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识梳理
1、比的意义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是比号,读作“比”。在两个数的比中,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的后项不能为0。
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有时也可能是整数。
例如 15 :10 = 15÷10==1.5
比的意义
两个同类量的比表示这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两个有联系的非同类量的比表示一个新的量。例: 路程:速度表示时间。
区分比和比值
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可以写成比的形式,也可以用分数表示。
比值:相当于商,是一个数,可以是整数,分数,也可以是小数。
比和除法、分数的联系:
1、比同除法相比较:
比的前项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比号相当于除法中的除号,比值相当于除法的商。
2、比同分数相比较:
比的前项相当于分数中的分子,比的后项相当于分数中的分母,比号相当于分数中的分数线,比值相当于分数的分数值。
3、用字母表示:
÷
比和除法、分数的区别
1、意义不同:
除法是一种运算,分数是一个数,比表示两个量(或数)的倍数关系。
2、表示方法不同:
作为一种运算,除法算式不能用分数表示,比可以用分数表示,但分数不一定表示两个量的比。
除法一般要求出商,比只有求比值时才通过计算求出商,而分数本身就是一个数值,无需计算。
比和比值的关系
联系:比和比值都可以用分数形式表示。
区别:(1)比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比值是一个数。
(2)比只能写成的形式,比值可以是分数,也可以是小数。
注意:体育比赛中出现两队的分是2:0等,这只是一种记分的形式,不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关系。
二、比的基本性质
根据比、除法、分数的关系:
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时(0除外),分数值不变。
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比的前项和后项是互质数的比,叫做最简单的整数比。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把两个数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叫做化简比,也叫做比的化简。
化简比(注意:最后结果要写成比的形式)
(1)整数比的化简方法:把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
例如: 180:120=(180÷60) :(120÷60)=3:2
(2)分数比的化简方法: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它们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变成整数比,再进行化简。
例如: =(×18) :(×18)=3:4
(3)小数比的化简方法:把比的前项和后项的小数点同时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变成整数比,再进行化简。
例如: 0.75:0.2=(0.75×100):(0.2×100)=75:20=15:4
(4)一个比中,既有小数,又有分数,可以把小数化为分数,按照化简分数比的方法进行化简,也可以把分数化成小数,按照化简小数比的方法进行化简。
例如: 0.5: =: =(×10):(×10)=5:6
例如: 0.5: =0.5:0.4=(0.5×10):(0.4×10)=5:4
3、求比值和化简比的比较
1、意义不同。
求比值就是求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所得的商;而化简比就是把两个数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也就是化简后的比要符合两个条件,一是比的前项,后项都应是整数,二是前项、后项的两个数要互质。
2、结果不同。
求比值的结果是一个数,这个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或分数。而化简比最后的结果仍然是一个比,要写成比的形式,不能得整数或小数。比有两种书写形式如6比4,可写作6:4,也写作,读作六比四。
3、读法不同。
如6:4求比值是6:4=6÷4=读作二分之三还可写作1.5(结果是一个数)。化简比是6:4=6÷4=读作三比二还可写作3:2(结果是一个比)
4、运算方法不同。
求比值,是用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化简比是根据比的基本性质运算。
4、比的应用
1、在工农业生产中和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这种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
2、按比例分配的解题方法:
(1)先求出总的份数,再求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几分之几。
(2)用总数乘各部分的分率求出各部分的数量。
课本例题
知识点一:比的意义
1、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15米和10米,怎样用算式表示长和宽的倍数关系?
2、“神舟”五号进入运行轨道后,平均90分钟绕地球一圈,大约运行42252千米,怎样用算式表示飞船进入轨道后平均每分钟飞行多少千米?
知识点二:比的符号、读写法、各部分名称
1、比的符号
2、比的写法
3、比的读法
4、比的各部分名称
知识点三:求比值的方法
方法解析:求比值,就是用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求出商。
10:5=
:4=
0.3:0.5=
知识点四: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1、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联系
2、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区别
知识点五:求比中未知项的方法
方法解析:比的前项=比的后项×比值
比的后项=比的前项÷比值
( ):8=2 15:( )=
知识点六:比的基本性质
1、根据比和除法的关系研究比中的规律
2、根据比和分数的关系研究比中的规律
知识点七:化简比的意义
1、最简单的整数比
2、化简比的意义
3、求比值和化简比的区别
知识点八:整数比的化简方法
15:10=
180:120=
知识点九:分数比的化简方法
知识点十:小数比的化简方法
0.75:2=
0.8:0.5:1.4=
知识点十一:按比例分配问题的解题方法
按1:4的比配制了一瓶500ml的稀释液,其中浓缩液和水的体积分别是多少?
