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32016年/第二十五期/九月
(上)“校友会就业基地”模式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应用
霍文奇
(中国矿业大学对外合作与发展处
江苏・徐州221116)
摘
要“校友会就业基地”模式是高校校友参与推动学校就业工作的重要举措,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与示范性,也是新形
势下高校校友会创新服务手段新的思路。结合校友资源对于促进毕业生就业所具有的作用,对“校友会就业基地”模式建立的基础和各阶段的落实工作进行研究,并剖析“校友会就业基地”模式在新的就业形势下所具有的优势和创新性。关键词
校友资源
毕业生就业
就业基地
创新
中图分类号:G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00/j.cnki.kjdks.2016.09.084
Application of "Alumni Association Employment Base"
Model in the Employment of College Graduates
HUO Wenqi
(Department of Foreign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Xuzhou,Jiangsu 221116)Abstract "Alumni employment base"mode is the University Alumni participation in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promote the employment of school,with outstanding innovation and demonstration,but also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of College Alumni will service innovation means new ideas.Combined with the alumni resources for promoting employment of graduates has the role,alumni employment base "model to establish the foundation and the stage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work study,and analyze the"alumni employment base "model under the new employment situation has the advantage and innovation.Key words
alumni resources;graduates'employment;employment base;innovation
1校友资源对毕业生就业的促进作用
校友是高校最宝贵的财富,他们分布在全国甚至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准确的信息来源,并且愿意为母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对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具有重要作用。①从社会对毕业生就业的要求和高校的办学实际来说,校友资源对毕业生就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1.1收集就业信息,反馈用人单位情况
传统的毕业生就业模式中,毕业生所需的就业信息主要是从学校、社会和家庭等方面获得的,而在当前毕业生人数逐年剧增、人才需求结构调整、就业竞争趋于激烈的情况下,就需要
高校积极地拓宽就业信息渠道。②
高校与校友直接建立联系机制,使校友及时地了解学校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和就业意向等信
息,同时将校友搜集的用人单位人才需求信息发布给毕业生;其次,高校校友会还应发挥纽带作用,通过宣传教育来培养毕业生主动联系校友进行就业活动的意识,使毕业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就业意向匹配意向单位,获取信息,实现就业。
1.2增进校企互信,塑造高校人才品牌
校友和毕业生之间有着关于母校共同的感情基础,大部分校友都愿意帮助学弟学妹解决就业问题。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提升不能只依赖于高校的王牌专业或者深耕的行业,必须要对各个专业的就业渠道都进行拓展,通过校友来帮助学校进行宣传,促进学校和用人单位的相互了解。校友在社会上所取得的成就是高校最好的广告,社会对一所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评
价很大程度上是根据校友在社会上的工作业绩和贡献而得出的。从长远来看,高校要塑造自己的人才品牌,就必须通过校友这个既是“产品”又是“品牌”的群体,充分发挥校友对宣传母校的天然优势,提高高校的社会影响力和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③
1.3优化专业结构,提高学生培养质量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但是各行业对优秀高校毕业生的需求依然旺盛,对于某一行业具有专门知识技能的毕业生更加求贤若渴,这反映出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从“量”转为“质”,也说明高校人才培养专业结构调整方面有所滞后。校友是高校优化专业结构不可忽视的“智库”。校友们一方面对母校的学科特色、专业设置、培养方式非常熟悉,一方面对所在行业的社会需求、发展前景、转型方向有着深刻的理解,因此校友不仅可以在母校和本行业的联系中发挥重要作用,还能对毕业生在社会上的专业契合度进行准确反馈。高校应该充分发挥校友在以上这些方面的优势,建立以校友为信息源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与反馈机制,及时把握人才需求方向,创新学生的培养方式。
1.4服务就业指导,辅助职业生涯规划
高校毕业生由于没有在真正意义上接触社会,一方面就业意愿缺乏切合实际的调整,另一方面对社会需求和各地就业缺乏全面了解,就业时具有盲目性和随意性,需要得到切合社会实际又具有长远考虑的指导,
因此需要学校在开展就业指
184
2016年/第二十五期/九月
