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做强做大企业,切实壮大自身实力
龙头企业要做强做大,发挥带动作用,一是要牢固树立市场意识,龙头企业在深入加强市场调研的基础上,了解市场需求,适时推出适销对路的产品,抓好标准化生产,最大限度地开发农产品深加工,精加工项目,生产绿色产品、超市便捷产品,向市场要效益,同时,从农产品收购、存储、加工、销售等几个环节严格把关,努力提高产品质量。二是牢固树立效率意识,龙头企业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形式,提高企业农产品采购和产品营销效率。三是牢固树立效益意识,龙头企业要切实强化财务管理,努力提高自身信誉度,力争取得更高层次的资信等级,赢得农户、合作企业、金融机构和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信任和合作,同时,通过内部控制,开源节流向管理要效益,不断壮大自身实力,更好地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二、加快技术创新,延伸产业链条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要充分认识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加快建立技术创新体系,在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上下功夫。有关职能部门要为企业搞好技术信息、技术咨询等,为企业产品研制、技术开发提供服务。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延伸产业链条、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火车头,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有力支撑。企业要积极与科研部门开展技术合作,并逐步实现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换,不断开发出领先市场的新产品,提高龙头企业的市场开拓能力,有条件的龙头企业要建立自己的产品研发部门,加大研发资金的投入,逐渐发展成为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创新能力的现代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领军企业。加快新技术推广,围绕企业主导产品,广泛采用先进技术,通过多种形式,将新技术送到农户手中,同时,加强对农户的技术指导和标准化培训,与农户共享科技创新成果。
三、逐步建立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的利益机制和经营机制
在龙头企业建设中,为获取稳定的原料和货源,要逐步解决企业与生产基地、农户之间松散的不稳定的单纯买卖关系问题,就必须以经济利益为纽带,把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紧密联系在一起,真正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占的经济利益共同体,这是龙头企业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动力。在产加销、贸工农之间,建立一体化的利益机制和经营机制,要特别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一要坚持自愿互利、利益均占、风险共担的原则,尊重产业化经营组织内部产加销各环节的经营自主权。二要坚持扶持基地,服务农户的原则。职能部门要积极宣传和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组织+农户”等多种合作方式,龙头企业要把生产基地作为自己的第一车间,龙头企业可以通过帮助改善生产基地的生产条件,发放预付资金、贴息贷款、生产扶持金,提供生产资料,技术服务。包括将销售产品部分利润返还等多种途径,扶持原料基地和农户的生产。三要逐步建立风险保障基金,可以通过补一点,龙头企业拿一点,从基地农户的销售收入中提一点等筹资渠道,建立风险基金,搞好自我保护。当基地农户的产品在市场价格下滑时予以补贴,使生产者有利可图,不至赔本。这样既可避免农户的生产剧烈波动,又可以有效地防治龙头企业生产经营的大起大落。四要利用合同契约或股份合作章程等方式,明确产加销各方的权利义务。当市场价格下滑时,龙头企业应按照保护价收购基地农户的产品,不应拒绝收购。当市场价格上涨时,基地农户也应按协议价格向龙头企业交售农副产品,不应拒售。各方都应自觉履行合同,严格按合同章程办事。五要建立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化,要想正常有效地运转,就需要相应的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比如组建行业协会,因地制宜地选择企业与农户的联接方式,增强企业与农户的联接程度。按照章程制度开展活动,定期沟通信息,研究解决产业化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搞好组织协调、利润分配和产加销、贸工农的衔接,确保产业化体系内部各环节协调发展,有序运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