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位于亚欧东部、太平洋西北部,由数千个岛屿组成,众列岛呈弧形。日本东部和南部为一望无际的太平洋,西临日本海、东海,北接鄂霍次克海,隔海分别和朝鲜,韩国、中国、俄罗斯、菲律宾等国相望。
日本境内多山,山地成脊状分布于日本的,将日本的国土分割为太平洋一侧和日本海一侧。日本地处温带,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樱花是日本的国花,每到春季,青山绿水间樱花烂漫,蔚为壮观。
日本的国名含义为“日出之国”,又有“樱花之国”(有300多个樱花品种)、“火山地震之邦”(全境有200多座火山,其中活火山约占1/3)的称号。全国由北海道、四国、本洲和九洲四个大岛及几千个小岛组成,海岸线漫长曲折,境内山地崎岖、河谷交错,山地面积占80%,全国森林覆盖率达66%。
日本是一个地势多变、水力资源丰富的国家,由此构成了优美壮丽的景色,那里有山中积雪的湖泊、怪石嶙峋的峡谷、湍急的河流、峻峭的山峰、雄伟的瀑布以及大大小小的温泉,这些引人入胜的旅游景点常年吸引着大量游客来到日本观光
那么,现在我来为大家介绍几个去日本旅游的首选景点吧。
京都清水寺
京都是承载日本传统文化的古都,市区及近郊共17处文化古迹被列为世界遗产,其中最让人难忘的要属清水寺。
清水寺是日本京都最古老、最知名的佛教寺庙。目前的主建筑是德川幕府于1633年所建,而这里最早的清水寺建筑应该要追溯到公元798年。清水寺坐落于音羽山之上,以周围秀丽的风景著称。
迷人的四季山色和舞伎
清水寺坐落在音羽山的半山腰,巧借山景,春天樱花烂漫,夏日绿意浓浓,秋季枫叶璀璨,寒冬古意森森。景色随季节变化,不变的是令人折服的美丽。
去清水寺一定要走过蜿蜒的坡路。著名的3条小路是三年坂、产宁坂和清水坂。传说,若在三年坂上不慎跌倒,三年后有生命危险;产宁坂保佑妇女平安生产;清水坂最热闹,卖本地陶瓷“清水烧”的店铺和历史悠久的酱菜馆连成一线。
走过众多店铺,迎面是清水寺的西门。门前石阶上总有许多游人驻足,特别是旅行的中学生们,身穿校服分几排站在台阶上,极具日本特色,在其他景点也难得一见,游客纷纷把他们收入相机。
运气好的话,还能邂逅舞伎。她们总是静静站着,微微抿着嘴唇,以山色为背景与游客合影。看看舞伎穿着高达2—3寸的木屐,不由感慨,她们能一路走到清水寺来着实不易。
从舞台纵身跳崖的决心
走进清水寺,首先要去清水寺的舞台。学日语的人都知道一句日本俗语。当形容下了莫大决心时,日本人说“抱着从清水寺的舞台跳下去的决心”。
清水寺正殿依山而建,面对悬崖,殿前是个约190平方米的高台,基本悬在山坡上,下面有巨大的榉木支撑,最长一根树干有12米,这就是著名的“清水寺舞台”。江户时代,这里是表演雅乐的舞台。
正因舞台地势险恶,才流传下来那句俗语。但这可不是句象征性的话,古时,的确有人从距山坡12米多高的舞台上纵身跳下。据记载,江户时代共234起跳崖事件。令人称奇的是,跳崖者的生还率竟达85%。不知那些“下了莫大决心“跳下去的人是否完成了心愿,但老人们说,若连跳崖的决心都有,应该没有办不成的事。
或许因此缘故,清水寺的舞台如今仍是日本自杀者青睐的地方。
寺庙对门是“月老”神社
清水寺的另一去处是音羽山清泉。这里的泉水被称为“延命水”、“黄金水”,据说信佛教的人喝了泉水能保佑六根清净,普通人喝下也可万事如意。
泉水从山坡上飞流而下,落在接水的长柄杯中,激起细小的水花,也激起人们心中的希望。
顺山势缓步向寺院出口走去,绿树丛中,偶尔可见店家挑出一面小旗,夏日卖刨冰,冬天卖甜酒,坐在红色条凳上稍作休整,不禁感慨偷得福生半日闲。
清水寺出口正对着以保佑早结良缘而闻名的“地主神社”,不大的神社里人头攒动。院子里有对测试爱情的石头,若能闭着眼从一块石头一次性成功地走到另一块,就预示着很快能找到真爱。
若不行,则意味着爱情迟迟不来。置身世外的寺庙与红尘的“月老”神社仅一街之隔,这也算日本文化的独特之处吧。
姬路城
