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识记题:
1、中国园林创作中的“师法自然”,“中得心源”等手法,与西方的“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是正好相反的两种哲学思想的体现。
2、中国园林界第一名著是<<园冶>>,著作者是明末造园家计成。
3、美国第一位风景园林大师奥姆斯特德是建设城市公园和提倡自然保护的创始人。
4、奥姆斯特德设计了美国第一个城市大型综合公园纽约公园
5、以生态学原理与实践为依据,将是园林发展的趋势。
6、园林设计的依据是:科学依据、社会需要、功能要求、经济条件。
其中,园林设计的首要问题是要有科学依据。
7、“适用,经济,美观”是园林设计必须遵循的原则。
8、园林形式的确定:(1)根据园林的性质 (2)根据不同文化传统 (3)意思形态的不同决定园林的表现形式
9、园林构成五大要素:(1)地形 (2)植物(3)建筑 (4)广场与道路 (5)园林小品
10、世界造园史三大流派:中国,西亚,古希腊。
11、园林的形式分为三类:整形式,自然式,混合式。
烈士公园是典型的混合式园林。
12、西方园林主要以规则式为主,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大台地园和19世纪法国勒诺特设计的凡尔赛宫是规则式园林的代表。
13、中国园林以自然山水园林为源流,如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圆明园,拙政园,网师园、留园等都是自然山水园林的代表作。
14、园林设计方法主要有三种:轴线法,山水法,综合法。
在园林设计中,规则式园林的设计方法是轴线法。
15、中国古典园林是山水园设计的典范。组成中国园林的骨架是山水。
16、中国园林可分为四大类型:帝王宫苑,私家宅院,寺庙园林,风景名胜区。
17、借景,包括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
颐和园借景西边的玉泉山玉泉塔是属于远借。
西湖十景中的“平湖秋月”属于借景中的应时而借
18、苏州留园入口的处理是属于空间对比。
杭州西湖堤岛三潭映月是属于虚实对比。
宽可走马,密不容针是讲究疏密对比的手法。
主景与配景本身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主次对比。
19、在正常平视情况下,当垂直视域为30时,其合适视距为:D=3.7(H—h);
20、当水平视角约为45°时,其合适视距为:D=1.2W
21、一般情况,广场的尺度为园林建筑或园林雕塑的2~3倍。
22、颐和园是主景突出式自然山水园
圆明园是集锦式自然山水园
避暑山庄是风景式自然山水园
23、山有三远:高远,深远,平远。
水之三远:旷远,幽远,迷远。
24、一般主路宽5~7m,二级路2.5~~3.5m,小路约0.9~~1.2m,汀步,山道0.6~~0.8m。
25、公园中主路纵坡上限为12%,小路纵坡宜小于18%。
26、在宽阔的草地上,观赏其巨大树冠,并具有庇荫效果好的孤立木有:榕树,香樟,悬铃木,枫香,七叶树,银杏,木棉,凤凰木等。
27、中国园林中的建筑具有使用和观赏的双重作用,要求园林建筑达到可居,可游,可观。
28、水池的设计中,池岸与常水位高度应稳定,一般常水位保持距岸顶20~~40cm为宜。
29、儿童游戏墙高度以60~~120cm,宽15~~20cm为宜;嬉水池或涉水池,通常在30cm。
30、公园游人容量应按下式计算:C=A/Am 其中,C为公园游人容量,A为公园总面积,Am为公园游人人均占有面积。
31、儿童活动区的植物种植应选择无毒,无刺,无异味的树木,花草, 如夹竹桃、月季、杨树、凌霄、玫瑰、枸骨
32、为了保证公园内游园安全,人工水体的近岸2m范围内的水深不得大于0.7m,超过者应设护栏,无护栏的园桥,汀步附近两米的范围内,水深不得大于0.5m。
33、一般草坪地最小坡度为1%,最大不得超过33%,最适坡度在1、5%~~10%。
34、植物园的主要任务为:科学研究,观光游览,科学普及,科学生产
35、植物园的类型分为综合性植物园和专业性植物园,标本园,树木园,药圃属专业性植物园。
36、植物园一般由展览区、科研区、生活服务区三个主要部分组成。
37、动物园动物陈列展出的陈列布局方式主要有3种类型:按动物进化系统布局;按动物原产地布局;按动物食性种类布局
38、森林公园建设要以保护为前提,遵循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39、公园中桌子高度约为65~70cm,桌椅高35~40cm。
