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加深,服务贸易在世界经济舞台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是国际贸易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成为衡量一国国际竞争力的标准之一。在全球化的浪潮下,中国的服务贸易有了长足的发展,本文分析了我国服务业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讨论了中国发展服务贸易的对策。
关键词:服务贸易 现状 原因
一、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的服务贸易有了很大的发展,服务贸易的平均增长速度高于了国民经济的增长,我国服务业从而实现了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拉动了经济增长,扩大了居民消费,缓解了就业压力,服务业发展促进了服务贸易的增长。
(一)服务贸易结构不合理且国际竞争力不强。
从服务进出口行业结构对比来看,我国出口依然是以劳动密集型出口为主,所占份额最大的前三项依次是旅游、其他商业服务、运输,近年来旅游业的竞争力呈现出越来越强的态势,成为中国服务贸易的支柱行业。而随着科学技术和各国经济的发展,国际服务贸易的水平和结构正发生巨大的变化。服务贸易朝着技术和知识密集型的方向发展,其中科技含量较高的服务贸易所占的比重呈逐年上升趋势。中国的技术创新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服务贸易的贡献很小。
(二)国内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整体竞争力不强
一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基础是其国内服务业的发展状况,国内服务业的发展决定了其服务贸易的总体国际竞争力。长期以来,我国的服务贸易主要集中在传统的服务业上。服务基础设施落后,从业人员素质低,技术落后,另外我国大部分服务领域(如电信,运输,金融和保险等)主要以国有成分为主,长期以来缺少必要的市场竞争,服务行业与工业农业﹑建筑业等行业间的专业分工协作关系也尚未形成,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服务产业的发展速度,影响了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的均衡发展。
(三)新兴的服务行业不断涌现
随着全球新兴服务产业的蓬勃发展,我国金融服务、计算机与信息服务、咨询、电影和音像等新兴贸易服务部门的增速加快,也超过了其他部门。
(四)服务贸易管理滞后
目前,我国服务贸易的管理和协调主要是由商务部来负责。这种管理在一段时间里曾经对服务贸易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对于总体的管理要求,却存在很多的缺陷和不足。
(五)服务贸易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出口快速增长,出口规模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我国的服务贸易一直呈现出高速增长态势,从中国服务贸易的出口增长速度来看,无论是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的发展变化都是可观的。从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占全球贸易总出口的比重来看,是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服务贸易出口占全球贸易的比重的,存在明显的差距。
二、中国服务贸易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通过上面对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分析,可以理出目前我国服务贸易存在很多问题,服务结构问题,问题,出口量大但规模小问题等,下面针对这些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一)服务贸易长期逆差,服务贸易结构不合理,国际竞争力差
服务业落后使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受到很大的制约。中国服务业还主要集中在传统服务业上,而在全球贸易量最大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性的服务行业,中国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且二者在中国服务贸易的出口结构的比重也不合理,主要是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近年来,世界服务贸易结构已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朝着技术、知识密集型方向发展,与科技有关的服务业和以高科技为手段的服务贸易所占的比重呈上升趋势。服务贸易的竞争更多地取决于技术和知识的竞争。
(二)服务贸易专业人才缺乏、分布不均衡
现代服务业的产业属性是一种人力资本密集型。在全世界范围内,服务产业的发展正处于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人力密集型转变过程。而我国服务贸易方面的人才奇缺,尤其是新兴服务业和知识型服务业所需的外向型高级人才更是缺乏。我国的人力资本往往聚集在经济水平较高,教育水平较发达的地区。在一些经济相对落后,教育水平还较低的地区,服务贸易的发展就会受到严重阻碍,因此出现了服务贸易发展不均衡的状况。
(三)服务贸易治理滞后管理效率较低
我国的服务业管理不完善,服务业缺乏统一的协调管理部门,服务业法律法规不健全。目前我国还没有一个关于服务业的一般性法律,现有立法未成体系,相当一部分领域处于法律空白状态,已有的规定主要表现为各职能部门的规章和内部文件,不仅立法层次较低,而且缺乏协调,严重影响了我国服务贸易立法的统一性和透明度。
三、中国服务贸易发展中存在问题解决方案
以上是针对我国服务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其产生的原因分析,下面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具体的措施方案以促使我国服务贸易更好的发展。
(一)加强作用,打破壁垒,促进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
服务贸易壁垒林立,打破壁垒,发展服务贸易,对于我国对本国的服务贸易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国经济贸易发展中生产力要素的组织协调者,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提高我国服务贸易的竞争力。
(二)调整产业,加快服务业发展,提高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当前,国际产业转移的重心开始由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服务业将代替制造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因此,产业应进一步向服务业倾斜,尤其是对技术、知识密集型的服务行业倾斜。这使我国的服务产业不仅能够为其他行业的发展提供支持,同时也能在国际竞争中拥有较强的竞争力。
(三)建立完善的服务贸易相关法规体系
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一样,其发展和市场都要求有严格的法律法规约束,特别是涉及培育和保护国内服务业都应有严格的法律依据。
为了使我国的服务贸易尽快融入世界这个大环境,尽快建立健全既符合本国经济发展目标又不违背国际法律准则的法律法规体系,对服务市场准入原则、服务贸易的税收、投资、优惠条件等要以法律形式规定下来,以增加我国服务贸易的透明度,使服务贸易真正实现制度化和规范化。
(四)加快服务贸易人才培养,提高服务人员的素质
人力资本作为服务业比较优势的基础,与服务业之间存在着内在的有机联系。我国劳动力资源虽然很丰富,但是高素质的综合的涉外服务业人才仍然非常的缺乏,因此,要加快服务贸易人才的培养工作,特别是高校的课程设置状况能更加合理,培养的复合型的人才,使他们能更好的适应现代服务业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还应该通过各种优惠的和科学的激励。
参考文献:
[1] 何亚东,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及发展战略研究[J].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10,(3).
[2] 周岳梅,迈向贸易强国之路:构建中国服务贸易竞争优势,经济研究导刊,2008.
[3]贾继锋,重构优势:入世后中国外贸的国际竞争力[M],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4]李小牧.国际服务贸易[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