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2O烧钱模式向来为人所诟病。用个不恰当的比喻,烧钱模式就像伤口上的血痂,虽然能为商业模式止血,但不及时剥离,终究会影响伤口愈合。
美团的亏损是公开的秘密。从2015年业内流传的一份美团点评融资文件显示,2015年美团的亏损超过百亿,预计亏损的状况将延续到2018年。
不难发现,美团的净利润数据是偏向乐观的,其预估的美团最大亏损年份便是融资文件被公开的2015年。其实从大多数融资文件的习惯做法来看,“本年财务状况最差”是一个约定俗成的“行规”。
美团的补贴模式。作为美团使用者,很多人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有时候新店的补贴力度非常大,满减力度让你怀疑有时候卖到的是假的外卖。但事实上美团商铺与商铺在大多数人口密集城市的同质化和店铺黏性都不足。满减并不能带来用户对店铺使用的依赖。近年来美团的补贴已经不再有,对大多商户美团不仅开始收提成,还要一次性交半年或者一年的入驻费用。美团在一线城市的入驻价格也随着消费增长逐渐的提高。
美团线下销售在“寻访”潜在“加盟”店家时,往往会正面宣传加盟美团以后的种种好处。然而从知乎等社区平台的反馈来看,美团的一致佣金模式几乎压榨了线下平台所有的利润空间。
独家协议,美团的“独家”协议是指,美团在合作条款中增加商户必须跟美团签约独家,否则就会增加营收提点,增收幅度在10%以上。而“最低价”协议是,商户必须保证在美团平台上销售的产品是最低价,在其他平台上不能更低。
垂直品类纵深不足直接导致其供应链能力不强,美团前期过于注重横向品类扩张,没有注重深耕策略,导致供应链松散,周边辐射能力差,是典型的“狗熊掰棒子”,大跃进型的虚胖;而网络效应不足使其不同市场无法形成联动,这也为竞品单个击破提供了可能性;对于美团来说没有实现平台化或是更为致命的隐患,如何有一种办法,即吸引消费者,又吸引商户,同时实现一定的锁定性,才是关键,而长期以来,我们看美团更关注的是短期的现金流,对于商业模式的思考,恐怕也是在压力下一再推迟。
在获取用户、保留用户方面将变得更加困难,这恐怕也会为其以后的拓展埋下不利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