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或依据拼音写汉字。(4分)
训诫( ) 收敛( ) 禀( )告 忍俊不禁( )
cu( )然 蹂lin( ) 清lie( ) 梦mei( )以求
2.填空。(8分)
(1)王湾的《次北固山下》:诗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 , 。
(2)曹操的《观沧海》:这首诗是一首乐府诗。诗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
, 。
(3)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直接描写动物(莺燕报春)的两句诗是:
, 。
(4)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里写出了景物的曲折有致的诗句是:
, 。
3.下列对句子含义的分析不合文意的一项是( )(2分)
A.“理想开花,桃李要结甜果;理想抽芽,榆杨会有浓阴”两句是说,今天的理想之花,就是明天的甜果,今天的理想之芽,就是明天的浓阴,树立了理想,不懈地奋斗,就会取得丰硕的收获。
B.《行道树》中说“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快乐的树”,行道树是在为城市空气污染而忧愁,为市民健康而忧愁,为能够给市民制造清新的空气、夏日里献出浓荫而高兴。
C.《第一次真好》中说“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的原因是:第一次的经历常常是失败的,使人感到沮丧。
D.“生命中的第一次越多,生命也就越益多姿多彩”,这就是说,要不断开拓新的生活领域。
4.下列句中横线处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崇山峻岭,比起人来,是那样的高大雄伟,人站在它面前不过如芝麻粒儿,但人们总是踩山于脚下,哪怕它是高山之王——珠穆朗玛峰,人为攀登而欣喜, 。
A.而山也再一次向人们展示了它的高大雄伟
B.而山却默默不语,因为它知道:衬托别人,奉献自己是光荣的
C.而山却冥然不觉,没有灵性的高大,不过是一堆土石
D.而山也因为给人类提供了大展雄姿的舞台而骄傲
5.下列流行歌曲的歌词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B.家里盘着两条龙是长江与黄河,还有珠穆朗玛是最高的山坡。(《大中国》)
C.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好看又善良。(《小芳》)
D.放心着你的沉默,去说服明天的命运。(《牵手》)
6. 根据要求进行仿写。(2分)
祖国是大海,我就是大海中的一滴水;
祖国是蓝天,我就是蓝天上的一朵云。
母爱是 ,我就是 ;
母爱是 ,我就是 。
7.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共4分,每题2分)
校园里,有不少同学的习惯不好:一次性包装袋随手乱扔,不喜欢的饭菜也挑出来丢在地上,把废纸撕成小片后从窗口抛下,为走近道而从草坪上穿过……为此,学校组织系列教育活动,来矫正同学们的这些不良习惯。
(1)请你设计一句广告词来宣传这次活动
答:
(2)如果你遇到一个同学有上诉某种行为,你打算和他说什么?
答: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一)古诗理解。(4分)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8.对《夜雨寄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2分)
A.“君问归期未有期”所含情感是无法尽快与好友相见的无奈。
B.“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说自己处境的孤寂凄冷。
C.“何当共剪西窗烛”是指对与好友促膝深谈的深切期盼。
D.诗中最后两句是实写自己的经历。
9.诗人想像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家中,和妻子一起一边剪去燃尽的烛芯,一边回味这巴山的绵绵夜雨。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一种怎样的心情?(2分)
(二)阅读古文,回答下面问题。(14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0.《论语》是记录 的一部书, 是 经典著作之一。是我国古代的“四书五经”之一,其中的“四书”指《论语》、《孟子》、 、 、(2分)
11.划分下面句子的节奏.(1分)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4分)
人不知而不愠( )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
学而不思则罔( ) 诲女知之乎 ( )
13.翻译句子。(2分)
为人谋而不忠乎?
?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14.写出《论语》十则中至今沿用的成语。(2分)(两条即可)
① ②
15.《论语》讲述了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为人处事等方面的道理。请从选段
选择一例,结合自己的经历,就某一方面阐述的道理谈谈对自己的启迪。(3分)
例:
启迪:
。
三.现代文阅读。(28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回答文后的问题。(16分)
1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2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长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3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
4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5"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6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7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他们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8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9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10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16.给这三到六段文字各拟一个小标题。(2分)
· · ·
17.这篇文章作者采用了以联想衬实的写法,实写的是: ; 联想的是:
;如果用一句成语来概括,就是 。(3分)