知识点十二:已知一个数量中各部分量的比和其中某一部分量,求另外几个部分量。
学校新进一批图书,按3:4:5分配给四、五、六年级。五年级分的120本,四年级和六年级各分的多少本?
知识点十三:已知两个量的比和他们的差,求总量。
小华和爷爷的年龄比是1:6,已知小华比爷爷小50岁,小华和爷爷的年龄和是多少?
方法解析:两个量的差÷两个量对应的份数差=每份数,每份数×总份数=总数量
练习
练习一:求比值
0.8:1.6= 60m:70m=
1.5t:120kg= =
答案: 0.5
135
练习二:小明读一本书,已读的页数和未读的页数之比是5:4.如果再读27页,已读的页数和未读的页数之比是2:1.求这本书有多少页?
解答:(页)
练习三:化简下面各比
8:12= 5.2:1.3=
答案:
化简比:2:3 4:1 75:8 21:20
练习四:甲数是乙数的,乙数是丙数的,求这三个数的连比。
方法一:转化单位“1”的方法
甲数:乙数:丙数
方法二:找中间量的方法
甲数:乙数
乙数:丙数
甲数:乙数:丙数
方法三:设乙数的方法
设乙数为10,则甲数,丙数
甲数:乙数:丙数
练习五:聪聪和笑笑共收集邮票171枚。已知聪聪收集邮票数的和笑笑收集邮票数的相等。求聪聪和笑笑分别收集邮票多少枚。
方法指导:根据“聪聪收集邮票数的和笑笑收集邮票数的相等”可以画出示意图。
由示意图可知,两人收集邮票份数的比是4:5,用按比例分配问题的解法进行解答即可。
(枚)
(枚)
练习六:一条路全长120km,分成上坡、平路、下坡三段,三段路程之比是1:2:3,小明走三段路程所用时间之比是4:5:6,已知他上坡的速度是每小时5km,小明走完全程用了多长时间?
上坡的路程:(km)
上坡的时间:(小时)
上坡用的时间占全程所用的时间:
走完全程所用的时间:(小时)
练习七:水是由氢和氧按1:8的质量比化合而成,6.3kg水中,含氢和氧各多少kg?
氢:(kg)
氧:(kg)
练习八: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m。已知它的长和宽之比是10:9,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m)
长:(m)
宽:(m)
(m2)
课后练习:
一、填空
1、÷( )=12÷( )=( ):21
2、一个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比是1:2:3,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
3、×=×(a,b均不等于0),a:b=( ):( )
4、3:8的前项增加6,要使比值不变,比的后项应增加( )
5、甲、乙两数之比是7:2,甲是乙的,乙是甲、乙之和的
6、妈妈买了3.6kg苹果和1.8kg橘子,苹果和橘子的质量比是( ),比值是( )
7、甲数的和乙数的相等,甲:乙=( ):( )
答案:
1、 3 7 28 9
2、 直角
3、 5 3
4、 16
5、
6、 2:1 2
7、 2 3
二、化简比,并求比值
160:80 0.5:0.8 0.125:
答案:
化简比: 2:1 5:8 4:5 5:
比值: 2
三、解决问题
1、利民食品厂有男职工和女职工的人数比是5:3,已知该食品厂共有职工184人。这个食品厂的男职工比女职工多多少人?
方法一:(人)
方法二:(人)
2、把一根60m长的铁丝制成一个长方形框架,长、宽、高的比是2:2:1,这个长方形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
(m)
(m)
高:(m)
长和宽:(m)
长方形的体积:(m3)
3、A、B两地相距800km,甲、乙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向开出,5小时后相遇,已知甲、乙两车速度的比是5:3。甲、乙两车平均每小时各行驶多少千米?
(km)
(km)
甲车:(km)
乙车:(k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