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周期折减系数确定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6 22:38:54
文档

周期折减系数确定

 周期折减的目的是为了充分考虑非承重填充砖墙刚度对结构自振周期的影响。因为周期小的结构,其刚度较大,相应吸收的地震力也较大。若不做周期折减,则结构偏于不安全。根据《高规》3.3.17条规定,当非承重墙体为实心砖墙时,ψT可按下列规定取值:框架结构0.6~0.7;框架-剪力墙结构0.7~0.8;剪力墙结构0.9~1.0。实际取值时可根据填充墙的数量和刚度大小来取上限或下限。当非承重墙体为空心砖或砌块时,ψT可按下列规定取值:框架结构0.8~0.9(我们都取0.8——爱莲注);框架-剪力墙结构0.
推荐度:
导读 周期折减的目的是为了充分考虑非承重填充砖墙刚度对结构自振周期的影响。因为周期小的结构,其刚度较大,相应吸收的地震力也较大。若不做周期折减,则结构偏于不安全。根据《高规》3.3.17条规定,当非承重墙体为实心砖墙时,ψT可按下列规定取值:框架结构0.6~0.7;框架-剪力墙结构0.7~0.8;剪力墙结构0.9~1.0。实际取值时可根据填充墙的数量和刚度大小来取上限或下限。当非承重墙体为空心砖或砌块时,ψT可按下列规定取值:框架结构0.8~0.9(我们都取0.8——爱莲注);框架-剪力墙结构0.
  周期折减的目的是为了充分考虑非承重填充砖墙刚度对结构自振周期的影响。因为周期小的结构,其刚度较大,相应吸收的地震力也较大。若不做周期折减,则结构偏于不安全。根据《高规》3.3.17 条规定,当非承重墙体为实心砖墙时,ψT可按下列规定取值:框架结构0.6~0.7;框架-剪力墙结构0.7~0.8;剪力墙结构0.9~1.0。实际取值时可根据填充墙的数量和刚度大小来取上限或下限。当非承重墙体为空心砖或砌块时,ψT可按下列规定取值:框架结构0.8~0.9(我们都取0.8——爱莲注);框架-剪力墙结构0.9~1.0;剪力墙结构可取0.95。当结构的第一自振周期T1≤Tg时,不需进行周期折减,因为此时地震影响系数由程序自动取结构自振周期与特征周期的较大值进行计算。

 

 

 

周期折减系数是根据建筑中隔墙的多少及刚度来取值的。因为隔墙不参与结构的抗震计算,但它们的存在会使得结构周期变小,也就是说,有隔墙的建筑在pkpm结构计算周期的时候都把周期算大了。根据隔墙的多少,可以把周期折减系数取值为0.7~1.0。

 

 

 

周期折减系数就是了考虑填充墙对结构的影响,由于填充墙的存在,使得结构在早期弹性阶段会有很大的刚度因此会吸收很大的地震力。但因为计算软件只计算了梁,柱,钢筋砼墙等构件的刚度(并没有考虑填充墙的刚度),并由此刚度求得结构自振周期。使得实际的刚度比计算的刚度大。实际周期比计算周期小,若以计算周期来计算地震力,地震力会偏小,使结构偏不安全,因此对地震力再放大些是很有必要的。

    应该注意的是:周期折减系数不改变结构的自振特征,只改变地震影响系数,折减系数视填充墙的多少而定。

 

 

 

周期折减系数是根据隔墙数量及材料有关系。一般厂房类隔墙较少可取0.9,办公或住宅隔墙偏多一般可取0.7~0.8;采用轻质隔墙与粘土砖或砌块,其周期折减亦应适当考虑。

 

 

 

 

 

在用pkpm做一个框架结构时,我做了一下比较,将SATWE中的周期折减系数从0.6调到0.2,算完后在WZQ.OUT中发现地震力增大了,这是对的,但周期却没变,不知道为什么,按理说肯定应该减小,请大家指教

 

首先要明白周期折减系数是做什么的:是由于建筑中隔墙作用使得结构的刚度增加周期变小。然后要明白周期折减系数在什么时候起作用:我估计应该在结构算出周期后再乘以周期折减系数。你这个周期折减系数从0.6~0.2,就是周期为原来的0.6~0.2倍,地震作用肯定要大了。我估计你这个情况就恰恰说明了,地震作用力是在周期折减之后才计算的。

不知道你是多柔的结构,竟然周期折减这么大。

 

周期是不变的啊,因为模型里没有考虑填充墙墙,所以他的周期不会因为折减而变化的,之所以折减是因为考虑到填充墙的实际作用。反应谱曲线里从0.1到特征周期这一段都是地震力最大的,然后开始下降,如果建筑的柔度很大的话,一下子折减太多,会使地震力加强很多的,可能不止一倍。如果建筑的周期本来和特征周期差不多的话,那折减后的地震力就不会加强很多了。

 

那我们所说的结构自振周期,应该是指WZQ.OUT文件中的周期呢,还是把WZQ.OUT文件中的周期乘以周期折减系数之后的周期呢?

 

WZQ中的周期是不考虑填充墙作用时的周期,是模型周期。实际上建筑的自振周期是折减后的周期,PKPM计算地震力的周期也是折减后的。

 

周期折减系数实际上考虑的是墙体对周期的影响,墙越多周期越短。一般0.6-1.0

文档

周期折减系数确定

 周期折减的目的是为了充分考虑非承重填充砖墙刚度对结构自振周期的影响。因为周期小的结构,其刚度较大,相应吸收的地震力也较大。若不做周期折减,则结构偏于不安全。根据《高规》3.3.17条规定,当非承重墙体为实心砖墙时,ψT可按下列规定取值:框架结构0.6~0.7;框架-剪力墙结构0.7~0.8;剪力墙结构0.9~1.0。实际取值时可根据填充墙的数量和刚度大小来取上限或下限。当非承重墙体为空心砖或砌块时,ψT可按下列规定取值:框架结构0.8~0.9(我们都取0.8——爱莲注);框架-剪力墙结构0.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