18.在写草的段落里,作者为什么要写人们“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 (2分)
19.在第四段里,描写花的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作者把花当成什么样的人来描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分)
20.同学们都说,“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这个句子写得特别精彩。请你尝试陈述说它精彩的理由。(3分)
21.你觉得春天还像什么?你还能用别的比喻来赞美春天吗?(3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回答文后的问题。(12分)
定格一种倒下的姿势
迄今没有见到为他们留下的影像,定格他们倒在废墟里的姿势。也许根本就没有人为他们留下过影像。但是,随着搜救人员一点点挖开瓦砾、水泥和砖块,我们依旧记住了这样一种倒下的姿势:
21岁的幼儿园老师瞿万容,被扒出废墟时,人们看到她扑在地上,用后背牢牢挡住一块垮塌的水泥板,紧紧护住自己怀里的一个孩子。
孩子只受了轻伤,呼吸很平稳,而年轻的女老师,却因为头部和背部骨折,早已停止呼吸。
这一幕,定格在“5·12汶川大地震”后的第二天,人们扒开绵竹市遵道镇欢欢幼儿园废墟时的那一刻。
在地震刹那间摧毁我们的家园后,从城市的碎片下,不止一处,人们看到这种凝固的姿势。
5月13日22时12分,震后第二天,德阳市看到了这种姿势。在汉旺镇东汽中学的废墟下,年近50岁的教导主任谭千秋,张开双臂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4个学生。他的后脑被楼板砸得深深凹下去,但4个学生都活了下来。
5月14日7时,震后第三天,崇州市看到了这种姿势。当一夜未眠的搜救人员从怀远镇中学垮塌的教学楼下找到吴忠洪的遗体时,这位45岁的英语老师背部向上弓曲着,双手撑地,身下是两名已经死去的学生。
5月14日早上,震后第三天,什邡市看到了这种姿势。搜救人员在龙居中心小学的废墟里刨出一个死去的女子,她同样正努力护着3个孩子,而她的头已被砸下的重物削去一半。幸存师生仔细辨认,才认出那是学校最年轻的女老师向丽。
5月14日10时,震后第三天,绵阳市看到了这种姿势。在平武县南坝小学塌下的一根钢筋水泥横梁下,48岁的代课女老师杜正香趴在瓦砾里,头朝着门的方向,双手死死地各拉住一个孩子,胸前还护着3个孩子。
汶川县也看到了这种姿势。当那里的幸存者们徒手搬开垮塌的映秀镇小学教学楼的一角时,他们惊呆了:29岁的男老师张米亚跪扑在废墟上,双臂紧紧搂着两个孩子。孩子都还活着,这位平时爱唱歌的老师却已经离我们而去。他紧抱着孩子的手臂已经僵硬,为了救出孩子,救援人员不得不含泪将手臂锯断。
这样一种倒下的姿势,定格在他们生命的最后一瞬,尽管不能以影像的形式流传,却足以在人们心间永久驻留。
这样一种倒下的姿势,定格了他们在这世上的最后一次努力,那就是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取他人。
在这最后的瞬间,我相信没有功利的考量,来不及是非的权衡,而只有人性深处的本真,以及人类心中永不泯灭的爱。再强大的自然伟力,也摧毁不了它。这种爱,足以战胜自然的伟力,为生命支撑起一块的空间,尽管狭小局促,甚至狼狈,但是无比壮美。
22.文章标题“定格一种倒下的姿势”有哪两重含义?(2分)
23.老师们倒下的姿势,基本上都有“紧紧护住”、“死死护着”、“死死拉着”这样的动作,请你说说这些加点词的作用。(2分)
24.第6段中“他紧抱着孩子的手臂已经僵硬,为了救出孩子,救援人员不得不含泪将手臂锯断。”这句话的加点词体现了救援人员怎样的心情?(2分)
25.请你说说对第10段中“这种爱,足以战胜自然的伟力,为生命支撑起一块的空间,尽管狭小局促,甚至狼狈,但是无比壮美。”这句话的理解。(3分)
26.读完全文,请你给文中一位最让你感动的老师或老师群体写一句颁奖词。(要突出人物的特点,有一定的文采,不超过60字)(3分)
四、作文(50分):
告别了小学,你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新的起点,新的风景线;新的起点,新的挑战。从新的起点出发,书写你美好的明天。请以“新起点”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叙写经历,可以抒发情感,可以发表议论,可以编写故事,文体自选(诗歌除外),题目自拟,字数600左右。
参:
一,基础知识。
1、略 2 、略 3 、C 4、B 5、A
6、示例:
母爱是大树,我就是大树中的一片叶;母爱是原野,我就是原野里的一棵草。这是一个开放性题目,言之成理即可肯定。
7、略 8、D
二,古诗文阅读。
9、表达了诗人渴望和妻子团聚的心情。
10.孔子和他弟子言行 儒家 《大学》 《中庸》
11.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2. a.生气,发怒。 b.真诚,诚实。c.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d.同“汝”,人称代词,你。
13 略。
14.温故知新 见贤思齐 任重道远 死而后已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
15.略。
三,现代文阅读。
16春草图 春花图 春风图 春雨图 17. 实写的是花,联想的是果, 春华秋实。
18. 作者写人们这一组活动,意在表现人们对春草异常喜爱,以至于要在草地上“打两个滚”,侧面烘托春草长势之旺;同时也在于表现春天到来时人和自然界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19. 排比,拟人,比喻。作者把花写成争胜好强、热情奔放的人,为了扮靓美丽的春天而争先恐后、热烈开放,表现了春天万物复苏、美丽动人、生机勃勃的特点。
20这个句子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春草富有生命活力的特点。“偷偷”写出了小草在人们不经意之间长出地面的那种情态,好像跟你捉迷藏的调皮孩子似的那样可亲可爱,表现了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此外,“钻”字也用得特别好,把春草坚韧有力地破土而出的情状描绘得极富神韵,赞美了春草顽强的生命力。(以上两个方面,答出一个方面即可)
21. 示例:
春天像慈祥的母亲,给我们带来温暖和幸福。
春天像辛勤的园丁,摇种未来和希望。
春天像婴儿的摇篮,温暖而舒适。(言之成理即可肯定。)
22.他们最后倒下的姿势被固定在废墟里;他们壮烈牺牲,无私奉献精神的精神永驻人们心中。
23.可见老师们当时是竭尽全力地保护他们的学生,突出了老师们无私奉献的精神。
24.体现了救援人员极度无奈和无比悲痛的心情。
25.示例:
在灾难来临的那一时刻,老师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来保护学生的壮举感天动地。这种无私的爱,让强大的自然力显得微乎其微。
26.示例:
她的生命永远凝固在花一样的年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相信怀里的孩子可以装点更灿烂的春天。
四,作文 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