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来源:《商情》2013年第02期
【摘要】近年来,四川省监狱企业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求实、创新、团结、提高”的工作要求,坚持监狱工作新理念,坚持监狱企业“1234”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按照全国监狱改革工作确定的“全额保障,监企分开,收支分开,规范运行”的目标,遵循积极稳妥、全面有序、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的原则,创新思维,理清思路,抓好组织规范、制度规范、管理规范、运行规范,形成了相对、有机联系、密切配合、规范运行的监狱企业工作新和运行机制。但是伴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国内经济发展的变化,国家对监狱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以及公务员待遇的相关规定,监狱企业陷入生存与发展的两难境地。笔者就个人看到和想到的略谈对监狱企业的解读。
【关键词】现行,监狱企业,发展
1、监狱企业的功能的独特性
我国的监狱企业是依据法律规定而设立的,是监狱罪犯改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为监狱改造罪犯提供劳动岗位,为改造罪犯服务。其运行目的是,通过建立系统的、规范的岗前培训制度、劳动考核制度、劳动报酬制度、劳动奖惩制度等罪犯劳动管理制度,在监狱内为罪犯创造一个类似于市场经济的劳动改造环境,并促进监狱改进对罪犯劳动改造成果的评估方法,调动罪犯参加劳动改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体现出我国劳动改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变破坏力量为建设力量的先进性。其主要功能为:
1.1法律功能,即监狱企业是依据《监狱法》“监狱对罪犯实行惩罚和改造相结合,教育和劳动相结合的原则将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的要求,为监狱劳动改造罪犯提供必要手段、设施的法定场所,也就是说监狱履行的是法律赋予的监管改造职责,而监狱企业又是监狱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1.2矫正功能,即监狱企业是通过组织罪犯进行生产劳动,使罪犯在劳动中体现自我价值,体会到对自己劳动成果的珍惜和侵吞他人劳动成果的可恨,从而达到矫正世界观和人生观,改造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错误观念,培养其关心他人、关心集体的道德观,并通过劳动增强组织纪律性,提高社会义务感和社会责任意识。
1.3培训功能,即监狱企业是罪犯掌握正常谋生技能的习艺和训练场所,监狱企业根据罪犯年龄、技术、文化程度等特点组织罪犯参加不同方式的生产劳动,把刑期变学期,让罪犯接收系统的劳动技能培训,掌握能够适应社会生存的技能,提高其刑释后就业谋生能力,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当然监狱企业作为一个特殊企业,虽然不单纯地以盈利为目的,但也要在服务于监管改造的前提下,不断提高效率,最大限度地追求经济效益。
2、嘉陵监狱企业的现状
嘉陵监狱的驻地从华蓥市溪口镇向南充市嘉陵区全面转移后,所辖的10个监区也相继完成了“外役劳动”向“内劳加工”的生产转型,经过8年的艰苦摸索,生产总值以60%~110%的速度逐年递增,先后从事了近30个项目的劳务引进项目,经过筛选后现主要从事假发加工、电子产品、服装加工、地毯编织等项目。2012年以2500万元的年产值名列全省监狱系统前茅。尽管这样,但企业现仍面临重重考验和挑战。
