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对各种题型的答卷范式及解题策略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全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三个领域所占分值比例约为45%、40%、15%,并将“课题学习”渗透到有关内容之中。
试题由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两部分组成.试题按其难度分为容易题、中等题和较难题,三种试题分值之比为5:3.5:1.50 。
(一). 选择题
选择题是中考的客观性试题,它考查的内容具体、范围广泛、能力与知识并重,注重多个知识点的结合,渗透各种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体现利用基础知识考查能力的导向,因而中、低档选择题仍为基本题型.
选择题在我市数学中考中题量一般在8至12道,2010年将设置12道选择题.都有4个选项,这些信息或多或少具有“提示”与“迷惑”双重作用,均为四选一的单项选择题.最好在20分钟内做完,不然会影响后面大题的解答.每次考试完毕,总有一些同学为选择题耗时太多,后面的题目没有时间作答而惋惜.究其原因,主要是求解这类题的方法欠妥,惯用常用的方法来处理,结果是“小题大做”,如果能抓住选择题“不表述推理过程,解题入口宽、方法多”等特点,实施速解策略,解决好“快”与“准”的关系 ,则事半功倍.所以解答好选择题的关键是“准确、迅速”, “准”字尤为重要.“快”是平时训练的结果,不是考场上所能解决的问题,考场上一味求快,只会错误百出,欲速不达.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结合试题的结构特点,掌握一些常用的方法和技巧.
中考选择题解法主要有(1)直接法、(2)定义法、(3)排除法、(4)特殊值法、(5)验证法、(6)作图法、(7)分析法等。
(二). 填空题
填空题是中考题中客观性题型之一,具有小巧灵活,跨度大,覆盖面广,概念性强,运算量不大,填空题只要求写出结果,不必写出计算过程或推证过程.可以有目的、和谐地综合一些问题,突出考查我们准确、严谨、全面、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基本运算能力.填空题题型在近几年中考数学测试中也不断创新,调查统计近几年中考试题发现:数学填空题不仅考查纯数学计算和概念,还考查数学推理、数学应用、数学思想和方法等.在近年我市中考数学试题中,填空题题量稳定在8个题。填空题的最后一题常以“正确的序号是”的形式出现,可能有多个正确答案,并且常安排在最后一道题位置。
由于填空题所涉及的知识面广,题目又没有可供参考的提示,因此有些同学的得分不很理想.究其原因,就是不能达到解答填空题提出的基本要求:“正确、合理、迅速”.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正确、合理、迅速”地解答填空题,为做后面的题赢得宝贵的时间呢?
下面介绍解填空题的几种常用方法与技巧,从中体会到解题的要领:
快———运算要快,力戒小题大作;
稳———变形要稳,不可操之过急;
全———答案要全,力避残缺不齐;
活———解题要活,不要生搬硬套;
细———审题要细,不能粗心大意.
填空和选择题在考察“双基”方面有鲜明的特点和独特的功能. 在这几年数学中考中,在填空和选择题中出现的知识点有: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科学记数法,有理数的运算,整式的运算,轴对称和中心对称,分解因式,二次函数的性质,反比例函数的性质,三角形相似的性质与判定,三视图, 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平行与垂直,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腰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一般的平行四边形、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梯形等的性质与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或相似的性质或判定,图形的变换,锐角三角函数及其应用, 圆的有关性质和有关计算,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频率、概率等.
(三). 解答题
解答题的种类有计算题、求解题、说理题、理解题、操作题、图表信息题、应用题、开放题、探究题等. 对过程和能力的考查起决定作用还是解答题.
1. 解答题的规律
从近几年的数学中考试卷可得到:
(1).代数中数与式的运算、一次(二次)方程、解不等式(组)、一次(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及其应用等,几何中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矩形、正方形、菱形、梯形、圆等图形,全等、相似、旋转、对称等变换,勾股定理,三角函数等知识及其应用,统计与概率中计算与应用等核心知识的考查.
