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元日》这首诗。
2.过程与方法:学会3个生字,感悟诗中重点的词义,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想象诗歌意境,体会诗人情感,初步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教学难点:
让学生想象诗歌意境,体会诗人情感,初步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准备:
1.练习卡。
2.课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谈话,视频图片展示春节的喜庆场面。
2.提问:春节是个很隆重的节日,你觉得最有意思、最开心的事是什么?
二.揭题《元日》
三.回顾学习古诗的方法,师总结学习古诗的方法。
1.知作者、解诗题、明诗意、悟诗情。
2.今天就用这样的方法学习古诗《元日》。
四.知作者,解诗题。
1.通过预习,你知道《元日》的作者吗?学生简介。
2.师补充王安石相关资料。
3.理解题目《元日》,解释“元”在字典中的意思。
4.师明确:古代的大年初一叫作“元日”,“元日”是一年的开始,一个季节(春季)的开始,一个月的开始(农历初一),因此元日又被称为“三元”。
5.“元日”和元旦节是同一天吗?指导区别“元旦节、元日”。
五.认读古诗,学习生字词。
1.指名大声、准确读古诗。
2.多种方式认读生字词。
3.教学生字。
先指导识记“爆、屠、符”的字形,再读帖指导美观书写。
4.临帖描红,书写生字。
5.书写展示,同桌评价,自我修订。
六.明诗意
1.按照一定的节奏读古诗。
2.划出不理解的字词,相互交流。
3.阅读“资料袋”,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七.悟诗情
1.诗中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2.读诗的前一句,边读边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3.创设情景指导朗读,抓住:爆竹、屠苏,体会春节时人们的快乐、高兴场面。
4.抓住:
曈曈日、新桃、旧符,理解初升阳光普照千家万户的吉祥场面。
5.试背古诗。
八.作业布置,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九.板书设计
元日
(宋王安石)
隆重放爆竹
盛大饮屠苏
喜庆换旧符、贴新桃
《元日》这首诗是宋朝王安石所写,王安石是一个政治家、改革家,此诗写春节的民俗,字里行间也在体现着诗人的改革激情。
首句气势庞大,我想起前些时刚学过对联的“新年”对“旧岁”,于是,我以此来帮助孩子理解“岁”这个字,前几单元的作文练习中有用象声词来写作文的,我灵机一动,也让孩子们用象声词来描述一下第一句所展现的画面。孩子们过年放鞭炮或看旁人放鞭炮的经验是足的,一个个说得欢畅!
第二句“春风送暖入屠苏”,孩子们对“屠苏”这个词很感兴趣,它是用屠苏草泡制的屠苏酒,讲它放进井中,元日那天取出,对着太阳喝,别说孩子们对这民俗感兴趣,我也是呢!中国古老的民俗透着温暖,感人至深。
第一句和第二句连读的时候,要注意第一句读出气势,而第二句语气要柔软,读出春风的温暖,也读出诗人希望政治改革给人民带来幸福的美好心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