2.1监狱企业表面上呈健康持续发展态势,但缺乏实力和生命力。嘉陵监狱企业与全省监狱企业一样,表面上呈健康持续发展态势,积极开展“全国质量月”、“质量和安全年活动”等活动,定期召开省监狱企业全面质量管理小组成果发表会,评审优秀QC成果,涌现出众多优秀质量管理小组、质量信得过班组和质量管理先进个人,受到各级表彰奖励。但实际上,企业并没有自己的品牌也没有自己的“IS”认证和注册。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合作厂方,如嘉陵监狱的二监区,在合作厂方货源、资金链出现问题时,监区除了仅有电子产品存货留滞外,没有更好的措施和办法。事实上,我们如果离开了合作厂方,仅剩下的是少有的管理经验。而甘肃省监狱企业早已创建了自己的品牌,如定西起重机厂公司生产的“金城”牌通用桥(门)式起重机质量优良,被评为“甘肃省名牌产品”;白银风机厂公司研发生产的“金扇牌”GY系列通风机,是甘肃省名牌产品,荣获“甘肃省著名商标”称号。
2.2生产与改造之间的矛盾仍然存在。在基层监狱中,“体改”最大的争议点最大的焦点也就是生产与改造的矛盾。这些问题在监狱系统具有普遍性,集中体现在:劳动时间与教育改造时间的矛盾、干警职工加班加点与分配机制的矛盾、生产人员占用警力资源造成的警囚比例矛盾等等。要想彻底解决,有一个治本良方,就是真正的全额保障,不管是监狱监管改造经费还是监狱生产经费,上级主管部门不再要求上交劳动补偿费,均由国家提供。那么现时所面临的这些生产与改造的矛盾,都会迎刃而解。但现实的状况是,这个治本之策的条件还不具备,受国情国力所限,要做到全额保障,还有一段时间的路要走。即使能做到全额保障,也要综合考虑行刑成本的问题,否则就会产生另一个新的监狱社会问题——过高的行刑成本,发达如西方国家,也提出了行刑成本过高找寻控制途径。笔者在想,从发达国家监狱行刑理念走过的路程、从改造好服刑人员首要标准的要求、从建立和谐社会效能社会的需要等,上级部门也远瞩,未雨绸缪,前瞻性地想到了考虑到了这个问题,所以提出来的定位是“不同于以盈利为目的企业,但也要讲求效益”。
2.3寻找理想的合作厂方较难。就以近三年的合作项目为例,较佳项目为假发,其次为服装,较差项目为电子。假发加工为五、十监区从事,合作时间最长,一直以来,货源饱和,劳务款回收及时,但受项目、规模小的约束,生产产值与劳动工效无进一步提升空间。服装加工为四、六、八监区从事,服装行业就今年来看很为乐观,产值和工效均为狱内加工项目的排头兵,但服装的单价不稳定,制作工艺要求高,同时受市场因素的波动大。电子产品分别为一、二、七监区从事,二监区由于合作厂方实力不强,系中间经营商底子薄,受资金周转不灵的制约长期拖欠劳务款,同时来料货源不足,造成二监区长达一年的等货、摧款、与合作方扯皮等不能正常生产。而要转型生产别一项目的过渡期也较长,首先是厂方的迁出和迁入,再是管理人员及操作人员对新项目的认识和熟悉,走上正常的生产规模和实现正常的生产产值,至少需要半年~1年的过渡期,直接经济损失将达90万元以上,所以这不得不让监狱在选择项目和转型上慎之又慎。
3.监狱企业发展方向
监狱企业应借全国监狱改革的东风,在监企分离,机构设置完备的基础上,将单一的引进劳务加工项目,发展成多种劳务模式,如利用自身优势与外部组织共同开创项目,以及用积累资金自主创建品牌等。
3.1真正实现监企分离,避免流于形式,监企分开的两个关键点——多元持股与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多元持股是国外企业机制设计的模式,在产权清晰的前提下,这一模式能够形成制衡机制,提高企业运行效率。在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中,这一模式对于解决政企不分、母公司对子公司行政干预等问题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在监企分开的改革中,多元持股也是一个关键环节。对于监狱企业来说,多元持股还有另外两重特殊的意义:一是增加融资渠道,拓宽监狱企业融资瓶颈;二是改革监狱产品的“身份”,避免监狱产品在市场竞争中遇到不必要的麻烦。