40、观赏休息属于公园的直接功能,提高市民素质属于公园的间接功能。
41、园林植物的种植类型有:块状、线状、散点、绿篱、花坛以及花境、水生植物和攀援植物。
42、园林植物种植类型的散点种植包括孤立树、树丛、树群。园林植物种植类型的块状种植包括密林、草坪。
43、园林种植设计的核心与主要内容是陆地植物造景。
44、较为适合森林游憩活动的水平郁闭度是0.70左右。
45、在我国,儿童公园和儿童游戏场一般可分为综合性儿童公园、特色性儿童公园、一般性儿童公园、儿童乐园等四种类型。
46、总体设计图,面积在10—50公顷左右,比例尺多采用1:1000。
总体设计图,面积在8公顷以下的,比例尺可用1:500。
47、公园主入口的设计首先应考虑在城市景观中所起到的作用是装饰市容。
一般在城市主干道的公园入口为主入口。
为完善服务,方便管理,多选择公园偏僻处的入口为专用入口。
48、突出主景通常采用下列手法:中轴对称,主景升高,环拱水平视觉四合空间的交汇点,构图中心位能,渐变法。
二.名词解释
1、密林——凡郁闭度即种植密度在70%以上的树林称为密林。
2、立意——是指园林设计的总意图,即设计思想。
3、专业性植物园——指根据一定的学科、专业内容布置的植物标本园、树木园、药圃等。
4、周末式森林公园――指位于城市郊区、距离城市1.5—2.0h的路程,主要为城市居民在周末、节假日休憩、娱乐服务的森林公园。
5、园林总体设计——在选定园址的基础上,根据园林的性质、规模、地形特点等因素,进行全园的总布局,称之为总体设计。
6、孤立树——指单棵种植树态优美、色彩鲜明、体形高大、寿命长,有一定观赏价值的树种。
7、综合性植物园——指兼备多种职能,即科研、游览、科普及生产的规模较大的植物园。
8、夹景——为了强化和突出主要景物,或景物置身于两侧树丛、树林所形成的狭长空间的尽端,这种左右两侧形成的狭长空间的前景称之为夹景。
9、添景——一般在近景缺少内容的情况下,为了使画面更完整、更理想的一种艺术手段。
10、植物园——植物园是从事植物物种资源的收集、培育、保存等科学研究的机构。
11、动物园——动物园是以野生动物展出为主要内容,目的是宣传普及有关野生动物的科学知识、对游人进行科普教育,对野生动物的习性、珍稀物种的繁育进行研究,同时为游人提供休息、活动的专类公园。
13、儿童乐园——一般在城市综合性的公园内,为儿童开辟专区,占地不大,设施简易,规模较小,成为城市公园规划的组成部分,一般称之为儿童活动区。
14、公园——是为城市居民提供室外休息、观赏、游戏、娱乐,由或公共团体经营的市政设施。
15、森林公园——是以森林景观为主体,融自然、人文景观于一体,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及地形、地貌特征,具有较大的面积与规模,较高的观赏、文化、科学价值,经科学的保护和适度建设,可谓人们提供一系列森林游憩活动及科学文化活动的特定场所。
16、园林设计――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运用园林艺术和工程技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花木,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建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游憩境域的过程。
17、城市森林――是指讲整个城市的树木归纳与一个森林的范畴而进行的系统的规划,设计和管理,提供尽可能完善的城市环境效益。
18、树木园――主要以栽植露地可以成活的野生木本植物为主的树木展览园,树木园又是植物园最重要的引种驯化基地。
3.问答题
1、总体设计任务文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公园在城市绿地系统的关系,
(2)公园所处地段的特征及四周环境
(3)公园的面积和游人容量
(4)公园总体设计的艺术特征和风格要求
(5)公园地形设计,包括山体水系等要求
(6)公园的分期建设实施的程序
(7)公园建设的投资框算
2、土山设计要点为:
(1)主客分明,遥相辉映。
(2)未山先麓,脉络贯通。
(3)位置经营,山讲三远
(4)山观四面而异,山形步移景变
(5)山水相依,山包水转
3、园林中,水系设计要求:
(1)主次分明,自成系统
(2)水岸溪流,曲折有致
(3)阴阳虚实,湖岛相同
(4)山因水活,水因山转
4、中国园林建筑的布局手法。
(1)山水为主,建筑配合。
(2)统一中求变化,对称中有异象。
(3)对景顾盼,借景有方。
5、简述怎样确定公园的出入口?
