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影响需求的一般因素:除了价格因素外还有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消费者的爱好。相关商品的价格,如替代品和互补品。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测。
3.影响供给的主要因素:生产要素的价格。厂商的生产技术。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化。厂商对未来价格的预测。
4.无差异曲线的含义及其性质:含义,一条曲线上各点的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的组合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曲线。性质,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不同的无差异曲线代表不同的效用水平,位置越高其效用水平越大,位置越大效用水平越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
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
5.等产量线的含义及其性质:含义,这条曲线表示在既定的生产技术条件下,生产出等量商品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资本和劳动)的不同组合的一条曲线。性质,凸向原点,斜率递减。不同的等产量曲线不能相交。等产量曲线的位置越远离原地产量越高。
8.规模经济的含义及其出现的原因:含义,是指由于生产规模扩大而导致每单位产量成本下降的情况。原因,生产专业化程度提高。生产要素的不可分性。管理效率的提高。
9.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必须具备的条件:市场上有无数的买卖者。行业中各企业销售的商品是同质。资源完全自由流动。具有完备的信息
10.为什么说完全竞争市场是最有效的:从整个社会角度看完全竞争市场实现了资源的回来配置。从生产者的角度实现了生产要素的最有效利用。从消费者角度看实现了福利最大化
11.完全垄断市场具有的结果特征:市场上只有唯一的一个企业生产和销售产品,企业就是行业。该唯一企业所提供的商品没有相近的替代品。其他企业进入该行业是不可能的。企业独自决定价格。
12.垄断形成的原因(垄断力量的基础):规模。投入要素。专利。立法和行政
13.垄断的代价:造成了福利的净损失。垄断寻租所带来的资源消耗。垄断的效率损失。
14.寡头垄断市场的结构特征:企业为数不多。产品既可同质也可能存在差别,企业间竞争非常激烈。寡头之间相互依存。企业行为具有不确定性。企业进出困难。
15.垄断竞争市场的特征:垄断竞争企业生产产品有差别的同种产品,这些产品彼此之间都有非常接近的替代品。企业的数量比较多,规模比较小。企业进出比较容易。
16.联合国有关组织对基尼系数的规定:若基尼系数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早0.2~0.3之间表示收入分配比较平均;在0.3~0.4之间表示收入分配相对合理;早0.4~0.5之间表示周茹差距较大;如果超过0.6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17.信息不对称的原因:人们的认识能力有限。掌握信息是要付出代价的。信息的特性决定了信息流动的困难。
18.统计国内生产总值是必须遵循的原则:最终产品原则。生产收入原则。市场交易原则。合法原则。
19.决定人们消费的因素:可支配收入。财富的真实价值。消费预期。财富的分配。利率及获得信贷的可能性。
20.货币的功能:交换媒介。价值标准。价值储藏。延期支付标准
21.商业银行有哪些职能,其中最基本的职能是什么:信用中介职能。支付中介职能。信用创造职能。金融服务职能。最基本的是信用中介职能。
22.经济增长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含义,是指一国潜在的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产出的增加。因素,劳动,自然资源,资本和技术。
23.在确定最优的经济增长速度时原则上应该考虑的问题:应能够保持经济增长的长期持续。应能够兼顾目前消费和未来消费。应该兼顾其他的目标。
24.经济周期的主要特点:每个经济周期都包括谷底,经济活动水平扩张,峰顶和衰退四个阶段。每个经济周期都是按四个阶段的顺序排列的,但在每个实际发生的周期中,其长度和形态会有很大的差异,没有热河两个经济周期的状况是完全相投的。在一定的时期内,存在这生产能力增长的趋势。
25.失业的类型及各自的形成原因:摩擦性失业,是一种由于经济中正常的劳动力流动而引起的失业。结构性失业,是一种由于劳动力的供求不一致所产生的。周期性失业,是指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一般出现在经济周期萧条的时候。
26.产生工资刚性的主要原因:合同的存在。减少不确定性的风险。工资调整的时滞。市场形式和经济权利的影响。
27.降低自然失业率的措施:改善劳动力市场服务。扩大就业计划。排除障碍。提供培训。
28.通货膨胀必须具备的条件:它不是指某种商品价格上涨的现象,而是指所有商品的平均价格水平的上升。它是指物价水平的持续上升。通货膨胀是指物件水平有较大幅度的上升。
29.西方国家实施宏观经济的目标: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价格稳定。高就业低失业。
30.货币的工具有哪些,其作用原理是怎样的:工具,公开市场业务。调整银行贴现率。调整法定准备金比率。
名词:
1.机会成本:这种选择由于人们不得不付出的代价被称为机会成本
2.市场经济:是一种主要由个人各私人企业解决生产很消费的经济制度
3.需求定律: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价格和人们对其的需求量是一种反向变动的关系,价格上升需求量下降;价格下降需求量上升
4.供给定律: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一种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和它的供给量之间呈一种正向变动关系,供给量随着价格的上升而上升,随着价格下降而下降。
5.消费者剩余:就是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和实际支付的价格的差额。
6.边际替代率:消费者子啊使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为了得到更多A商品与所必要放弃的B商品的比率。MRSxy=y/x
7.等产量线:这条曲线表示在既定的生产技术条件下,生产出等量商品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资本和劳动)的不同组合的一条曲线。
8.规模经济:是指由于生产规模扩大而导致每单位产量成本下降的情况。
9.边际收益:指每增加或减少一个销售量所引起的总收益的变动。
10.完全垄断:又称垄断,是指整个行业的市场完全处于一家企业所控制的状态,即一家企业控制了某种产品的市场。
11.寡头垄断:是指少数几家企业垄断了某一行业的市场,控制看这一行业的供给。
12..垄断竞争:是指既有垄断又有竞争,既不是完全垄断也不是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
13..边际生产力: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每增加一个单位某种生产要素的投入所增加的产。
14.利息:是资本这一生产要素的价格,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为利用资本所支付的代价,或者说利息是资本的所有者在一定时期内让渡资本的使用权而承担风险所索取的报酬。
15.帕累托最优:是人衡量经济效率的一种标准。它是指这样的一种状态:资源配置的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一个人的情况变好而不使别人的境况变坏。
16.帕累托改进:是指在没有任何一个人的境况变化的情况下通过改变资源的配置使得至少一个人的境况变好的行为。
17.外部性:是指一个人的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即作为经济主体的消费者,生产者的行为,除了影响他们自身之外还会影响到他人。
18.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能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19.边际消费倾向:是指在增加的收入中消费所占的比例,即增加的消费与增加的收入之间的比例。MPC=C/Y
20.边际储蓄倾向:是指在消费者的收入中储蓄所占的比例。APS=S/Y
21.货币:一种交换媒介,价值标准,价值储藏,延期支付标准
22.货币乘数:就是货币扩张或收缩的倍数,反应了货币供应量和基础货币之间的倍数关系。
23.经济增长:是指一国潜在的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产出的增加。
24.潜在国民收入:是指一个国家的资源在其正常使用强度下得到充分利用时,经济所能达到的生产水平。
25.自然失业率:是指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的自发供求力量发挥作用,从而使经济中的总需求与总供给处于均衡状态的失业率。
26.通货膨胀:是指价格总水平的上升,即价格总水平同以往相比储蓄了上升的趋势。
27.内在稳定器:能在经济储蓄波动的时候对其产生缓冲的作用
28.挤出效应:经济学家将由赤字引发的利率提高使私人支持降低的现象称为挤出效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