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0-3婴幼儿保育》课程教学标准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6 22:44:32
文档

《0-3婴幼儿保育》课程教学标准

《0-3婴幼儿保育》课程标准课程名称:0-3婴幼儿保育课程编码:390009课程类型:B(理实一体化)开课部门:工商管理系规定课时:32一、前言1.课程性质0-3婴幼儿保育是文化事业管理、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的必修课,同时也该专业的其他必修课的前导课程。课程内容涵盖心理学所涉及的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注意、情绪情感、意志、能力以及性格气质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对心理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通过对现有心理学理论的批判性思考掌握一些批判性思维的技巧和方法。2.课程定位0-3婴幼儿保育课
推荐度:
导读《0-3婴幼儿保育》课程标准课程名称:0-3婴幼儿保育课程编码:390009课程类型:B(理实一体化)开课部门:工商管理系规定课时:32一、前言1.课程性质0-3婴幼儿保育是文化事业管理、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的必修课,同时也该专业的其他必修课的前导课程。课程内容涵盖心理学所涉及的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注意、情绪情感、意志、能力以及性格气质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对心理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通过对现有心理学理论的批判性思考掌握一些批判性思维的技巧和方法。2.课程定位0-3婴幼儿保育课
《0-3婴幼儿保育》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0-3婴幼儿保育

课程编码:390009

课程类型:B(理实一体化)

开课部门:工商管理系

规定课时:32

一、前言

1.课程性质

0-3婴幼儿保育是文化事业管理、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的必修课,同时也该专业的其他必修课的前导课程。课程内容涵盖心理学所涉及的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注意、情绪情感、意志、能力以及性格气质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对心理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通过对现有心理学理论的批判性思考掌握一些批判性思维的技巧和方法。

2.课程定位

0-3婴幼儿保育课程是根据文化事业管理、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职业岗位及职业能力分析中的幼儿教师基本工作任务来设置的,同时也是幼儿教师资格证的必考科目。是文化事业管理、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的专业通用能力课程, 主要使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心理观,初步掌握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与方法,系统地理解、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基本规律,使学生初步具有运用心理学知识分析问题,并能结合实际进行研究的能力。

前导课程: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中西方婴幼儿早期教育、儿童健康与营养

后续课程: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幼儿园管理

3.课程设计思路

多年的营养与食品卫生和文化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实践与探索证明,只有紧紧地依托行业、企业,与其合作,才能培养出切合企业、行业需要的专门人才。基于这样的认识,本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如下:

本课程标准设计的总体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采用以职业任务和行动过程为导向的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根据学生对后续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学习的需要以及未来就业岗位,广泛开展调研,在邀请幼儿园园长或教育集团负责人对学前教育专业创业典型的职业工作进行项目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技术,遵循“设计导向”的职业教育理念,确定本课程学习领域目标和学习领域情境设计。紧紧围绕“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基于工作过程”来选择和组织课程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项目任务中学习各种手工制作技能,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培养学生具有敬业精神、团队合作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

本课程对文化事业管理、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共开设32课时,其中实训课时占16课时。

二、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经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下列几个方面的知识:

1)婴幼儿生长发育及其影响因素;

2)婴幼儿的生理的特点与保育、心理保育和习惯培养; 

3)婴幼儿的日常生理卫生与保育;

4)婴幼儿的疾病及其预防;

5)婴幼儿安全管理与保育工作。

2.能力目标

经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培养学生掌握几个方面的能力:

1)具备能够发现日常生活中的保育问题的能力;

2)具备运用保育学的理论解释生活中常见儿童问题的能力;

3)具备能够对其他人解释保育学基本现象的能力;

4)提升自身的保育能力。

3.素质目标(简化)

1)爱岗敬业与团队合作的精神;

2)对科学技术的不断探索精神。

三、课程内容及参考学时(第一列根据课程性质可以为,教学单元、学习情境等)

项目名称学习内容学习目标专项能力教学方法建议学法呈现结果学 时
0-3婴幼儿生长发育特点和生理保育0-3婴幼儿生长发育的特点及影响因素、0-3婴幼儿生理保育能够了解和掌握0-3婴幼儿生长发育的特点及影响因素能够掌握0-3岁婴幼儿生长发育的特点和规律并进行发育检测讲授法、直观演示法、讨论法、练习法、启发式教学法自主学习法、

探究学习法、

合作学习法

对0-3岁婴幼儿进行成长发育检测10
0-3婴幼儿心理保育0-3婴幼儿心理保育的重点、存在的心理卫生问题及防御和矫治了解婴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掌握不同年龄婴幼儿心理保育手段能够判断出婴幼儿常见的心理问题的表现讲授法、直观演示法、讨论法、练习法、启发式教学法自主学习法、

