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尽管祖国还处于发展阶段,她似乎还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我始终觉得,作为一个中国人,是值得自豪的。
这份自豪来自于哪里呢?仅仅来自于教材所涉及的内容吗?当然不是。教材就只有一幅插图,上面写了“我是中国人”这句话。
这么简单的图和话,怎能教一节课,怎能引发小朋友们的自豪感呢?
因为小朋友们才刚刚入学,师生关系、彼此默契、教学常规、观察说话等等,都得慢慢来;
课本之外,有许多资源,可以引进课堂,这样,课堂就变得丰富多彩了。
一、欣赏歌曲知中国
我出示这幅图,请小朋友认读“我上学了”,并且指导小朋友练习“指读”。
我发现绝大多数小朋友能够认读。(当然,大多数可能就是凭自己的记性)。
我赞美他们,作为奖励,让小朋友们听歌曲:《上学歌》
小朋友们跟着唱了起来。他们喜欢音乐,他们喜欢上学。
就这样,我们就开始语文学习之旅了。
我出示课文插图,让小朋友认读“我是中国人”这五个字,继续学习“指读”方法。
会读之后,我指着插图上的天安门,问小朋友:“这是什么?”班里竟然有好几位同学知道,他们还说去过天安门。电脑屏幕上出现了”天安门“的照片。
我请他们说说在天安门看到了什么?
“我看到了毛的画像,还看到了红旗。”我赞美她会说完整的话,而且是长长的句子。了不起。小朋友很高兴。
“我看到了花和草,还有大树。”我赞美他观察真是细致。
“还有喷泉。”一位同学插嘴道。
“我说,的确有喷泉,可是,我现在真想变成喷泉,喷你一脸的水。”我做了一个喷水的动作,“因为你随便讲话了。”
小朋友们都乐了。
聊得差不多了,我让他们认读“天安门”:我指字,他们读。
我们读了三遍,指读后两遍时,我故意在“安”字那儿停下,可他们却停不下来。试了几次,他们才真正明白“指读”是怎么回事。
“天安门”学完了,现在开始继续观察,学习“五星红旗”。
学习这个词语,主要是认识词语,会说“我们的国旗是五星红旗”。了解,只有中国的国旗才是五星红旗,别的国家的旗子不是这样。
仅仅知道“天安门”“五星红旗”,还远远不能引发孩子们的自豪感。我得让他们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
我们一边看图,一边读出图下的词语:
我请小朋友们继续说说还知道哪些旅游景点?
一位小朋友说到了“上海”的东方明珠。
另一位小朋友说到自己到山东爬山,走玻璃栈道的事儿。
他们旅游的景点可不少,但他们并不会说自己旅游的所见所感,实在有些遗憾。
欣赏美景之后,自豪感自然升起。
但中国的文化,实在是博大精深,略举一些让他们开开眼界吧:
我一边播放图片,一边解说。没想到他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发出赞叹,或说出共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