日本姬路城位于日本兵库县,是日本现存的古代城堡中规模最宏大、风格最典雅的一座代表性城堡。城堡外形好似一只高雅的白鹭,所以又称白鹭城。该城始建于公元14世纪,几经易主扩建,形成了如今的天守阁及周边建筑群,拥有高度发达的防御系统和精巧的防护装置。另外,城堡周围还有与城堡关系颇深的日本庭院——好古园、男子千姬天满宫和兵库县立历史博物馆等。
保存完好的姬路城,风格典雅,名胜古迹甚多,是日本现存的古代城堡中规模最宏大、风格最典雅的一座代表性城堡。整个姬路城包含了83座具有高度发达的防御系统建筑和防护设备。建筑的布局和色调也别具风格,反映了德川幕府时期日本文化的一个侧面。
姬路城城楼在所有城廓建筑中最富独创性,尤其是它的天守阁。天守阁是护城的祭祀高坛,也是作城廓防卫用的高大城楼(那时各城池上的城楼都称天守阁,以为祭坛),墙上与楼门都有射击孔。城内还有千姬化妆楼、媪之石、菊井等名胜,极尽豪华之能事。姬路城天守阁,从立面看近似正方形。在主城楼的四角紧密依附着大小四座附城楼(即小天守阁)。而每一附城楼的设计,既统一又有变化。单独地看每一天守台都是正方形的,然而凑在一起时,排列交错,各有变化,互为不同。因此,整座城楼从平面图看,显然与从立面得到的感受不同。这些方形天守阁,高低不一,交错参差。屋顶的挑檐四方漫射。前后配搭各有特色。此外,各城楼的窗户形状大小也不统一。更有趣的是,通往各城楼的通道,有的有两条,有的只有一条;有的是从小天守阁的通道通向大天守阁,有的一座天守阁本身有好几条通道。这种多样统一的建筑造型,实际上外观是五层,内部是六层,地下一层,墙基为石块砌成。给人以繁杂而雄丽的印象。远远眺望,楼阁重叠,变化多姿,蔚为壮观。
游客可以乘坐新干线从京都或广岛到达姬路城,车站离城堡仅几步之遥。
富士山
富士山被日本人民誉为“圣岳”,是日本民族的象征。它东距东京约80公里,跨静冈、山梨两县,面积为90.76平方公里。整个山体呈圆锥状,一眼望去,恰似一把悬空倒挂的扇子,日本诗人曾用“玉扇倒悬东海天”、“富士白雪映朝阳”等诗句赞美它。富士山四周有剑峰、白山岳、久须志岳、大日岳、伊豆岳、成就岳、驹岳和三岳等“富士八峰”。
富士山是一座休眠火山。据传是公元前286年因地震而形成的。自公元781年有文字记载以来,共喷发过18次,最后一次是1707年,此后变成休眠火山。
由于火山口的喷发,富士山在山麓处形成了无数山洞,有的山洞至今仍有喷气现象。最美的富岳风穴内的洞壁上结满钟乳石似的冰柱,终年不化,被视为罕见的奇观。山顶上有大小两个火山口,大火山口,直径约800米、深200米。天气晴朗时,在山顶看日出、观云海是世界各国游客来日本必不可少的游览项目。
富士山的北麓有富士五湖。从东向西分别为山中湖、河口湖、西湖、精进湖和本栖湖。山中湖最大,面积为6.75平方公里。湖畔有许多运动设施,可以打网球、滑水、垂钓、露营和划船等。湖东南的忍野村,有涌池、镜池等8个池塘,总称“忍野八海”,与山中湖相通。河口湖是五湖中开发最早的,这里交通十分便利,已成为五湖观光的中心。湖中的鹈岛是五湖中唯一的岛屿。岛上有一专门保佑孕妇安产的神社。湖上还有长达1260米的跨湖大桥。河口湖中所映的富士山倒影,被称作富士山奇景之一。
富士山的南麓是一片辽阔的高原地带,绿草如茵,为牛羊成群的观光牧场。山的西南麓有著名的白系瀑布和音止瀑布。白系瀑布落差26米,从岩壁上分成十余条细流,似无数白练自空而降,形成一个宽130多米的雨帘,颇为壮观。音止瀑布则似一根巨柱从高处冲击而下,声如雷鸣,震天动地。富士山也称得上是一座天然植物园,山上的各种植物多达2000余种。
在静冈县裾野市的富士山麓,还辟有富士游猎公园,面积74万平方米,豢养着40种1000多头野生动物,仅狮子就达30多头。游人可驾驶汽车,在公园内观赏放养的各种动物。
此外,富士山区还设有幻想旅行馆、昆虫博物馆、自然科学厅、奇石博物馆、富士博物馆、大型科学馆、植物园、野鸟园、野猴公园和各种体育、游艺场所等。
坐落在顶峰上的圣庙──久须志神社和浅间神社是富士箱根伊豆国立公园的主要风景区,也是游人常到之地。每年夏季到山顶神社观光的国内外游客数以千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