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验收总结报告(康复科)
一、重点专科验收工作总体情况
我院康复科自2014年底成为江西省中医基层特色专科建设科室以来,在县卫计委的领导和高度重视下,在医院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沿着“中医为主,中西并用”的发展思路,锐意进取,取得了长足的成绩。
1、科室基本情况
科室自19年成立以来一直以传统的针灸、推拿、理疗为本县人民群众解除病痛,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科室现有医护人员9人,医生5人,护士4人,床位22张,2017年收治患者1035人,年收入281.6万余元。科室制定了优势病种2个(肩关节周围炎、颈椎病),同时已制定了2个优势病种的治疗方案及临床路径。现科室有各种针灸设备、全自动颈腰椎牵引床、中药熏蒸床、超声波治疗仪、电脑康复治疗仪、中频治疗仪、低频治疗仪等多种设备。开展了针灸、推拿、牵引、药物熏蒸、热敷、足疗、穴位贴敷、穴位注射、拔罐、放血、刮痧、耳穴、理疗、蜡疗等多种疗法。治疗病种涵盖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骨伤科、皮肤科的多种疾病,其中对面瘫、项痹、腰痛、肩凝、膝痹、中风、头痛、耳鸣、美容美体等具有特殊疗效。
科室自2014年引进现代康复评定及康复训练综合治疗中风偏瘫疾病的技术以来,医院大力支持康复科学科建设,在设备购置及人才培养上给予极大的扶持,包括现代康复理疗设备的引进,康复人才的培养,康复学教授指导工作等。并于2017年全力支持我科开展射频消融微创治疗椎间盘突出技术,为康复科在康复治疗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康复科在医院的扶持下,准备继续完善偏瘫的现代康复和传统康复的综合治疗体系, 继续开展疼痛的微创治疗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扩展现代康复治疗面瘫及开展更多的、实用的疼痛治疗技术。
2、人才建设
按照“重点培养、加大引进、强化考核”的指导思想,坚持立足自身培养和引进并重的原则,有重点、分层次建设人才队伍梯队,培养和造就一批学术带头人,建设一支适应科室发展需要的个体素质优良、群体实力强劲、富有创新意识和能力、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结构合理、德才兼备的一流人才梯队,确保学科可持续发展。医院确定了郑先发老中医为康复科中医学术指导老师,确定了宁建华中医师为其学术继承人,并制定了详细的人才建设规划。加强人员培训,定期派遣年轻骨干中医师到省级医院培训康复专业。科内实行老中青医师传帮带活动,目前全科医师均能开展针灸、穴位埋线和中医辨证治疗。
3、学科建设
科室严格执行诊疗规范,优势病种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结合部颁标准,制定了常见病种肩关节周围炎、颈椎病的中医诊疗规范。在临床诊疗工作中和病历书写方面,均严格按照规范开展医疗活动。上述2个病种确定为康复科中医优势病种,均制定了严格的临床路径,自开展以来,实施临床路径率达到98%以上。科室制定了三年学科发展规划,并制定了部分自制制剂研发计划和科研计划,同时加大力度,提高中医中药服务能力。除跟师学习外,定期开展老中医查房和科内讲座,不断提高中医诊疗水平。目前康复科病人中医药参与治疗率达100%,其中,中药针灸治疗、闪罐加留罐治疗、熏洗治疗,蜡疗等疗效确切,优势明显,正逐渐形成品牌治疗方式。
4、服务能力
康复科自成为省重点中医专科建设科室以来,门诊量、出院病人量均较上年有较大程度增长。2017年门诊人次6216人,是上一年5843人的1.06倍;出院患者1035人,是上一年961人的1.07倍;业务收入达281.6万余元。治疗效果方面已取得了一定进步,特别是颈椎病和面瘫病的治疗有较大突破。
康复科已逐步建设成全县中医特色明显的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重点科室!
二、重点专科建设成效
康复科开展以发挥中医特色医疗技术、提高诊疗水平、扩大服务能力为主要内容的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工作,经过3年的专科建设,目前已初具成效。科室形成了1名以副主任中医师为学科带头人,1名主治中医师及2名中医师为技术人才的专科团队。确立了以中西医理论为指导下,以传统医学的推拿、针灸、火罐、中药外敷等方法,以及现代医学康复手法、康复专业指导、康复训练器械相结合,以临床为主的科学研究方向。
科室牢固树立“质量第一、安全第一、患者第一、服务第一”的理念。一方面,建立与完善《康复科医疗质量管理细则》和《康复科医疗安全管理办法》等医疗质量管理规章制度与技术操作常规,制定了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严把医疗质量安全关。无论从各种医疗文书的书写还是各项技术操作常规上都严格要求,使业务发展在良性的轨道上稳步上升。另一方面,以优质、高效、低耗、便捷为目标,努力提高科室自身的技术水平,尽可能为患者提供方便、快捷、有序、价廉服务,获得最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科室积极开展省内、院际合作与交流。通过各种渠道,创造条件派出更多的医务人员、科研人员和管理干部参加国内学术会议、科学研究、考察。每年选派3-5名学术骨干到国内知名医院考察学习,掌握专科前沿,加大聘请省内知名教授到我院指导工作的力度。通过广泛开展合作与交流,促进专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提高康复科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管理水平,并充分发挥临床重点专科的带动和示范作用,以此推动全院医学科学的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多层次的需求,提升了医院整体实力。
三、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资金使用及配套情况
医院为规范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资金使用及管理,提高项目资金、财务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率,制定了项目资金的申报制度、使用制度、监督管理和验收审计制度。同时根据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资金使用要求,加大对康复科的配套资金使用及管理力度。
按照建设计划,逐步购置了电动牵引床,减重训练器材等15万余元的康复训练器材,购置了心电监护仪、超短波治疗仪、双频超声治疗仪、脉冲磁治疗仪等40万余元的康复治疗设备,同时添置了2张电动多功能住院病床,3台电脑、2台打印机、空调、办公桌椅等50万余元的设备。在人才培养方面投入资金10余万元,用于医护人员的进修、培训,参加学术交流等,同时投入8万元用以康复科中医诊疗方案的实施管理及临床经验整理等教学科研工作。
3年建设期间,医院共投入123万余元的配套资金用于康复科的设备购置及人才培养等方面,使康复科得到长足发展。
四、项目执行过程中取得经验、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建议
1、成功经验总结
(1)、管理结构优化
为了便于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管理,我院成立了重点专科建设项目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地点设在医务科,负责重点专科项目建设的组织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引领服务职能,规范各项管理行为,全面提升重点专科建设工作水平。
(2)、精细管理,扎实各项管理工作
针对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计划,医务科以计划管理为龙头、以科室项目建设内容为重点、以评比奖罚为抓手、突出抓好各项项目管理。定期组织建设项目汇报会,及时发现问题、找出短板、总结教训,交流经验、明确下一步工作任务和目的,同时加大考核力度,本着公平、公开、公正原则,制定了详细的奖罚措施,阶段性考核,利用经济手段促进重点专科项目建设。
2、存在的问题
建立健全医院-专科二级管理体系,紧扣专科建设目标和考核指标运行;
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学科带头人责、权、利要明确,在行使权力时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在履行职责时保证其应有权利;
给专科建设充分的自主权,要明确学科建设目标和管理制度,人才培养、经费使用及课程设置等应给予宽松环境;
3、下一步工作建议
对重点专科建设加大年度评估和考核力度,对建设成效突出的专科给予一定奖励,对没有达到建设目标的专科应责成限期整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