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西大版2认识图形说课稿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6 22:47:03
文档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西大版2认识图形说课稿

《认识图形》说课设计一、说教材《有趣的图形》这一单元是在第一册认识正方体、长方体、球和圆柱体这四种简单几何体的基础上,认识正方形、长方形、圆和三角形这四种平面图形的。教材在安排上体现了从“空间到平面”的设计思路。本课的设计就是以学生对立体图形的认识为知识的生长点,通过想、猜、看、摸、印、画、说等环节,让学生体会“面在体上”,并且认清四种图形的特征。为今后继续研究平面图形打下重要基础。“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在活动中体验是本节课的一大特色。学生在逐步的操作中,加深对平面图形的认识,
推荐度:
导读《认识图形》说课设计一、说教材《有趣的图形》这一单元是在第一册认识正方体、长方体、球和圆柱体这四种简单几何体的基础上,认识正方形、长方形、圆和三角形这四种平面图形的。教材在安排上体现了从“空间到平面”的设计思路。本课的设计就是以学生对立体图形的认识为知识的生长点,通过想、猜、看、摸、印、画、说等环节,让学生体会“面在体上”,并且认清四种图形的特征。为今后继续研究平面图形打下重要基础。“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在活动中体验是本节课的一大特色。学生在逐步的操作中,加深对平面图形的认识,
《认识图形》说课设计

一、说教材

《有趣的图形》这一单元是在第一册认识正方体、长方体、球和圆柱体这四种简单几何体的基础上,认识正方形、长方形、圆和三角形这四种平面图形的。教材在安排上体现了从“空间到平面”的设计思路。本课的设计就是以学生对立体图形的认识为知识的生长点,通过想、猜、看、摸、印、画、说等环节,让学生体会“面在体上”,并且认清四种图形的特征。为今后继续研究平面图形打下重要基础。“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在活动中体验是本节课的一大特色。学生在逐步的操作中,加深对平面图形的认识,积累经验。   基于对教材的分析以及对课标的研究,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体会“面在体上”。

B、了解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基本特征

2、能力目标: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概括能力和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与态度目标: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4、德育目标:让学生在探究与合作过程中,培养人际交往能力与协作意识;在思考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并渗透交通安全教育。

教学重点:认识四种平面图形,了解平面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体会“面在体上”。

二、说教法

为实现以上教学目标,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我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变静为动,融声、形、色为一体,并为学生提供具体的操作材料,准备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1、情境教学法

根据一年级学生喜欢听童话故事的特点,本课创设了“交朋友”这一童话故事情境。有趣的故事一开讲,并配有生动的图像演示,学生的注意力将会被深深吸引住,学习积极性也会立即被调动起来。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做数学是新课标的一大特点,本节课借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交新朋友前你想知道什么”这个问题引入,为后面的学习设下铺垫。

2、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新教材强调“以人为本”,发展人的主体性。基于此,本环节的教学设计时,我注重个性化的教学方式。设计上充分地体现了“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在整个活动过程在,我只给学生准备了一些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三棱柱的模型和实物,放手让他们从已有的这些材料中通过“想、看、摸、印、画、说”找出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在自主探索中,学生学会从“体”上找“面”的方法;在给新朋友画相中,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发挥了学生的聪明才智;在交流中,进行梳理,集中小组同学的智慧,从而使学生感到小组合作的力量,体验到与人合作的快乐。进而实现教材预设的三维目标。

3、愉快教学法     

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敢于质疑,运用学习成果的反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4、联系生活教学法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课标的重要理念之一。“联系生活,实践新知”这一环节的设计上旨在体现这一理念,让学生说交通标志牌表面的形状及在生活中找新朋友。使学生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学学习就在我们身边。并从中渗透交通安全教育。

三、说学法

   “活动”是儿童感知世界,认知世界的主要方式。数学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活动,不经过亲身体验,仅从看书本,听讲解,观察他人,结果是学不会的。因此,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让他们自主去探究,构建新知。

