,山边的百姓果然,有的向内迁徙,有的成为盗贼进行抢劫。
建安22年,司马朗被曹操辟为司空属官,又被任命为成皋令,因病离职,又复出任堂阳长。司马朗治理宽大仁厚,不施行鞭杖这类的刑法,而百姓也不违背法令。司马朗又升任兖州刺史,大力推行教化,被百姓称颂。司马朗虽在军旅,也经常粗衣恶食,为部下做出简朴的表率。建安22年,司马朗与夏侯敦、臧霸等征讨吴国,到达居巢。中流行瘟疫,司马朗亲自去视察,派送医药,因此染病,去世,年仅四十七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