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关于大学生
消费观的调查报告
院系:工商管理学院
班级: 财专13-2
**** **
学号: ************
关于大学生消费观的调查报告
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我国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越来越快。大学生的数量越来越多,各高校都察觉到了学生的的消费越来越高。各方面对大学生消费的问题越来越关注,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消费观念成为重要问题。为此,我们开展了一次以大学生每月消费额和消费观念为主的问卷调查。
我们这次调查主要以在校的大一,大二,大三和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为调查对象展开问卷调查。我们调查了以下方面的问题:
1、你每月的生活费大约在什么范围;
2、你的生活费大部分用在什么地方,比如饮食,逛街,买书,买衣服等;
3、你觉得你的生活费够用吗,是否存在浪费现象;
4、你认为你的消费观念健康吗,是否存在攀比心理等问题;
5、你的生活费主要来源于哪些地方,比如父母给的生活费,奖学金或者每月的打工费;
6、你觉得现在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是否是正确的;
7、对于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消费观念问题,你有什么意见或者有什么建议。
通过此次调查,我们发现现在大部分大学生每月的生活费都普遍偏高;超过一半以上的学生把生活费用在逛街买衣服上,而用在买书复习资料上的却很少;有不少学生认为在宿舍里,有的同学的生活费比自己的高,自己也不能落后,也就是存在攀比心理。当被问及是否觉得这种攀比心理不正确时,大学生说也知道这种想法不正确但是也没办法;很多大学生的生活费都来自于父母每月给的固定的生活费,也有小部分同学用的是自己每月的打工费;对于消费观念是否正确这个问题,被调查的学生认为自己存在浪费现象,经常买东西吃不完只能丢掉,还有逛街的时候看到好的就买等回去之后就看不上了也只能放在一边。
对于这种现象我们结合很多方面因素,认真分析了原因,得出了以下几个主要原因:
1、经济发展越来越快,生活水平有了很程度的
提高。改革开放开始后一个很长时期内,我国经济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正确认识与处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党的十四大之后,我姑的经济改革沿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向加速推进。到20世纪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我国初步建立。2007年,十七大提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的要求。经过一系列的发展我国的经济迈上了一个很大的台阶。
2、大多数父母都希望能给孩子更好的生活水平。对于父母来说,孩子不在自己身边,自己能做的只有每月多给孩子一些生活费,让他们能吃好穿暖。最重要的是一些父母对孩子太过溺爱,在孩子要钱时,也不问原因就给了。有的父母因为自己工作的原因忽视对孩子的照顾,没有与他们进行沟通和交流,出于对孩子的愧疚心理,只能用钱来弥补孩子。
3、现在的大学生追求时尚。不管是穿衣方面还是行事方面,时尚都是现代大学生首要考虑的问题。在穿衣方面,很多人多追求标新立异,不希望有人和自己是一样的。当发现有一样的时候或许就会以后不再穿,这也形成一种浪费。
4、大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与同学之间的攀比、与朋友之间的攀比心理都导致了大学生消费观念不正确的现象。由于没有正确的引导,攀比心理也就没有及时被纠正。
对于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我认为正确的引导非常重要。个性自觉引起的消费自主心理导致学生消费的盲目性,部分学生消费没有一个明确的计划,随意性强。大学时期是人生中一个性与依赖性共同存在的阶段。伴随着自我意识觉醒而来的是人们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强烈的自我支配要求。现在的大学生大都是改革开放后出生的,环境的塑造,使他们在思想、生活、学习等方面都有自己特有的看法。虽然他们的消费来源依赖于家庭,但他们却有强烈的消费自主要求。大学生的思想没完全成熟,如果缺乏适当的消费指导,就会出现消费的盲目性。
.从众心理和求异心理是大学生消费攀比心理的重要原因。大学生们在推崇世俗化的物质享受时,在群体消费行为中往往会滋生独领风骚的畸形心理。这样,相互攀比现象就有了产生的土壤。攀比心理表现在看似相互矛盾,实则本质相同的两个方面:一是从众心理,即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的事物,个人也基本上乐意接受,大学生也不例外;二是求异心理,这种心理状态的存在,使某种时尚满足了大学生一时审美的心理需要之后,又必然会产生新的需要,渴望消费再有新变化和创新。
在全社会树立节俭、文明、适度、合理的消费理念,大力倡导节约风尚。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栋梁,引导他们继续保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反对奢侈浪费、盲目攀比、过高消费等不良消费风气,加强大学生健康的消费观念的培养与塑造,在当前构建节约型社会的大环境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要正确引导大学生养成健康消费心理和行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加强对大学生消费心理的引导。我们应该大力提倡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科学方法,在理论中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理论。今后我们应该加强对大学生消费观念的关注,注重大学生的消费心理与行为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2、引导大学生要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科学的消费意识。引导他们在考虑个人消费时不忘记光荣传统,科学规划安排,是个人消费标准与家里的实际经济状况相适应。当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鼓励大学生积极、合理消费。如果不考虑自己实际的经济状况和支付能力,盲目追求奢侈的消费模式是十分不利的。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及时客观的分析社会上的消费主义现象,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心态,作一个清醒的消费者。
3、大学生健康的消费观念是校园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高校校风建设应该把握育人第一位的原则,重视大学生为人处世每个环节的教育,重视培养和塑造大学生健康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以促进大学生学业的成功追求。建议把大学生良好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培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设计有关大学生健康消费理念的活动专题,并且持之以恒。塑造节约型的校园理念,利用校园环境影响大学生理性健康的消费习惯的养成,形成良好的生活作风,向社会输出具有健康理性消费习惯的社会成员。
对于现代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每个学校都应该设置相关的课程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地消费观念,形成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的正确观念。同时也应该改变父母的观念,不要认为只要给了孩子足够的钱就是对他们好,要正确的引导孩子们,给他们真正的爱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