1、自主探究法

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创设充分学习的空间、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如让学生借助学具(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三棱柱的模型),通过看、摸、说来充分感受到这些新朋友的家就在老朋友的家中。接着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要用什么办法将新朋友从立体图形上一模一样地变到纸上,鼓励学生通过“印、画、剪”,领会到平面图形的特点,并学会从“体”上找“面”的方法。

2、合作学习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新一轮课改所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懂得合理的表述与认真的倾听,并产生智慧的碰撞。如让学生小组合作,用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拼一幅美丽的图案。这一环节的设计上,不仅把数学教学与美术教学有机地融合,而且使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培养人际交往能力与协作能力,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从中体验到数学之美,感受生活之幸福。

3、实践操作法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儿童思维的发展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他们需要通过各种活动来学习知识,发展自己的智慧。因此,教学中,我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通过想、看、摸、印、画、说等活动,让他们通过自主地探究,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四、说教学流程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今素质教育的核心所在,教材和实际生活给了学生对各种立体图形的直观感受。教学中以“交朋友”这一活动贯穿于始终。课堂教学环节设计有以下五方面:一、创设情境、激趣感知;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三、加深比较,巩固新知;四、联系生活,实践新知;五、趣味练习,总结评价。下面我就分别从这五个方面来谈一谈。

(一)、创设情境,激趣感知

师:“小兔、小鸭、小熊是智慧姐姐的邻居,他们经常在一起玩游戏,并且相互帮忙解决难题。所以,它们很快就成了智慧姐姐的好朋友。今天,智慧姐姐给它们带来了几位新朋友。同学们瞧,这些新朋友就藏在小船和小鱼身上。(课件展示)你们想不想与它们交朋友呢?”

请学生说一说 :交新朋友前你想知道什么?以此引出课题。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帮新朋友取名

师:瞧,新朋友早就在这儿等你们了!(课件展示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可惜它们还没有名字呢?你们能帮它们取个名字吗?

2、找新朋友的家

师:记住了新朋友的名字,我们该到哪儿去找它们?它们的家在哪儿呢?

3、给新朋友画像

师:我们不但知道新朋友的名字,还找到了它们的家,现在让我们为新朋友画张像留念,你们觉得怎么样?

4、介绍新朋友

鼓励学生说说要怎样用自己的话将今天认识的新朋友介绍给爸爸、妈妈呢?

(三)、加深比较,巩固新知

课件出示一组立体图形与一组平面图形,让学生说说新老朋友的不同之处。

此环节的设计,旨在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特点。体会“面在体上”这一教学难点。

(四)、联系生活,实践新知

1、认识交通标志牌

课件展示交通标志牌,请学生说说它们的表面是什么形状?并说说它们表示的意义。

2找生活中的朋友

请学生找找生活中哪些物体上面有这些新朋友。注意引导学生说完整话。如黑板的面是长方形的,不要说成黑板是长方形的。

(五)、趣味练习,总结评价

1、拼美丽的图形

小组合作,用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拼一幅美丽的图形,把它送给你想送的人,并说说送礼物的理由。

如拼一座房屋,送给无家可归的小动物,让它们和我们一样有个温暖的家,能快乐地生活。

2、摘果子

师:小朋友们今天的表现真是棒极了。我们的新朋友非常乐意与你们交朋友,不过要先通关喔!请你们看大屏幕,数数看果子树上有几个长方形,几个正方形,几个三角形,几个圆形?

在这个练习中我故意出示斜着放的长方形让学生来判断,这将是一个教学过程的生成点。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多处运用生动有趣、富有挑战性,具有实用价值的数学活动去影响学生、吸引学生,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在自主探究中获取知识,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意识。 

文档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西大版2认识图形说课稿

《认识图形》说课设计一、说教材《有趣的图形》这一单元是在第一册认识正方体、长方体、球和圆柱体这四种简单几何体的基础上,认识正方形、长方形、圆和三角形这四种平面图形的。教材在安排上体现了从“空间到平面”的设计思路。本课的设计就是以学生对立体图形的认识为知识的生长点,通过想、猜、看、摸、印、画、说等环节,让学生体会“面在体上”,并且认清四种图形的特征。为今后继续研究平面图形打下重要基础。“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在活动中体验是本节课的一大特色。学生在逐步的操作中,加深对平面图形的认识,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