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
下
室
墙
板
裂
缝
处
理
措
施
编制人:
时间:2014.4.17
地下室墙、板裂缝修补方法
一、砼表面裂缝处理:
对于浅层裂缝的修补,通常是涂刷水泥浆或低粘度聚合物封堵,以防止水份侵入;对于较深或较宽的裂缝,就必须采用压力灌浆技术进行修补。
当表面裂缝较细,数量不多时,可将裂缝用水冲并用水泥浆抹补;对宽度和深度较大的裂缝,应将裂缝附近的砼表面凿毛或沿裂缝方向凿成深为15—20mm,宽为30—50mm的V形凹槽,扫净并洒水润湿,先用水泥浆刷第一层,然后用1:2~1:2.5的水泥浆加适量甲基纤维素涂抹2~3层,总厚控制在10~20mm左右,并压实抹光。
二、墙、板砼灌穿性裂缝处理
对砼灌穿性裂缝修补
1、准备
详细检查、分析渗漏情况,确定注浆孔位置及间距。清理干净需要施工的区域,凿除砼表面析出物,确定表面干净、润湿。
2、钻孔
使用电锤或其它钻孔工具沿裂缝两侧进行钻孔,钻头直径为14mm,钻孔角度宜≤450,钻孔深度≤结构厚度2/3,钻孔必须穿过裂缝。但不得将结构打穿,钻孔与裂缝间距≤1/2结构厚度。钻孔间距150~250mm。
3、埋嘴
在钻好的孔内安装注浆嘴,并用专用内六角扳手拧紧,使注浆嘴周围与钻孔之间无空隙,不漏水。
4、洗缝
用高压清洗机以6Mpa的压力向注浆嘴内注入洁净水,观察出水点情况,并将缝内粉尖清洗干净。
5、封堵
将洗缝时出现渗水的裂缝表面用快干水泥进行封闭处理,目的是在注入化学浆时不跑浆。
6、注浆
使用高压注浆机向注浆孔内灌注化学注浆料,立面注浆顺序为由下向上;平面可从一端开始,单孔逐一连续进行。当相邻孔开始出浆后,保持压力3~5分钟,既可停止本孔注浆,改注相邻注浆孔。
7、拆嘴
注浆完毕,确认不漏既可去掉或敲掉外露的注嘴。清理干净已固化的溢漏出的注浆液。
8、封口
用快干水泥进行注浆口的修补、封口处理。
9、防水
用聚氨酯防水材料将化学注浆部分涂三遍以作表面防水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