探究学习法、

合作学习法

对存在问题的婴幼儿进行心理问题的分析6
0-3婴幼儿日常生活卫生与保育0-3婴幼儿日常生活作息制度、生活保健、习惯培养、体格锻炼了解婴幼儿日常生活特点,掌握日常生活中婴幼儿各方面的保健保育特点能够编制婴幼儿作息制度讲授法、直观演示法、讨论法、练习法、启发式教学法自主学习法、

探究学习法、

合作学习法

编制婴幼儿作息制度6
0-3婴幼儿营养、疾病与预防0-3婴幼儿常见的疾病和防治、常见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了解0-3岁婴幼儿常见的疾病症状、病因及预防措施掌握基本的婴幼儿护理技术讲授法、直观演示法、讨论法、练习法、启发式教学法自主学习法、

探究学习法、

合作学习法

进行婴幼儿基本护理10
四、课程实施建议

1.参考教材及教学参考书建议

本课程教材要符合高职学生特点,尽量采用项目化组织的教材,为了更好地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必要时可以使用自编讲义。

参考教材:

(1)文春玉(2012):《0-3岁婴幼儿保育》,复旦大学出版社。 

(2)周昶主编(2010):《婴幼儿保育》,高等教育出版社。 

(3)文颐主编(2011):《婴幼儿心理与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教学方法建议(以下仅供参考)

1)本课程应注意将理论知识学习贯穿于实践项目中,循序渐进。

2)课程教学过程中强化互动交流环节,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与老师的互动。

3)课程知识点比较多,应采用活动启发式教学方法,通过典型案例讲解,让学生做到触类旁通,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加强实践环节的管理,使实践性环节行之有效,提升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动手能力。

3.教学评价建议

本课程采用过程性的评价,结合课堂提问、课程作业、上机考核、项目完成效果等方式,对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实践能力进行考核。本课程评价引进企业兼职教师进入评价团队。

考核项目考核方式比例
平时成绩出勤根据学生课堂迟到、早退、请假情况,由教师综合评定学生的出勤得分。5%
平时表现根据作业完成情况、作业提交情况、师生交流及课堂综合表现,由教师评定学生的学习态度得分。15%
过程考核0-3婴幼儿生长发育特点在各项目学习过程中活动参与的积极性和投入性、在活动分享过程中对分享内容和分享深度。由教师对学生进行评定。5%
0-3婴幼儿日常生活卫生与保育在各项目学习过程中活动参与的积极性和投入性、在活动分享过程中对分享内容和分享深度。由教师对学生进行评定。5%
0-3婴幼儿心理保育在各项目学习过程中活动参与的积极性和投入性、在活动分享过程中对分享内容和分享深度。由教师对学生进行评定。5%
0-3婴幼儿婴幼儿疾病与预防在各项目学习过程中活动参与的积极性和投入性、在活动分享过程中对分享内容和分享深度。由教师对学生进行评定。5%
综合考核期末项目任课教师组织成立考核小组(3名相近专业教师组成,任课教师不参与打分),评定学生作品汇报和展示效果,由任课教师汇总提交成绩。60%
合计100%
备注:1、如学生在完成课程综合实战项目时有抄袭或提供给他人抄袭的现象,抄袭者与被抄者一律按重修处理。

     2、每个子项目都要有考核标准。

五、课程教学资源

1.实验实训教学条件建议

序号实训室名称实训设备设施
名称数量
1儿童创意体验馆嗅觉体验馆1间
视觉体验馆1间
听觉体验馆1间
味觉体验馆1间
触觉体验馆1间
2早教模拟实训室电脑一体机1台
防潮地垫1间
微格教学设备1套
早教教室室内装修1间
2.师资条件

担任本课程的主讲教师需要熟练掌握丰富的保育学知识、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在教学组织能力方面,本课程的主讲教师应具备基本的课程设计能力,即根据本课程标准制定详细的授课计划,对每一堂课的教学过程精心设计;还应具备较强的施教能力、课堂掌控能力和应变能力。

六、编制说明

文档

《0-3婴幼儿保育》课程教学标准

《0-3婴幼儿保育》课程标准课程名称:0-3婴幼儿保育课程编码:390009课程类型:B(理实一体化)开课部门:工商管理系规定课时:32一、前言1.课程性质0-3婴幼儿保育是文化事业管理、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的必修课,同时也该专业的其他必修课的前导课程。课程内容涵盖心理学所涉及的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注意、情绪情感、意志、能力以及性格气质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对心理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通过对现有心理学理论的批判性思考掌握一些批判性思维的技巧和方法。2.课程定位0-3婴幼儿保育课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