(2).试题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前面的常是代数领域的运算求解题,较易,以考查运算技能为主;其后多是统计与概率方面的计算求解题或几何方面的求解证明题,不难,以考查空间观念、统计观念或分析推理能力为主;然后是应用题等,以考查建模能力等为主;最后一题多是
某一领域或某两领域知识的综合题等,有一定的思考性和综合性,以考查 数学思维能力为主,其中对知识的应用,即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某些简单实际问题受到普遍关注.
(3).有解答题9道.今年南昌市的数学中考解答题将有10道.
2.解答题的解题策略
解题要领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是前提
﹡解题的三断:判断――判断解题方向,推断――合情、逻辑两种推理,果断――大胆放弃,当转则转
﹡解题的三想:回想,联想,猜想――解题方法让解题思路的寻求来得更自然些。
﹡做题的意义:培养毅力,锻炼思维,…
(1).观察――观察式子或图形的特征
一是观察已给事实与所熟知的事实之间有多大的相似性,或观察已知的结构、特征是否与所熟悉的式子结构、图形特征相同或相近;一是观察新情景有哪些新的特征.掌握基本图形或标准式(如直角三角形、数学公式等)非常有必要,因为很多问题最后都可化归为熟悉的内容而获解.
(2).画个图形
对于缺画(未画)图形,或仅给出了函数解析式等,应画出图形,并将有关信息集中在图形上,这对于启发思维、寻找思路往往有帮助.
(3).引进辅助元素
作出辅助线或引进字母,并将辅助元素与原有信息结合起来,或用引进字母表示其他未知量,寻找关系或构造方程等,在解决几何问题或代数问题时常有帮助.
(4).化动为静
对于几何中的许多动态问题,解决它的有效策略是化动为静,即抓住运动过程中某些带有关键性的时刻,通过这关键时刻的研究,而使问题获解.
(5).适时分类
在探讨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形:进行某一操作时必须分类,否则操作无法进行,这时要依据实际情况将问题本身蕴含的几种情况分开,逐一进行研究,即要分类讨论,要掌握两点:要有明确的分类标准和把握分类的时机,当分则分.
(6).化为数学问题
许多实际实际问题的解决,其基本方法是先将其化为数学问题,待数学问题获解后,再返回到该实际问题的解决. 数学建模是应用性问题复习的关键,首先对基本的数学模型(函数模型、方程模型、几何模型、不等式模型)要熟悉到家,在对应用问题分析时,努力从背景材料中提炼数学问题,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7).从已知(定义)出发,摸索前进
有些同学看到一道陌生的题目时,就茫然不知所措,其实有时从已知出发,略加分析,问题便迅速获解.回到已知,回到定义,回到原点也常是在遇到困难时的一种解决方法.
﹡从原点出发――学会审题:首先要静心――有耐心,其次要细致――不漏不错
﹡回到原点――回到定义,回到题目,重新开始。
8.转换思路,不断推进
这是在解题过程中遇到困难做不下去时的一种重要策略,也是解决许多其他困扰或困惑的一种通用方法,使用这种策略时常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9.化为熟悉情景
若所遇到的问题不熟悉,就试图将其化为熟悉问题,如通过作辅助线将非直角三角形问题转化为直角三角形问题,这是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即化归.
还有正难则反,先退后进,将问题分解等策略.
二. 对各种题型的评分要求
选择题是四选一型的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
填空题只要求写出结果,不必写出计算过程或推证过程,每题3分,填空题的最后一题是多选序号题,如多选或错选不给分.
解答题在解答时都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推理过程.对于先化简再求值的 计算题,如只有化简,漏了求值,则要扣2分;对于解分式方程,少了解的检验,则要扣分;对于结论探索题,一般先回答出结论有1分,再对探索出的结论进行证明;对于开放题中,写出不同类型的正确结论,如线段相等,角相等,线段的平行或垂直,三角形的全等或相似等,一种类型只写一种,如写了两对线段相等,就属于是同一类型,就只能得1分;对于应用题,合理的设未知数有1分,如列出的是分式方程,不检验是,也要扣1分,不答也要扣1分;对于要求用树状图或表格求概率的,直接写出答案,不画树状图或表格的要扣分;解答题不写演算步骤或推理过程的不给分;作(画)图题只要求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分类讨论题中分类不完全,要扣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