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概要: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物理的最基本方法,实验是物理的基础,也是生活现象的再现,在教学中,教师演示实验生动有趣,形成悬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最终目的只有一个:使学生学得主动、积极、扎实和有趣,快乐学习,享受学习。
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是物理教学的第一要务,如果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就会处于被动状态,消极应对,甚至产生厌学情绪。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形成一种渴求学习物理知识的内在动力,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关键。下面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就物理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些做法。
一、巧设问题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的火种,思维以疑为起点,有疑问才有思考,经过思考才能获得解释,有所进取。因此,质疑是进行物理教学的有效方法,教学中有疑问可让学生带着兴奋的心情和强烈的求知欲在思维活跃的状態下去听课、去阅读、去思考。在物理教学中设置疑问,可以在好奇心、好胜心的驱驶下带着兴奋心情去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点燃智慧的火花。如讲“摩擦起电”这个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设置下列问题:①电是怎样产生的?有几种方法可使物体带电?②自然界具有几种电荷?有怎样的相互作用?空气干燥的冬天梳头发时为什么头发会越梳越蓬松?③有几种方法可判断物体是否带电?④运油车尾部为什么要拖一根铁链?系列疑问的设置,激发了学生探索物理奥秘的兴趣。
二、创设情境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利用身边的各种辅助工具,为学生设置诱人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学习时身临其境,从而激起学生积极探索物理现象的兴趣。如,在学习声现象时,让身边的物体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一下子把学生吸引住了,他们纷纷聆听,然后自主思索:声音是怎样发出的?为什么每个人、每个物体发出的声音不一样?同学们自然而然地想一探究竟。这样不用老师讲,他们自己就会去思考、去猜测、去探索答案,从而获得新知识。
三、 利用口诀
物理学本身是生动有趣的科学。物理知识的获得来源于实践。但物理学原理一般比较抽象,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相反,如果教师能把所授内容融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用幽默风趣的语言配以适当的肢体语言,充分调动课堂气氛,活跃思维,可以使学生处于较兴奋的状态,唤起学习物理知识的热情,让学生感到教学现场充满生命色彩,从而愉快学习,提高兴趣。通常可引用物理教学中的口诀、顺口溜来引趣,如讲完电路的串联和并联后写出“首尾相连为串联,串联电路一条路,一个开关控全部,位置不同控相同,所有电器互影响,一个停业全停业。头头连,尾尾连,并列两点为并联,电器能工作,互不影响是特点,并联电路多条路,总关控全,支关控支。”顺口溜可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增强记忆,增加趣味性趣,活跃课堂气氛。
四、注重实验
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物理的最基本方法,实验是物理的基础,也是生活现象的再现,在教学中,教师演示实验生动有趣,形成悬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在实验中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问题,揭示物理现象的本质,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如在讲“浮力”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轮船为什么可以在大海里航行,而小小铁块却无法浮在水面上?引导学生思考,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然后结合实验进行说明,在烧杯中装上盐水,首先放入小木块,小木块浮在水面上,然后放入铁片,铁片则沉入杯底,再放入一个鸡蛋,鸡蛋悬挂在水中,通过有趣的实验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不同情况,揭示物体在同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是不同的,创设实验情境,变枯燥乏味的知识传授为有趣、生动的亲自动手活动,激发了学生观察和实验的兴趣。
五、练中提趣
学习物理需要培养学生做习题的兴趣。要使物理知识转化为解答物理问题的技能,当然离不开一定的练习。但重复单调的练习,会让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产生厌倦。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教材的内容,精心设计物理练习题,力求习题可以解释或解决生活中一些相对简单、常见的物理现象,用以激发学生做物理练习题的兴趣。根据初中生好胜的心理特征,在练习中可以采取抢答的方式,对某一物理知识,教师举一例现象,学生尽可能地举例类似现象等方法。例如,在教学“比热容”知识后,老师可以给出一个练习:“用水来冷却汽车发动机的原理可以可以用来解释的其他生活现象有哪些?举出越多越好。”教师把学生所给出的答案不管正确与否都板书在黑板上。在回答结束后,教师对学生的答案逐一分析解释,最后将不正确的去除,将所有正确的留下来,并做适当补充。这样就使学生不仅可以掌握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知识,还可以让学生掌握更与之相关的物理知识。这样的练习既有趣,又能较好地把知识转化为技能。
当然,调动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最终目的只有一个:使学生学得主动、积极、扎实和有趣,快乐学习,享受学习。
