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工之侨献琴》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6 22:43:30
文档

《工之侨献琴》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工之侨献琴》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工之侨献琴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①,使国工视之,曰:'弗古。'还之。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窾②(同款)焉。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献诸朝,乐官传视,皆曰:'希世之珍也。'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而不早图之,其与亡矣!'遂去,入于宕冥之山,不知其所终。(《郁离子》)注解:①太常:官名,掌管祭祀。祭祀需使用乐器。②窾:同'
推荐度:
导读《工之侨献琴》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工之侨献琴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①,使国工视之,曰:'弗古。'还之。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窾②(同款)焉。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献诸朝,乐官传视,皆曰:'希世之珍也。'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而不早图之,其与亡矣!'遂去,入于宕冥之山,不知其所终。(《郁离子》)注解:①太常:官名,掌管祭祀。祭祀需使用乐器。②窾:同'
《工之侨献琴》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工之侨献琴

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①,使国工视之,曰:'弗古。'还之。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窾②(同款)焉。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献诸朝,乐官传视,皆曰:'希世之珍也。'

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而不早图之,其与亡矣!'遂去,入于宕冥之山,不知其所终。

(《郁离子》)

注解:①太常:官名,掌管祭祀。祭祀需使用乐器。②窾:同'款',款式。

1.解释下面加点词。

①工之侨得良桐焉(   )

作断纹焉(   )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

夫子之言,于我心有戚戚焉(   )

②工之侨以归(   )

抱以适市(   )

赐之以百金(   )

不以物喜(   )

2.制作精良的琴为什么被退回?

 

3.同是一把琴,从'还之'到'献诸朝',成为'希世之宝',说明了什么?

 

4.最后一句感叹,揭示了文章的主题是什么?

 

 

答案

1.①语气词,不译;于之;怎么;的样子 ②把;而;用;因为

2.被认为是'弗古';国工鉴赏琴并不看重它的质量好坏,也不懂它的音色是否美妙,而只看它是否古物。'弗古'就是平常之物,'古'就是希世之珍。

3.说明世人对琴的评价非常盲目,只凭琴是否古物来确定其价值。而琴的'古'与'弗古'又是真假难辨的,只要有'断纹'、有'古窾',有泥土味,就可以冒充古琴而博得众人喝采。

4.这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很多人并不看重真才实学,只重视虚名。

译文附录:

工之侨得到上好的优质桐木,刻削做成了琴,装上弦然后演奏,发出金属的声音回音象玉磬一样。自认为是天下的极品,献给掌管祭祀的,官派国家级的工匠看琴。说'不古',就还给了他。工之侨回家,求助于漆匠,伪造出断裂的细纹。有求助于篆刻的工匠,作古代款式的雕刻。装在匣子里埋入土中,过一整年后拿出来,抱到市场上。一个显贵之人经过看见了琴,用一百两黄金买了琴,献进宫里。长官乐器的们传看,都说:'希世之珍啊。'

工之侨听说了,叹道:'悲哀啊,这世道!难道就单单是一把琴的事吗?别的方面没有不也是这样的啊!如果不早做打算,就要和这国家一起灭亡啊!'便离开国土,遁入深山之中,没人知道他去了什么地方。

文档

《工之侨献琴》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工之侨献琴》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工之侨献琴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①,使国工视之,曰:'弗古。'还之。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窾②(同款)焉。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献诸朝,乐官传视,皆曰:'希世之珍也。'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而不早图之,其与亡矣!'遂去,入于宕冥之山,不知其所终。(《郁离子》)注解:①太常:官名,掌管祭祀。祭祀需使用乐器。②窾:同'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