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名词解释:
1、烹饪原料:
2、烹饪原料品质鉴别:
3、感官鉴定:
4、低温保藏法:
二、填空题:
1、烹饪原料的发展变化经历了五个历史时期,分别是 、 、 、 、 。
2、烹饪原料按性质分类,可分为 、 、 、 。
3、烹饪原料按加工与否分类,可分为 、 、 。
4、烹饪原料按原料在菜点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可分为 、 、 。
5、烹饪原料品质鉴定的依据和标准是: 、 、 、 、其中 是鉴别原料品质最重要、最基本的标准。
6、理化鉴别包括 和 两个方面。
7、感官鉴定包括 、 、 、 、 5个方面。
8、影响烹饪原料品质变化的外界因素有 、 和 三个。
9、烹饪原料常用的保管方法有 、 、 、 、 、 、 。
10、短时间冷藏一般温度控制在 度。
长期冷冻保藏一般温度控制在 度以下。
11、低温保藏的温度要随原料而定,如鱼类、肉类,温度一般在 度。
12、目前较合理的解冻方法是 。
13、烹饪原料要求是 、 、有 、可以制作菜点的材料。
14、烹饪原料中的营养素分为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有机物质包括 、 、
、 等,无机物质包括 、 。
15、存在于植物中的多糖称为 ,存在于动物中的多糖称为 ,也叫动物淀粉。
16、烹饪原料中的水可分为 和 。
17、有“冷杀菌”之称的保藏方法是 。
18、腌渍保藏法有 、 、 、 等类型。
19、国外采用的按营养成分可将原料分为 、 、 三种。
三、单项选择:
1、畜禽类原料变得柔软、恢复弹性的作用称为 作用,此时的肉品气味芳香、口感鲜嫩。
、尸僵 、成熟 、 、自溶
2、冷冻保藏,是将原料置于冰点以下的低温中,使原料中大部分水冷结成冰后再以 以下的低温进行储存保藏。
A、-10℃ B、-5℃ C、0℃ D、5℃
3、冷藏鲜奶的适宜温度是 。
、0℃以下 B、0—4℃ C、7—9℃ 、10—15℃
4、烹饪过程中,常用的检验方法是 。
A、物理检验法 、化学检验法 、生物检验法 、感官检验法
5、微生物(细菌)最适宜生长的温度为 。
、0—10℃ B、0—15℃ C、25—30℃ D、40℃以上
6、将原料分为谷物、蔬菜、果品、肉类等,是按 进行分类的。
、原料的性质 、原料加工与否 、烹饪运用 、商品分类
四、判断题:
1、处于自溶阶段的肉一定不可食用。 ( )
2、尸僵的鱼类新鲜度高,食用价值大。 ( )
3、盐腌、糖渍保藏法,都是利用高渗透压作用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 )
五、问答题:
1、简述动、植物原料在保管过程中自身的质量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