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人||教版新版《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人教版新版《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内容
一、教学目标
1、经历试商的过程,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能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初步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重点难点:
1、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并掌握计算方法。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
这是二(1)班同学到野外活动的场面,他们||来到野外可高兴了,有的扎帐篷,有的采野果,有的采蘑菇劲||头可真高啊!你们想不想去参与呢?
(二)、 探索新知
1、引导观察。
(1) 请大家认真观察这幅图,从图中你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想一||想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学生讨论,提出数学问题)
(2)根据学生的问题,有选择的出示:每人分4条,22条鱼可以分给||多少人?
要解决这个问题,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进行计算?(除法)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224=5(人)2(条)
组织学生说一说这个算式每一部分表示的意义。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强调分||给人,剩下的是鱼,所以单位不一样。)
教师强调:有22||条鱼,每人分4条,可以分给5个人,还剩2条鱼,所以5后面的单位是人||,而2后面的单位是条。
2、自主探究竖式的写法。
(1)学生列竖式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2)全班交流,说一说每一部分的名称。
(3)教||师强调,分到最后剩下的2条鱼不够给5个人,所以就是余下的||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板书课题)
3、强化应用
(1) 把48个野果平均分给9个同学,每人可以分几个?
A、学生列竖式(对提醒学生注意:各数位一定要对齐)
B、指名个别板演,其他同学尝试完成。
C、共同订正。
师:说一说你是怎样试商的?(除数是几要想几的口诀)
着重思考并回答:商是||几?单位是什么?余数是几?单位是什么?余数还够分给9个人吗?
(2)观察比较:观察一下除数和余数,你发现了什么特点吗?
引导学生回答:余数一定是比除数小的。
(三)、练习巩固
(1)现在二(1)班同学需要搭多少顶帐篷才够用?
提示先找到需要的条件,再在本子上写出算式并同桌交流想法。
(2)自主练习
1 、( )里最大能填几?(媒体演示)
学生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2、补充练习
先摆一摆,再计算
① 9根小棒,每2根一份,分了( )份,还剩( )根
板书:92= ( )( )
② 把11个苹果平均分给4人,每人有( )个,还剩( )个
板书:114=( ) ( )
四、全课小结
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今天我们学习什么新知识,你能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收获吗?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