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水准实习测量报告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6 22:42:21
文档

水准实习测量报告

水准报告测绘XXX测量员:XXX记录员:XXX跑尺员:XXX指导老师:XXXXXX一,水准测量要求我们测得四等水准,四等水准测量(双面尺法)实习目的和要求如下    一、目的和要求    (1)进一步熟练水准仪的操作,掌握用双面水准尺进行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记录与计算方法。    (2)熟悉四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指标,掌握测站及线路的检核方法。    视线高度>0.2m;视线长度≤80m;前后视视距差≤3m;前后视距累积差≤10m;红黑面读数差≤3mm;红黑面高差之差≤5mm。容许差d容=±2
推荐度:
导读水准报告测绘XXX测量员:XXX记录员:XXX跑尺员:XXX指导老师:XXXXXX一,水准测量要求我们测得四等水准,四等水准测量(双面尺法)实习目的和要求如下    一、目的和要求    (1)进一步熟练水准仪的操作,掌握用双面水准尺进行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记录与计算方法。    (2)熟悉四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指标,掌握测站及线路的检核方法。    视线高度>0.2m;视线长度≤80m;前后视视距差≤3m;前后视距累积差≤10m;红黑面读数差≤3mm;红黑面高差之差≤5mm。容许差d容=±2
                          水准报告

                                测绘XXX

测量员:XXX 记录员: XXX   跑尺员:XXX

指导老师:XXX XXX

一,水准测量要求

我们测得四等水准, 四等水准测量(双面尺法)实习目的和要求如下

        一、目的和要求

        (1)进一步熟练水准仪的操作,掌握用双面水准尺进行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记录与计算方法。

        (2)熟悉四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指标,掌握测站及线路的检核方法。

        视线高度>0.2m;视线长度≤80m;前后视视距差≤3m;前后视距累积差≤10m;红黑面读数差≤3mm ;红黑面高差之差≤5mm。容许差d容=±20√s。

        

        二、仪器和工具

        DS3水准仪1台,双面水准尺2支,记录板1块,尺垫两个尺垫。

        

        三、方法与步骤

        1、了解四等水准测量的方法

        双面尺法四等水准测量是在小地区布设高程控制网的常用方法,是在每个测站上安置一次水准仪,但分别在水准尺的黑、红两面刻划上读数,可以测得两次高差,进行测站检核。除此以外,还有其他一系列的检核。

        2、四等水准测量的实验

        (1)从某一水准点出发,选定一条闭合水准路线。路线长度200~400米,设置4~6站,视线长度30m左右。

        (2)安置水准仪的测站至前、后视立尺点的距离,应该用步测使其相等。在每一测站,按下列顺序进行观测:

        后视水准尺黑色面,读上、下丝读数,精平,读中丝读数;

        前视水准尺黑色面,读上、下丝读数,精平,读中丝读数;

        前视水准尺红色面,精平,读中丝读数;

        后视水准尺红色面,精平,读中丝读数

        (3)记录者在“四等水准测量记录”表中按表头表明次序⑴~⑻记录各个读数,⑼~ ⒃为计算结果:

后视距离⑼=100×{ ⑴-⑵ }

前视距离⑽=100×{ ⑷-⑸ }

视距之差⑾=⑼-⑽

∑视距差⑿=上站⑿+本站⑾

红黑面差⒀=⑹+K-⑺,(K=4.687或4.787)

        ⒁=⑶+K-⑻

黑面高差⒂=⑶-⑹

红面高差⒃=⑻-⑺

高差之差⒄=⒂-⒃=⒁-⒀

平均高差⒅=1/2{ ⒂+⒃ }

        每站读数结束( ⑴~⑻ ),随即进行各项计算( ⑼~⒃ ),并按技术指标进行检验,满足限差后方能搬站。

        (4)依次设站,用相同方法进行观测,直到线路终点,计算线路的高差闭合差。按四等水准测量的规定,线路高差闭合差的容许值为±20√L mm,L为线路总长(单位:km)。

        四、注意事项

        (1)四等水准测量比工程水准测量有更严格的技术规定,要求达到更高的精度,其关键在于:前后视距相等(在限差以内);从后视转为前视(或相反)望远镜不能重新调焦;水准尺应完全竖直,最好用附有圆水准器的水准尺。

