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语文综合实践-每逢佳节倍思亲说课教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6 22:38:13
文档

语文综合实践-每逢佳节倍思亲说课教案

《每逢佳节倍思亲》说课教案一、教材分析(一)教材中的位置及作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每逢佳节倍思亲”选自于人教版中职语文第二册第二单元,编者设计这个活动是为了让中职的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热爱祖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二)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节日的习俗和来历、故事传说等相关知识。2、通过感受过节的快乐和喜庆,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3、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能力,提高对社会现象的辨别,分析能力。(三)教材的再处理及创新本教材对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介绍的较为简略,只详细的介绍了清明节
推荐度:
导读《每逢佳节倍思亲》说课教案一、教材分析(一)教材中的位置及作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每逢佳节倍思亲”选自于人教版中职语文第二册第二单元,编者设计这个活动是为了让中职的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热爱祖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二)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节日的习俗和来历、故事传说等相关知识。2、通过感受过节的快乐和喜庆,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3、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能力,提高对社会现象的辨别,分析能力。(三)教材的再处理及创新本教材对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介绍的较为简略,只详细的介绍了清明节
《每逢佳节倍思亲》说课教案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中的位置及作用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每逢佳节倍思亲”选自于人教版中职语文第二册第二单元,编者设计这个活动是为了让中职的学生进一步了 解中国传统文化,热爱祖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活动目标

1、让学生了解节日的习俗和来历、故事传说等相关知识。

2、通过感受过节的快乐和喜庆,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3、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能力,提高对社会现象的辨别,分析能力。

(三)教材的再处理及创新

本教材对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介绍的较为简略,只详细的介绍了清明节的由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传统节日,我又适当的增加了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教材对中国传统节日的意义分析的较多,而中职的学生需要更多的对节日的感性认识,我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

二、学生分析

处在中职阶段的学生的学生总体来说思维较活跃,具有个性。为了让每一位学生从自身找到闪光点和可取之处,应从多方面去了解学生的特长,并相应地采取适合其特点的有效方法,使其特长得到充分的发挥。有些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较强,我会让他们讲故事;有些学生表演能力强,我就让他们演节目。

三、教法和学法

在课堂活动中我采用了阅读、讲述、讨论、合作探究、游戏等教学方法。这些既是这课的教学方法又是学生的学习方法。

四、活动准备

(一)材料准备:让学生搜集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风俗、诗句等材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  力和动手能力。

(二)心理准备:了解学生生活和学习上的沟通,发现学生的弱点,及时补救,给予热心帮助,以让学生能够专心学习,提高效率。教师对学生,学生对教师都有浓厚的感情,对教育教学具有强烈的推动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有利于学生的思想品质,道德情操。

五、活动程序

1、第一环节:导入 以歌曲《欢乐中国年》为切入点导入本课,让学生体验节日的氛围,激发活动兴趣。

2、第二环节:展示活动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课的任务

(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节日的习俗和来历、故事传说等相关知识。

(2)通过感受 过节的欢快和喜庆,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以及对家乡,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3)培养学生的搜集、整理资料能力,提高对社会现象的辨别、分析能力。

3、第三环节说一说我们的节日: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以上节日学生基本能回答出来,除此以外还要向学生补充其他一些传 统节日:中元节、 七夕节、冬至节。这是本活动进行的基础。

4、第四环节:朗学生读有关节日的诗句,让同学们猜是哪个节日。让节日和语文结合的更加紧密。

5、第五个环节:讲一讲节日故事。(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6、第六个环节:演一演节日的活动。

7、第七个环节:想一想节日的意义。

8、第八个环节:说一说怎样保护传统节日文化。

六、活动评价

1、首先重视过程评价。

本课程目标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态度和能力,而非知识和技能。所以评价时,不应该过于看重于学生所获得的知识的多少及作品的优劣,而应特别关注学生参与的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关注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关注交流与合作,关注动手实践以及所获得的经验与教训。困此要采用形成性评价的方式,一般不采用等级评分的方法,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中的评价,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实践和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同时要强调评价的激励性,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努力形成激励广大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氛围。

2、然后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

本课程的评价可采用多种方式,如对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的口头报告、活动、展示的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小组的评价与组内个人的评价相结合等。其中以学生的自我评价为主。由于是让学生自我评价,其压力较小,学生可以充分地畅谈自己参与活动的体验、经验和教训,自由地交换意见。同时,这种集体和个人的自我评价也可以使学生享受到健康的民主风气的熏陶和教育。

3、最后评价具有开放性。

本课程具有开放性的特点,评价也应该具有开放性,在学生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应尽可能采用集体讨论和交流的形式,将个人和小组的经验及成果展示出来,并鼓励相互之间充分发表意见和评论。这样的评论不仅可以使学生吸收他人的有益经验,而且还可以促使学生加深对问题的认识,有助于培养学生敢于和善于发现问题并发表个人见解的优良品质。

七、最后是活动反思

1、学生的活动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在活动中扩大了视野,增长了才干,提高了能力。

2、由于大多数学生家中没有电脑,搜集资料不多,影响了学生活动的深入开展。

3、个别学生在活动中没能放开手脚上,缩手缩尾,给其他学生造成一定的不好影响。

4、还没有让学生得到充分的活动,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充分相信学生,发动学生,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

文档

语文综合实践-每逢佳节倍思亲说课教案

《每逢佳节倍思亲》说课教案一、教材分析(一)教材中的位置及作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每逢佳节倍思亲”选自于人教版中职语文第二册第二单元,编者设计这个活动是为了让中职的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热爱祖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二)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节日的习俗和来历、故事传说等相关知识。2、通过感受过节的快乐和喜庆,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3、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能力,提高对社会现象的辨别,分析能力。(三)教材的再处理及创新本教材对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介绍的较为简略,只详细的介绍了清明节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