(上)导时发掘校友资源的优势,助力职业生涯规划辅导。④校友亲身经历了择业、就业和立业,对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过程有着自己的体会,同时经过工作岗位上的锻炼,工作经验和社会知识较为丰富,能够帮助毕业生准确解答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帮助他们修正就业意向,优化职业生涯规划。
1.5接纳学生实习,实现就业无缝对接
高校学生实习时的一个普遍问题就是,实习时间本来就很短,加上开始实习之后还需要时间去熟悉同事、适应环境、熟练工作内容,真正留给学生去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进行实践的时间其实所剩无几,造成学生实习变成走过场,浪费培养时间和实习资源。学生在校友企业实习可以借助校友之间的熟悉感,较为自然地融入工作中,缩短适应环境的时间,更高效地进行实习。同时,校友企业对学生实习情况的反馈,可以为高校的人才培养和专业结构调整提供可靠的参考样本,帮助高校改进培养计划,减小毕业生工作能力与就业岗位要求之间的距离,为企业节省岗前培训的成本,逐步实现“校友企业实习基地”向“校友企业就业基地”的转化。
2高校校友会就业基地建立的基础
高校校友会就业基地模式既是高校充分开发校友资源服务于学校发展的典型手段,又是校友回报母校、支持母校事业发展的重要表现。校友会就业基地模式的关键在于校友。校友愿意为母校的发展做出贡献,是源于对母校的感情,这种感情很大程度上是来源于对母校天然的感恩之情,但是如果学校在校友毕业后停止了对校友的关心和与校友的联系,那么校友对母校的感情便无疑会被时间所冲淡,更谈不上积极对母校的各项事业提供支持了。
因此,只有在高校做好校友工作,通过校友会这个平台与校友联系频繁、服务热心、沟通顺畅,校友资源得到充分开发的基础上,校友们才会凝聚在一起,鼎力支持母校的事业发展,校友会就业基地模式也才能有它扎根的土壤和发展的环境。
3高校校友会就业基地的建立过程
高校校友会就业基地的建立需要学校和校友的通力合作。通过共同努力,首先建立校友会就业基地筹备组。由校友会负责人和就业工作部门负责人牵头,以地方校友会和毕业生就业校友志愿者为骨干,协同配合,以微信群、公众平台、QQ 群等方式形成信息池,提高双方的协作效率。经过前期就业通路的开辟、中期人才流动的对接等一系列工作,最终实现校友会就业基地的长远目标——营造校友会就业基地的就业生态系统。
3.1开好源,打开就业通路
地方校友会组织地方、就业机构接洽,了解当地毕业生就业、重点用人单位信息,并通过本地区可提供就业岗位或可以帮助联系用人单位的校友进一步与相关企业建立联系;调查与统计用人单位人才需求,初步与我校毕业生的实际情况相匹配;筛选用人单位,在促进毕业生就业率的同时保证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促成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的就业联系,展开双向选择。根据用人单位意愿和毕业生就业的时间节点,适时引导企业与毕业生达成双向认可,在基地举办毕业生供需信息发布与推介会,开拓出“学校—校友会—用人单位”之间的人才通路。
3.2领好路,服务人才输送
将与用人单位达成初步就业意向的毕业生输送到用人单位进行实习;与反馈良好的就业基地用人单位、校友企业共建实习基地,加强毕业生实际工作能力,缩短人才培养流程,减轻企业人才培养的负担,实现学校与基地用人单位之间人才流动的无缝对接;在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形成良好的就业惯性后,定期举办就业基地用人单位与校友企业的专场招聘会,拓
宽毕业生就业选择面,加强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人才输送的持续性。
3.3护好航,营造就业生态
开展就业基地用人单位、校友企业、和已就业学生的经验恳谈会;将基地用人单位、校友企业的岗位要求和工作经验编纂成册;由学校和校友会组织共同拓展就业基地服务项目,如设立应届毕业生短期免费就业住房和中期廉租房,解决就业学生的后顾之忧。通过一系列的工作,完成用人单位与我校毕业生之间人才生态体统的营造。通过前两个阶段的服务工作,达到基地用人单位、校友企业与毕业生之间的标准化模式。积累企业用人的要求,提前对学生进行相关指导,从学生培养体系方面形成完整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机制。最终实现基地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的相互认可,营造良好的就业生态。
4高校校友会就业基地模式的创新性
校友会就业基地的就业服务模式是根据党“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指示,结合当下高校就业工作面临巨大压力和挑战的形势而提出的。校友会就业基地着眼于解决目前备受关注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发挥高校积累的校友资源优势,服务于毕业生就业,并在服务手段、服务内容、服务领域和服务标准等方面都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创新,做了很多新的尝试和探索。
4.1实现了各方资源的优化配置
校友会就业基地模式充分利用了高校办学历史中人才培养工作的积淀,结合高校分布在全国各地的校友会组织对高校的社会支持功能,合理借助与发挥校友对母校的感情,建立高校与校友会就业基地所在地区用人单位和校友企业的毕业生就业渠道,极大地促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
4.2有助于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
校友会就业基地模式从高校校友会的角度来选择用人单位,利用校友会就业基地和学校就业部门对用人单位、校友企业进行严格的筛选,避免了只注重就业率而忽视毕业生未来发展的情况,充分保证了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4.3具有较强的可复制性
高校的校友遍布全国甚至全世界的每个角落,并且各地校友中都不乏有热心、有能力对校友会就业基地的建设提供支持的校友,各地校友会秘书处人员可以很容易地构成校友会就业基地筹备组中的骨干力量,因此只要是有校友的地方,就有校友会就业基地建立的可能。注释
①王定福.高校就业工作中校友资源的有效使用[J ].教育评论,2004(6):9-11.
②
李正军,文春风.充分挖掘校友资源服务毕业生就业工作[J ].中国大学生就
业,2010(20):24-27.
③刘茜.校友资源开发与学生工作[J ].人力资源管理,2014(6):310-311.
④邓国林.校友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及开发[J ].学校党建与思
想教育,2010(5)
:39-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