        (2)每站观测结束,已经立即进行计算和进行规定的检核,若有超限,则应重测该站。全线路观测完毕,线路高差闭合差在容许范围以内,方可收测,结束实验。

五、测量路线及时间

南京XX大学水塔到大门往返,全长大约5000M的闭合路线。 9月1号到7号完成。 

二,i角检验

     使用水准以前我们对i角进行了检验。我们组用了书上第一种方法即取A,B之长为80,第一次仪器安置在A,B的中间,得读书a'=0762mm,b'=1877mm。第二次仪器安置在B点的一端距B点10米,a=0290mm,b=1394mm。计算得两次的高差分别为h'=-1115mm,h'=1104mm。两次不相等说明存在i角误差;计算得h-h'=+11mm;所以i=11*10^(-3)*ρ/80=14.2’’符合。

        

  三,测量过程

水准测量我们组我是第二个测的,我边测边记,其夏昊跑尺,赵银银记数据。我的水准测了一天半,从三号早上到四号下午。我测得时候天气还好。没有下雨,我们组长夏昊测的时候天天下雨我们没来的及躲衣服都湿透了。很辛苦。

我们每天早六点晚六点,才发现上课其实是最幸福的。

水准测量时,一开始测得好慢,仪器整平,瞄准啊,都很慢,一开始测了两站用了一个小时,再加上我们用的是两米的尺,南京XX大学又是到处都是坡其他组测一站,我们要测两站,其他组测两站我们要测四站五站,所以我们要比别人测得慢,由于这个原因我们每天要比别的组早起一个小时,早干一个小时,晚上又要比别人迟回去。所以每天五点都就得要起来,干到下午六点多。而且那几天真的很热很热,中午我们没时间吃饭只能买盒饭在路上吃。真的感觉自己跟农民工一样的。其实后来结束以后才发现时间是很充足的,根本没必要,那么幸苦。测完以后每个组都休息了好几天啊。

测量水准时我发现了许多问题, 有几个组他们比较心急i角没检验就开始测,后来发现超限又返工,一反工就导致他们测得更慢了,所以我觉得要做好前期工作再去实践。还有一开始测得时候后视读完数值以后,转为前视的时候没有重新调焦,导致误差变大。还有在测量的时候边测边算不仅让我们测得速度变慢而且导致好多数据测量错误,只得回来重新检查。重新计算。

四,遇到的问题

测量水准时,一开始的时候,连整平都很困难,一站整平水准仪都要好几分钟,但是几站测过,速度就不知不觉的快起来了,我们组的有的成员为了读书和整平仪器快,前一天晚上就专门练整平,和对着水准尺读书,这样就大大的提高了我们工作的效率,从第一个人测水准花两天的时间,到后来我们其余两个人的水准也就用了不到一天半的时间。另一个问题是视距差超限耽误好多时间。一开始我们就随便走搬站,由于随便走导致距离一远我们就视距差超限,就得重新搬回来重测。后来我们仔细的步量每一段,把视距差缩小在三米以内。再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用的是两米的尺子,两米的尺子就造成我们的测站比别人要多很多,我测了整整一百站。而且一到坡我们只能走五步就设一站。所以我们组最后一个人是在其他组测完借了三米的尺子测得。这样就避免几步一站了。

五、提交成果以及收获

我们把测四等水准完以后,收获很多,从这次的测量实习不仅使我了解了基本测绘工作地全过程,系统地掌握了测量仪器操作、数据处理、施工放样等基本技能,也是对我各方面能力的锻炼。测量要求认真、仔细、精确、严谨,很小的错误也会在工程中造成很严重的后果,包括任何工作都必须这样要求自己才能保证工作质量和效率。当然这次实习也让我进一步体会到团结合作、合理分配的重要性,以及在任何工作中都必须要有的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一开始组员之间老出分歧,到后来我们达成一致,这次合作让我学会,听取别人意见很重要,团队合作很重要。、从中也体验了在外业工作的幸苦,学会了忍受。但看到自己测得数据最后满足要求,误差很小,自己也说不出的高兴。成果见水准表。同时也要感谢XX老师和XX老师,在实习期间对我们的指导。

       

文档

水准实习测量报告

水准报告测绘XXX测量员:XXX记录员:XXX跑尺员:XXX指导老师:XXXXXX一,水准测量要求我们测得四等水准,四等水准测量(双面尺法)实习目的和要求如下    一、目的和要求    (1)进一步熟练水准仪的操作,掌握用双面水准尺进行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记录与计算方法。    (2)熟悉四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指标,掌握测站及线路的检核方法。    视线高度>0.2m;视线长度≤80m;前后视视距差≤3m;前后视距累积差≤10m;红黑面读数差≤3mm;红黑面高差之差≤5mm。容许差d容=±2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