答:①主要入口应与城市主干道、游人主要来源方位以及公园用地的自然条件等因素协调后确定
②为完善服务,方便管理与生产,多选用公园较偏僻处或公园管理处附近设置专用入口
③为方便游人,一般在公园四周不同方位选定不同出入口
④在公园内文娱设施附近设置专用入口
6、规则式园林的主要特征:
中轴线 全园在平面规划上有明显的中轴线
地形 在开阔较平坦地带,由于不同高程的水平面及缓倾斜的平面组成,在山地及丘林地带,由于阶梯式的大小不同水平台地倾斜的平面及石级组成,其剖面均为直线所组成。
水体 其外形轮廓均为几何形,水体的驳岸多整形,垂直
广场与道路 广场多呈规则对称几何形,道路均为直线行,折线行或几何形。
建筑 主题建筑组群和单体建筑多采用中轴对称均衡设计
种植规划 全园树木以等距离行列式,对称式为主,树木整形修剪多模拟建筑形体。
园林小品 园林雕塑,瓶饰,园灯,栏杆等装饰点缀了园景。
7、自然式山水园林的主要特征:
地形 自然式山水园林的创作讲究“相地合宜,构园得体”
水体 水体要再体现自然界水景。
种植 要求反映自然界植物群落之美
建筑 单体建筑多为对称或不对称均衡布置,建筑群或大规模建筑组群多采用不对称的均衡布局。
广场与道路 除建筑前广场有规则试外,园林的空旷地和广场的外轮廓为自然式。
园林小品 假山,石品,盆景,石刻,砖雕,石雕,木刻等
8、儿童公园选址的要求:
(1)应首先考虑保护儿童公园不受城市水体和气体污染和城市噪音干扰。
(2)要考虑儿童公园的交通条件,使家长儿童能便捷到达,安全顺畅
(3)较完备的儿童公园不宜选择在已有儿童场所的综合性公园附近
9、植物园的选址从区位和周围环境的要求应考虑一下几个方面:
(1)植物园用地应位于城市活水的上流和城市的主要风向的上风向。避免有污染的水体和有污染的大气,以免影响植物正常生长。
(2)要远离工业区
(3)交通要方便
(4)市政工程设施满足植物园的要求。
10、森林公园的特点
(1)森林公园多位于城市郊区,与城市有便捷的交通联系,主要为城市居民节假日和周末提供游览,休闲度假的场所。而城市公园多位于建城区中,主要为城市居民日常休息,娱乐服务。
(2)森林公园面积较大,一般有数百公顷甚至千公顷,而城市公园面积较小。
(3)森林公园的景观多以森林景观和自然景观为主,其规划建设是以科学保护,适度开发为原则。城市公园则多人工挖湖堆山,种植树木等手段来创造优美的环境。
(4)森林公园由于面积较大,环境自然优美,而其休憩活动项目的组织与城市公园有所不同,森林游憩活动是一般在城市公园中难以实现的。
11、园林设计的前提工作:
①掌握自然条件、环境状况及历史沿革
②收集图纸资料
③进行现场踏查
④编制总体设计任务文件
12、鸟瞰图的制作要点:
①在尺度、比例上尽可能准确反映景物的形象
②除表现公园本身,还要画出周围环境
③注意“近大远小,近清楚远模糊,近写实远写意”的透视法原则
④树木不宜太小,以15—20年树龄高度为画图依据
13、公园总体设计方案图应包括的内容:
①公园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②公园入口的位置、面积、规划形式
③公园地形的总体规划、道路系统规划
④全园建筑物、构筑物的布局情况
⑤全园的植物设计图
14、园林中水池的设计应注意事项:
①池岸与常水位的高度应稳定,一般常水位保持距岸顶20~40cm为宜
②水面面积不大时,池岸和池底可以不配钢筋
③水池上设喷泉、岛、桥、山石、雕塑时,应注意其位置和尺度是否恰当
④池边栽植树木时,应注意色彩、体量、质地等
⑤水池的上下水和余水的处理,应有详细的设计
15、试在森林公园景观系统规划中,应注重的方面:
①林道及林缘
A林道两侧应保持较大的水平郁闭度
B林下路边应有2/3部分使灌木、草本层的高度低于视线
C林缘垂直方向不完全郁闭
②林中空地
A形式:采用自然式
B尺度:林木高度与空地直径比在1:3~1:10之间
C过渡:林中空地的林缘应自然的向密林过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