3.2监狱内部经济考核和政治荣誉双管齐下触动经济发展。把发展经济与改善职工生活结合起来,建立健全科学的激励机制,进一步提高监狱企业发展的协调性;发展企业经济,分配制度是首当其冲的法宝,但在当前,这又与国家公务员津贴补贴实施方案是相冲突的,如不略用经济方式调剂,那么搞生产与不搞生产一个样,“大锅饭”思想悄然而生,经济必定陷入一潭死水。而按上级主管部门要求监狱企业要按规定上交一定的劳动补偿费,这又不得不想办法刺激生产,所以必然要求建立健全合理的经济考核办法的同时,采用政治待遇、政治荣誉的方式刺激、调动民警投入生产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对不同年龄层次民警都有所触动。
3.3监狱生产定位在为罪犯掌握专业技能服务上。
3.3.1确立与改造罪犯相适应的监狱生产管理模式。为了达到罪犯劳动的有效性,必须抓好涉及罪犯劳动的方方面面管理内容。改造罪犯的一个重要规律就是一切工作都要紧紧围绕增强罪犯改造效果来开展,要想提高改造效果,实现效果最大化最优化,改造的内容需要具有针对性,改造的方式方法需要具有适应性,只有对罪犯进行针对性改造,是改造罪犯能够满足罪犯合理的改造需求,罪犯才能进入积极的改造状态,主动进行改造。
3.3.2改进监狱生产组织形式,健全和完善罪犯劳动改造制度,实现监狱生产提供劳动岗位,提高生产技能的目的。 监狱生产单位在安排罪犯劳动生产项目时,必须以是否有利于监管安全,有利于教育改造罪犯,有利于提高罪犯劳动改造质量为前提。在监狱改革的新时期,监狱对罪犯的改造活动经费有保障的前提下,监狱组织生产的根本目的不再是去赚钱,而是教育改造罪犯。既端正罪犯的劳动态度,同时又培养他们的实用技能。如果监狱生产脱离开这两个目的,就与其固有的功能背道而驰,达不到生产劳动对罪犯的改造效果。
3.3.3在组织罪犯从事生产劳动时,必须从有利于罪犯改造出发,建立健全有利于罪犯身心健康和掌握技能的劳动管理制度。监狱车间无论是从生产经营还是从提高罪犯的改造质量角度出发,转变生产思路,更新经营理念,用市场的思维和眼光来组织生产,都是我们必要要面临也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应抛开那种以为监狱的劳动力成本低,所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就有竞争力的思路,而应积极探索新的生产模式和改造手段,以切实提升罪犯的就业能力和社会竞争力为组织劳动生产的目的,为车间拓展发展空间,为罪犯的再社会化提供学习的基地和试验田。
3.3.4监狱在履行监狱职能的前提下,围绕提高改造质量这个中心,广泛地、有效地拓展监狱的生产门类,使罪犯结合自身的爱好、特点和未来进入社会的生存环境,来选择适合自己可以在服刑期间长期参加的具有较高职业技能含量的生产劳动,监狱不仅提供劳动条件,还要确保劳动岗位的稳定,而且要使这些劳动与社会经济生活保持同步发展,使罪犯从中获得有用的专业技能。从而促进监狱生产工作形成良性循环,全面、整体、持续、快速发展。
3.3.5借鉴新加坡、加拿大监狱生产的成功经验。
新加坡议会通过了《新加坡矫正更生公司法》,组建新加坡复员技训集团(简称score公司),作为国家批准的法定机构。其主要职责是:经营全国监狱生产,负责各监狱的生产项目、原材料供应、产品销售和技术管理;负责对罪犯的培训;为刑满释放人员介绍职业;协调私人企业在监狱内设工厂,安排罪犯劳动。国家给予score公司不少优惠。80年代后期,加拿大监狱局成立监狱局劳动服务公司(简称corcan)来管理监狱劳动,其有利之处在于,可以通过更透明的社会成本、更具商业化的财务管理、更易于与私人企业建立关系,对市场需求变化的反映能力更强和以更靠近私人企业的标准来培养罪犯的职业技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